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茶香飘八闽 为脱贫攻坚加油

2020-03-03陈科灶刘建波

福建林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福安油茶福建省

文/陈科灶 刘建波

习近平总书记对油茶产业发展非常重视。2019 年3 月8 日,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说:“茶油是个好东西,我在福建时就推广过,要把这个产业做强做大。”并于同年9 月17 日前往河南省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考察调研油茶产业发展和老区脱贫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关心支持油茶产业,积极推广油茶良种。

在宁德复兴“绿色油库”

地处宁德福安北部的范坑乡有一个昔日全国知名的明星村——墩头村。1956 年,范坑乡墩头村1480 亩油茶林年均亩产12.6kg,年均户产两担油,超过全国最高产油区记录,被评为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1957 年,村支书郑红和被评为全国劳模,两次进京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接见。1958 年,墩头村被国务院授予由周总理题词的“绿色油库”奖状和锦旗。1959 年全国油茶生产现场会议在墩头村油茶林中搭台召开,为福建油茶产业发展写下辉煌的一页。

但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食用油市场产品不断丰富,油茶树龄老化、品种混杂、经营管理粗放、家庭作坊式加工等,使山茶油市场日渐低迷,农民经营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一些油茶山逐渐荒芜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曾先后4 次到范坑乡访贫问苦,协调解决当地发展难题,引领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他要求范坑乡发展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走“种养”加生态发展路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林业部门的支持下,范坑乡墩头村开展油茶良种选育、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设。现在依然在全省推广的闽43、闽48、闽60 油茶良种的母树就是选自范坑乡墩头村油茶优良品种示范基地。

周恩来总理为福安范坑题词——绿色油库

1988 年10 月28-31 日,福建省林业厅在福安召开油茶生产现场会,推广范坑乡、上白石乡油茶低产林改造和范坑乡墩头村油茶种子园、丰产林建设经验,推广油茶良种,讨论全省油茶发展规划。

福安市被福建省和国家林业部列为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1988—1990 年连续3 年,争取林业部每年安排180 万元资金开展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使曾经遭受严重破坏的油茶获得恢复,平均亩产油量回升到13.6kg。

1989 年2 月16-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召开的全区林业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抓好包括油料林基地在内的“五大基地”建设。在总书记的推动下,宁德市积极推进以油茶林为主的油料林基地建设,走出了一条复兴“绿色油库”、推进精准扶贫的油茶产业振兴之路。

通过大力发展油茶产业,范坑乡人均年收入从1987 年的274元提高到1990 年的1000 元以上。如今,油茶成为福安林农的主要收入来源,墩头村现有油茶林面积4843 亩,全村年产茶油75 吨,产值可达700 万元,范坑乡也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乡”,福安市被评为“中国油茶之乡”。据统计,宁德全市现有油茶林种植面积33 万亩,年产茶籽1.5 万吨,年产茶油0.24 万吨,年产值4.55 亿元,辐射带动全市油茶种植15 万多户,户均增收2000 元左右,油茶主产区林农户均增收7000 多元。

福州推广,“乡村振兴,脱贫摘帽”

1990 年4 月,习近平同志调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把福州市唯一的省级贫困县永泰县作为他的挂钩联系点。

回忆起2019 年3 月10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与大家亲切握手的情形,全国人大代表、希安油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玉胜代表脸上洋溢着无限的光荣。

卢玉胜代表介绍,1990 年5月18 日,习近平同志到福州工作不久,就赴永泰调研推动扶贫工作。当了解到永泰县“九山一水一分田”的县情后,习近平同志肯定了永泰县委、县政府提出“咬定青山不放松,造林种果下真功”的经济发展路子,支持永泰县向山要宝,“唱山歌”,开发山地。在习近平同志的指导推动下,永泰县通过大力造林种果,有效调动了群众造林积极性,提前2 年完成消灭宜林荒山任务。

“三分造七分管”是林果生产的特点,抚育、改造、管理任务又很艰巨。特别是油茶实生苗播种后5 年才能挂果,前期投资需要约7 年。这对于年财政收入不到2500 万的永泰县来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久旱逢甘霖——在这关键时刻,1992 年7月,习近平同志又带领市有关部门来到永泰现场办公,决定将育林基金属于市里分成部分全部返回永泰县,另外补助150 万元,借给无息周转金200 万元,一定3 年。

