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子宫出血应用阴道超声+宫腔镜诊断的意义及研究
2020-03-03霍婧
霍婧
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溧阳 213300
绝经后出血是女性绝经>1年后阴道再次出现血性分泌物,为老年女性常见、高发疾病类型,60%以上老年女性患过该病,相关报告[1]显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是导致女性绝经后子宫出血重要原因之一,但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也可诱发绝经后出血,加之近年我国居民对自身健康程度、生活质量重视程度逐渐升高,绝经后出血就诊率明显升高,致使临床医师对该疾病重视程度明显升高,如何采取有效方案科学及时诊断绝经后出血是临床重点关注问题,该文方便选择75例2019年1—12月收治的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盲视下诊刮或分段诊刮术、阴道超声+宫腔镜下分段诊刮术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75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年龄 50~80 岁,平均年龄(64.25±12.11)岁;绝经时间 1~30 年,平均绝经时间(14.52±10.25)年;出血时间2~18 d, 平均出血时间 (9.82±5.32)d。 对照组年龄50~80 岁,平均年龄(64.52±12.26)岁;绝经时间 1~30年,平均绝经时间(14.35±10.14)年;出血时间 2~18 d,平均出血时间(9.58±5.14)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选择病例均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绝经后阴道少量出血者;经妇科和宫颈液基细胞检查排除阴道宫颈病变所致出血者;近期未实施激素治疗者。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宫颈疾病所致阴道出血者;1年内进行激素替代治疗者;置有宫腔内节育器者;使用三苯氧胺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血液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纳入研究75例患者由同一批医师、护理人员、检验人员进行盲视下诊刮或分段诊刮术、阴道超声+宫腔镜下分段诊刮术,同时取子宫内膜病理活检,针对发现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内膜肌瘤者入院实施宫腔镜电切除治疗,并将病灶组织移送病理检查。
治疗组阴道超声+宫腔镜下分段诊刮术:①阴道超声:使用阴道超声仪,频率5~9 MHz,指导患者排空膀胱,选择膀胱截石体位,将避孕套套在探头上涂抹耦合剂,而后缓慢将探头放置入阴道内行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各个切面大小、肌层回声、内膜、宫腔异常回声团、附件情况等进行检查[2]。②宫腔镜下分段诊刮术:阴道超声检查后对进行宫腔镜下分段诊刮术,由操作者对患者外阴、阴道、宫颈等位置进行常规消毒,掌握患者子宫具体位置、大小等情况,先搔刮宫颈管2圈,获取宫颈管组织标本,再使用宫颈探针明确宫颈方向、深度[3]。在宫颈探针进入宫腔前需给予其适量利多卡因,对宫颈管、宫腔内膜表面进行麻醉处理,常规消毒后注射氯化钠溶液,使其出现膨宫情况,控制膨宫液流动速度在150~250 mL/min,维持膨宫压力在 80~100 mmHg,将窥镜缓慢伸入子宫内,详细探查子宫角部、输卵管开口等方面实际情况,明确宫颈管、宫颈内口,详细观察子宫内膜有无异常赘生物等情况,若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定位活检、诊刮,将刮出物全部移送病理组织活检[4]。
对照组盲视下诊刮或分段诊刮术:由操作者对患者外阴、阴道、宫颈等位置进行常规消毒,掌握患者子宫具体位置、大小等情况,使用宫颈探针明确宫颈方向、深度。扩张宫颈后用刮匙进入宫腔按顺序刮取宫腔内壁组织,将刮出物全部移送病理组织活检。
1.3 观察指标
①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案检查结果。②评价两种诊断方案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查结果
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治疗组检出10.53%子宫内膜息肉、13.16%子宫内膜增殖症、60.53%内膜非特异性病变、10.53%子宫黏膜下肌瘤、5.26%子宫内膜癌。对照组检出10.81%子宫内膜息肉、10.81%子宫内膜增殖症、51.35%内膜非特异性病变、8.11%子宫黏膜下肌瘤、55.41%子宫内膜癌。治疗组检出结果100.00%高于对照组8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
