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
——“第六届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大会”综述
2020-03-03闵庆文张碧天刘某承
闵庆文 张碧天 刘某承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一、会议概况
为推动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研究的交流合作、经验分享,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第六届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于2019年10月21—23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召开。
本次大会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和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的指导、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的支持,由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四川省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联合承办,并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社会文化研究室,河北省宽城县与涉县、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浙江省德清县、福建省安溪县等地人民政府,《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古今农业》《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等编辑部的协助。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有关部门的领导及部分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管理人员和农民代表、媒体记者400余人参加会议。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政府刘印勇区长代表杨东升书记致欢迎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李文华院士致贺信,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二级巡视员戴军、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罗鸣、中国农学会学术交流处刘荣志处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对外合作处王振波处长先后致辞。
本次会议是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换届后的第一次会议,会议注重形式与内容上的创新,设置了开幕式与大会报告、专题交流、闭幕式和实地考察、学术成果与特色农产品展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微动漫宣传片发布等板块。为鼓励青年学者参与农业文化遗产交流,设置了“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生论坛”。在开幕式后的大会报告中,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闵庆文研究员、成都市郫都区区委陈鑫常委、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克林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吴文良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李先德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王思明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苑利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孙庆忠教授、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刘海涛博士,分别作了题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科技支撑问题”“弘扬千年古蜀文明,承续川西农耕文化,全力推动‘四川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保护发展”“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恢复过程中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特色传统农产品发展”“中国有机农业的前世今生与引领国际战略和农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资源优势与价值增值策略”“农业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与路径”“北京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及其活用”“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球发展趋势及申报形势”的报告。在闭幕式上,华南农业大学骆世明教授、中国农业博物馆曹幸穗研究员分别作点评。
这次会议面向实践、分享经验。为推进郫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门设置了“首届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保护与发展论坛”。在闭幕式前的大会报告阶段,特别邀请了9位来自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管理人员、企业和农民代表分享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河北省宽城县委副书记孙成伟、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贺献林、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委书记于伟东、浙江省德清县委常委周志方、福建省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志明、浙江省湖州市鱼桑文化研学院院长王似锋、青田县愚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冠洪、云南省红河县嘎他养殖合作社社长郭五六、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小米生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海庆,分别作了题为“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助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保护与发展”“德清珍珠养殖历史考证及对全球珍珠产业的影响”“安溪铁观音茶文化保护与茶产业发展互促互进”“湖州桑基鱼塘研学略说”“一名归国华侨的田鱼梦”“实施稻鸭模式、助推精准扶贫”和“授人以渔,传续谷香——敖汉旱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经验分享。
二、会议主要成果
此次大会上,不同层级的政策制定者、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者、不同地方的保护实践者,着重就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的关系、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成绩与问题及未来发展等进行了有益探讨与交流。
(一)实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略,农业文化遗产大有可为
