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220 ℃高密度油基钻井液的研究与应用
2020-03-03王星媛陆灯云吴正良
王星媛,陆灯云,吴正良
(1.油气田应用化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广汉 618300;2.川庆钻探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四川广汉 618300)
0 引言
根据全国第三次资源评价成果统计,深层油气资源丰富,石油资源量为3.04×1010t,占石油总资源量的40%,将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战略领域[1-2]。目前,我国陆上深层油气资源中的深层碳酸盐岩领域已成为“十三五”油气勘探的重点,其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及四川盆地。根据Schlumberger 高温高压井分类标准和我国深层油气资源温度压力情况图,上述三大盆地的深层区域多接近或位于超高温高压井范围内。近年来,我国在上述三大盆地已陆续开展或完成了一批井底温度接近或大于205 ℃、井深6000~8000 m 的高温深井。目前,我国陆地深井井底温度若超过205 ℃(如塔探1 井、荔参1 井),钻井工程设计常要求钻井液抗温能力达220 ℃。
针对超高温深井,国内在钻井液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如徐闻X-3 井[3]三开长裸眼井段(完钻实测井底温度211 ℃)使用盐含量为10%~30%、抗温220 ℃、密度为1.11~1.14 g/cm3的盐水钻井液体系,其高温处理剂PFL-L 的热稳定性良好,钻井顺利;涩北1 号气田24 井[4-5](完钻实测井底温度218.9 ℃)应用一种无固相抗220 ℃超高温钻井液体系,密度为1.10 g/cm3,应用过程中井壁稳定,施工安全,悬浮携带性良好;胜科1 井[6]在4598~5800 m 使用(井底温度180~200 ℃)高密度聚磺非渗透性钻井液,体系密度为1.83~1.85 g/cm3,其在钻进过程中为减少温度对体系影响,需长期补充热稳定性较强的海泡石,且需定期置换钻井液体系。不难看出,目前我国超高温深井钻井液体系在抗温200 ℃左右、密度低于2.0 g/cm3下取得了较为成功的应用和突破,而抗温220 ℃、密度为2.0 g/cm3及以上的钻井液体系在抗温稳定性及悬浮稳定性上仍存在一定问题[7]。针对陆地超高温深井、超深井,研制出一套抗温达220 ℃、密度2.30 g/cm3、流变性及沉降稳定性较好的油基钻井液体系,并在四川盆地塔探1 井得到成功应用。
1 高密度油基钻井液的研制及性能
1.1 超高温乳化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根据紧密堆积界面复合膜理论、氢键键合吸附理论、电效应机理,以羟基脂肪油、多元胺、马来酸为原料,采用直链烷基型分子结构,合成长链烷基聚酰胺类非离子乳化剂SD-HTPE,复配以阴离子型乳化剂SD-HTSE,增强了乳化剂高温界面吸附力及界面膜排列致密度、强度,克服了高温下布朗运动、热对流运动加剧所造成的乳化剂脱吸、界面膜破裂等问题,形成稳定的抗超高温W/O 型乳状液体系。
主乳化剂SD-HTPE 合成工艺:在四口烧瓶上安装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及恒压滴液漏斗,反应前通氮气40 min,将羟基脂肪油装入四口烧瓶中,升温至70 ℃,开启搅拌器,加入多元胺,升温至150~160 ℃,保温反应1.5~2 h 后冷却至60~70 ℃,加入马来酸,升温至100 ℃保温反应1.0~1.5 h 后升温至150 ℃保温反应1 h,升温至200 ℃保温反应1 h。冷却,过滤出料,与油醇混合稀释均匀。
配制不同浓度比例主乳化剂SD-HTPE 和辅乳化剂SD-HTSE,通过热滚前后破乳电压、流变性、清油析出率考察其乳化稳定性,结果见表1、表2。
