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商,悄然改变着砀山乡村

2020-03-03张玉侠

江淮法治 2020年22期
关键词:砀山县砀山电商

文/本刊记者 张玉侠

在砀山县直接从事电商水果销售的各级人大代表达30 多人, 成为砀山电商的主力军和领军人物,更在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中各显神通。

秋风浩荡下的皖北大地成熟而幽深, 沃野千里的平原在砀山则变成了植被繁密的果树森林。这里有世界最大的生态连片果园,近百万亩的花海果山令人叹为观止。多少年来,春天的花在这里开过一年又一年;秋天的果在这里成熟一季又一季。花木无言,而这里的人却在悄然改变,用他们的勤奋与智慧谱写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传奇。

当乡村遇到电商

走进砀山新城,“电商打开销售渠道,讲好砀山酥梨故事”“秋风浩荡酥梨香,电商助力新消费”等标语遍布大街小巷,让人很直观地联想到:这是一个与电商关联很深的地方。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这里的人们,创造了电商奇迹:截至目前,砀山县共有电商企业1696家,高标准建成了安徽微谷电商物流创业园,培育了2 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15 家电子商务线上企业,网店和微商近6 万家,带动15 万余人从事电商物流等相关产业。现有8 个省级电商示范镇、29 个省级电商示范村、 6 个省级农村电商示范点和2个省级农村电商重点企业。探索出了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助力脱贫攻坚的 “砀山模式”。作为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贫困县, 砀山县积极搭建电商平台,依靠自己的水果产业优势在乡村振兴中打下了一片天地。

面对这样的成果,砀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洪生告诉记者,“砀山属皖北地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地区,每年水果和果蔬加工产品销售受行业市场影响波动较大,且长期信息滞后、销售渠道滞阻,果农丰产不丰收。如何发挥禀赋优势,富一方百姓,始终是摆在县人大常委会面前的一道难题。 县人大常委会经过调研,得出砀山最大的优势在于独特的水果产业和超强的果蔬加工能力,这为抢抓 ‘互联网+’,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积极建议县政府要抢抓国家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机遇,出台支持电商产业发展相关的优惠政策,成立电商协会,建设电商产业园,打造‘众创空间’,为电商企业在招商融资、仓储物流、建设基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有了政策的支持,原本的小电商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催生出了如 “鲜果时光”“桃如意”“带澳飞”“背个果果”“蜜果恋”“童年的味道”等2100 多个农产品电商品牌, 其中 “鲜果时光” 今年销售额预计在1.5亿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砀山电商的崛起,对加快转变县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乡村产业体系至关重要。”县人大代表、安徽亿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谭辉对记者说。总部位于砀山县的安徽亿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安徽电子商务50 强、商务部全国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数字商务企业 (安徽唯一一家入选的企业),谭辉说,搭建 “云”平台,开拓乡村产业兴旺的新渠道是他们当前的重要工作。

作为宿州市电商协会会长单位,安徽亿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带动电商小伙伴搭建多种 “云” 平台,与淘宝、京东、苏宁、一号店、邮乐农品等一批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通过建设砀山特色馆等模式,带动砀山特色产品销量大增。线上带动线下,整个产销链条迅速形成良性循环。“在一个欠发达地区建设这样一个发达的电商平台,意味着最偏僻的乡村也有了真正可以对接大市场的机会,意味着乡村振兴有了切实可行的路径。”谭辉颇为自豪地说,砀山电商不仅做红了网络销售,同时还带动了水果加工及包装、彩印、物流、快递、旅游等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更多的返乡农民工提供了创业就业机会。

梨农公社的民宿项目。 (张玉侠 摄)