农业文化遗产是实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资源,应当充分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的作用,助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实施。
李文华院士指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发掘和整理农业文化遗产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保育和提升农业文化遗产是乡村生态振兴的有效措施,利用和发展农业文化遗产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途径,宣传和推广农业文化遗产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戴军二级巡视员认为,时代需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农耕智慧,为国家繁荣富强提供民族自信,为大国农业外交提供中国方案。中央国家机关职能分工中首次出现“农耕文化”,就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传承和弘扬中华农耕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
罗鸣副主任指出,近年来遗产地相关农业产品的附加值显著提升、农村经济活力明显提高、农村生计得到大幅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的实践表明,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的脱贫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王思明研究员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既是历史传承,也是重要的乡村发展资源,农业文化遗产地是安全食品之源、农业创新之基、生态涵养之地、和谐共生之所和文化传承之乡。现代乡村应当实现“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向“生产功能+居住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的转变。通过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实现乡村“四生”统一、“四生”和谐。
李先德研究员分析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标准与乡村振兴的目标,认为两者之间高度契合。农业文化遗产地具有丰富的资源,其合理开发利用可以助力位于经济落后地区的遗产地摆脱贫困,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孙庆忠教授指出,农业文化遗产是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重在为乡村铸魂,不只是对乡土文化的刻意存留,更是对农业特性、乡村价值的再评估,其终极指向是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村建设。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张灿强副研究员总结了农业文化遗产助力遗产地脱贫攻坚的5种模式,即特色物产、品牌效益、新兴产业、古村活化和文化自信,并进一步分析了模式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包括保护与利用存在矛盾,遗产地基础设施差、生态环境脆弱,利益联结、贫困户参与途径有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禾尧博士生总结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增值机制框架,认为以耕作、养殖、加工、旅游、贸易为抓手,通过农业功能拓展、特色产品销售、促进区域政策倾斜和促进多方参与等手段,可以助力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变现。
红河学院张红榛教授以哈尼梯田为例,论述了遗产品牌对于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指出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等品牌,遗产地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发展了文化体验旅游业,开发了梯田红米产品,传播展示了哈尼梯田文化。
北京农学院邓蓉教授也以梯田类农业文化遗产为例,阐述了梯田保护在脱贫攻坚中的意义,认为梯田多分布在具有严峻脱贫攻坚任务的山区,且具有很高的多功能性,提出了梯田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乡土文化传承价值和教育价值在脱贫攻坚中的实现路径。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王斌副研究员在分析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的历史、特征、价值的基础上,阐述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在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挖掘地方特色农耕文化与独特景观、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等方面的现实意义。
安徽农业大学沈琳教授在分析安徽省四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扶贫开发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应加大对地方特色物种的产业扶贫力度,并努力衍生出产业融合的扶贫开发形态。
(二)作为一类特殊的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突出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类特殊的“活态性”遗产,正确认识农业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价值是推动遗产有效保护和价值实现的前提。
福建师范大学王维奇副教授从地理学视角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了解析,指出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具有时空分异性、系统性和集聚效用,是人地和谐理论的具体实例。
中国人民大学苏明明副教授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的多元价值体系,且价值之间是存在层次的、有互动的,遗产系统的存在价值(包含生计、生态和文化价值)衍生出了使用价值(包括经济、科研和教育价值)及战略价值,使用价值又会反过来影响存在价值。
中国农业博物馆徐旺生研究员论述了水稻元素在农业文化遗产中的贡献,指出目前中国与全球(主要是日本与韩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中,有关稻鱼共生复合种养系统、湿地梯田系统、水旱轮作系统、独特地方品种系统,几乎都有水稻的身影,是最频繁的出镜者,水稻是整个农业文化遗产体系最关键的要素。没有水稻,农业文化遗产内涵与价值将大为逊色。
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张星誉研究员以川西林盘农耕文化系统为例进行了分析,认为川西林盘可以解构为田地、人丁、房屋、畜禽、墙篱、林竹、道路、田坎、水源、溪沟、湿地、菜园、晒场、作坊、祠堂、庙宇、墓地、风俗、文化和历史等20大要素,和院落、自流灌溉、人居环境、人与生物和谐共生、养殖农业循环利用、种植农业循环利用、立体复合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坊、村规民约、祭祀及礼仪等12大系统。四川农业大学孙大江副教授则分析了郫都林盘农耕文化景观的布局意象、生活意象和景色意象。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彭邦本教授认为,以都江堰水系为核心的成都平原水利系统是林盘文化的重要基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黄剑华研究员强调,应从文物、考古、水利、移民文化等角度系统阐述川西林盘农耕文化。
