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演进逻辑
2020-03-03张广俊
张广俊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50)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宝库,也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
一、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逻辑起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论证了人、人类社会和自然三者的相互关系,并将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和谐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马克思主义设想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是继农业文明之后一种崭新的人类文明。资本主义在极大地解放生产力,提高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的同时,片面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和利用,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异化。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环境问题产生的制度性根源,指出资本主义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制度危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方式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变革。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的同时,还描绘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他们指出,共产主义社会“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1],人与自然的关系高度和谐,是“最佳效益与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统一”[2],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的高度统一,是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那时,人类不再单纯的局限在自然界对自身的有用性上,而是着眼于人的长远发展和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和解。一方面,自然界不再是异于人本身的力量而与人相对抗,而是其规律被自由人的联合体所认识和把握,人类在认识自然中逐步达到自由;另一方面,人类真正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在尊重和顺应自然的基础之上,按照善与美的尺度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为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探索解决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起点
解决生态问题,根本在于厘清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就已认识到生态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提出“森林的培养,畜产的增殖,也是农业的重要部分”[3]131。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了“绿化祖国”,强调要处理好植树与开荒的关系,搞好卫生和防疫工作,要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开展群众性环保运动,为群众谋利等。毛泽东的生态思想着眼于处理好生态与经济的关系,通过绿化环境改善生态,在建设实践中了解“自然的规律性、人与自然的关系”[3]282,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文革”期间,生态保护思想被作为资本主义反动思想遭到批评,不承认我国存在生态问题。周恩来总理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一样,也有环保问题[4]。他强调学习西方国家经验,力求缓解我国人与自然的矛盾。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随着实践发展日益重视生态问题,并将其提升到基本国策的战略高度,强调环境保护是关乎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大事,绿化环境、保护生态、造福子孙要一代代干下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环境问题,将生态保护提升到执政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在建党80周年大会、十六大报告等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进入21 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两型社会,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既强调人的主体性,又突出自然的优先地位,为理顺人与自然关系提供理论指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生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重塑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5],要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让人民享受绿水青山之美,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局面。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健康发展的本质要求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谈到,人与动物的根本分界在于人不仅能够适应自然,而且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改造自然、支配自然,这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但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以把握自然规律为前提。恩格斯列举了小亚细亚等地的人民由于盲目乐观地改造自然而造成人与自然对立的现象,从而使当地发展受到自然界的威胁和制约。人类三大古文明的兴衰史也证明了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健康、不持续、不长久的。同时,恩格斯强调,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的胜利都可能会被其消极的结果所湮灭,在人与自然的矛盾运动中才越来越理解到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本质,越来越体会到人与自然关系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欠了一些生态账。严重的雾霾和频繁的极端天气,就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失衡的结果,其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这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累赘,也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主义强国的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将其提升到民生福祉、文明兴衰和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我们要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天蓝、地绿、水清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我们要实现的民族复兴梦是全民小康、民主健全、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梦,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梦。生态兴衰关乎文明兴替,解决生态问题根源在于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这是一本生态账,也是一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6]的代际账,要长久算、整体算、综合算,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健康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逻辑主线——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历史演变
追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生态思想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党和国家始终重视的问题。对这一关系不同时期的回答,体现了党的生态思想在科学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历史进程中合乎国情的演进逻辑。
(一)消释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张力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追求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在带领人民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给予生态建设高度重视,提出要妥善处理农业生产开荒和防范水患的关系,要认识到植树造林“对于促进我国自然面貌和经济面貌的改变具有重大的意义”[7]244。在号召全国大炼钢铁和“向自然开战”的同时,结合当时贫困落后的国情,倡导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20 世纪70 年代,周恩来总理多次指出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出要把良好生态提高到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高度,特别强调要了解“各国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4]30,并以此为鉴,认识我国的生态问题。尽管由于当时“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和“文革”的错误发动,使这些政策走样变形,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但这些对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二者关系的初步探索,为后来历届领导集体所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生态建设提升到基本国策高度,提出“三统一、三同步”的基本方针,为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了政策遵循。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辩证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化,面对生态问题全球化的严峻挑战,汲取当时国际生态治理理念,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他强调,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8]的重要论断。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矛盾,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包括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在内的“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将生态同经济放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同等重要的高度。