砀山县人大常委会针对电商的发展提出了三个关键方面的意见建议:人才是基础、物流是关键、产品是核心。 电商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如何实现砀山酥梨等水果的产品升级及价格的提升,促进整个水果产业的兴旺, 是电商工作的重中之重。宿州市人大代表、砀山县植保植检服务中心主任王学良告诉记者,电商农产品销售必须打造过硬的品牌质量,不然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砀山酥梨作为砀山电商的核心产品,它的品质决定着网络销售的数量及其衍生产品的销售空间,甚至可以说决定着砀山电商整体行业的发展前景。 “我作为农业界的人大代表,首先要把砀山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如酥梨、黄桃的品质做上去,保丰产、保质量安全、保生态安全, 把砀山电商的产品基础打牢。” 除了为群众做技术培训之外,砀山县植保植检服务中心还主动对接电商的水果产业基地,为他们提供服务。风里来雨里去,岁岁年年,“一切都是为了家乡的发展与振兴,我干得很起劲!” 王学良朴实地笑着对记者说。

棒棒糖和牛肉酱

人才是第一资源。扎根基层工作20年的砀山县李庄镇人大主席倪铭健对记者说, 乡村振兴尤其需要人才。产业兴旺要有人干,生态宜居要有人气,乡风文明要有人育,治理有效要有人为,生活富裕要有人享。必须要有更多的人,尤其是有能在乡村能就业有收入的年轻人扎根农村,才可能让乡村真正振兴起来。而砀山电商的发展,挽留住了年轻人离开家乡的脚步,甚至还牵回了很多游子的心,他们纷纷返乡,为家乡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一支支褐色的棒棒糖,有小猪佩奇的模样,有蝴蝶的模样,有花朵的模样……煞是可爱。这是用砀山梨膏做出来的棒棒糖, 放在嘴里尝一尝,浓浓的梨膏香味沁人心脾。在安徽鲜果时光商贸有限公司,记者品尝到这种棒棒糖。 它的包装也令人耳目一新,色彩明艳抓人眼球,非常贴近年轻人的审美风格,现在已经是网络爆款棒棒糖。市人大代表、安徽鲜果时光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武妍彦告诉记者,这款棒棒糖的产品开发创意和包装设计都是公司里的年轻人做出来的,销量十分可观。目前,安徽鲜果时光商贸有限公司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青年职工十余人, 平均月薪1.2 万元以上。

安徽微谷创业园内的物流仓库。 (张玉侠 摄)

村里的年轻人渐渐多起来了。 砀山县良梨镇有着300 岁的 “梨树王”,也是著名的梨乡。 今年31 岁的宿州市人大代表郭鹏伟生于斯长于斯,在大城市奋斗多年后,他毅然返乡,做起了电商,现在他的 “梨农公社”颇具规模和影响力。 郭鹏伟对记者说,他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经营公司,都是年轻人,每周他们都要聚在一起交流各自的想法和心得,他们称之为“头脑风暴”。 “都是从 ‘花花世界’返乡的有志之士”,郭鹏伟开玩笑地说, “没有他们的加入,我很难做到今天的规模。”电商与市场没有物理距离,而乡村恬静的时光和熟悉的风物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在抹平乡愁的同时,钱包也鼓了起来。

电商的崛起不仅留住了年轻的面孔,甚至也奇迹般地让当地的中老年人重拾青春与热情,仿佛凝固了数十年的智慧在搭上电商平台之后纷纷重启了。砀山县曹庄镇许庄回族村是当地脱贫攻坚的典范村,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后,人人都充满了更大的干劲。县人大代表、曹庄镇党委书记陈俭对记者说,电商催生了农民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识, 巨大的市场使他们积极地去思考、谋划,在产业链条的延伸方面意识更强了,步伐更快了,也使产业更繁荣了。许庄回族村是以养殖牛、羊为基础产业的乡村,现在村委会与在该村的人大代表积极推进养殖业的深加工,已经与山东单县牛肉熟食知名品牌谈妥了合作事宜,在着手准备购买牛肉酱的生产线设备。

“其实在电商带来的机遇面前,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是宝贝,不分男女老幼。” 陈俭说, 乡村振兴需要党的领导、政府的支持、市场的推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但更需要广大农民的参与。而砀山电商的快速崛起带来的生产要素回归乡村,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谋划者、实施者和参与者,有了广大农民参与的乡村振兴,才能真正行稳致远。