王克林研究员指出,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退化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强度、不适当的农业生产活动所造成的,农业文化遗产中的生态循环思想对于退化地区生态恢复具有助力作用,在广西环江开展多年的西南喀斯特农牧复合带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保护性种植与近自然复合农业系统设计,构建了牧农林耦合的草食畜牧业生产模式,实现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喀斯特地区生态功能提升。
江西农业大学黄国勤教授以江西崇义客家梯田为例,认为具有悠久性、立体性、多样性、季节性、活态性、动态性、有序性、独特性、濒危性和珍贵性的特征,并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技术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科普价值、科研价值、旅游价值和示范价值。
中国农业大学刘明明副教授认为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具有重要的碳汇功能,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具有显著价值。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国萍博士生则认为不应忽视传统知识在气候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基于传统知识的气候灾害风险管理策略适应性机制。
浙江大学叶明儿教授认为,浙江黄岩蜜橘筑墩栽培系统是我国柑橘栽培悠久历史的见证地、世界温州蜜柑橘的发源地、世界柑橘筑墩栽培技术的发源地、世界上最早的优质柑橘集中产区,创造了柑橘的丝绸之路;其生产技术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是世界优质柑橘栽培的安全保障,能够有效解决大棚栽培中的土壤返盐现象,并为海涂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马楠博士生介绍了关于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特征与价值。华南农业大学赵飞副教授认为荔枝是中国最具影响力、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果品之一。南京农业大学朱冠楠副教授认为,浙江庆元香菇的“文化”重在传统生产技术体系和传统民俗文化两个方面。周志方常委在回顾阐述德清珍珠养殖历史的基础上,阐述了德清珍珠养殖技术非凡的全球影响力及其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于伟东书记和陈鑫常委分别就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和四川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的特征和价值进行了解读。
(三)农业文化遗产正受到多方面影响,保护迫在眉睫
农业文化遗产受到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农业现代技术发展等多方面的影响,出现了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传统技术丧失、传统文化传承受阻、乡村景观破坏等问题,保护迫在眉睫。
北京科技大学杨丽韫副教授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川西林盘正面临林盘数量减少、空心化严重、缺乏空间规划、景观变差等问题和挑战。赵飞副教授认为广东增城荔枝农业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冲击,存在古荔枝树的保护力度不够、公众的遗产价值认识不足等问题。
北京农学院李华教授认为北京鸭和北京油鸡等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政策障碍、资金缺乏、科技支撑需提升、历史文化挖掘不足、原种保护及繁育条件有限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刘吉龙硕士通过对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的农户生计状况调查发现,尽管农户生计状况整体良好,但存在着农户普遍经营规模不高且种植技艺传承困难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杨伦助理研究员以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为案例,就农户生计策略转变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影响进行的研究表明,农户的生计策略正向非农化和多样化转变,使得遗产系统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受到影响,给传统知识和文化传承带来一定的挑战。类似的,中国人民大学苏明明副教授以兴化垛田为例进行了研究,认为当下农业文化旅游中存在社区遗产价值认同感缺失,历史、文化、教育等遗产价值体现不明显的问题。同样以兴化垛田为例进行研究的扬州大学张爱平讲师认为,农户生计与农地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异地非农化和本地旅游化的生计转型都会对传统农业产生负面影响。
红河学院黄绍文教授总结了哈尼梯田可持续性发展的多方挑战,一是市场经济冲击下,梯田农耕劳动力减少,文化传承面临危机;二是随着旅游压力的增大,保护与开发、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的矛盾凸显;三是人为和气候因素导致系统整体水土管理功能下降,水源不足,加速梯田萎缩;四是人为导致的外来物种入侵引发梯田环境问题。
河北涉县贺献林副局长通过对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农业生物多样性和相关栽培技术的调查,提出了传统品种保护中的两个难题:一是由于现代杂交种、高产品种的大力推广,导致传统特色品种数量越来越少,急需建立传统特色品种的传承保护机制;二是由于传统品种保育方式缺失,传统特色品种品质下降,亟待进行提纯复壮。
(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科学研究至关重要
作为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系统性、活态性等多种特点和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多重价值,开展扎实的科学研究是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
闵庆文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农业文化遗产涉及多个学科,其保护也需要多个学科的支撑和多个部门的协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既是科学问题,更是实践问题,是综合性的区域发展问题,是在核心要素不变前提下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当前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还存在着认识片面化和简单化,研究深度不够、学科交叉不够、持续跟进不够的现象十分明显。他呼吁要重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科技支撑,提出应建立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科技支撑体系、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范式和以系统性、动态性为主要特征的保护与发展模式。