表1 乳化剂加量对体系乳化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主乳化剂和辅乳化剂在220 ℃温度下具有较高的乳化性,热滚16 h 后无沉降、无析油;在(0.5%~0.7%)主乳化剂、(2.2%~2.9%)辅乳化剂加量范围内,油水比为90∶10 或95∶5,热滚前后的破乳电压、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动切力变化较小,说明其在220 ℃高温下仍能在水滴表面形成稳定的界面吸附膜,保证体系的高温乳化稳定性。
表2 220 ℃热滚16 h 前后体系流变性及乳化性
1.2 超高温增黏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在油基钻井液中黏土颗粒间的静电作用甚微,常见的有机土与乳状液中的水滴可以通过氢键形成一定的凝胶结构,但在超高温作用下,体系中的分子热运动加剧导致凝胶结构力降低。采用多重极性基团(以羟基、酰胺基、酯基为主)和支化分子结构设计,合成超高温油基钻井液用增黏剂SD-OIV,通过基团间的氢键作用,增强增黏剂与水滴、有机土、油溶性沥青之间的作用力,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空间网络结构,加强钻井液的高温悬浮稳定性[8-10]。
SD-OIV 合成工艺:在合成反应器中加入称量好的氨基二醇类、环酐类化合物及催化剂,加热至100~130 ℃,搅拌均匀且充氮环境下保温反应2.0~2.5 h,反应完毕后升温至200 ℃,保温反应3~4 h。冷却,过滤出料,与溶剂油混合稀释均匀。
采用流变性评价法、标准黏度计沉降测试法(VSST),通过表观黏度、塑形黏度、动切力、低剪切速率屈服值LSRYP(注:LSRYP=2φ3-φ6)[11]、静切力、动态沉降稳定系数SR进行提切增黏性评价,实验条件为220 ℃热滚16 h 后。其中,高温高压实验过程所用过滤介质为FANN No.206056 滤纸和FANN NO.206058 不锈钢过滤盘。实验结果如表3 及图1 所示。结果表明,SD-OIV 具有明显的增黏效果,其加量为0.5%~3.0%时,体系表观黏度增加率为2.94%~33.82%,塑性黏度增加率最高达15%,动切力增加率为25%~175%,初切由3 Pa 增大至4.5~12 Pa,终切由10 Pa 增大至11~29 Pa,LSRYP由3 Pa 增大至5~13 Pa,动态沉降稳定系数SR由0.2096 增长至0.2431~0.6466,高温高压滤失量降低率达16.28%~76.74%。根据LSRYP规定值[12],LSRYP为3~8 Pa 时较为合适,因此,SD-OIV 加量应不大于1%。
表3 增黏剂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ρ=2.0 g/cm3)
图1 增黏剂SD-OIV 加量对钻井液沉降稳定性能的影响
1.3 超高温降黏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体系由于其本身固相含量高,在流动过程中体系内颗粒间的摩擦阻力较大,黏度、切力较高,特别是当体系中含有大量亚微米、纳米级别的固相颗粒后,体系流变性难以控制[13]。根据反向润湿增强原理及高温乳化增强原理,采用多点胺基吸附基团、直链分子结构设计合成非离子型反向润湿增强剂,并与直链型脂肪酸酰胺类乳化剂混合,研制出超高温油基钻井液用降黏剂SD-ORV。
SD-ORV 合成工艺 :将磺酸盐、多元醇、酰亚胺与二乙烯三胺、催化剂装入反应器内,升温至 150 ℃保温反应 3~4 h 后,降温、过滤、出料。将合成物与双亚油酸酰胺、油酸亚油酸双酰胺、双松香酸酰胺、直链型脂肪酸酰胺类乳化剂在溶剂油中混合均匀。
将四川盆地龙马溪组地层页岩研磨成粒径为0.90~2.00 mm 的岩粉,按照15%的比例加入钻井液后,通过流变性评价法、标准黏度计沉降测试法(VSST)测定降黏剂的降黏效果,结果见表4。由表4 可以看出,SD-ORV 具有明显的降黏效果,加量为1%~3%时,表观黏度降低率为24.02%~47.60%,塑性黏度降低率为12.34%~25.92%,低剪切速率屈服值降低率高达85.71%,动态沉降稳定系数SR由1 降低至0.1230,且SDORV 对体系乳化性及高温高压滤失量的影响不大。
表4 降黏剂对体系流变性、沉降稳定性、乳化性及高温高压滤失量的影响
2 超高温油基钻井液高温高压流变性评价
