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
2020-03-02刘宪辉
刘宪辉
摘 要:天津是我国民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有着种类繁多、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注重固态保护,还应关注活态传承。动漫,作为现代传媒的重要形式,担负着传承与传播优秀文化、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责任。文章将从非遗保护的视角来阐述动漫对传承与传播非遗的可行性与实际应用价值,旨在保护和利用好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天津优秀特色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文化传承;传播;非遗保护
注:本文系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津门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E18017)阶段性成果。
一、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概述
地处九河下梢的天津,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产生并保留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性民俗艺术风貌。“目前,天津市國家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分别为35项、250项。”①主要有以下几大门类:一是民间美术与手工艺方面,有杨柳青年画、大郑剪纸、泥人张、风筝魏、皮影、砖雕、贡掸、宫灯、空竹等;二是传统戏剧曲艺方面,有天津京剧、评剧、天津时调、相声、京韵大鼓等;三是民俗祭奠与表演,有天津皇会、龙灯、舞狮、法鼓、飞镲、高跷等;四是传统武术竞技方面,有拦手门武术、霍氏练手拳、李氏太极拳、独流通背拳、静海迷踪拳、毕氏一指禅拿手推等;五是传统服饰与美食方面,有老美华制鞋、盛锡福制帽、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天津煎饼果子、耳朵眼炸糕等。这些非遗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味,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文化价值。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展天津优秀特色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和谐天津,具有重要作用。
二、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状问题
由于现代社会人类科技的革新、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思维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冲击,很多传统的民族文化遗产面临濒危的尴尬境地,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都不遗余力地加强了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天津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发展虽然经历了瓶颈期,但是近年,随着党和国家对传统民族文化与民间艺术的重视,特别是近年的一系列非遗保护措施的颁布与施行,使得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快速恢复与发展。特别是2011年,第十一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标志着我国对非遗的保护已经提升至法律层面。
现今非遗保护主要有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两种形式,固态保护有利于非遗原真性的保护,但是这种保护形式层次比较浅,属于表面保护,不利于非遗开发与长久性保护。而活态传承是将非遗的保护与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影响力联系起来,发挥出非遗的当代价值,同时也要避免肆意开发而破坏其原真性。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錩先生在谈到非遗传承问题时,强调活态传承,他说:“艺术本身是人的创作,人是经过时代变化的社会人,因此你的艺术本身、创作本身、技术本身肯定在变,这是肯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非遗保护要适时借助现代传媒、文化产业、教育领域的参与,大胆地创新探索。
三、非遗动漫化传播的可行性
动漫作为现代传媒的重要形式、视觉文化的典型代表、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现代数字科技的结晶,担负着传承与传播优秀文化、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责任。从这些意义出发,动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也能有效地促进非遗的传承与传播。纵观动漫发展史,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中国,动漫作品创作的灵感大多源自于民间传统文化,动漫及其产业的发展也一直依托于民间传统文化的滋养。但不可否认的是,动漫在吸收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对其传承与传播起着积极的作用。