从棒棒糖到牛肉酱,砀山电商的发展与乡村人才振兴已经形成相辅相成的完美结合, 当真令人心潮澎湃,对未来充满无限遐思。

老人、 孩子与网红

一走进砀山县李庄镇李园新村的村委会广场,便感觉这里的气象与别处不同。恢弘大气又恬淡自适,两种感觉的奇妙融合让人心旷神怡。市人大代表、李园新村村民、砀山县云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丹告诉记者, 再过一会儿, 村民都吃过晚饭后,便会聚集于此,或闲聊,或跳广场舞,非常热闹。

除带动乡亲脱贫致富外,云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更会带乡亲们 “玩”,甚至他们为此专门注册了抖音号:wumiaonaxieshi (吴庙那些事)。 李园新村吴庙村民组的老人、孩子,乡村朴实的风物,被岁月尘封的旧物什等等都是他们抖音短视频的素材。编一个有趣的段子,明星模仿秀,追忆往昔劳作的忆苦思甜……在无尽的开怀大笑中, 该抖音号也收获了众多粉丝,老人、孩子与网红仅一线之隔。

张丹告诉记者,现在乡村中的留守老人孩子还是很多的,如何让老人孩子在留守生活中多些欢笑,不与社会发展脱节太多是他们一直在思考的事。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年轻人的振兴, 而是所有人共享乡村振兴的成果。农村一直是文化发展的洼地,如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 培育文明乡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他们所找到的方法就是通过网络将老人孩子与外界连接起来,使他们的思想不断与外界碰撞并获得新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七八十岁的老爷爷老奶奶走起猫步来落落大方,七八岁的孩子面对镜头展现出自信开朗的笑容, 在奔涌的时代洪流中, 他们并没有失去自己的一席之地,都有自己的心理位置归属。

“相对城市丰富的文化设施和文化生活来说, 乡村文化设施比较薄弱,文化活动相对匮乏,从城里回归的年轻人生活不习惯、 不适应。 因此,增加文化供给、丰富文化生活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客观要求和有效途径,” 砀山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孙凤岭对记者说。云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从拍摄乡村短视频入手,为活跃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开了一条路径,也是砀山电商为塑造更长远的乡村人文生态所做的努力和尝试,惠己及人。

文化创意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动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创意作为一种特有的 “生产要素”,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传统要素一样,越发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因素。 “一个好的文化创意, 往往能够推陈出新、点石成金,把沉睡的乡村文化资源唤醒,实现十倍百倍的增值效应,提升乡村产业附加值。” 郭鹏伟说, 他现在重点着手进行的工作是依托百年梨树王景区打造地方特色民宿。砀山春有万亩花海,秋有无边果香,民俗文化浩如烟海,斑斓多姿,全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280 多项,这些黄河故道民俗文化都是文化创意的宝贵素材。

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在砀山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在这个开放奋进的时代, 电商与乡村不期而遇。据统计,在砀山县直接从事电商水果销售的各级人大代表达30 多人, 成为砀山电商的主力军和领军人物,更在乡村振兴中各显神通。 在 “互联网+农业” 的新业态下, 他们在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优质特色农业品牌、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兴盛乡村文化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王洪生告诉记者,近几年来, 每年的县人代会都能收到不少涉及电商发展的建议。代表们对于家乡的电商发展情况积极调研思考,提出了很多具有针对性、建设性的建议。如倪铭健代表提出的 《加大我县电商产业监管力度的建议》、 段炼代表提出的《做大做强电子商务产业及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建议》、 陆殷龙代表提出的《促进良梨镇互联网小镇建设的建议》等都得到县人大常委会的重视,及时把建议交由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并跟踪督办。

砀山,这片人才辈出的热土, 曾经沉寂了太久的时间, 现在它有花有果, 有美景有美食, 有美酒有故事……在互联网+时代, 砀山开拓了它的电商时代, 也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

吴庙村民组的老人成了网红。(张丹 供图)

猜你喜欢

砀山县砀山电商
安徽砀山:“互联网+”赋能水果产业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安徽砀山乡村振兴的“数字密码”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2019年9月22-25日 《中华诗词》发行会在安徽砀山县举办
安徽砀山县: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质量提升
一道最值问题的新解与推广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及其应用
砀山选“酥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