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站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探讨

2020-03-02俞佩廷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丙型肝炎血站乙型肝炎

俞佩廷

(吉林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吉林 吉林 132001)

众所周知,现在血站的工作质量和安全管理每年都在不断地完善和积极的改进。血站检验工作中的相关安全防范措施和相关程序也在不断地建立和完善。但是因为血站检验工作的特殊性,血站检验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危险因素。为了能降低血站检验人员的职业伤害,有效的实现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保护,血站检验人员应重视平时工作中的安全防护措施,积极提高自我的范范意识。同时需高度重视检验过程中的防护问题,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

1 危险因素

1.1 血源性危害

血液是很多传染疾病的病原体载体,其中主要包括艾滋病和乙丙型肝炎病毒等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对人们的身体有很大的威胁[1]。作为血站的检验人员,在检测和采血的过程中,如果一不小心被针头刺伤或者不慎被血溅污到,就有很大可能对自身造成感染危害。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传染疾病有:1)艾滋病,就有效数据统计,在我国无偿献血的人群中,检验出艾滋病或者梅毒病毒的比例还是有比较高的比例。近几年,我国艾滋病的感染率成蔓延上涨的趋势。艾滋病病毒成为血站检验人员的重点职业感染危险因素。2)乙型肝炎,血液是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病原体在病毒携带者的血液中有很高的浓度。如果不小心发生暴露,少量的乙型肝炎血液就会使检验人员感染乙型肝炎。3)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的是通过的血液,流感样症状是丙型肝炎的主要症状,很多时候其症状不是很明显,极易被忽视,所以需要血站检验人员的高度重视,否则极易被忽视。

1.2 皮肤破损及血液飞溅

血站检验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大量接触到含有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等病毒的血液样本。如果检验人员皮肤有破损的情况,长期接触到这些样本,可能会是感染的危险因素,导致感染发生。如果在采集试管没有处在封闭状态时,运送过程有可能会飞溅到工作人员身上,从而提升了感染发生率。

1.3 穿刺

穿刺是指医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刀片或者针头意外划伤或扎破皮肤,因此造成感染。经过很多年的观察记录,艾滋病和乙丙肝炎病毒感染事件中,针头意外刺伤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因素,必须引起血站检验人员的高度重视。穿刺是导致感染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在日常检验工作中,一定要加倍小心。

2 防护措施分析

(1)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血站检验人员要高度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自觉遵守实验室安全制度,生物安全措施以及各检验操作流程[2]。要定期参加培训和加强专业技术学习,促使血站检验人员意识到平时工作环境存在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另外,血站检验人员也要重视健康体检,每年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健康体检,然后进行免疫接种。

(2)皮肤破损和血液飞溅的防护措施,血站检验人员为了有效防止病毒感染,在工作前一定要仔细认真进行检验。如果手臂上有小的划破,要及时避免采血和检验任务。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实用医用消毒剂,一定要佩戴乳胶手套,随时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还要不断提高自我的检验技术。

(3)防止穿刺的方式,在日常检验工作中,要做到认真仔细谨慎,避免发生穿刺。但如果发生被针刺伤,第一时间要保持冷静,用另外一只手反复挤压被刺伤的部位,排除部分血液。快速用流动干净的水进行冲洗,冲洗完之后及时消毒。

作为血站检验人员,要时刻注意检验报告,发现不合格检验报告,必须及时查明不合格原因,对其禁止使用。

3 讨 论

血站是一个特殊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接触的主要是血液,这就使血站工作人员处在了暴露和被传染感染病的危险之中。血站检验工作中,存在这各种感染威胁。血站检验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严格的按照安全操作流程完成检验工作。掌握全面的预防知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熟练掌握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工作过程中要做到细心,遇事不慌,注意力集中,遇事不慌,严格执行各项工作程序,保证检验工作按标准完成,确保血站工作人员职业安全。

猜你喜欢

丙型肝炎血站乙型肝炎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