在习近平同志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永泰油茶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涌现出希安油茶专业合作社等一批油茶产业大户。在他们的带动下,永泰县全力开展了油茶规模化、科学化种植,做长油茶产业链,大大解决了当地农闲季节闲散劳动力的问题。如今,永泰县发展油茶面积约15 万亩,有力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推动了乡村振兴。原本是福建省23 个贫困县之一的永泰县已于2018 年顺利“脱贫摘帽”。

全省推广,“生态富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4月5 日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发展林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他在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分管林业期间,就高度重视林业对奔小康的作用。福建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切实肩负起林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任,注重发挥山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油茶等经济林,做好山的文章。

2009 年,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稳步推进福建省油茶产业科学发展的通知》,决定自当年起实施现代农业(油茶)生产发展项目,组织编制实施《福建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 年)》。2009 年5 月26 日,全省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交流会在顺昌县召开,要求狠抓油茶种苗生产和质量监督工作、抓好油茶示范林建设、加强油茶技术指导和培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福建省林科院的油茶育种专家李志真教授级高工介绍,上世纪70 年代末福建省林科所与闽侯县国营桐口林场合作,从福安墩头村等地优选油茶母树,剪取枝条开展油茶良种选育,筛选出油茶闽43、闽48、闽60 等3 个优良无性系。1986—1994 年,开展油茶低产林嫁接无性系改造效果及其无性系测定,对油茶低产林嫁接高产优树穗条,经连续4年测产,年均亩产油17.45kg,比改造前增产6.76 倍。1998 年,继续合作完成了油茶杂优闽1 等32 个品系选育,年均亩产油45.75 ~69.80kg。而且4 年挂果,10 年后进入盛产,比传统种植的油茶实生苗速生、早实、高产,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福建省已制订并公布实施了《油茶苗木质量分级》 《油茶培育技术规程》 等2项省地方标准,出台了《福建省油茶种苗质量管理办法》。福建省审(认) 定油茶良种49 个,建设油茶采穗圃1495 亩、良种繁殖圃600 亩,年供应良种苗木3042 万株,主要品种包括闽43、闽48、闽60、闽杂优、闽油以及长林、赣、赣州油、湘林、岑软等系列良种,有力保障了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先后实施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油茶类项目达17 项,总投资3977 万元。在长汀、尤溪、福安等地建立油茶良种繁育示范基地450 亩、丰产栽培示范林近5 万亩、油茶标准化示范区1.6 万亩、改造油茶低产林4000 多亩、培育优良种苗550 多万株,辐射带动各类主体营造油茶林20 万多亩。

2010 年11 月30 日,全省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福清召开,提出落实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良种壮苗、示范林建设、发展模式和机制创新、技术培训与服务、品牌优势带动、项目资金管理等任务。

2015 年12 月27-28 日,国家林业局在霞浦县召开全国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脱贫现场会,要求大力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实现精准脱贫稳定脱贫。为贯彻会议精神,福建省提出继续把油茶等木本油料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全省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之一,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继续实施好油茶种质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通过加快良种选育和推广、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等措施,提高油茶产业的综合效益,进一步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在促进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三次油茶现场会,促进福建省油茶产业加快发展,已建设现代油茶示范基地33.4 万亩,带动全省新造(重造) 油茶林104.4万亩、改造油茶林288.6 万亩。据统计,2009 年以来,省级以上资金累计投入8.5 亿元,有效吸引社会投入27.5 亿元发展油茶产业。2019 年,全省发展油茶林面积228 万亩,产值达33.6 亿元。现有油茶种植加工企业134 家,带动22.1 万林农,培育了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等一批实力强、管理先进、辐射力强的龙头企业29家,已创沈郎、老知青、天福等知名品牌26 个,7 个县获得“中国油茶之乡”称号,已成功注册了“尤溪茶籽油”等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注册了“福安油茶油”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曲!

福建省积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的指示。油茶产业已深深扎根八闽大地,福建正牢牢把握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契机,积极利用好宝贵的生态资源,充分发挥好最具竞争力的生态优势,全力推进油茶这一生态富民产品持续在八闽大地香飘四溢。

猜你喜欢

福安油茶福建省
广东省油茶种植技术与发展前景分析
张福安作品
福安里4号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家乡的油茶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