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的调控

2020-03-02杨燕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运动负荷有效对策初中体育

杨燕

【摘  要】  体育是初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运动负荷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教师对于运动负荷不够重视,将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同时还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本文在深入分析初中体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教学过程中运动负荷的合理调控对策,希望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提高体育教学科学性,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初中体育;运动负荷;合理调控;有效对策

在初中体育课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不相同的,因此运动负荷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因素。只有运动负荷与学生的身体情况相适宜,才能取得最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运动负荷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可能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意外损伤,教学效果也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因此对于初中体育教师来说,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控运动负荷,使学生在科学的标准范围之内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不断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初中体育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调控应该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

1.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为主要目标。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实现综合发展。因此在运动负荷的调控方面,教师同样应该遵循这一原则,不能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带来不良影响。如果学生在初中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运动负荷超过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围,将会给学生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容易打击初中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运动负荷较小,将导致体育课程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无法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所以对于初中体育教师来说,应该围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这一目标,合理调控运动负荷,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2.注重运动负荷调控的差异性,提高初中体育教学针对性。由于每个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是不同的,因此在运动负荷方面也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统一的运动负荷,将会使部分学生受到影响,进而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初中体育教学教师在调控运动负荷的时候,应该采取差异化的方式,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實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根据初中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采取分层教学的形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最终使运动负荷满足不同身体素质学生的实际学习要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观察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运动负荷进行及时的针对性调整,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将因材施教理念真正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的调控策略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科学设计运动负荷。要想实现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合理调控,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应该给予重点考虑。教师在体育课备课的时候,考虑运动负荷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应该结合自己平时教学过程中掌握的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教学应该达到的基本目标,教学项目等多方面内容,综合分析之后,设计出具有科学性的运动负荷。由于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同运动项目所要求的运动负荷是不相同的,比如短跑项目的运动负荷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爆发力,但是体操项目与短跑项目相比,则不需要过大的运动负荷,更加强调身体的综合协调性。所以在不同的体育课活动项目之中,教师应该合理设计运动负荷,使其既能满足初中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要求,起到锻炼和提升的目的,又能有效完成体育课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2.注重学生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在初中体育课堂上,学生是绝对的中心,因此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样的运动负荷调控形式,都应该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而不能为了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忽视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不仅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对初中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使学生逐渐失去上体育课的兴趣。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对体育课进行认真规划,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应该合理安排,不能让学生为了等候一个运动的机会耗费过多的时间。可以采用多个体育运动穿插的教学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将课堂上的时间充分运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除此之外,由于运动负荷不符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及时询问或者观察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而更加准确地了解初中学生身体的运动负荷承受能力,以便为运动负荷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注重运动负荷的动态调整,争取让每一个初中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上得到最适合的运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综上所述,运动负荷调控,是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内容。因此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运动负荷,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及时对运动负荷做出动态调整,使其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钱小琴.调控初中体育教学的运动负荷,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J].新课程·中学,2013(9):147-147.

[2]王家美.天津市实验中学初中部体育课运动负荷现状调查研究——探讨大课间与体育课并轨教学[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7.

[3]杨鸿琴.初中体育常态课提高练习密度及运动负荷的问题和对策[J].新课程·中旬,2018(8):46-47.

猜你喜欢

运动负荷有效对策初中体育
浅析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
体育活动中的运动负荷与密度研究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青少年业余训练科学地安排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房地产土地拓展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