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病理学教学中的思政教育
2020-03-02李明凤胡沛然王悦晨孙礼洁
尹 玉,李明凤,计 翼,胡沛然,孙 林,王悦晨,孙礼洁
(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安徽 合肥 230032)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1]。这一论述明确了当今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具体学科特色深度挖掘相关思政资源,共建全课程育人格局[2]。从古至今,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育人。医者仁心,对医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更具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浅要探讨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以求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同行并重,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1 病理学学科特点
1.1 病理学课程特点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转归等疾病本质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又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一门桥梁学科。病理学的学习需要结合前期所学生理、解剖、组胚等课程相关知识,同时为后期内科、外科等临床课程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病理学具有很强的客观性、连贯性、逻辑性和指导性,要学好这门课程,需要踏实严谨、融会贯通,同时理论联系实践、活学活用,并始终贯彻以病人而非以疾病为中心的理念。病理学课程蕴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包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唯物思想、唯物辩证法、以人为本的人文素养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3]。
1.2 病理学教学短板
病理教学内容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却时常忽略三观思想、职业道德、思政素质的教育。病理学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将知识点传授作为重点,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薄弱;实验课以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观察描述为主,对学生辩证探索能力的培养不足;由于病理学教师本身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思政教育,缺乏思政理论背景,课程讲授过程中只注重于专业知识的讲解,缺乏在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的意识,另外病理学教师多认为思政教育作为一门单独学科,是思政专职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而忽略了自身应该承担的德育职责[4]。
2 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的实践应用
2.1 提升病理学教师自身的思政素养
作为病理专业课程教师,从思想认识上,常常缺乏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自觉性,从知识结构上,缺乏系统专业的思政教育背景,这些均妨碍了思政教育在病理学课程中的有效渗透。因此,病理学教师急需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充分理解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不仅是思政专职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也是所有课程任课教师的职责。病理学教师应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内涵,并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课前充分收集相关素材和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步骤。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思政元素自然细致的引导和渗透。
2.2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
培养学生的责任和担当意识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命题[5],作为未来要“救死扶伤”的医学生尤为重要。病理学教师应注意将这些感人的人物事迹渗透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中,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如当初原本要做临床大夫的刘彤华院士,在解放初期基础医学教师严重匮乏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了病理专业,在随后的几十年内,爱岗敬业、无悔耕耘、勇挑重担、不言苦不怕累,最终成为享誉全球的病理学大师,由其主编的《诊断病理学》成为了中国病理工作者必备的参考书籍和学习工具。病理学教师应注意将这些感人的人物事迹渗透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中,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
另外,教学中还可结合现实社会的真实事件,如在讲解“肺炎”这一部分内容时,可简要介绍SARS这一特殊病毒性肺炎,其传染性强,2003年在突如其来的病魔斗争中,一大批医务工作者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勇于担当,顽强拼搏,舍生忘死,体现了民族大义,为人尊重为人敬仰。这些真实案例穿插于病理专业知识中,可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
2.3 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病理学是探求疾病本质的科学,侧重于形态学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从肉眼到显微镜下,对病变的细胞、组织、器官进行客观的观察和描述,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伪存真的科学精神。如1761年意大利Morgani医生提出了器官病理学的概念,他是通过七百多例尸体解剖,详细观察记录了病变器官的肉眼变化,从而得出结论:不同的疾病是由相应器官的病变引起的。通过课程中这些实例的介绍,逐渐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4 培养学生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
事物具有两面性,病理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如在讲解“损伤的修复”这一章节时,损伤可造成机体细胞组织的病损,机体可对其进行修补恢复,可完全或部分恢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又可能是不利的,如神经组织修复时,可能会形成创伤性神经瘤,引起患者的顽固性疼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2.5 培养学生依法依规的法治观念
现代社会,医患关系日益紧张,部分原因可能在于医务工作者法治观念的淡薄[6]。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如在临床病理讨论环节引入临床实际案例加以分析。如举例说明在诊疗过程中,女性患者享有个人信息、身体部位等隐私保护权,在临床实验过程中,患者享有绝对的知情同意权。另外,病理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不能有任何差错。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临床病理工作中,关于送检标本的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标本件数、具体部位等基本信息核对的重要性,一旦出错,就可能导致临床治疗的错误,损害患者的健康和权益,引发医疗纠纷。
3 结 语
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病理教师应积极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具备思政教育的自觉性。教师应通过认真备课、搜集资料、精心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病理专业知识的讲授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依法依规的法治观念,从而提高医学生的思政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