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更高效地阅读

2020-03-02周海霞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阅读策略指导

周海霞

【摘   要】  数字时代,分数是硬道理,发展更是硬道理。教师积极探索低效阅读原因,寻求有效阅读之法,在课堂进行有效的阅读策略和答题策略指导,避免思维之舟随意漂流,努力沿着思维地图曲径探幽,严谨细致收获思维果实。期待学生思辨水平更高,阅读速度更快,表达能力更强。

【关键词】  阅读策略;答题策略;指导

在语文课堂,老师花费不少时间和学生谈论课文内容、中心、结构、写法等。但学生在独立阅读训练时,往往忽略重要的细节,不能把握文章最本质的内容。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努力探索学生低效阅读原因,寻求有效阅读之法,在语文课堂进行阅读策略和答题策略指导,期待学生思辨水平更高,阅读速度更快,表达能力更强。

一、别让思维之舟随意漂流

阅读,如同乘着一只小船,在文字的河流,摘取最闪光的珍珠。如果随意阅读,一目十行,似是而非,似懂非懂,又因时间紧迫,就凭自己理解,胡乱答题。写下来的结论有的答非所问,全偏全错;有的词不达意,似懂非懂;有的所答过简,似乎意尽词穷。

有一位男生,理科成绩数一数二,可语文成绩一直非常落后。有一次重要考试,他差点不及格,对他打击很大。仔细分析他的试卷失分题目,发现他文章读得草率,一知半解;答题依据没能找准找全;答题时语言随意,表达似是而非,不能从文中找语句准确作答。总的看来,主要问题是:读文不细,依据不全、表达不清等。

从平时的表现分析,他自己认为语文基础不好,对学好语文没有自信,觉得认真和不认真结果差不多,反正学不好,思想上就不太重视语文,感觉凭理科可以拉高总分名次,靠语文拉分希望不大,不如花时间在理科上。不重视读文习惯、做题习惯、答题规范,导致极低分数的出现。

无数事实告诉人们,要想取得成功,都要有正确的态度、明确的目标、适合的方法、有益的习惯、始终不变的勇气和自信,你的决心有多大,就有多大成功的可能。作为教师,我有责任告诉学生,分数本身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你为之努力的过程,以及分数反映出来的具体问题。要想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获得语文学习的自信,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和答题策略至关重要。

二、沿着思维地图曲径探幽

在平时阅读训练前,老师先认真阅读短文,把握文章核心信息。在课堂,将自己读文的过程进行分解,总结读文的方法,让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养成认真读文,把握文章核心信息的习惯,才不会答偏答错。

1.速读文,明文体。快速读文,可以一目十行,能多快就多快。只要能区分出所属文体如散文、议论文、说明文、小说等。一般来讲,散文类文章通过写人叙事或写景状物让人有所悟,说明类文章通过说明事理让人有所知,议论类文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人有所信。

2.思标题,看首尾。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结尾有画龙点睛之笔。透过这双眼睛,可以推测到作者写了什么,或是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只有具备读懂某篇文章的生活基础,情感基础,人才可能理解文章所言,所悟。

3.逐句读,画要词。文章是作者阅历、情感、思想的结晶,阅读是和作者的对话,要知其真,悟其情。阅读是和智者的对话。心浮气躁,所知就肤浅。心怀崇敬,才能欣然接纳。边读边想,才能有所思,有所悟。文章中应该没有无用之笔,每个句子都传达出其核心的信息,从每个完整的句子中画出至少一个关键词或短语。

4.疑惑处,反复读。如果无所思,无所得,或有疑惑,不妨反复二三遍。曲径通幽处,柳暗花明村是坚持前行才有的欣喜。

没有思考就没有阅读,没有动笔阅读就没有真正的阅读。 很多学生习惯用眼睛,不习惯边读边思边批。但在阅读的同时,一定要养成动笔的习惯,把思维的痕迹留下来。未将文章读通读透,就匆匆作答,有时也八九不离十,心存侥幸,就不愿意细读文章。长此以往,就养成不求甚解的习惯。碰到稍有难度的文章,这种做法就出现很大漏洞,文章没有读透,中心不明確,导致很多失分。

读懂文从读懂句,读懂句从读懂词开始。对于平时阅读量大的同学,寻要词和要句可同步进行。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画出句中传达关键信息的词;在理清句与句的关联的基础上,找出小节关键句;在理解段与段关联的基础上,对文章的中心句,有更深入更具体的理解。对文章的核心语句有了明确清晰的筛选,面对从文章中提出的各种问题的解答就会融会贯通。

三、严谨细致收获思维果实

每道题都是命题者的作品,欣赏每一道题是读题的最高境界。漏读或误读是常见的失误,若想避免,要心怀敬意,不能轻浮虚妄,严谨细致才能领悟根本。读准题意是答题的前提,想准是关键。

1.逐词读,画要词。具体来讲,对题目要进行点读,逐词读,画出传达关键信息的词,留下思维的痕迹。如果匆匆看题,答非所问,再精彩也是徒劳。

2.明题型,忆方法。如散文标题含义分析,一般从文章内容和文章中心两个角度分析,答题时,可用这样的语言表述答案,概括文章所写什么内容,暗示文章什么主旨等。如果认准是某类题型,回忆此类题答题思路。以不变应万变,可以避免答偏答漏,尽量用最简约的语言表述答案,一点一分,明明白白。

3.找问题,明依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己不知才是知。将自以为是中不是舍去,知与不知,是与不是,要明明白白。问题从文章中,答案自然也在文中找寻。有一类题目答案依据在文章中寻找,这需要细心比较句间关系,找准找全依据,不能想得太容易,草率马虎不得。

4.细比较,明要点。有一类题目,特别需要回答全面,如赏析句子类,需要抓住关键词,从写法、内容、中心、结构、效果等不同角度分析,需要明确答案的要点,甚至可先在草稿上写一写。

5.言简约,写后念。一些常见题目有相对规范的答题模式,答案要点若是明确,要注意答案表述的准确简洁规范。不同文体作答的用词也有不同,如散文类用写出、表达、体现等,说明文用说明,议论文用论述、论证。

数字时代,分数是硬道理,发展更是硬道理。为了更高效的阅读,教师精心选择阅读材料,利用语文课堂,有效指导阅读策略和答题策略,避免思维之舟随意漂流。期待学生自信地阅读,潜心地思考,努力沿着思维地图曲径探幽;精确地表达,严谨细致收获思维果实。

猜你喜欢

阅读策略指导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