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美女村旅游资源调查开发研究

2020-03-03罗妹梅许克强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天琴壮锦美女

罗妹梅 许克强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建设美丽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方式,美丽乡村的打造能够有效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在保持乡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更加宜居。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进行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达到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得以实现的重要举措[1]。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乡村旅游,旅游发展离不开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分析是进行旅游发展的前提。本文对美女村进行实地调研并结合文献,提出美女村美丽乡村开发思路及开发构想,以期对美女村的旅游开发提供一些借鉴。

一、美女村整体概况

(一)美女村村情概况

美女村也称板池屯,属金龙镇下辖的15个行政村中的128个自然屯之一。其位于广西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以东4公里处,距龙州县城59公里,距中越边境仅十多公里,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民族的村寨,整个村有200余户人家,经济作物以水稻和甘蔗为主。龙州县城到美女村尚无直达车,仅有从龙州县城到金龙镇的客运汽车。村内的路均为新修不久的水泥路,村北建有一个国门文化广场,村南靠山脚处新建有一个公共卫生间,但尚未开放使用,整体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村中有几处颇具民俗特色的老房子,其余大多是新盖小楼房。

板池之名源于村前有一池天然泉水,池水清澈见底,冬暖夏凉,传闻常有仙女下凡畅游,清末改名为“板池”。村民因得益于优质山泉,故容貌较好,又多长寿,故该屯被誉为“美女村”“长寿村”[2]。屯里的女子相貌水灵,因此将这池天然泉水称为“美女泉”。广西因地形地貌的缘故,多以山丘为主,也造就了这里秀丽的山水和宜人的气候。美女村依山傍水,环境优雅。

(二)自然旅游资源概况

美女村属喀斯特地貌,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春微寒,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暖凉爽,湿热、干冷同季。水文条件有一眼天然的美女泉,长年不断源,水温清凉,清澈见底。村中植被较多,如木棉树、木菠萝、龙眼、黄皮果、香蕉树、百香果、金凤眼等,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木棉树,一进村就是几棵直径一米左右、高十几米的木棉树,据不完全统计村子里以及村子周围约有30 棵左右。芭蕉树在村里也很常见,村里相隔不远的地方就能看到一片片小竹林。美女村在两个山坳间,山上长满了各样的树木,整体状况较为原生态。

(三)人文旅游资源概况

1.生产生活民俗

(1)生产民俗

1)农业民俗

美女村的“农业民俗”在植物种植方面,主要是水稻和甘蔗,也种有玉米、花生等。水稻一年种两季,收两季水稻,即有两个庆丰收的节日,六月六昆那节和十月初二糍那节,壮话中“那”即水田的意思;甘蔗种一次可收三四年,种植成本较低,但种植过程中的管理成本和收割时的人工成本较高,其主要是制糖厂收去轧糖。在养殖方面,村民养有不少家禽;美女泉旁有一个规模不大的鱼塘养殖鱼鳖,上游还有一个较小的鱼塘养有罗非鱼,水浅时能够看到鱼在里面游动;以前村民们都养有蚕,靠蚕吐丝,将丝捻成线做蚕丝蚊帐,现已很少见。

2)手工业民俗

美女村多数年纪稍大的女性都会织壮锦,除壮锦之外老一辈人还会编竹编,以前主要是家用,做得好也会拿到集市上去售卖。小孩过满月时外公会送一个竹编摇篮,现在仍有人在做但已很少人会。

(2)生活民俗

1)饮食民俗

美女村除春节饮食较为丰富、隆重外,其他节日也有不一样的饮食文化。在当地,侬垌节是比春节还隆重的节日,一般在春节过后正月十一举行,当天会有祭祀祈福、天琴表演、舞龙舞狮、唱山歌等之类的活动,临近的村寨一般都会前来参加侬垌节。侬垌节也是个走亲访友的日子,期间也会有越南边境的越南人来表演节目,与美女村的村民共同庆祝侬垌节。

侬垌节当天祈福做法的“仙公仙婆”们,都会穿当地特色的红色长衫进行“求务”仪式。“求务”活动主要内容有用鸡肉、猪肉、粽子、沙糕、爆米花、糍粑、酒水、水果和农作物种子、鲜花等作为供品,祭祀天神;敲、弹法具,喃唱经书;将各家带来的种子、鲜花均匀搅拌,法式过后再分给各家带回等。种子代表五谷,鲜花代表子孙后代,把祭祀过天神的种子、鲜花带回去,当年便会五谷丰登,人丁兴旺,美满幸福。

