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2020-03-02杨文娟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常规细节习惯

杨文娟

【摘   要】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不但要细心观察幼儿的表现,发现进步多表扬鼓励,巩固良好行为,增强自信心;对于不良行为要坚决制止,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批评时要注意保护好孩子自尊心,做到不伤害孩子,又能帮助孩子改掉坏毛病。

【关键词】  习惯;常规;生活;细节

学前阶段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对幼儿一生具有巨大影响。幼儿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行为巩固,逐渐形成固定的行为动作,直到成为自然而然的不易改变的生活方式。幼儿的学习离不开生活实际,可以这样说,生活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摇篮,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巨大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的目标是,“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能力。”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也认为,是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幼儿习惯养成尤其如此。幼儿教育阶段是幼儿人生的起始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至关重要。那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该如何结合陶行知理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从生活细节抓起,寓教育于日常行为训练中

陶行知认为,“学习”就是实践,“教学做合一”的“做”则是更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幼儿的行为规范需要教师的告知,有时更要教师的具体讲解与示范。洗手应该怎么洗,教师可以运用儿歌来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小宝宝讲卫生,挽起袖子洗小手。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里也搓搓,洗完关上水龙头,水池里面甩甩手,展开毛巾擦一擦,小手干净笑哈哈。”教师向幼儿提出的卫生要求要具体详细,让幼儿根据要求可操作。比如洗手时注意手上的脏东西都要洗掉,从哪儿拿的毛巾还要放回哪儿,整理的积木要按类收拾整理,不能乱放,借的图书要还给别人,“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幼儿第一时间听懂教师的要求,有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幼儿从来园到放学,教师都要密切关注,细细观察幼儿的行为举止。来园说“老师早”,放学说“老师再见”;发现吃饭有掉米粒的,提醒其注意;发现有乱摘花草的,及时制止;游戏时大吵大闹,破坏玩具的,不但要制止,更要讲清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让幼儿真正懂礼,守常规。

二、建立班级常规秩序,有效约束幼儿不良行为

幼儿常规的建立能有效地规范幼儿行为,对不良行为具有约束作用。比如在日常活动中,用音乐律动提醒幼儿什么时间做什么。《小松树》的音乐活泼,孩子们一听音乐就知道老师要集合了,赶紧收拾整理玩具,到位置上坐坐好。《摇篮曲》的音乐轻柔舒缓,孩子们一听音乐,主动地进卧室,脱衣服,在音乐创设的优美环境中进入梦乡。《儿童进行曲》音乐激昂,给人以奋进精神,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一听到进行曲,赶紧站到操场上自己的做操位置上,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做早操。《大母鸡》的音乐让吵闹的活动一下子安静下来,孩子们知道要午餐了;《开火车》的音乐是提醒孩子们如厕、饮水,人多要注意排队。什么音乐做什么,用音乐代替口令,让孩子们在相互学习中,主动遵守班级常规,有效约束了幼儿的不良行为,教师只要稍稍关注孩子,提醒个别不遵守常规的幼儿就可以了。

小朋友喜欢的游戏中也有许多常规要求,教师要好好组织,让每一位幼儿懂规则,守规则。比如玩户外大型玩具时,教师可以邀请小朋友当“小小巡视员”,对于随意推人,游戏时发现有争抢的现象,随时向老师汇报。在投掷区、蹦跳区、玩沙区、玩水区,教师可以请能力强的小朋友当“小小管理员”,协助老师管理好小朋友,一经发现有违反常规要求的,立即制止,以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幼儿参与制定常规,激发其主观能动性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与时俱进”的。常规是为了约束幼儿不良行为的,幼儿更有发言权,教师可以让幼儿参与到日常生活常规的制定中来,鼓励他们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对于合理的,要采纳,这样孩子们会更乐意、更主动地遵守常规,也更容易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一次关于常规的谈话活动中,班上的琪琪小朋友提出,每次收拾整理桌面游戲材料后,总有一些小朋友爱表现,争着抢着送积木篮子,导致争吵不断,琪琪提出可不可以每桌请一个桌长负责管理游戏材料。琪琪的想法得到了小朋友们的赞同,之后大家依约而行,班级常规秩序得到了巩固。自从琪琪的合理建议被采纳之后,越来越多的孩子提出了许多合理建议,孩子们争先发表意见,带头遵守常规,激发了其主观能动性,孩子们的行为表现越来越好,行为习惯越来越向好的方向发展。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不但要细心观察幼儿的表现,发现进步多表扬鼓励,巩固良好行为,增强自信心;对于不良行为要坚决制止,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批评时要注意保护好孩子自尊心,做到不伤害孩子,又能帮助孩子改掉坏毛病。

总之,对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要做到多观察、多了解,从生活细节抓起,寓教育与各项活动之中。同时,教师要发挥班级集体的作用,用常规约束幼儿不良行为。当然,对于好的行为,教师也不能吝啬表扬。幼儿受自身身心发展水平的客观限制,有时候难以正确理解和评价自己的行为,所以教师要客观评价幼儿行为,用表扬和鼓励进行强化。

【参考文献】

[1]严月.浅谈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6):225.

[2]单磊落.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161.

猜你喜欢

常规细节习惯
习惯
常规之外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破常规 获巧解
时尚细节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