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体育在线课程教学提质增效策略分析

2020-03-03王月成

关键词:互联网+体育课程

王月成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0)

随着科技信息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在线教学作为当前高校教育的辅助和补充方式受到师生们的广泛喜爱.一般而言,在线课程包括慕课、公开课、课程直播、课程录播等形式.在2020年初,新冠病毒造成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导致我国许多高校延迟开学,国家教育部也印发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在线课程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主要实践措施.

1 开设高校体育在线课程的意义

随着开放教育的出现,高校在线课程近些年迅速发展,自2013年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平台启动以来,北京大学的“北京大学公开课”、国家开放大学的“五分钟课程”以及重庆大学牵头的“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等在线课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蓬勃发展[1].

开设高校体育在线课程对于高等体育教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高校体育在线课程是对传统高校体育教学的补充和完善.“互联网+”视域下,高校体育教育中的慕课、微课等,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打破时空地域桎梏的特点,能够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课程选择、教师选择,随时随地学习课程,练习动作技能,提高了体育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线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解决了高校传统体育教学中理论课枯燥乏味的问题,且动态视频形式呈现的动作示范、技术分解与讲解以及错误纠正,能让学生更直观高效地掌握动作技术要领.其次,体育在线课程推动了高校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教育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高校体育在线课程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了体育教育的均等化以及终身化,构建了更为通畅的人才成长通道.如“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现在加盟高校已经超过70所,开发的在线体育课程广受师生好评.超星、优学院等推广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等课程不但补充了高校学生的体育学习,也为校外普通城乡居民提供了接受体育教育的途径[2].再次,在线课程和考试系统的建立,也完善了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高校体育教育应急管理机制和人才培养质量控制机制,应对了突发疫情时期不能到校进行体育教学的问题.

2 高校体育在线课程开展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建设标准混乱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发展和应用的普及,慕课平台以及慕课教学方式蓬勃发展,其中全国规模较大的慕课平台有20多个,如中国大学MOOC、学习通、学银在线、钉钉等,上传有2万多门高校课程,然而其中体育相关课程却仅有240种,仍未涵盖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体育类课程,其他学科较为普遍的“MOOC+SPCO”模式也未在体育领域普及,许多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体育教学内容未得到体现,在线课程建设标准混乱,存在内容匮乏、重复建设、重训练轻理论、教学缺乏针对性、考核形式单一的情况[3].此外,由于部分一线体育教师仍对在线课程等持有观望和怀疑态度,使得在线课程的应用在课堂中开展得并不理想,其内容也与实际教学知识和动作技术相脱离.

2.2 缺乏有效的网络技术支持

目前的在线课程应用到互联网宽带资源、云服务主机资源、教学平台等诸多技术,各种技术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在这次疫情期间,就有部分学校的部分在线课程平台出现“崩盘”现象,许多音视频延迟、模糊,学生无法登陆,课程直播卡顿,平台功能缺失.此外,对于体育在线课程而言,还缺乏实时视频互动功能,导致教师不能及时指正学生的动作技术错误.以上技术问题需要高校和社会在网络、运营、平台方面进行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扶持.

2.3 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在线课程是新兴的教学方式,其顺利开展离不开授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以及信息教学能力.一般而言,相比其他专业课教师,高校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相对薄弱,且即使经过信息技术理论和技能培训后,很多体育教师开展在线课程时,仍无法满足课程设计要求的互动性、现场性.体育教师需要将一节体育课进行压缩、整理、素材剪辑、寻找配套辅助资料、组织学生、在线答疑、设备调试、平台维护管理、教学信息反馈等,如此种种在线教学技能水平要求,难倒了很多体育教师,课程开展不顺利,未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2.4 在线教学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高校在线教学管理制度尚未完善.首先从学生角度,在线体育课程让学生的学习环境从集体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这就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性,在缺乏教师监督以及教师无法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动作并给予针对性指导以及测评的环境下,学生往往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尝试,很难做到持之以恒地,这就导致学生在线学习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其次从教师角度,在线课程因为是新兴事物,还缺乏统一的评估制度,无法对教师直播内容、质量、教学效果等进行准确地评估.

3 高校体育在线课程提质增效实践路径

3.1 制定在线课程建设标准

在线课程的提质增效需要教育相关部门以及高校管理层转变观念和教学模式创新,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和“有效教学理念”,将在线体育课程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辅助和必要补充.目前各在线平台中的在线体育课程存在大量重复建设的情况,尽管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但在选择过程中,学生往往无法判断课程质量,也浪费了选择时间.因此,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依赖于教育行政部门宏观引导,各联盟高校、体育协会通力合作,共享课程资源,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要求,对体育在线课程进行全面规划,制定课程建设标准,遵循课程目标与学习体育理论知识、促进身心健康的体育教学目标相契合;保证各环节中学生始终作为教学过程主体,能够自主学习;循序渐进,从易到难,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注重线上课程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避免从单纯的课堂教学走向极端的只在线课程教学,而是将二者结合,发挥“1+1>2”合力作用.

3.2 组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加大在线课程技术和资金保障

高校体育在线课程是以信息技术为驱动的,其关联到互联网宽带资源、云服务主机资源以及教学平台等诸多技术.随着用户数量增多,高线体育在线课程逐渐暴露诸如音频模糊、卡顿等技术环境问题,因此,高校应组织专门的在线课程技术人员队伍,负责管理维护相关主机资源、教学平台、网络环境以及终端设备等,并与时俱进,将最先进的5G、3D成像、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在线体育课程相结合,实现在线教学平台支持慕课、课程直播、课程录播、在线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实现手机、IPad等终端设备访问的版面转换以及视频清晰度转换,使学生能摆脱台式机依赖;实现教师智能排课、教学报告、班级管理、问卷调查等功能;实现视频动作考核功能,以帮助教师通过视频给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此外,高校还可以与体育俱乐部、多媒体企业等社会力量、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共享和商业合作,既提高了相关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切实为高校体育在线课程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实现了强强联合、互利共赢.

3.3 定期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在线课程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课程开展效果.高校应联合体育协会,利用在线课程网站等,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在线课程设计、组织与管理等,并通过认证教师技能水平的方式,进一步考核、提高教师在线课程授课水平.

3.4 完善在线教学管理制度

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高校体育在线课程提质增效的根本保障.根据体育教学特点,以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为原则,从课程管理、条件保障、过程管理、质量控制与评估四个方面构建管理制度.其中,课程管理方面应包括课程目标设定、课程内容规划、课程考核管理等内容;条件保障方面应包括平台管理、平台测试评估、教师技能培训认证;过程管理包括教师工作规范、学生课程组织管理、教学监督、课堂数据实时监控;质量控制与评估包括教学质量评估、教学绩效评价、教学事故认定等.

4 结语

体育在线课程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辅助和必要补充.在线体育课程发展应制定课程建设标准,加强技术资金保障,定期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完善在线课程管理制度以及教师评估制度,只有如此,才能做好统筹规划,使得在线体育课程提质增效,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挥长效良性作用.

猜你喜欢

互联网+体育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