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尼梯田“渔稻共作”综合种养模式探究

2020-03-03朱昊俊强俊徐刚春明徐

科学养鱼 2020年1期
关键词:哈尼鱼苗梯田

朱昊俊强 俊徐刚春 梁 明徐 跑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081;2.广州五龙岗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800)

云南省红河县位于祖国的西南边疆,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老区为一体的国家深度贫困县,这里山林密布,聚集着哈尼族、汉族、傣族、彝族、瑶族5个民族,境内基本以山区为主。自古以来,勤劳的红河人民就学会了在山上开挖梯田种植水稻,红河境内是以哈尼族为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76%,因此,红河梯田又称哈尼梯田。哈尼梯田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是哈尼族人们利用“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的特殊地理地形开垦创造了梯田农耕文明奇观,呈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山区水源丰富、气候湿润,为多样性的生物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稻田养鱼在当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放养品种以鲤鱼为主。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及“一带一路”的宏伟倡议,由当地政府牵头组织、科研机构作为支撑、龙头企业带动在哈尼梯田实施梯田渔稻共作,既能够保护梯田,又可以增加村民收入,实现产业精准扶贫。同时,发展“一带一路”边境渔业,创新产业形式,推动边境地区经济建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下称淡水中心)首次在哈尼梯田探究了水稻—黄颡鱼的“稻渔共作”综合种养模式。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点选择

梯田依山势而建,面积随机,有大有小,土壤以黏壤土为宜,确保保水性能良好。当地年平均气温22℃左右,自然条件优渥,山上常年植被茂密。梯田的水源一般为山上的微流水,是来自于山顶不间断的渗水,水质优良。选取试验田位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具体坐标为:东经102°23′54″,北纬23°17′52″,海拔高度634米,面积约为800米2。开始试验前加固稻田埂,改造排水沟,安装防逃跑设施。同时在梯田靠内侧及中间挖掘养殖沟,养殖沟上宽1.0米,底宽0.7米,深0.5米,养殖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8%左右。水稻种植前一次性施用基肥,施用量为0.25千克/米2。

2.苗种放养

2019年4月25日进行水稻移栽,株间距为20厘米。水稻移栽返青后于5月15日投入15克/尾左右杂交黄颡鱼苗400尾,该黄颡鱼苗由淡水中心和广州五龙岗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繁育,投入密度为0.5尾/米2。鱼苗要求体质健壮,无伤病。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放苗,投放时注意进行同温调节,动作轻快,避免弄伤鱼苗。

3.日常管理

在整个水稻种植期间不施用农药和化肥,水稻田内蓄水水深保持在5~10厘米。当稻田落水时,控制排水速度,防止鱼苗来不及进入养殖沟。定期巡田,检查鱼群的死亡以及梯田水位情况。梯田内黄颡鱼属于微流水养殖,以梯田内丰富的昆虫和浮游动植物作为饵料,整个养殖周期不单独投喂饲料。

4.收获

至8月下旬,水稻成熟收割前,先疏通养殖沟,然后慢慢放水,让鱼自行进入养殖沟,随后将鱼用抄网捞出,最后再检查一遍,收获遗留田间的鱼,测产。随机挑选20尾鱼,用1毫升无菌注射器于尾静脉取血,静置4小时后4000转/分离心10分钟制备血清,取上清液分装,保存于-80℃冰箱中备用,用于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二、试验结果

2019年8月28日,淡水中心对哈尼梯田进行的水稻—黄颡鱼联合“稻渔共作”综合种养模式试验田进行采样,试验田共收获成鱼327尾,成活率为81.75%,成鱼平均体重(52.23±4.12)克,黄颡鱼产量为213.5千克/公顷(表1)。

“稻渔共作”养殖模式的黄颡鱼不投放商品饲料,黄颡鱼以梯田内生态饵料为食,因此产出的黄颡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鱼体背部呈灰褐色,体侧灰黄色,腹部黄色,颜色鲜亮,无暗色斑块,售价可达40~50元/千克。同时,鱼类在稻田活动,其排泄物可作为肥料为水稻提供营养。“稻渔共作”试验田稻谷产量达到6786.8千克/公顷,而常规单水稻种植模式下,水稻平均产量为5345.3千克/公顷。由表2计算数据可得每公顷增收13582.2元,不仅经济效率显著,同时可以丰富当地的“菜篮子”。

表1 黄颡鱼放养及收获情况

表2“稻渔共作”养殖模式产值统计

同时我们对“稻渔共作”黄颡鱼的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探究,对其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质含量进行检测,以淡水中心南泉温室环境下饲养黄颡鱼相同指标作为对照,详细结果如表3所示。“稻渔共作”黄颡鱼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相较于温室内养殖的对照组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表明其肝胰脏的压力更小,有更健康的生存状态。

表3“稻渔共作”养殖模式生化指标

三、小结

稻田生态系统可以为鱼、虾等综合养殖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通过更为有效、多层次的养分循环提高稻田的整体生产力,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农、渔复合生产技术。许多研究表明,综合种养模式有利于营养转移、能量代谢,显现出良好的复合生态优势。“稻渔共作”养殖模式彻底改变了红河当地梯田只种一季水稻、半年时间空闲无任何收入的传统耕作模式,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条有效途径。与此同时,通过发展“稻鱼共作”养殖模式将丰富的梯田资源和农村丰富的闲散劳动力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引导农村闲置劳动力的再分配,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再就业,同时减少当地水田改旱田、甚至撂荒现象,促进了哈尼梯田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

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它既是一种农业生态系统,也是一种文化。哈尼梯田“稻渔共作”养殖模式能够很好地将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和精准扶贫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红河州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猜你喜欢

哈尼鱼苗梯田
甘肃梯田
我眼中的哈尼十月年
首届哈尼梯田无人机摄影(像)大赛获奖作品
如何提高鱼苗下池后的成活率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龙脊梯田
两伊握手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高原地区青海湖裸鲤鱼苗运输注意事项
元阳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