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 助力攻坚

2020-03-03汪木森

江淮法治 2020年22期
关键词:河村工作队驻村

文/汪木森

驻村扶贫近4 年来,省政府政研室驻金寨县古碑镇宋河村扶贫工作队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 多方争取资金、 项目,着力推进 “双基” 建设和产业发展,使金寨县古碑镇宋河村这个贫困发生率曾高达36.8%的深度贫困村发生巨变,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018年、 2019年先后实现 “贫困村出列”、“贫困户全部脱贫”, 正在向着全面小康的目标奋勇前进。

一是抓理论学习这一龙头。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驻村以来,扶贫工作队积极发挥省政府机关政策研究工作优势, 既抓好工作队自身理论学习,又通过村 “两委”与扶贫工作队联席会议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学习黄文秀同志等先进事迹,不断增强大家投身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4 年村 “两委”和工作队集中开展理论学习达98次。

宋河村开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宣讲。

二是抓精准扶贫这一主业。帮助全村贫困群众全面脱贫,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是驻村扶贫最重要的责任。 近4 年来,扶贫工作队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 “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脱贫标准,重点围绕县镇工作要求和部署抓好落实,用心、 用情、 用力做好驻村帮扶工作。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推动政策落实。按照 “两该两不该”要求对贫困户实施动态管理,近4 年时间共调整增加贫困人口82 人、 减少80人, 确保宋河村群众不愁吃、 不愁穿。 围绕贫困户致贫原因对症下药,组织安排公益性岗位105 个,落实光伏入股分红121 户、“一亩园”入股分红134 户,先后为177 户贫困户申办扶贫小额贷款288 万元用于产业发展。 实行与各帮扶单位工作联系制度, 每月组织68 名结对帮扶干部了解群众需求、宣讲扶贫政策、落实帮扶措施。按照精准化、规范化要求对贫困户档案资料逐一核对、 查漏补缺。聚焦 “三保障一安全”要求守住扶贫底线。全面落实124 名贫困生教育资助政策,让每个适龄学生学有所教。 组织完成危房改造80 户、 易地搬迁53 户,集中拆除76 处危房, 确保每户村民都有安全住房。参与实施17 处安全饮水工程,提升900 余名村民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等标准, 确保了村民饮水安全。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促整改提升。牵头开展中央扶贫巡视及省市县各级反馈问题整改和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对共性问题举一反三、全面对照,对本村政策宣传等方面存在的21 个个性问题逐条梳理、逐一整改,做到整改到位不反弹。

三是抓道路建设这一基础。要想富先修路。在全省面积最大的山区村实现道路硬化 “户户通”, 这是宋河村扶贫工作的最大亮点。 着力构建“四面八方” 交通网。 按照 “建好旅游路、打通循环路、补齐末梢路、建设入户路”的思路,近4 年时间建设各类硬化道路约37 公里, 在此基础上,向有关部门争取开通公交,彻底解决了村民通行难问题。 着力打造“千家万户”入户路。倾听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向有关方面争取建设资金65 万元和水泥1300 吨, 推动“户户通”道路建设。历经需求摸底、村民讨论、项目编制、项目审批、项目建设等程序, 到今年11 月共完成82 户3737 米入户道路建设, 大幅度提升了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是抓集体经济这一难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贫困村稳定脱贫的基本保障。围绕光伏发电、茶叶加工和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做强集体经济、做大优势产业,村集体经济从三年前的几万元增至今年的32.3 万元。做强光伏发电, 全年实现发电收益15.2 万元;做优茶叶加工,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1.2 万元;做大农村电商,逐步打造宋河发展新动能。

五是抓乡村旅游这一主题。乡村旅游异军突起,这是宋河村扶贫的鲜明特色。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区位交通条件变化带来的新利好和宋河生态环境、红色遗迹的比较优势,调动村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全力打造大别山区乡村旅游目的地。抓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坚持规划引领,围绕中心村庄、金湾露营基地、骑龙光伏电站、张湾农业观光园、杨湾 “哗哗石界” 五大旅游板块, 争取80 多万元资金新建了观岳亭、观瀑亭,修缮了红军故居和红军祠堂,修整了茶马古道、华祖古迹等。抓农家乐发展,宋河农家乐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目前全村已有13 家农家乐建成营业, 另有多家正在积极创办。抓旅游宣传推介,对接省市县旅游委加大对宋河村旅游推介力度,联系旅行社、旅游协会、旅游公司等到村参观考察,多家媒体平台到村推介宋河乡村旅游,宋河乡村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先后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全省百家乡村旅游 (扶贫) 示范村、 全省首批特色旅游名村。

六是抓公共服务这一短板。 完善公共服务,推进共建共享,让宋河老百姓更好地享受到教育、 医疗、 文化、养老等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改善办学条件, 推动 “学有所教” 向“学有优教” 提升。 推进实现水竹坪实验学校与合肥华山路小学结对共建, 让城市孩子与山里孩子相互学习,共享快乐时光。争取并推进完成投资1000 多万元的水竹坪实验学校改扩建工程,这是宋河村扶贫又一亮点。为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扶贫工作队带头捐款牵头设立水竹坪实验学校教育基金。提升医疗水平,保障村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除了实现全体村民城乡基本医保全覆盖,还协调各方启动建成宋河敬老院,着力解决村民就近养老问题。广泛宣传 “六净一规范” 政策, 公开推选宋河老街水管员,健全村公共事务管理机制,建成市级 “健康村”。 推进扶志扶智,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联系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师生到村调研,在全省首创村一级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邀请安徽艺术学院师生到宋河开展七一慰问演出。建立宋河农民讲习所和微信群,并将其打造成学习宣传方针政策、加强与村民生产生活联系的重要平台。连续三届举办宋河村民新春联欢会, 反响强烈。热心服务百姓, 做宋河百姓的勤务员。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及时帮助村民解决了一些难题。 开展村民自治,提高管理水平。推进宋河村改居试点工作, 全村29 个村民小组重组优化为9 个居民小组。在村部门前开辟了宋河村农民法治公园,竖立多幅法治宣传标牌,开展 “七五”普法宣传,不断提高村民法治意识。三年多来,宋河村无一起刑事案件发生,无一人参与邪教活动。

七是抓组织建设这一关键。 农村要发展, 农民要致富, 关键靠支部。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是驻村扶贫一项硬任务。强化班子建设。宋河村党组织每年七一都组织召开庆祝大会,举行系列纪念活动,走访慰问困难党员、老村干。积极向镇党委汇报,坚决果断地调整了村 “两委”班子,形成梯次年龄结构。带领村 “两委” 到外地学习考察交流, 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活化党员队伍。坚持 “三会一课” 制度, 坚持为宋河村党员讲党课,把优秀先进分子吸引到党组织中来,增添了宋河村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八是抓自身管理这一根本。 严格遵守驻村工作规章制度,着力打造最优驻村工作队。 坚持每周周报制度,坚持吃住在村、工作日在岗,每月驻村20天以上。建立扶贫工作台账,扶贫工作队共撰写扶贫日志30 余万字、周报184 期、 月报43 期、 工作 汇报40余篇,各类请示报告、新闻稿等90余篇。坚持向群众学习、向同行学习,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宋河驻村扶贫工作队连续三年被授予“扶贫攻坚突出贡献集体”, 2019年10月被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扶贫办、省直机关工委评为 “省属单位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猜你喜欢

河村工作队驻村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
桥陈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
百姓事,记在笔头刻在心头——记水磨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燕振昌
“老政委”情满崔河村
名古屋市长再次拒绝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