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文化自信培养路径探究

2020-03-02胡朝霞

现代交际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辅导员新时代

胡朝霞

摘要: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培养高校辅导员的文化自信是新时代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因此,在概述文化自信含义和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提出培养高校辅导员文化自信的路径和策略,希望其能为大学的思政教育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新时代 辅导员 文化自信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2-0107-02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富强的基础,培养文化自信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文化自信是高校辅导员必不可少的思想信念,高校应创新文化自信培养的路径和策略,提高辅导员文化自信心。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引导者,应充分重视培养自身的文化自信,促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最终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文化自信的概述

1.文化自信的含义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乃至政党对本民族文化的肯定和认同,其中包含着对本民族文化的积极践行,显示着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灵魂,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具备的自信心,它是我国“四个自信”中最深层、最基础的自信。

2.新时代文化自信的表现

第一,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表现在矢志不渝的文化立场上,即在不同意识形态的争锋中,中华民族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1]。第二,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表现在健康积极的文化心理上,即以昂扬的姿态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第三,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表现在包容性的文化选择中,即以包容的心态吸收借鉴各国优秀的文化,不过分看高本民族文化也不看低其他民族文化。

二、新时代培养高校辅导员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1.有利于引导高校辅导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新时代,文化呈现着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辅导员的价值观念也会受到冲击,如传统文化意识减弱、意识形态偏差等[2]。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引导者,辅导员应自觉抵制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建立爱国主义、奉献主义等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够增强辅导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才能在思想上对大学生起到引领的作用。

2.有利于促进辅导员的全面发展

在新时代加强对高校辅导员文化自信的培养,既是为了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也是为了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文化自信的建立有利于培养辅导员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增强其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自信心,促进其思想境界的提升。辅导员应对自身有充分认知,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克服自身缺点,优化思政工作,最后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新时代国家与国家间的竞争早已不单单是经济实力的较量,而是包括文化在内的综合实力的较量。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引领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缺少的力量之一。培养高校辅导员的文化自信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使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绽放光彩。

三、新时代培养高校辅导员文化自信的路径和策略

1.提高文化素质

高校辅导员应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同时,将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并在热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包容外来文化。

高校可以定期对辅导员教师进行培训,讲授中华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提高辅导员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同时,高校辅导员应有自觉学习的意识,主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探索学习中华文化的新方法和新方式,理顺中华传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为培养文化自信营造适合的工作氛围,增强辅导员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3]。

2.加强与辅导员的互动和交流

高校领导缺乏与辅导员的沟通和交流,导致一些辅导员进入思想认识的误区。新时代,高校领导应定期开展主题教育,加强与辅导员的互动交流,内容可以是中华诗词、中国传统名著等,使辅导员能够与领导、同事共同探讨传统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培养文化自信。同时,辅导员还应自主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并定期与领导、同事交流,培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习惯,提高自身的精神文明水平,从而坚定文化自信。

3.善于观察辅导员的心理变化

辅导员对中华文化的喜爱和掌握程度各有不同,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导。比如,对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践行中华传统文化美德的辅导员,高校应给予鼓励和支持,并引导其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包容外来文化;对于文化自信心欠缺的辅导员,高校领导应主动与其谈话,增强其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随着信息化和多元文化的发展,高校辅导员难免会受拜金主义、反意识形态主义等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高校领导应善于观察辅导员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其自觉摒弃不良价值观念,树立传统美德,增强文化的自信。

4.利用互联网

随着社会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成为高校培养辅导员和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高校应充分重视网络资源,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展示给辅导员和学生,增强其对中华文化理解。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不同国家的文化大量涌入大学生的生活,这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冲击作用。高校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QQ群等新媒体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帮助辅导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4]。此外,高校还应通过新媒体引导辅导员对外来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增强辅导员的文化自信。

5.积极开展文化实践活动

文化自信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工程。以口头传播或者上课形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对培养文化自信的要求。文化实践是充实文化知识、增强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辅导员队伍发挥文化价值观引领作用、提升大学生和自身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5]。新时代为了提高文化自信培养的效率和质量,高校应积极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如定期组织辅导员到当地英雄纪念馆、历史馆参观,使辅导员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保持敬畏之心[6]。此外,高校还可以开展诗词大赛、书法比赛,在比赛中让辅导员真切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在实践中培养辅导员的文化自信。

四、结语

培养辅导员的文化自信能够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积极作用。培养辅导员的文化自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高校思政部門长抓不懈。

参考文献:

[1] 张九童.新时代文化自信:生成逻辑、价值定位、应然功能[J].长白学刊,2019(4):142-148.

[2]张小娇,马泽霖,刘家宝.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育人理念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9,5(9):45+47.

[3]陈明明.论文化自信视阈下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的工作创新[J].智库时代,2019(20):41+43.

[4] 林超琴,黄民理.高校辅导员助力文化自信战略实现路径分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3(3):54-57.

[5] 李琢.基于文化自信培养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118+120.

[6]徐阳,高雅静,鲍慧玮.文化自信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之责[J].教育教学论坛,2018(47):27-28.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辅导员新时代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