庆丰收的两个节日里,昆那节做艾粑粑,糍那节舂糍粑。美女村特色的农作物是大糯,比一般糯米还要糯,常在做糍粑和包粽子时使用,但现在大糯已极少有人种植。侬垌节与昆那节、糍那节是息息相映的,侬垌节是祈福,昆那节、糍那节则是对稻耕先祖的感恩,对稻谷丰收的庆贺。三个节日均充分体现着壮族丰富的稻耕“那”文化。

一般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美女村也都会过,但有些节日禁忌、风俗人情和饮食习惯会与其他民族有所差别。过年前村民要提前去山上采艾叶或买艾叶回来做糍粑,年三十晚上零时放鞭炮、上香,各家各户需带上三支香去美女泉拜祭,在放过鞭炮后装泉水回来。年初一包粽子,且不能洗头、扫地和倒垃圾。他们认为作为新一年的开始,也寓意着人们生活的重新开始。已经嫁人的女子一般会选择在初二带粽子、猪肉或者鸡回娘家。美女村不过清明节,三月三即为扫墓的节日,只有三月三扫墓时做炸竹笋,也会做些猪血肠、糍粑、糯米饭等特色食物去扫墓。五月初五即端午节,一般会包无馅色泽偏黄的粮粽和灰水粽,可蘸白糖、蜂蜜食用。七月十四,需买烟熏鸡、鸭去娘家,做糍粑。以前美女村七月十四会举行杀鸡拜牛的祭祀活动,缘由是壮族传统干栏式建筑分有上中下三层,上层放玉米、谷子等,中层人住,下层牛住。干栏楼就好比人,二层为人腰,下层是人在行走,杀鸡拜牛则是对牛的感恩回报。壮族“人居其上,畜养其下”的民居特点与壮族聚落周围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3]。

2)服饰民俗

壮族是美女村的主体民族,隆重节日时壮族女性均会穿黑衣长裙,黑色阔腿裤。以前结婚都穿这套衣服,但现在仅本村的女孩穿。至今长裙和裤子都是长辈做,然后送给女儿,棉质材质。除了衣服外,这里的女子都会用一小条壮锦将头发裹起来盘在头上,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寓意,其中蓝色代表在进行第二年的守孝。

美女村的壮锦村民们称其为金壮锦,壮锦用途广泛,如求花仪式、结婚、丧葬仪式、小孩满月等,村里家家户户都至少有一条壮锦,其在美女村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地位。但现在壮锦被面已很少见,更无人售卖。

2.人生礼仪

当地举办订婚酒时,男方扛一头猪,请女方亲戚朋友吃,还需带糯米饭、酒等前来,并请媒婆,唱山歌定亲,说媒之时即互看生辰八字。这里订婚三年后才能正式结婚。期间,每年六月六或七月十四和过年,男方都要挑五六担粽子送到娘家,至少需100 余个。娘家收到后再分给亲戚朋友,亲戚朋友在他们生孩子后则前来包红包。十月初二也需做白糍粑送到娘家,同样需100余个。

女方母亲需要早早为女儿准备织好的壮锦,最好备有四条,给婆婆和小姑也准备。如果女儿出嫁没有准备壮锦,将不被重视、不被尊重甚至受到歧视。

官郎歌是一种结婚时所唱的对歌,由官郎公和官郎婆对唱。接亲是天快亮时接走,四个伴娘,两个伴郎,一个官郎公,一个官郎婆,新娘会戴黑头巾。新娘进男方家门要跨火盆。

新娘接到男方家后,新娘房间里要点两盏灯,中午前不能熄灭,午饭过后就回娘家,3天之后才回来住,期间男方姐妹去接回来吃饭,或者新郎自己去接,饭后再送回去。第三天新娘要去美女泉挑水回家,订婚3 年期间挑东西去的扁担要三天后接新娘时一起带来,之前不能带回。带新娘进家门时,男方家人不能在场,避免吵架。男方拜堂要跪拜三次,女方坐着。无论是订婚还是婚后都体现出村中女性较高的地位。