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断,特别是“两山论”的提出,是对新时代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更好诠释。因此,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促互进的探索历程。如何消释二者之间的矛盾是我们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经济与生态关系认识演变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 年改革开放之前。这一阶段的特征是生态保护附属于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伊始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决定了大力发展生产力,解决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改变国家落后面貌和人民生活状况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主要方向。刘少奇指出:“建设速度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摆在我们面前的最重要的问题。”[7]305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向自然开战”的奋进口号。党的八大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就此展开。引导国民经济步入正轨进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成为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成为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挑战。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中央一些领导人曾提出认清自然规律、节约开发新资源等生态保护的主张,形成了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这是我们党对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关系的初步探索。毛泽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强调“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9]。他指出,要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周恩来总理也对经济建设中环境污染问题的整治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经济建设中的废水、废气、废渣不解决,就会成为公害。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公害很严重,我们要认识到经济发展中会遇到这个问题,采取措施解决”[10]。在这一系列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开始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做出重要选择。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等经济建设方针的指导下既发展物质生产力增进民生福祉,也实施了增产节约、综合利用及绿化祖国等群众性环保运动和国家战略。这一时期,我国有计划地兴建水利工程,实施了黄河治理等四大水利工程,取得治河治海治水领域的显著成就。同时,进行了“绿化祖国”的造林事业。毛泽东强调:“林业是个很了不起的事业……林业,森林,草,各种化学产品都可以出。”[11]在“绿化祖国”口号的号召下,植树造林取得巨大成就。1973年,我国出席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4 年,我国召开了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其中,关于经济与环境关系的论述成为我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处理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关系思想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苏联模式的束缚加之我们党早年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匮乏,当时滋生了盲目乐观、急躁冒进等情绪。特别是在“左”倾错误思潮的影响下,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口号和政策错位变形,生态保护的主张遭到批判,“谁要说有污染,有公害,谁就是给社会主义抹黑”[12],使生态建设始终依附经济发展,为经济发展服务。一些环境问题还没有解决,又被阶级斗争的洪流冲刷殆尽,严重背离了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规律,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可以看出,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们党对生态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多停留在微观和具体层面,世界范围内的生态保护运动也处于萌芽状态,这决定了我国生态建设始终处于解决经济发展产生的环境问题的“倒逼”状态之中。
第二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2年。这一阶段的特征是经济建设优先于生态建设。1978年党中央提出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使人们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全面高涨,“一要吃饭,二要建设”[13]成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准则。随着经济的发展,GDP 和生产力崇拜现象也日益凸显,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政策的引领下,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成绩显著,GDP总量从1978年到1991年增加了近7倍,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现在看来这一代价远比我们当时估计的高得多”[14]。面对日益凸显的生态问题,党中央更加重视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和组织机构建设,对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化。这一时期,我们党将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制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环境保护法》等管长远、顾全局的法律法规,组建成立了林业部、环保局等组织机构,生态保护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环境保护成为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范畴,推动了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关系处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这一时期,生态保护问题开始成为党代会报告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二大提出,要在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促进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党的十三大指出,竭泽而渔的发展没有出路,要寻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点,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党的十四大进一步强调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关系全局的战略任务。然而,这一时期生态建设相对于经济建设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邓小平认为,我国环境问题“处理起来比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容易一些就是了”[15]。当时,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仍是放在发展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生产力上,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三步走”战略思想等更多的是以经济上的指标来衡量社会的发展程度,对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低于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关注,生态建设为经济服务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
第三阶段,从1992 年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到党的十七大。这一阶段的特征是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之中,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党内形成广泛共识。这一时期,我国生态建设思想逐步与国际接轨。在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全球共识,我国也向世界做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庄严承诺。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强调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此后,江泽民总书记多次论述并不断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达到“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16],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同时,这一时期加强了生态法规制定,将生态建设的要求纳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开始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进入21 世纪,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实现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综合平衡”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可持续发展”再到21世纪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理念的伟大飞跃,从强调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和谐社会到建立“两型”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不断走向正轨。
第四阶段,从党的十七大至今。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建设之中,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且进入全球共建生态文明的时期。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概念,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生态保护和建设话语体系的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党中央进一步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17]。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开创了全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当前,我们认真履行巴黎协定等环保协议,不断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绿色指标,初步形成了全世界共谋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格局。