骆世明教授认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应当坚持创新、交流和包容的原则,把东方传统农耕文明与西方现代科技优势结合起来。中国农业博物馆曹幸穗研究员认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要形成一支兼具老中青同在、产学研结合、文理政交叉三大特点的队伍,要更加脚踏实地,要特别注重实践,并将实践经验上升为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逐步形成宏大的整体性的研究框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碧天博士生探讨了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对农业文化遗产高效管理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农业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判别标准、识别方法和评价方法,并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周期性评估管理的理论框架。该所丁陆彬博士生认为,遗传资源多样性评价的难点在于遗传资源分类,物种多样性评价的难点在于统计口径的分类方式多样,生态景观多样性的评价相对欠缺,应在今后重点加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某承副研究员阐述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强调应当关注生态绩效、收入影响和政策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仅凭受偿者的满意度判断补偿政策的好坏,应当在明确生态补偿的生态和生计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差别化的生态补偿标准。
西华大学李钊副教授认为,郫都区林盘农耕文化系统的学术研究应当围绕内核层(川西林盘的文化内涵、价值及其特质)、中间层(川西林盘形成的内在机理及其历史嬗变)、外围层(川西林盘农耕文化的科学利用、保护与传承)三个层次展开。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顾兴国助理研究员以庆元香菇文化系统为例,利用成本收益分析和能值分析对三种香菇栽培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段木法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虽都不是最高,但却最符合遗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姚帅臣博士生以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为例,对比分析了栗药、栗菌、栗粮、栗禽、纯板栗林四种典型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表明栗药的综合效益最高、栗菌的社会效益最高、栗粮的生态效益最高。
北京联合大学王英硕士生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调查了社区认知中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意象,即社区居民对本地区旅游发展的感知,包括整体印象,想法、感受以及情感等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社区认知意向元素可以分为景观、文化、环境和情感四类,并且具有动静结合、具象性和复合性的特点。四类意向要素中,景观与文化类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这提醒我们应当关注旅游发展中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的展现。北京联合大学武文杰硕士生也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对遗产地居民时间分配和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参与旅游经营的人并不会因从事旅游业而挤占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勤劳的农民会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协调农业劳动和旅游业的经营。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显洋博士生基于SWOT思路,分析了文创产业的功能内涵和发展趋势。认为遗产地文创产业规模较小、创新力不足,产业链不完整、新业态发展滞后,并提出了在前端通过组织政策设计构筑生态产业发展的生态格局、在中段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强化文创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后端通过领域跨界和创意营销提升产业辐射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文创产业发展路径。
(五)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
动态保护是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各地应当根据农业文化遗产的突出点、核心价值等资源禀赋,探索包括高品质农业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文创产业发展等在内的多元化保护模式。
吴文良教授认为中国传统农业是一种低水平可持续的有机农业,农业文化遗产地有着发展有机农业的先天优势,应当乘势成为发展有机农业的先试先行示范区,为此需要建立相应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在理念上把生态和营养强化相结合,在技术上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和物联网等技术武装,在发展方式上实施全产业链、全域、全层次的发展。
知识产权出版社龙文副编审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地都是区域公共品牌和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丰富的地区,虽然尚未形成农业文化遗产地专用的知识产权保障制度,但可以借鉴实施“传统资源财产权利”的保护框架,并通过实地监管与数字认证相结合来保护遗产系统的知识产权,并通过主张村一级的权利来助力遗产地的发展。
北京联合大学孙业红教授认为,旅游是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离不开社区。苏明明副教授也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应当充分调动遗产资源,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扬州大学张爱平讲师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旅游影响—农户生计—农地利用—遗产保护”逻辑关系,认为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化负面影响相对较低,在非农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更有利于遗产保护。
湖南师范大学罗文斌副教授认为,土地整理是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保护的重要落脚点,而乡村旅游发展为土地整理转型提供了优势产业的选择,构建了土地整理、乡村旅游与可持续生计影响关系的结构模型。对长沙关山镇的研究表明,土地整理和土地流转使劳动力从传统农业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时间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为旅游开发提供人力支持,对农户生计策略和农户生计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四川农业大学黄学渊硕士生对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历史上的传统场镇和重要林盘进行了统计,分析了两者在不同时期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在空间上具有较高的耦合度,关系密切,从而提出林盘保护和改造时应从两者的整体性出发,统筹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模式的遗产发展建议。
(六)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多种模式显现
