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教育的原点
2020-03-02郭成
郭成
近几天读了朱永新教授的《回到教育的原点》一书,让我对朱永新教授有了独特的认识。透过他的文字,我看到的不是他各种教授头衔的显赫,也不是教育官员的权威,而是他对当前教育现状的深刻洞悉,对学生的真实了解。他在《回到教育的原点》一书中,揭露了当前基础教育中的这样一个现状:我们当下的教育中,教育是单向度的,是畸形的,是片面的,是唯分数的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做人的教育,缺乏德行的教育。只是照搬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将死的毫无生气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课堂中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只有教师的独白,学生的思想得不到有效锻炼……这是朱永新教授实际调研的结果,更是有关基础教育现状的大实话。好像素质教育的口号在基础教育领域已提出近二十年了,但实际上口号是口号,现实是现实,现实的基础教育中仍是以分数“论英雄”——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抑或是家长,都认定高考要的是分数,只要这个风向不变,那么就等同于基础教育前面的旗帜没有变。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自然教育教学的成绩也应以“分数”做定论。事实一直如此。
几日前与朋友小聚,无意中看到他家孩子的语文课本——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语文课本,每一篇课文都被孩子密密麻麻地记了很多字。我粗略地看了一下,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到中心思想,从句子的修辞手法到词语的解释,甚至重点句子的含义理解,都见缝插针地记在课本上,满满当当。孩子说这都是老师课堂上让他们记的,并告诫他们最好都记住,因为这些都是知识点,期末考试有可能考。我苦笑,姑且不论这些孩子对深奥的古诗背景和抽象的文章情感是否能够理解和懂得,且论一堂课让一个三年级孩子记这许多内容,会不会烦?会不会累?孩子说,他们都已经习惯这么累了。嗯,三年级小孩已经习惯接受,习惯成麻木,连厌烦的情绪都不会表达,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教育的悲哀。
换个角度讲,也不得不肯定这位语文老师是很敬业的老师。让孩子们记这许多内容,课前想必也做了充足准备:比如熟读教参书归纳知识点;比如整理记录,再一一投射到班级多媒体……但是这样的课堂教学目的是什么?又有什么教学效果?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言“照搬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将死的毫无生气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真正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更没有时间去感受文本的审美与意趣,个性思维、个性想象、个性感受不得形成,这又能达到什么教育目的?就是为了赌题得分?那真是教育的本末倒置。教材编写者煞费苦心编写教材,目的是启发对学生的德育、美育、智育,让他们通过文本阅读启蒙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孩子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健康阳光的“人”,绝不是为了让老师把课文大卸八块,凌迟拆分,只为“围追堵截”莫须有的考试题目,争取分数最大化。与其如此,他们何苦煞费苦心编写,语文课本直接出一套考试备选题,岂不省时省力、省事省心?
孩子的母亲说这个老师带班成绩确实很高。当然会高啊,短平快的追求分数,目标唯一,方式直接,态度认真,怎么能不提高成绩?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成绩,是否与新时代对基础教育的要求南辕北辙?把一个孩子原本可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压缩成干白净的直奔“考试”主题,难道不是教育的罪恶?让一个孩子靠疲于奔命的记忆来提高分数,简直就是揠苗助长式的教育。难怪他们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的情绪。
朱永新教授在《回到教育的原点》一书中提到,应该让教师与学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他说,美好的人生应该从童年开始,把童年和童心还给孩子,这是教育的基本。他呼吁给孩子多样化的教育,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世界,帮助他们获得多样化的发展。这,才是教育的原点——找回原本属于孩子的学习幸福。
可是很遗憾,过于功利化的教育,让现在的孩子过早的结束了他们的童年——在很多人眼里,人的一生只有幼儿阶段才算是最幸福最快乐的童年。上了小学,这种快乐和幸福便会被功利化的教育侵占剥夺,丧失了属于他们年龄应有的幸福和快乐。这些孩子们每天被成绩、被分数、被形式上的各种特色教育,追得急急如丧家之犬,惶惶如漏网之鱼,哀哀如过街之鼠。且看:校园里,他们束缚于课堂的应考知识点,束缚于“课间圈养”,窘迫于老师评价的唯一;家庭里,他们困顿于繁重的记忆型作业、各种成绩提高班,恼怒于家长“别人家的孩子”……这样无趣的学习,让他们充满挫败感,即便是成绩优秀的孩子也是学得疲惫而麻木,成为卢梭所言的“老态龙钟”的儿童。如此,这些孩子便进入成长的死循环,就如朱永新教授在《回到教育的原点》一书中说的那样:他们已经没有了童年,他们失去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与触动,失去了尝试成功的勇气与感恩的情怀。难道,这就是我们要培养的“人”吗?
那如何回归到教育的原点,如何找回学生的求学幸福?朱永新教授提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一再提倡的——要解放孩子的手,解放孩子的大脑,解放孩子的时间和空间。朱永新教授也说,我们要解放孩子,让他们不再为分数而活着,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己。把属于他们的童年和童心还给他们,让孩子重新成为孩子。
是的,别让分数成为孩子们童年中评定他们价值的唯一。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体验——在种种学习体验中,找寻自己的价值感或者归属感:可以是文字中体验到了母语排列组合的美感,感受到了某种情感;也可以是在一点点数理和原理的试探中,发现依靠学习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产生“哦,原来是这样”的顿悟;在各种活动中,我们发现他们,他们发现自己……所谓教育的幸福,教育的原点,应该尊重并順应孩子的本性,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引导他们充满兴趣地发现自己,开掘自己,了解自己;发现社会与自然,了解社会与自然……在这种发现、了解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要让孩子们感受到,他们生而为人是有价值的;在这种发现开掘、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我们的教育也应协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并引导其为之努力。
这才是学习的幸福和满足吧?这种教育过程说起来简单,真正施行却远远比“应试教育”宏大而艰难,所以教育部、我们的教育学者专家施行了又一轮课程改革,适时提出了核心素养,提出了生涯规划教育。当然,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彻底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正因为如此,课改永远在路上。
别让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会考试却学不到其他任何东西。解放孩子们,让教育回到教育最本真的原点,让孩子们成为学习幸福的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朱永新教授对教育的呼唤和呐喊,喊出了孩子们的心声和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