国外以美、日、英、法、意为代表的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步较早,因此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积累了非遗保护与管理的经验。在非遗的动漫化传播方面也有较为成熟的实践经验。以美、日为代表的动漫发达国家,动漫题材丰富多样,且都带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特别是日本动漫已成为教育宣传本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20世纪80年代,以日本剑道为题材的《六三四之剑》,及2016年创造日本动画票房纪录的动画电影《你的名字》等大量动漫作品,都通过剧情和人物的设定,将动漫与非遗文化内涵很好地融合并表达出来,有效地唤起了受众对非遗文化内涵的认同。在动漫的传播过程中,越是具有民族特色和传统特色的动漫,越是受到大众的欢迎。
四、非遗滋养动漫,动漫传播非遗
首先,非遗为动漫提供了先天的文化滋养与丰富的创作素材。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动漫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来源。例如我国的戏曲艺术、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等,都为中国动漫的民族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积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播是动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度创作,它一方面突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对中国动漫在创作方式上的推动。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形式,是动漫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向互动、共赢共生的生存。”
其次,非遗动漫化有利于实现跨文化传播。动漫作为一种无国界的视听语言,如同好莱坞向世界传播美国文化与价值观一样,能够跨越文化壁垒和国界,减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阻力和文化折扣,有助于促进非遗与世界优秀文化之间的交流。当今美、日动漫在世界范围内的火热传播,也是这些国家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输出的有力途径。
最后,动漫为非遗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与形式。非遗的动漫化,使非遗具有了动漫形态的影像表达方式和保存方式,为非遗在当代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形式,开拓了多维空间。动漫的叙事性、艺术性和认知的普遍性,使其能成为非遗传播的有效载体。另外,动漫还有记录功能,制作流程演示与三维还原功能。加之现代动漫适应全媒体平台播映,并具有强大的传播能力和庞大的受众群体,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五、天津代表性非遗的动漫化初探
(一)传统美术与手工艺非遗的提炼与创新
天津杨柳青年画是中国优秀的民间木版年画之一。杨柳青年画题材广泛、格调喜庆、画面唯美、布局匀称,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并揉进了工笔画、国画、版画、水粉画的一些表现技法,相比于其他产地年画作品的粗犷、豪放,杨柳青年画则具有文雅细腻、端庄大方的特点,因此三百多年来,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杨柳青年画最鼎盛时期,有三千多种题材,现在流传下来的也有几百种,包括娃娃类、仕女类、民俗类、戏曲类、民间故事类,还有神像类。”杨柳青年画丰富的题材,以及细腻唯美的造型艺术非常适合动漫化的转化,既可为动漫提供原始故事素材,也可为动漫的美术、造型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泥人张彩塑是公认的天津一绝,至今约有160年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品。泥人张在传承中把民间的捏泥人技艺形态不断进行提升,具有独特审美价值,达到圆雕艺术水平,又以色彩、道具进行装饰,形成了独具地域风格的小型圆雕艺术品。因其高超的艺术水准,而今在海内外都十分有影响力。泥人张的取材归纳起来可分为人物肖像、中国古典文学、民间戏曲、民间故事、民生民俗题材几大类别。由于其造型的立体性,材料上的可塑性,泥人张非常适合转化成黏土动画、偶动画和三维动画。除此之外,天津还有杨柳青剪纸、风筝魏等形式的非遗视觉艺术符号,也蕴含着较大的动漫开发价值。
(二)传统戏剧曲艺上的提炼与创新
天津是曲艺之乡,曲艺种类众多,其中天津京剧、宝坻评剧、相声、天津时调几项最具代表性。天津戏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它包涵许多天津地方民歌和外地融入天津的曲调,曲调丰富,曲目繁多。国内外动画借鉴戏剧与戏曲的案例并不鲜见,美国迪士尼的动画片大量借鉴了歌剧与好莱坞歌舞片的形式与元素。国内的许多经典动画片,比如《大闹天宫》《天书奇谭》《三个和尚》等也大量地借鉴了传统戏曲艺术,包括造型、服饰、动作、唱腔、配乐等,并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传统的戏曲文化。“既然动画可以师从于戏曲而别开生面,那么戏曲同样可以借助动画另辟蹊径。”
另外天津的相声也具备极大的动漫开发价值,2004年中央台推出了《快乐驿站》《轻松十分》等栏目,将经典的相声、小品用 Flash 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原本就充满喜剧色彩的相声、小品,又增加了丰富的视觉效果,令人耳目一新。Flash动画具有文件格式小,适用于网络、手机、车载媒体等多种媒体播放的特点,因此它符合现代人们快餐式的娱乐消费观念,短时间内能吸引大量受众群体。未来依托天津戏剧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相关题材系列动画、网络表情动画、动漫广告传媒等,仍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三)民俗祭奠与体育竞技方面的提炼与创新