自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认定为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以来,经过近20年的探索,已经探索出大量的遗产保护与发展经验。
孙成伟副书记以神栗集团为例,介绍了龙头企业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为发展宽城板栗产业,神栗公司一直践行的三个承诺(收购全县所有板栗,收购价格高于周边地区,企业盈利返利于民)以及积极推动板栗品种资源保护和栽培技术传承、示范并推广有机循环农业模式等方面的探索。贺献林副局长则介绍了通过农业物种多样性普查、推动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和建立多方参与机制助力涉县旱作梯田保护的经验。
陈志明局长分享了安溪县依托农业文化遗产品牌推动铁观音茶产业发展,实现从“全省最大国定贫困县”到“全国百强县”华丽转身的宝贵经验。目前,安溪已经探索出一条拓展农业功能,种质保护、生态维护、记忆传承、文化传播、品牌塑造和业态创新的诸项措施共举的传承、保护与利用互促互进、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来自遗产保护最基层的郭五六社长分享了他带领嘎他村利用梯田生态优势实施稻鸭模式,实现脱贫增收的宝贵经验,其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充分利用全球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效应的做法,不仅已成功帮助41户贫困户脱贫,还被推广到其他地区。同样来自最基层的还有刘海庆理事长,作为一名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他介绍了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区内外媒体做好农业文化遗产宣传、推进敖汉小米宣传销售方面的经验。归国华侨徐冠洪总经理则分享了他利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品牌,推动稻鱼产业发展,获得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经验。
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黄卫华副主任强调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要重视传承人的培养,并分享了庆元县在遗产教育科普方面的成功尝试。“香菇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的受众有三类,幼儿抓学习、小初抓力行、中学抓创新,通过编写教材、研发课程、开设学院、创办协会、鼓励比赛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王似锋院长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是孩子们最好的课堂,并分享了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在研学方面做出的尝试:成立并建设了湖州与桑文化研学院、研学旅游基地、桑基鱼塘历史文化馆和科普展览馆,围绕桑基鱼塘要素设置了陶泥制鱼、缫丝车、展馆研学、包鱼头粽、蚕茧灯、碑拓体验、汉砖拓片、茧花手艺、湖笔制作等研学课程,受到了周边地区学生的欢迎。
孙庆忠教授以在陕西佳县泥河沟村的工作为例,认为通过参与式行动可以唤回遗产地居民的“社区感”,留住乡村发展的内生性动力。
(七)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研究与实践,前景广阔、任重道远
在从中央到各级政府的统筹联动下,在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积极参与下,我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科学研究、管理利用、宣传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推动了学科建设,助力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正如戴军二级巡视员所指出的那样,农业文化遗产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悠远记忆、关乎人类发展最遥远未来的年轻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关于今后研究和保护工作的重点,与会人员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罗鸣副主任指出,遗产地管理中仍存在一些常见问题,主要有:重申报、轻管理,缺乏主动作为的意识;重开发、轻保护,造成了农业文化遗产不同程度的破坏;把农业文化遗产简单地当作名特优产品对待,忽视了遗产的系统性;宣传普及程度、品牌打造力度、科学挖掘深度、利益分享机制都需要提升。
刘海涛博士指出,GIAHS申报竞争日趋激烈,在申报文本撰写、接待国际专家考察和现场陈述方面都较以往有了更高的要求。建议遗产地领导应充分认识农业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申遗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依托专家力量加强科学规划和基础研究。同时应当注意填补农业文化遗产的空白区域,从而进一步优化GIAHS的全国规划和布局。
骆世明教授强调,要重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农民的主体性,尊重农民的感情、知识和经验,保证农民的受益者身份。
李先德研究员提出了遗产资源价值增值策略,包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改善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基础设施。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焦雯珺副研究员提出,应当以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知识体系和适应性技术为切入点,增强面向大众特别是少年儿童的科普教育和价值传播。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张永勋助理研究员强调,农业文化遗产的产业发展需要建立多方参与机制,提出应当按照确定合作内容、寻找关键问题、确定利益相关者、理清利益关系、探索协调机制、建立决策机制的步骤去建立、厘清或评估遗产保护与发展中的多利益相关方参与机制。
杨伦助理研究员建议在农民生计策略转变的大趋势下,应当通过政策管理的手段合理引导农户生计策略向多样化转变,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保护。王维奇副教授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应以系统为核心,重视整体的保护,以人地和谐为主线,优化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功能与价值,以时空分异为切入点,构建地理学思维范式下的因地制宜的保护与发展模式。
关于都市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苑利研究员以北京为例,认为北京市农业文化遗产绝大多数都与宫廷特供有关,应当通过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延长农业产业链,打造北京市农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北京农学院李华教授以北京鸭和北京油鸡为例,提出了北京家禽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的路径。
刘明明副教授提出探索建立碳汇交易机制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值路径,明确农业文化遗产碳汇的法律属性、将农业文化遗产碳汇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并建立农业文化遗产碳汇监测、报告和核证机制。
甘肃农业大学的汪玺教授建议,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大前提下通过沿茶马古道旅游业开发带动地区发展。关于川西林盘农耕文化系统的保护,杨丽韫副教授提出应当逐步恢复慢生优势树种,对传统林盘进行重点保护和活化,对田园聚落进行整体统一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