在怀孕六、七个月的时候需进行求花仪式,祈求腹中孩子平安健康,此仪式需要用到壮锦。满月酒中较为有意思的习俗是,孩子会在亲友桌上传递一圈,每个人说一些祝福的寄语,塞红包到孩子襁褓里。

美女村的孩子不过周岁礼,女孩15岁举行成人礼,需穿日常衣服去美女泉洗头,回来则由母亲送一身壮族传统衣服穿。

3.古壮天琴

美女村是龙州天琴的发祥地,天琴壮语称为“鼎叮”,由乐器发声谐音而得名[4]。天琴原为古壮先人法事操持者做法事所用的法器,是人与神沟通的“媒介”,也是壮族最古老的三大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仙公仙婆”在与神沟通时弹奏天琴,手抱天琴,脚摇铃铛,边弹边唱,神圣庄重。美女村会弹天琴的人很多。村中举行活动时,村民们也会组织进行天琴表演。龙州县自2003 年9 月起便全面挖掘、整理和提升天琴文化艺术,使法器不再是单一的法器而变成能登上舞台的乐器。现在天琴已成为龙州县、崇左市甚至是广西的文化标志与民族标识,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美女村是龙州天琴的发祥地,其文化内涵应深入挖掘,才能得以充分展现。在旅游开发利用方面应把握好尺度,使天琴文化保留其神韵,展现其独特艺术。

二、美女村旅游发展

(一)美女村旅游发展现状

目前美女村已有一定的知晓度,无论是在龙州县城还是龙州县到金龙镇的道路上或官方网站上,都可看到各式各样关于美女村的旅游宣传,但与其他已成气候的旅游景区相比,美女村的旅游并没有发展起来。访谈了解到,虽有企业对美女村进行旅游投资,但目前尚未进行开发建设。村民介绍,政府计划要修一条二级公路,从明仕田园通向这里。明仕田园景区已较为成熟,有着丰富的旅游经济建设经验,若能与其形成合作,预计公路修通,客流也会加大。

(二)美丽乡村的开发思路

1.国家战略与政府政策的把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崇左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建设“美丽乡村”的相关政策,其中较为成功的案例是江州区左州镇林村村逐林屯。逐林屯以较低的投入取得了较高的成效,成为崇左全市可复制、可推广的美丽乡村建设典型,2017年崇左市政府工作会议主题为“崇左市学习推广乡村建设‘逐林模式'”[5]。国家战略与政府政策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保障。乡村建设与旅游发展的结合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途径,乡旅结合要明确旅游在乡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使旅游成为乡村的一项功能,将旅游开发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去[6]。

实地调研发现,美女村村内卫生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村容村貌不整洁。美女村应尽快改善村容村貌,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把握政府政策,将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相结合,打造真正的美女村。

2.美丽乡村建设成功案例借鉴

美丽乡村建设政策实施以来成功案例有很多,例如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邦溪镇芭蕉村。在2012年之前芭蕉村全村120户大多仍住破旧的瓦房和茅草房,村内环境脏乱差,农民收入尚未达到全镇的平均水平。2012 年,白沙县对芭蕉村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采取农户、政府、银行贷款、集体、企业五方联合的方式进行投资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使村里干净起来,村民也住上二层的楼房。村里干净起来后,村民也开始创业,农家乐是先导,随后又建起特色小吃街,推出特色餐饮、旅游商品等资源,为乡村旅游助力。酒店住宿、酒吧等夜间经济打造出“月光下的芭蕉村”的旅游形象。依靠生态优势发展农业休闲游,打造出集民宿、餐饮、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农业休闲乐园。2015 年芭蕉村以“特色民俗村”荣登“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榜单。美女村可参考该案例寻求适合的方式,开展“美丽乡村”计划,让美女村真正的美起来。

