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药最低镇痛浓度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现状及进展分析
2020-03-02石显江
石显江
(梧州市工人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1)
有研究表明,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的应用中十分广泛,但不良反应也比较明显,其中以镇痛不全及运动神经阻滞比较常见,可给产妇的分娩过程带来影响[1]。本研究对于该类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可发现最主要因素是局麻药浓度、剂量不当[2]。有国外学者提出,局麻药最低镇痛浓度、规范硬膜外镇痛的用药,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达到有效的镇痛浓度,促进手术进程[3]。于20世纪初期,MLAC的应用不断被深入,相关局麻药物的使用也为MLAC的正确应用提供了客观依据[4]。而本文针对局麻药最低镇痛浓度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现状及进展进行了相关综述,具体如下文。
1 局麻药最低镇痛浓度的概念
局麻药最低镇痛浓度是指在分娩镇痛的第一产程中有50%产妇硬膜外镇痛产生效用的最低局麻药浓度。有研究表明,在产妇第一产程予以利多卡因溶液或布比卡因注射(剂量为20ml)后,立即在给药后1小时内采取VAS评定量表评估当前疼痛,当VAS评分在6分以下则表明镇痛是有效果的,VAS在6分以上的表明镇痛是无效的[5]。关于局部麻醉药物的最低有效浓度计算(MLAC),以X表示局麻药浓度,n表示各浓度值出现的频数,i表示2个相邻浓度对数差值,P代表镇痛有效浓度个数占比,其局麻药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是lg-1(lgEC50+1.96Sm),也可通过Probit回归进行计算,并比较Dixon公式可获得更精确的数值,该数值是局麻药的MLAC。类似于吸入麻醉药物的MAC及局麻药的MLAD,其中MLAC的概念是对局麻药的药物效能对比行评估,可提供客观依据[6]。有研究表明,关于硬膜外麻醉的满意度,应该以EC95公式而得出的最低有效浓度为依据,且较为合理,但药物浓度-累积反应曲线是呈现S型的,曲线中间较陡,曲线两端呈现平坦趋势,故取得曲线中间的参数值的灵敏度较高,因此EC50所能反映的局麻药物的效能比较EC95更为灵敏[7]。
2 硬膜外无痛分娩的MLAC与产程的关系
19世纪末,自有学者提出MLAC的概念,至今为止关于分娩镇痛药物的MLAC的相关研究从没间断过。其研究内容涉及麻醉药物的MLAC测定,干扰分娩镇痛MLAC的相关因素及不同产程相关性等方面[8]。
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相关研究药物较多的是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的毒性较小,且维持时间比较长,然而布比卡因的应用范围更广。
有研究[9]探讨超低浓度、低浓度罗哌卡因间接硬膜外给药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该研究将76例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分为L组、UL组,分别是38例,分别采取罗哌卡因(0.1%)、罗哌卡因(0.06%)麻醉,另选取不采取分娩镇痛的产妇为C组,其UL组的第二产程时间与C组对比是没有差异的,然而L组的第二产程要长于C组,但UL组的麻醉用量比较L组更少,3组的器械助产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评分对比无差异,结论得出,相比较0.1%罗哌卡因,0.06%的罗哌卡因依然可予以产妇较好的满意效果,对妊娠结局干扰小,可在临床中推广、执行。也有研究表明,关于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镇痛麻醉的最低浓度在0.063%左右,在随后的文献中有表明,布比卡因的MLAC在0.091%,其因素与产妇处于不同产程中宫口的扩张程度有关。也有研究表明[10],布比卡因的MLAC在产妇产程初期时低于产程中期,证明了伴随产程的进展、宫口的扩张情况,布比卡因的MLAC会显著升高,在产程中期时,需要较高浓度的麻醉药物进行干预。
3 不同局麻药的效果对比
关于罗哌卡因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中最低有效浓度的研究中发现,罗哌卡因的最低有效浓度在0.08~0.11,有研究表明,左旋布比卡因的效能比较罗哌卡因更高。也有研究表明,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及布比卡因间,其效能比为0.8:0.7:1.0,因此关于布比卡因的效能比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更高已成事实。李贤珍学者在《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麻醉法在产妇进行无痛分娩中的应用价值》[11]一文中,将7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罗哌卡因、布比卡因麻醉硬膜外麻醉,对比2组的疼痛情况、产后出血量,得到布比卡因麻醉的效果更佳。
聂立雄,邱全明,张其旺等学者在《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等量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12]一文中分别对了不同浓度麻醉药在分娩镇痛中作用性,结果表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等量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可发挥显著镇痛、镇静效果,而使用0.075%罗哌卡因浓度更能够减轻对血液流变学、体温的影响。
4 影响局麻药MLAC的因素
有研究表明,阿片类镇痛药可增强局麻药的强度,促使MLAC降低,其在硬膜外麻醉中也不例外,不同的阿片类药物的不同联合方式对于局麻药物MLAC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13]。有研究设定速率的30ug/h分别向产妇进行硬膜外或者静脉注射芬太尼,结果得出布比卡因的MLAC分别是0.01%、0.06%,说明阿片类药物可协同镇痛对脊髓产生作用,而不是直接对大脑中枢产生作用[14]。有研究表明,舒芬太尼在降低局麻药MLAC中的作用也较为显著,其随着局麻药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作用,对于布比卡因具有较大的影响,而对于左旋布比卡因的效果较小,有研究对产妇予以舒芬太尼的硬膜外注射,使得罗哌卡因的MLAC下降了60%,进一步确认了硬膜外注射舒芬太尼对于MLAC的影响[15-16]。
5 MLAC的拓展
随着医学界对麻醉学科的不断拓展,MLAC也被延伸应用在对不同局麻药物的评估中,有研究表明,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及罗哌卡因可导致运动神经阻滞的MLAC的效价比与其镇痛效果是大体一致的,相信在不远的将来,MLAC的概念也会被运用到局麻药“感觉、运动分离”的评价当中[17]。
6 小 结
MLAC已经发展成对局麻药效能进行衡量的关键指标,还可对不同麻醉药间进行横向对比,可提供科学的客观依据,在临床得到进一步应用。但将来是否可建立不同局麻药在不同产程的MLAC数据而实现无痛分娩中局麻药物的靶控输注,还需通过不同的实践去一一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