天津民俗祭奠活动主要是围绕妈祖文化和庙会文化而展开的民俗庆典活动,有天津皇会、独乐寺庙会、潮音寺民间庙会、葛沽宝辇会、天后文化信仰等。伴随庙会文化的发展所衍生出来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神祇崇拜、民俗表演等大型祭奠活动都为动画提供了丰富的故事来源与视觉设计参考。比如天津皇会(旧称娘娘会),是为了庆祝海神妈祖生日而设立的迎神赛会,具有突出的地方文化特色,为动画等影视剧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基础参考素材。实际上妈祖题材早已走红影视圈,2007年台湾中华卡通制作有限公司与北京电影集团联合影视公司联合出品过动画片《海之传说——妈祖》,并获得较好的反响。因此,当前需要对天津庙会文化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进行系统梳理、文案开发与市场策划,并为后期的非遗动漫开发与非遗动漫旅游产品开发做好前期准备。
另外,津门也是我国武术文化汇聚的地方,古往今来尚武的社会风气,也使得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津味。拦手门武术、霍氏练手拳、毕式一指禅拿手推等代表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文化,中华武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是被普遍认可的,因此天津的武术文化有很好的非遗动漫化开发空间。就拿霍氏练手拳来说,它的创立人是享誉海内外、大名鼎鼎的一代爱国武术宗师霍元甲,霍元甲的功夫和故事一直是民间的热门话题,曾被拍成各类影视剧作,并且都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和票房,那么这个题材的动漫开发,也应具有很大的潜力。我们以霍氏练手拳这个点,来迁出天津武术类非遗这条线,即可挖掘出更多的原始素材用于动漫创作。
(四)打造独具特色的非遗动漫衍生产品和旅游纪念品
“非遗动漫衍生产品开发是指打造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动漫衍生产品或服务,既包括以视觉文化形态呈现的非遗动漫作品和衍生作品,也包括以实物形态呈现的各种衍生产品,还包括以非遗展演、非遗旅游等形态呈现的动漫服务。”天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融合而生的中西合璧文化,同时也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其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艺术传统为创意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天的滋养,非遗、旅游、创意产业三者相对集中,并呈现集聚化。例如杨柳青古镇、意式风情街、古文化街及市内大量工业遗存改造的各类创意集聚区等都具有非常合适的地缘基础。天津种类繁多的非遗不但具有原生态的文化价值,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近年来,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天津非遗衍生产品及旅游纪念品开始丰富起来,但是高质量非遗与动漫相结合的衍生产品还不多见。通过对有物质形态的非遗进行动漫化创新设计、包装和营销,对民间艺术的动漫化真实展演与传统手工艺制作流程的动漫化演示等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与关注度,从而提高天津旅游资源的品味,进一步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另外也能吸引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参与非遗传承与非遗保护,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总而言之,随着天津非遗保护的进一步深化,非遗的传承与传播方式也将更加多样化。结合天津非遗的地方性特色,挖掘代表性非遗的外观、声音,以及内在的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等具體因素来打造形式多样,兼具非遗传承与传播功能的动漫作品及其衍生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来,展现非遗的当代价值,从而带动天津非遗保护与非遗旅游产业的发展,相信未来天津非遗动漫化传承与传播之路会更加精彩。
注释:
①该项统计信息来自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9年4月发布的《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统计图表》。
参考文献:
[1]张帆.“非遗”盛宴味正量足[N].天津日报,2017-06-07(3).
[2]李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生存模式及风险研究:以天津为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
[3]刘尧远,白秀轩.天津泥人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4]李钦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3).
[5]郭平,蒲娇.杨柳青年画霍氏家族王学勤[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7.
[6]郜金梅,张帆.中国的戏曲与动画[J].美术教育研究,2012(10).
[7]陈少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14.
作者单位:
天津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