治疗组准确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度100.00%、特异度100.00%与对照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对比(%)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年化加剧,老年疾病发生率逐渐增加,绝经后子宫出血是女性绝经1年以上后再次出现阴道流血,且绝经后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癌危险信号,因此需加强诊断、治疗。临床将绝经后出血分为阴道、宫颈、子宫,绝经后子宫出血为常见类型,包括子宫内膜炎、子宫黏膜下肌瘤等,多由生殖器官炎症、非器质性因素等引起的绝经,作为妇科常见病症之一,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发生与组织病变等关系密切,其次机体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因素关系密切,临床需加强此方面因素管理,对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及其重要作用[5]。当前对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方式有宫腔镜、阴道超声、诊断性刮宫等,但在具体诊断该项疾病过程中难度较大,为确保诊断准确性需借助相关影响诊断技术、病理诊断等方式明确患者病情,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6]。超声为当前诊断该病主要手段,阴道超声较腹部超声在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中更具价值,不仅可观察子宫内膜形态,还具有无创、可重复、无需麻醉、敏感性高等优势。宫腔镜近年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中,可直观观察宫腔外观、形态、位置、范围,对病灶组织活检,为寻求一种安全性、有效性高诊断方案,该文进选择75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阴道超声+宫腔镜、盲视下诊刮或分段诊刮术两种方案诊断价值。
表1 两组检查结果对比[n(%)]
临床针对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方法较多,但各方法均存在缺陷及盲目性,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宫腔镜、阴道超声、诊断性刮宫等逐渐应用于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中,在上述诊断方式中宫腔镜、阴道超声检查因操作简单成为常见诊断方式,其中阴道超声检查具有简单、无创、无痛等特点,在诊断过程中患者接受程度较高,其次宫腔镜作为新型诊疗技术,对宫腔内微小病变组织有极高诊断价值,相对于阴道超声更全面、更准确[7]。该研究中治疗组检出10.53%子宫内膜息肉、13.16%子宫内膜增殖症、60.53%内膜非特异性病变、10.53%子宫黏膜下肌瘤、5.26%子宫内膜癌,检查结果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49%,此结果与林碧娟等[7]研究中100.00%检出率接近,提示阴道超声+宫腔镜诊断检出率较单一诊断检出率高,其次治疗组准确率7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49%,证实阴道超声+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中准确率更高,分析:阴道超声检查中探头更接近子宫,比腹部超声显示影像清晰程度更高,且阴道超声可全面显示子宫肌层及宫腔内情况,并根据超声特有血流动力图对病变情况进行评估,还可准确显示病变是否累及肌层、宫颈组织,协助诊刮定位可避免出现子宫穿孔等情况,该方案具有检查方便、无需憋尿、无创等优势。但有报告[8]显示阴道超声对直径<1.0 cm息肉或子宫黏膜下肌瘤显像程度较低,导致诊断中误诊率、漏诊率较高,此外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女性绝经后子宫内膜变薄,无法发现较小病灶组织,还会影响超声检查结果,因此出现敏感度较高,特异度较低等情况,该研究中治疗组特异度100.00%与对照组92.86%接近,与上述结论相互印证[9]。宫腔镜检查联合阴道超声诊刮在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中也有极高价值,宫腔镜检查医师可在直视下观察宫腔情况,发现异常病灶可取相应部位组织进行活检,对于子宫内膜早期癌变者,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可减少盲刮风险,既可降低对宫颈组织损伤,还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但宫腔镜作为微创手术,在检查中极易出现子宫穿孔、水中毒等情况,检查安全性不高,即使诊断准确性高也无法直接替代病理组织检查,单纯宫腔镜检查还易出现漏检等情况[10-12]。单纯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资料无法明确子宫异常出血原因,将操作简单、可重复检查阴道超声与可直视检查宫腔镜联合应用在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中,有针对性对宫腔组织进行全面检查,提高绝经后子宫出血检查准确性,为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选用阴道超声+宫腔镜诊断准确率较高,可确保医师准确、全面观察就诊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可进行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