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音乐元素如何多元化融入小学音乐课堂

2020-03-02查力非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多元化

查力非

【摘   要】  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对我国国民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民族音乐进行教学也是音乐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小学音乐课堂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促进小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  民族音乐元素;多元化;小学音乐课堂

我国是具有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大国,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可以帮助小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我国各个民族的特色有初步的认知,促进小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但是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对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利于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不能促进小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因此对民族音乐元素如何多元化融入小学音乐课堂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小学阶段进行民族音乐元素学习的意义

民族音乐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音乐文化,其代表着我国各个民族文化,是我国各个民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对我国各个民族劳动人民情感的表达。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到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小学生对我国多个民族的了解。民族音乐的学习还可以促进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学习,让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进行传承。新课程标准对民族音乐元素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希望通过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促进小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的养成。

民族音乐一直是音乐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民族音乐文化一直是音乐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音乐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将民族音乐元素在课堂中的融入重视起来,促进小学生对民族音乐元素的学习。在音乐课堂上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可以促进小学生民族情感的提高,促进小学生培养民族意识。另外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小学音乐课堂可以让小学生对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最后,民族音乐元素在课堂的融入可以促进小学生审美的多元化,让小学生的审美不止局限于流行音乐一种,对小学生审美观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民族音乐文化的缺失

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音乐形式出现在了小学音乐课堂上,当前国内的音乐大多是快餐式的流行文化,小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也只是流行歌曲和流行歌手,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接触较少,不能真正了解民族文化的优点,出现了民族音乐文化缺失的现象。

目前我国的音乐制作都是从利益角度出发,各类音乐制作人利用rock、hip-hop、jazz等音乐形式制作一些“洗脑”的流行音乐,民族音乐元素对音乐的影响力逐渐降低,市面上的民族音乐元素也逐渐减少。受到了现代化流行音乐的影响,大多数小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只有流行文化,学生对民族音乐几乎没有了解。部分教师不能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小学音乐课堂,出现了小学音乐课堂中民族音乐缺失的现象。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小学课堂,在加强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

三、民族音乐元素多元化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措施

1.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一些包含民族音乐元素的流行歌曲进行讲解,促进小学生对民族音乐元素的了解。小学生对于流行音乐学习的兴趣要远远高于民族音乐,因此教师可以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流行音乐的教学,让学生在流行音乐学习的同时对民族音乐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含有民族音乐元素的流行音乐,拉近学生与民族音乐的距离,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周杰伦的歌曲进行播放,并对里面含有的民族音乐元素进行讲解,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加强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比如周杰伦的歌曲《菊花台》中包含了民族乐器的演奏,如古筝的演奏和葫芦丝的演奏。教师将歌曲播放给学生,并对里面的民族音乐元素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民族音乐元素可以与流行文化进行融合。另外在对含有民族音乐元素的歌曲进行学习的同时可以为学生营造音乐氛围,促进学生音乐审美的提高。

2.利用现代化教学形式渗透民族音乐元素,转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错误认知。由于市面上音乐种类的影响,大多数小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不高,对民族音乐有着错误的认知,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时,不仅要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还要转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观念。教師可以使用现代化技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民族音乐承载的文化,并对这些文化加以讲解,促进学生了解民族音乐中所包含的文化。比如音乐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闪光少女》,其中有流行乐器和传统乐器比拼的片段,对比拼中运用的民族乐器与民族乐曲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碰撞,转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错误认知,让学生了解到民族音乐的可贵性。另外利用现代化技术对民族音乐进行播放,转变了以往的音乐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进行了提高。

3.在音乐课堂上创设民族音乐环境,加强民族音乐元素在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入。民族音乐环境的创设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对音乐环境的创设。日本音乐教学家铃木镇一提出,美好的音乐环境可以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与之相应的,在课堂上营造民族音乐环境可以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教师可以在教室装饰上民族音乐的元素,比如京剧的脸谱、民族的乐器等;在选择课堂发声的歌曲时可以选择一些民歌;在课堂上可以对民族音乐形式进行还原,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转变为民族音乐的传承者。

通过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因此在音乐课堂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十分关键,可以促进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小学生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黄煜.试论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8,(05):280.

[2]姚伶俐.多元化的小学音乐教学探析[J].当代音乐,2015,(23):53-54+59.

[3]王心畅.古韵新声——新京剧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研究[J].音乐时空,2015,(07):181-182.

[4]郭欣艳.分析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163.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课堂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道德与法治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多元化研究
从“跨界”现象看现代筝曲的多元化发展
创新思维,让小学音乐课堂充满活力
小学音乐课堂实施竖笛教学的策略
高效课堂始于有效的导入
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