根据上述研制出的抗温220 ℃油基钻井液用处理剂形成一套超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体系,其配方如下。
白油+(0.5%~0.7%)SD-HTPE+(2.2%~2.9%)SD-HTSE+(1.5%~2.0%)润湿剂+(0.5%~2%)SD-ORV+(0.5%~1.0%)SD-OIV+(2.5%~3.5%)有机土+25%CaCl2盐水+(3.0%~4.0%)CaO+(6.0%~8.0%)油溶性沥青+重晶石(O/W=90∶10 或95∶5)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通过CHANDLER 7600高温高压流变仪对体系高温高压流变性进行动态循环模拟评价,结果如图2、表5 所示。
图2 超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动态循环流变性
表5 超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的低剪切速率流变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体系在220 ℃、40 MPa 下,具有良好的动态循环流变性和低剪切速率流变稳定性。根据图2 可以看出,剪切速率为1021.38 s-1时,温度由40 ℃升高至220 ℃再降低至40 ℃的动态循环模拟过程中,体系表观黏度从126.01 mPa·s 降低至14.55 mPa·s 后回升至113.58 mPa·s,通过40~220 ℃同等温度下前后黏度对比发现,其黏度变化率仅为3.24%~28.27%;在剪切速率为10.21 s-1的动态循环模拟过程中,体系表观黏度由1989.07 mPa·s 降低至74.02 mPa·s后缓慢回升至271.34 mPa·s 并保持稳定,通过同等温度下前后黏度对比发现,其黏度变化率为3.04%~86.36%。通过高剪切速率及低剪切速率黏度变化曲线发现,温度对油基钻井液体系的低剪切速率流变性破坏更为严重。根据表5 发现,该体系在10.21 s-1剪切速率下,24.78 min 内表观黏度无变化,24.83~28.92 min 开始出现波动,波动率为16.48%,黏度变化率为0~33.34%;在1021.38 s-1剪切速率剪切后,重新测值恢复为71.51~77.47 mPa·s,恢复后波动率为3.49%,黏度变化率为0~8.33%。
3 现场应用
研制成功的超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体系在四川盆地塔探1 井得到成功应用。塔探1 井是西南油气田公司在四川盆地南部沐川-宜宾地区部署的一口风险探井,设计井深为6755 m,井底实测温度为203 ℃,该井于6048.8~6508 m 使用该套油基钻井液体系,使用过程中起下钻顺利、无阻卡,未出现超高温条件下油基钻井液破乳电压降低、油水分层、黏度切力难控制、过筛困难、维护频繁等问题。该套钻井液体系自筇竹寺组应用至灯二段,使用过程中,密度为1.19~2.30 g/cm3,表观黏度为51~120 mPa·s,塑性黏度为32~121 mPa·s,动切力为1~22 Pa,低剪切速率屈服值为1~5 Pa,高温高压滤失量为2.0~6.6 mL(200 ℃),滤饼厚度为2.0 mm 应用过程中详细数据如表6 所示。
表6 塔探1 井油基钻井液性能情况
4 结论及建议
1.通过机理分析及分子结构设计,合成的乳化剂、增黏剂、降黏剂满足超高温油基钻井液的应用要求,并形成一套抗温220 ℃、最高使用密度达2.30 g/cm3的油基钻井液体系。
2.该钻井液体系在220 ℃、40 MPa 下,具有良好的动态循环流变性和低剪切速率流变稳定性。高温高压动态循环模拟过程中,该体系具有较好的黏度恢复能力。通过高剪切速率及低剪切速率黏度变化对比发现,温度对油基钻井液体系的低剪切速率流变性破坏更为严重。
3.研制成功的超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体系在四川盆地塔探1 井得到成功应用,最高使用密度达2.30 g/cm3。应用结果表明,该套油基钻井液流变性能稳定、沉降稳定性良好,能够满足超高温深井、超深井现场施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