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认识演进的四个阶段,标志着党对二者关系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准确,标志着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不断发展成熟,为新时代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牵系到中华民族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体现在经济繁荣富强、民主政治健全、文化繁荣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上,还体现在生态环境的美丽上。这个新时代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18]经济落后而天蓝、地绿、水清的中国不是强大的中国,生态破坏但经济发达的中国也不是强大的中国,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也需要良好的生态前提,要把生态思维融入治国理政的全局,始终绷紧生态保护这根弦。
中华民族的复兴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紧密相连,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追求密切相关。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人民群众不仅在物质文化上有了更高追求,而且对美好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更加强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关切,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首次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标,确立了新“两步走”发展战略,展望了2035年和21 世纪中叶我国发展的光明前景,明确了首先基本建成“美丽中国”,进而实现五大文明的全面提升和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的伟大目标。
三、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逻辑归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新时代,要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以正确的生态观指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人与人关系的协调,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关于实现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这里的“解放”不仅指摆脱资本主义的阶级剥削压榨,实现人的独立平等,也指人类实现从“必然”到“自由”的飞跃,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资本主义时代条件,揭露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及掌握资本的资本家有独立和个性,而劳动者却丧失了个性自由,成为和被教育为机器的附庸。由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分工,产生了人与自身劳动、人与劳动产品、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人民毫无自由和发展可言。基于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人与人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发展互为前提,不再以牺牲对方为条件;劳动不再仅是谋生手段,而是生活乐趣的源泉;分工也不再具有阶级性,成为人自由从事的活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高度和谐,人类达到“自由王国”。
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的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毛泽东特别强调人的个性解放,认为“被束缚的个性如不得解放,就没有民主主义,也没有社会主义”[19],要发挥人民群众的能动性、主动性;此外,毛泽东强调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提出教育要培育德、智、体几个方面都要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人的发展为条件,并为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认清人与自然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是要打破人的发展的阶级局限,避免少数人的发展而牺牲大多数人的发展,实现人的共同发展。“四有”新人的提法也强调人的素质要全面提高。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中,提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这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多维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力抓精准扶贫,解决人民发展的物质基础,提出“中国梦”,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绘就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总坐标,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研究中,多数学者认同实现人的能力、交往关系、需求等方面的发展是其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虽未系统论述生态建设对上述几方面人的发展的影响,但是生态环境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意义不容置疑、不能忽视。
工业文明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人对自然改造能力的巨大飞跃,然而这种能力的发展是“畸形”的发展,是片面满足人类物质需要而忽视自然承受能力的发展。这种“畸形”发展造成自然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良性循环,这种能力的发展只能加剧人与自然的对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实现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质量提升,充分释放自然生产力的作用,在各领域的发展中更多地融入生态要素。这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础上对自然的改造利用,是发展理念的转变、模式的升级、路径的创新,是人协调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能力的巨大进步,是人类推进经济社会各方面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能力的飞跃。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也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性论断,生态建设短板与人民群众对环保的更高需要之间的矛盾也成为新时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面。为此,要着力解决重大生态问题,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还大地以绿、天空以蓝、河流以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丽中国”的需要,实现良好可持续的代内发展和代际发展,使良好生态成为人民幸福之基、发展之基。
人是自然存在物,也是社会存在物,始终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单个的、独立的人是不存在的,人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也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追求绿色、持续、协调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产业结构,矫正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形成有序协调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以正确的生态文明观为指导,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合乎自然规律地、辩证统一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结晶,是继工业文明后人类一种更先进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在于转变由于人盲目地、不合乎规律地改造自然而造成人与自然关系扭曲的局面,达到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实现人在对自然规律认识基础上的自由发展,进而在自由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20]。人与社会都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人类及其社会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界。人的存在和发展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这是一个人类利用自然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类认识和把握客观自然规律,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过程,是一个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自然主体化的过程。正是在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发挥并不断发展。从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畏惧、附庸、依赖,到工业文明人对自然的征服、利用、改造,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中,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化,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不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规律不再是异于人的力量而强加于人之上,而是不断被人认识和掌握,然而在工业文明中,人的本质力量不合乎自然规律的客体化也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扭曲失衡,引发了物种灭绝加速、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象灾害频发等全球性生态危机。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经济领域的一些成就是建立在过度利用生态的基础上的,欠了许多生态账。生态问题呈现复合型、频发性等特点,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要树立“生命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正确的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摒弃传统的征服自然的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方位、各层次的建设中,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对自然之“真”,求自然对人之“善”,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美”,这种发展才是持续的、健康的、稳定的、全面的发展。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思想从萌芽走向成熟,从零碎走向系统,有其内在的演进逻辑。考察分析这一演进逻辑,对于更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绿水青山美丽中国建设有着指导作用,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