问题驱动 引领数学课堂教学
2020-03-03林钦
林 钦
(福建省福清市教师进修学校)
问题是教学的载体,推动着教学的进程。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往往能直抵教学目标,聚焦教学核心,引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促进学生有效提练数学思想与知识建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中的内容,以问题为驱动来引领课堂教学;要寻找合适的问题,立足问题的功能导向,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要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提高学生的思考深度,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立足学情,设置合适的问题
设置合适的问题,需要教师认真分析教材,明确教学重难点,把握纵向和横向知识的联系。此外,还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准确设计问题。
(一)以学生的角度为出发点
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我们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设置问题。鉴于年龄特点,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还不是很发达,因此,在提问的时候,教师首先应重视问题难度的设置。我们需要按照由易到难的策略来设置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在认识的逐渐的加深中慢慢适应提问的难度。此外,为了让学生可以快速地理解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还应该多举一些学生所熟悉的实例。教学中,我们可以以一些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背景来设置问题,这也是在数学课堂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当然,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参考学生的学习水平,分批次设置问题,这样对学生的学习也会有益。
(二)以全体学生为基准
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需要重视提问背景的设置。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背景出发,设计一些背景范围尽量大一些的问题。当然,问题中所涉及的知识层面和层次也应当尽可能的丰富一些,这样才能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才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数学知识。设计问题时,我们的立足点应当放在所有学生身上,要以全班同学为基准进行问题设置,要把教学内容围绕全体学生来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提升每一位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以学习水平为参照
在设计问题时,要在教材内容的重难点之处进行设问,计置的问题一定要逻辑严谨而且需要以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参照。这就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层处理,在了解每个层面学生的水平之后,要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这样会对班内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产生正面的影响。
(四)以生活场景为兴趣点
相对来说,数学知识是较为枯燥和抽象的,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往往提不起兴趣。在这种情形下,教师要想提高提问环节的质量,就需要先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生的不感兴趣在很多时候是因为数学内容难以理解,鉴于此,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数学知识,使学生建立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教学中多引入生活场景,让生活常识与数学知识画上等号,就能够便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就能利用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从而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二、挖掘素材,以问题助力新知识的学习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问题为驱动,引领学生独立思考、自动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理解与掌握所学习的新知识。
(一)模拟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相关的数学素材,并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以问题引领学生探究,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进而将日常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
如在教学“1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时,我们可以先借助教材的“喂小鸡”情境,让学生戴上小鸡头饰模拟“草地上有5只小鸡,先跑来2只,又跑来1 只”,并提问:“现在共有几只小鸡?怎样列式计算?”学生依据模拟情境,能够用连加计算,即:5+2+1=8(只);再模拟“草地上8 只小鸡,先走了3 只,又走了2 只”,提问:“还剩几只?”学生能够用连减计算,即:8-3-2=3(只)。再如“加减混合运算”中的探究环节,教师可以利用练习中的“乘车”情境让学生表演上车和下车的实际情况。这样,通过模拟生活实际情境,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距离,将枯燥乏味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生活化,并使学生逐步形成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经历了整个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
(二)借助启发性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启发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宽畅的探究时空,能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潜意识,有利于他们获取丰富多样的探究体验。
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时,教师可出示以下两个问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怎么办?转变过程是以谁为标准对小数点进行移动,为什么?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然后,小组交流,再指名汇报。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中学会了新知,掌握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诱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恰当的诱发性的问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同时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诱发性问题,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深入思考所学的知识。
如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时,可以先提出这样的诱发性问题:“小华坐在哪个位置上?为什么同一个位置说法却不一样?”针对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由于答案不是固定的,学生之间就会出现认知冲突。为了证明自己的结论,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的理解,深入思考问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的本质,从而产生本节课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怎样才能统一并简洁地确定小华的座位。最后,通过深入地思考与辨析,问题的解决方法会逐渐清晰:为了便利交流,数学上有统一的规定,有具体、规范的确定方法。最后,组织学生探寻用列和行相结合来确定位置的方法,引领学生经历从多样性表述到规范化表达的优化过程,使他们感受到简洁并统一规定的必要性。
三、联系实际,以解决问题推进深度学习
数学是一门联系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建构数学知识结构。问题解决不应是单纯地运用已有经验去解决某个具体的数学问题,而应是不断运用已有经验习得新经验的学习过程。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时要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推理、讨论、交流、归纳等方式来验证和总结问题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
(一)联系实际,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教学时,教师应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挖掘具有联系性的问题,让学生不仅要见“树木”,而且能见“森林”。
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时,一位教师提出“小敏买1支圆珠笔用了0.5元,小强买1块橡皮用了0.50 元,橡皮和圆珠笔的单价哪一种贵?为什么?”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具,如米尺、数轴图、方格纸、数位顺序表等。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
1.用单位转换(因为0.5 元=5 角,0.50 元=5 角,所以0.5元=0.50元)。
2.用方格纸上涂阴影,证实0.5 和0.50 的阴影面积一样大。
3.在数轴上操作,证实0.5和0.50在同一个点上。
4.用数位顺序表操作。
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在不断寻求问题解决的新途径,克服了思维定势,激活了思维的创造性。对于学生来说,这样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问题,以及一题多解题,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探究的思维品质。
(二)创设问题,提升深度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时,也要积极地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验证和总结的结论性问题,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提升深度学习的能力。
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时,一位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推导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结论。这时教师抛出问题:根据学过的知识我们可以怎样来验证这条计算法则?
在这个问题的启发下,通过交流讨论,学生不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而且还使同伴之间的思维进行了互相碰撞和发散。在这个碰撞和发散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得到了展示,并使每位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进行了修正和提升。
(三)拓展问题,将思维引向深入
拓展型问题具有多向性、变异性的特点,在拓展学生的思维方面我们应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中设置拓展型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如在教学“分数、小数互化”这一内容时,当学生知道了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并能据此正确地作出判断之后。有一位学生提出了疑问:“老师,这种判断方法的道理何在?”这就说明有的学生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想寻根究底。
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直接写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如最简分数因为4=2×2,所以,只要将它的分子、分母分别乘2 个5 后,即可化成分母是100 的分数。那么,应该怎么想?先认真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生:因为25=5×5,所以只要将它的分子、分母分别乘两个2之后,就可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生:因为分母12=2×2×3,有质因数3 的存在,无论将分子、分母乘多少个2 或5,也无法将其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所以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这样,经过学生的思考,他们理解了判断方法的原由,这也是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一种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