3.充分利用资源与区位的优势

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发挥区位优势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有效途径[7]。美女村因美女泉而得名,旅游打造应充分利用好这一天然资源。美女村文化底蕴丰厚,天琴、壮锦、侬垌节等文化资源突出。天琴不仅声音动听,且弹唱方式独特,并带有一定的魔幻色彩。在美女村年纪稍大的女子均会织壮锦,在其他村庄是见不到的,是其所特有的,将壮锦推广与传承和旅游相结合是活态传承壮锦的有效方式,可推出织锦技艺体验,组织织锦旅游商品售卖等。侬垌节在美女村本是最隆重的节庆活动,届时也会有众多的游客前来,这一资源应好好把握,打造出更加盛大的节庆旅游。美女村依山傍水,交通区位、地理区位优越。其距离大新县明仕田园景区约0.5小时车程,距龙州县城自驾约1.5 小时车程,沿线景点较多,两个方向上都能够为美女村带来客源。距离上看,明仕田园景区为美女村引流客流的实际作用显著,龙州红色旅游、边关风情游、左江生态游等在大环境上将是美女村客流的有力支撑。美女村三面环山,生态环境优越,可推出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等旅游类型。

4.客源市场的定位与网媒营销

在客源市场定位方面,美女村核心市场应是崇左市及周边地区;重点市场为广西区内其他地区和临近省份;机会市场则为抵达崇左市的游客。

在宣传营销方面,美女村目前无论是县城旅游标语还是路标的宣传,已做得较好,但除这些基本宣传外,也要对客源市场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核心市场的宣传推广,可与崇左市居民关注度较高的微信公众号合作,进行项目推广;也可与高校进行合作,为打造美女村“美丽乡村”计划组织天琴表演比赛、壮锦图案设计等有奖比赛,并将赛程进展、获奖情况等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进行分享传播,加快宣传速度、扩大宣传广度,形成网红打卡点,进而增加重点市场与机会市场的客流量。这样做不仅能够对旅游地信息和形象进行传播,也形成对旅游地、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的口碑营销,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他消费者[8]。

5.民政企联合参与的合作模式

在乡村建设中仅仅依靠一方力量是不够的,应多方联合共同发力,可采取“村民+政府+企业”的三方联合模式进行投资。由政府提供政策方面的资金支持;企业进行旅游规划上的资金投入;村民通过入股形式进行资金加入。政府在政策方面进行投资的资金毕竟有限,招商引资必不可少,所以必须有企业进行大部分旅游规划的投资。“美丽乡村”离不开村民,只有将村民的切身利益融入其中,村民们才会积极响应政策,进行旅游规划开发。乡村建设是为了村内的村民,若村民不进行配合,旅游开发则无法推进,因此村民的合作至关重要。村民是村子的主人,更是村内文化的传承人。若村里都是些外地商户,展现的也不是村子原有的文化,也就失去了其原真性。

6.完善其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9]。美女村目前村内均为新修不久的水泥路,道路情况良好。村内有国门文化广场可供进行表演活动;壮锦合作社建有木屋,可为后续壮锦展示、学习提供场地;村内新建有公共卫生间。目前村内还未安装路灯,夜幕降临则是一片漆黑,应尽快竖起路灯,点亮美女村。村内通向农地的水泥路较窄,若进行旅游开发应拓宽一些。目前还没有公共停车场,随着游客的增多,应做好相应的工作,为游客提供专门停车场,建设旅游接待中心。

(三)美丽乡村的开发构想

1.老房保护利用与新房改造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虽然美女村现在多数是新盖的二层以上的小楼房,但仍保留着一些老的砖瓦房,这些砖瓦房由红砖砌成盖以黑色的瓦片,周围被树木环绕,令人感到非常舒心。对于这类房屋应保留下来,能够给美女村增添古朴美。若村民想将其打造成民宿之类的将再好不过,只需将屋内进行精致的装修,即可吸引游客入住。随着城镇化的建设,大多数游客已没有机会能够住老房,对于老房的体验将更能吸引游客,体验“乡愁”。村内新房很多,但是大多只是老人在居住,也有很多的房子没有人住,多数年轻人选择在县城买房或在外打工。对于这些房子可进行酒店、民宿、餐馆、纪念品店等的打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2.农业利用与农用道路改造

美女村既有水田又有旱地,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这些不仅不能丢掉而更应该保留下来。作物应仍按季种植,加上村里各家各户种有蔬菜和养有不少的鸡鸭等,不仅能自给自足,也能给前来游览的游客提供农家饭菜。美女村主要种植甘蔗和水稻,在砍甘蔗时游客可以体验砍甘蔗;水稻种植是一年两季,游客可选择适合的时间到美女村体验犁地、插秧、割稻谷等,这些都非常吸引家庭集体出游的游客和进行研学旅行的青少年。

