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强迫性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0-03-03刘建平孙贤俊范勤毅樊丽霞

中外医疗 2020年34期
关键词:强迫性耶鲁舍曲林

刘建平,孙贤俊,范勤毅,樊丽霞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精神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强迫性障碍是一种病因比较复杂的精神类慢性疾病,青少年强迫性障碍发病率较高,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心理环境因素以及大脑神经发育方面的因素,强迫症状的主要特点是反复或重复出现的想法或行为[1],需要通过重复或反复确认减轻痛苦,强迫可涉及各个心理活动领域[2],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动作和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等,临床上一般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2个方面,尤其是在身心疲惫、精神压力大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舍曲林是一种强效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3],它主要作用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5-羟色胺神经递质,药理机制比较单纯,药物不良反应小,被广泛应用于强迫性障碍临床治疗当中[4]。认知行为疗法强迫性障碍也是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该研究主要对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该院治疗的10例青少年强迫性障碍患者应用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青少年强迫性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便利择取于该院进行治疗的20例青少年强迫性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10例,分别设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最低年龄为11岁,最高年龄为17岁,平均年龄为(15.29±1.32)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1.5年,平均病程(1.0±0.3)年;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 分为(26.58±5.49)分,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分为(28.46±4.29)分。实验组患者最低年龄为12岁,最高年龄为18岁,平均年龄为(16.16±1.21)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1.5年,平均病程(1.1±0.3)年;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为(27.46±5.49)分,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分为(28.42±5.64)分。该次研究对象均于该院确诊为青少年强迫性障碍患者,并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且在使用2种以上抗强迫性障碍药物后并未见好转,排除患有严重躯体疾病或脑部病变的患者,以及乙醇、药物依赖与过敏的患者。该文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本人或家属对该次研究知情,并与该院签订相关知情协议,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舍曲林治疗,口服盐酸舍曲林片(国药准字H10980141),起始剂量是25~50 mg,1次/d,餐后口服。在第2周时,可根据患者病情酌情增减药物,最大剂量200 mg,用药周期为12周;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认知行为治疗,对其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在患者药物治疗的第3周进行,50 min左右,2次/周,治疗周期为12周,具体认知行为疗法措施如下:①支持性心理治疗:治疗师主动引导患者诉说不适情绪,为患者讲解强迫性障碍的有关知识与主要治疗方式,疏导患者情绪,理解患者的痛苦,维护和谐的护患关系,举例说明治愈成功案例,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5]。②认知治疗:对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分别进行记录,针对其临床表现实施相应的认知技术,例如成本-效益分析法、序列时间概率分析法、控制变量法、普适性分析法、必然性等引导患者改变强迫性障碍的错误认知[6]。③行为治疗:主要目的是让患者在生活中减少强迫行为,采用暴露治疗,让患者主动接触能引发其焦虑和恐惧的刺激,并且保持这种接触;也可以利用强化原理增加患者在某方面获得奖赏行为的频率,或者通过让患者集中于其他活动而减少其抑郁性思维反刍等惩罚行为的频率,建立奖励清单[7]。④家庭作业:多鼓励家属关心患者,并在心理治疗后监督患者的日常行为,并书写情绪变化,便于下一阶段的治疗。

表1 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耶鲁-布朗强迫量表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耶鲁-布朗强迫量表评分对比[(±s),分]

治疗前治疗后3周治疗后6周治疗后12周时间28.42±5.64 16.29±4.28 11.75±2.59 7.49±2.46 27.46±5.49 15.75±5.29 10.54±4.88 6.49±4.68 28.46±4.29 21.65±4.62 15.46±3.49 11.42±4.26 26.58±5.49 22.36±4.28 17.56±4.29 12.45±3.19实验组(n=10)Y-BOCS HAMA对照组(n=10)Y-BOCS HAMA

1.3 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与治疗后3、6、12周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的变化分别进行记录。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总计10个条目,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各5项,每一项包括症状检查表和严重性量表2个部分,严重性从痛苦、频率、冲突、抵抗等维度进行评估,每个条目0~4分,总分0~40分,1~7分为亚临床;8~15分为轻度;16~23分为中度;24~31分为重度;32~40分为极重度,患者无法生活自理,Y-BOCS总分<8分则证明已无强迫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严重焦虑≥29分,明显焦虑≥21分,焦虑≥14分,可能焦虑≥7分,无焦虑<7分;对患者的强迫性障碍状以及焦虑症状变化进行记录,并计算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资料统计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耶鲁-布朗强迫量表评分

对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耶鲁-布朗强迫量表的评分变化进行记录,治疗前两组患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实验组患者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1周期后,实验组患者成功治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成功治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强迫性障碍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强迫性障碍是一种表现为以反复检查某种事情、反复执行某种事情以及其他重复行为的精神障碍,强迫性障碍以强迫观念、强迫动作、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强迫性障碍的高发期为青少年时期,多数为缓慢起病[8]。有研究表明,强迫性障碍的主要病因为: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强迫性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②家庭因素:由于家庭之间不和谐的生活关系,青少年会受到家庭的影响产生抑郁等不良心理,有研究表明,女性更容易受到家庭原因的影响造成抑郁心理;③社会因素:在青少年的生活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例如同学关系不和谐等影响,容易引发抑郁症[9]。强迫性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青少年,正是成长的关键阶段,在学习中难以集中注意力,思绪混乱,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学习,同时还会损害其身体健康,降低社会适应能力,强迫性障碍的危害不仅表现在患者精神上的痛苦,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严重者会诱发暴力、犯罪行为,因病情难愈出现悲观和绝望,会继发出现自残、轻生等不良行为。

临床中主要治疗方式为支持性心理治疗及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强迫性障碍的主要方式之一,认知行为疗法属于心理疗法的一种,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有效治疗方法,给患者以不同的思维、行为以及应对方法,其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意图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并改善所呈现的心理问题[10]。舍曲林被广泛应用于强迫性障碍的临床治疗,舍曲林被广泛用于治疗焦虑症、强迫症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其主要通过抑制5-羟酸转运体发挥作用,所以又称其为5-羟酸再摄取抑制剂,但有部分患者症状并无显著的改善,无效率在45%左右,对此临床应探究更为显著的治疗方式[11]。该文主要对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青少年强迫性障碍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以该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分组对照的形式进行,对照组实施单一舍曲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耶鲁-布朗强迫量表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高达100%显著优于对照组60%(P<0.05),该研究与陆奕彬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临床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青少年强迫性障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治疗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强迫性耶鲁舍曲林
儿童期虐待与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买的关系:基于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
耶鲁高材生的“村官”之路
虐恋为何总是如影随形
盐酸舍曲林分散片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近六成港人强迫性囤货
探讨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观察
门诊森田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躯体变形障碍3例报告
支付方式对于有强迫性购买倾向消费者的影响研究
小金曼·布鲁斯特:耶鲁领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