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科技人才生态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2020-03-02石盛林

江苏商论 2020年6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南京市南京

黄 芳,石盛林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人才强省建设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 南京210044)

近年来,很多城市展开了人才争夺战,但是即使给出了很多优惠政策,有些城市依然吸引不到人才,甚至花重金“买”来的人才很快又流走了。这说明各地要从简单的“政策引人”转变为营造“环境留人”。以便创造出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环境,释放出人才的创造力。

“人才生态环境是指由诸多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完整的、有机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这个系统以人才为中心,包含影响人才生存发展的经济、制度、物质、文化在内的各种社会因素①。”围绕这一总体要求,基于区域发展理论和舒适性理论,本研究从经济发展环境、科技发展环境、人才政策环境、生活舒适环境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南京市人才生态环境。

一、南京市科技人才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在南京市的“民生为本,人才优先②”工作主线指导下,南京市科技人才生态环境总体较好。从经济发展环境来看,南京市GDP 在全国各省会城市中排名靠前,且增长态势较好。从科技发展环境来看,近年来,南京瞄准全球科技前沿,在全市整合设立15 个功能完善的高新园区,推动国家级高新区政策全覆盖。在科教资源方面,南京拥有70 多所高等院校、85 万在校大学生、81 位“两院”院士,在《自然》杂志发布的全球科研城市榜单中,南京名列第12 位③。从人才政策环境来看,南京做得比较好,出台许多招揽人才的政策文件,如“创业南京”英才计划等。在生活舒适环境方面,南京市交通便利,生活教育和医疗保障条件较好。南京市有三甲医院36 家,有各类优质的中小学、幼儿园,为科技人才子女上学提供了保障。从生活自然环境来看,南京城市绿化覆盖率和林木覆盖率均位于全国前列。

二、南京市科技人才生态环境发展不足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在南京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南京市人才生态环境总体上较好,但是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才产业环境有待优化

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不仅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更有利于吸引科技人才。南京是“大省份小省会”的典型,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苏州,产业结构上不具有吸引人才的优势。南京传统产业包括化工、电子、汽车、机械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其中石化产业是南京第一大支柱产业。总体来说,南京产业结构整体偏重、产业附加值不高、对生态环境不友好,这对吸引科技人才相当不利。因此,南京迫切需要发展“高端化、国际化、集聚化、绿色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吸引高端科技人才。

(二)人才选择中的企业参与度有待提升

近年来,南京市政府大力推出了一系列的人才计划政策和制度,但是企业的参与度较低。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在人才引进尤其是高端人才引进方面不够积极,过多的依赖于政府,但是政府在短时间内只能通过学历和资历来选择,无法实施细致的职位分析和岗位匹配。二是因为企业自身人才评鉴和管理能力不强,无法正确地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和规划,缺乏对相关人才需求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作为科技人才最终的落脚点,企业环境才是整个人才生态环境的核心部分,企业的人才管理理念和方法直接决定了科技人才的去留问题。但是由于部分企业落后的管理理念,导致人才需求预测失误,最终错失引才良机。

(三)大学生人才留宁力度有待加强

2018 年,南京全年新增就业参保大专以上人群34.15 万人,其中外地户籍27.75 万人④。外地人员占比81.26%,稳定在八成以上。但是南京有在校大学生80 多万人,在愈演愈烈的抢人大战中,“家门口的人”能留下多少,正成为南京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本地毕业的大学生对南京城市更加了解,留下来定居的社会条件要比引进人才更加成熟,更有利于人才的长期稳定发展。

(四)人才识别和评价机制有待改进

近年来,我国人社部门多次强调要改革人才评价制度、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负责引进人才的机构由于专业领域的差异性,尤其在争分夺秒抢夺人才的紧急状态下,只能走捷径,还是以学历、职称、论文、资历和奖项等因素识别和评价人才,这样做就会遗漏一些年轻但是有能力的科技人才。

(五)人才生活便利环境还有待改善

与其他省会城市以及周边城市比较,南京市房价偏高,所以南京市政府为了揽才,建设了很多人才安居房,但是这些人才安居房大多在开发区。南京市属于历史文化名城,重视教育投资,拥有很多优质的大中小学以及幼儿园,但是这些资源分布不均,例如小学教育的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鼓楼区,中学的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鼓楼区和玄武区,而在高科技企业密集的江北新区以及江宁开发区等地,优质的中小学较少。工作在这些区域的科技人才为了解决子女的教育问题,就会选择跨区购买价格高昂的学区房上学,这样不仅增加了经济成本,而且由于通勤时间延长增加了时间成本,也会因为照顾子女生活等问题增加了生活压力,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三、优化南京市科技人才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基于对南京市科技人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相关分析,南京应该结合自身优势,在以下几方面优化科技人才生态环境。

(一)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落实高科技人才政策

良禽择木而栖,良才也会择“业”而来。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不仅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更因有利于人才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而受人才的青睐。南京市应该积极打造“产业+人才”互动发展的模式,大力发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和生命科学等引领未来的重量级产业。依托新兴产业布局规划,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来宁落户发展。要提升人才管理技术,建立一套人才选、用、育、留机制。用人企业应该积极落实政府人才引进政策,向一些管理先进的企业学习科技人才管理经验,尤其要学习人才需求规划和人才评鉴方面的技术。

(二)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用,做好人才培育工作

高等院校是科技人才的“蓄水池”,也是为企业提供科技成果的重要摇篮,在城市人才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南京市有高等院校有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在内的双一流高校12 所,还有十四所、二十八所、五十五所等大型研究机构,这些都为南京市人才发展提供了“沃土”。南京市应该精准设计环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圈,鼓励在宁高校通过加强学科建设,通过教育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机制,扩大人才引进。

(三)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性

对于科技人才,可以建立业内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机制,突出市场化导向,逐步从评审制转向以企业薪酬、运营绩效、知名榜单等为主要依据的综合评价体系。对于基础研究类的科技人才,以国内外的同行评价为主。对于应用型的科技开发人才,以市场评价为主,可以采用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于基层科技人才,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制度。人才评价周期也要考虑到人才的专业、年龄等因素,对于年轻的科技人才,考评周期可以适当放长一些。

(四)均衡基础教育资源分配,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除了静态出台“留人”政策,也不能忽视动态跟进,以舒适的生活环境留住人才。南京的房价相对于本地的工资水平本来就偏高,价格昂贵的学区房会使得一些人才望而却步。所以南京市应该将教育资源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资源在各个区域进行均衡分配,引导优秀教育资源向江北新区、经济开发区等科技人才集聚密度较高的区域转移,解除人才的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

围绕人才生态环境因素,本文分析了南京人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南京市自身优势,从经济结构优化、人才培育、人才评价和人才管理以及人才生活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优化人才生态环境的建议,以便让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能够长期留在南京,为南京市的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注释:

①刘瑞波,边志强.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14,24(7):133-139.

②《2018 年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③为何这么多人选择南京、市委书记道出六大缘由[EB/OL].2019-09-17.

④“宁聚计划”——34 万大学生为南京创新发展增活力[EB/OL].2019-03-27.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南京市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南京·九间堂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南京市长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