美女村通往农地的道路修长、蜿蜒,道路两边种满了甘蔗、水稻等农作物,附近山较多,且道路均能通往山脚。该道路拓宽后可进行“健康骑行”旅游项目的打造,为美女村增添新业态。

3.美女泉的优化开发与利用

美女村因美女泉而得名,纯天然的泉水可直接饮用的资源优势应好好开发利用。美女泉外围虽重新修整过,但只是简单进行水泥地面铺设,后期可用鹅卵石等材料进行装饰改造,使其更加美观。泉水长年不断流,水流适中,在其北面可进行游泳池、温泉的打造,充分利用水资源。现美女泉旁也有两个鱼塘,在进行鱼鳖与罗飞鱼的养殖,村民可优化后开展垂钓项目。美女村成人礼需在美女泉洗头,这一仪式形式可进行旅游开发设计,吸引游客带孩子过来体验或真正为孩子进行成人礼仪式。

4.美女村节庆旅游开发打造

节庆旅游不仅具有时间、空间限制,资源排他等独特性,能够转化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许多非遗节事活动已经在一些特定地区形成了周期性的旅游热点[10]。美女村最为隆重的节日即为侬垌节,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昆那节和糍那节则庆祝丰收,三个节日都与壮族的“那”文化密切相关。在节庆旅游的打造上,应让游客充分感受到壮族村庄“那”文化的博大精深。侬垌节不仅有一般常见的庆祝活动,而且会进行最有特色的大型祭祀活动,各家一早会挑来自家的小方桌,摆在广场上,上面摆满祭品。“仙公仙婆”着盛装坐在小方桌前,进行祭祀,场面十分壮观,这一景象对游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想看侬垌节的祭祀则需早早赶来,否则就要提前一天来在村内留宿,第二天游客会非常多,进村的路则较堵,来晚的话活动就结束了,这一现象也能为村内酒店、民宿等带来一定的客源。昆那节和糍那节村里会做特定的食物过节,这些特色食物可打造成当地的特色小吃吸引游客。

5.非遗文化的保护推广开发

壮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琴是区级文化遗产,两大遗产对美女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在旅游开发上理应重视。村内年纪稍大的女性均会织锦,成立了壮锦合作社,建有专为壮锦展示学习使用的木屋。壮锦的旅游打造可围绕木屋展开,进行壮锦精品展示、壮锦织锦体验、壮锦的售卖等。游客看天琴不仅可以看专门的天琴表演,还可以去拜访“仙公仙婆”体验天琴的神奇魅力。“要善于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塑造自己的文化旅游专属品牌”[11],美女村是龙州天琴的发祥地,可打造“天琴鼻祖,神奇美女村”的旅游品牌。壮锦、天琴的旅游打造均可开展“研学旅游”,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推广开发注入活力,研学者在学习体验过程中,感受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觉培养文化自信。

三、结语

美女村地理区位、交通区位条件优越,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深厚,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一定优势,但目前旅游发展尚未成型,在美丽乡村建设政策的支持下,应把握好国家政策;积极借鉴美丽乡村建设成功的案例经验;抓住资源与区位的优势进行充分利用;不断完善其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准确定位客源市场,做好网媒营销;开展“民政企”联合参与的合作模式,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美女村美丽乡村开发,在房屋建设方面,可对老房进行保护充分利用,对新房进行优化改造,做到“物尽其用”;保留农业生产,开展体验项目,对农用道路改造,发展健康骑行项目;对特有资源美女泉进行优化开发;打造特色节庆旅游,体验“那”文化魅力;“非遗+旅游”开展非遗文化体验学习活动,推广研学旅游,对非遗文化进行活态保护与传承,增强传承人与学习者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天琴壮锦美女
乡村振兴视角下天琴制作技艺传承与转化研究
阿公的天琴
帛锦时韵*
保护与创新:非遗视角下壮锦创造性转化研究
天琴谣
悠悠天琴,千年壮魂
披着“壮锦紫”的地铁三号线亮相
壮锦献给毛主席
家有“张美女”
让美女独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