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实效性研究
——以微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2020-03-02王宏德李运昌陈志新
王宏德,李运昌,陈志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当下移动互联网已融入日常生活,催生了以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等为载体的微文化这一新的文化样态。微文化以其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传播的速效性、受众的广泛性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而又深刻的影响。面对“微文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需要顺应与把握这一新的文化样态,关注微文化育人的现实必然性,分析微文化育人的内在可能性,探索新时代微文化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效性的路径,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所以,通过微文化这一新兴载体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效性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新的理论课题与实践探索。
一、关注微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现实必然性
立足“微文化时代”,关注微文化育人,是面对移动互联网技术融入社会生活的时代背景,思政课育人融合网络媒介,彰显时代性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大学生正在成为参与、引领微文化的重要主体,高校思政课本身也亟需新型载体提升实效性。所以,外部环境以及内在诉求使得关注微文化育人成了一项重要的理论课题与实践探索。深入分析这些变化对于我们认清关注微文化在高校思政课育人的现实必然性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移动互联网技术催生的“微文化时代”已经到来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技术理性的盛行,移动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以及手机网民数量均大幅攀升。根据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全年新增手机网民6433万。”[1]2毫无疑问,移动互联网技术已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其催生的“微文化时代”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方便生活的微信支付到雨课堂新型教学媒体的流行;从大学生喜爱的中国大学慕课AAP到圈粉无数的抖音短视频;从微博的热搜与评论到人人都可申请成为网络主播……,这些都在诠释着微文化的力量,我们的生活也因微文化而变得丰富多彩,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消费方式正在微文化的引领下呈现出新气象、新样式。移动互联网技术助推的“微文化时代”已经到来,思政课也需要融入移动互联网技术,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微文化时代的到来,是思政课面临的现实背景,既为思政课带来了新的契机,也给思政课带来了挑战。所以,积极发挥“微文化”对思政课的积极影响,消减其消极影响,是思政课面临的重要实践课题,“它以‘微’不足道的思想容量和信息传递方式给高校育人带来巨大影响。”[2]
(二)大学生正在成为参与、引领微文化的重要主体
“微文化是网络文化的一种延伸,其及时便捷的特点深受大学生喜爱。”[3]思政课的主要教育对象就是青年大学生,而当代大学生群体多为“95后”“00后”,他们的身上有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即一方面,在日常交际中,他们猎奇心理强,渴望探求新鲜刺激的事物,追求自我个性的释放,充满了青年人的热血与激情,体现出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独有的精神气质;另一方面,这种精神气质,也使得当代大学生对于一些理想性、体系性的价值引领是较为排斥的,他们的价值评价标准更容易自我化、情绪化、碎片化,反感宏大叙事,追求自我意志。而微文化以其细微新颖、差异多元、简洁凝练等特点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气质与思维方式,使得大学生成了参与、引领微文化的重要主体。根据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12月,在我国网民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达25.4%”[1]22,“受过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占比分别为8.7%和9.9%。”[1]22所以,作为思政课主要教育对象的当代大学生同时还是参与、引领微文化的重要主体,这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只有全面准确把握住思政课教育对象的新特点与新变化,才能够开展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发挥思政课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完成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亟需新型载体提升实效性
当前高校思政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因难以适应大学生多元个性的诉求而变的实效性不强。毫无疑问,注重价值引领与理论讲解是思政课的特点,只有讲透理论才能够以理服人,也是思政课育人的重要方式。但是,时代背景的新动向、教学对象的新特点、教学内容的新变化都迫使思政课做出新的更好的改变,探求新型教学载体就是重要的一招。而微文化是当前互联网时代主流的文化样态,其删繁就简、通俗凝练、形式多样、亲民生动等特点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鲜的载体与思考。思政课在守好思想引领主阵地的同时,完全可以借助微文化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让思政课在“微文化时代”成为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育人活动。所以,一方面,“微文化时代”的现实背景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新特点与新变化都给高校思政课的创新与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本身也亟需新型载体获得新的发展与改变。因此,供给侧与需求侧达到了很好的契合,思政课必定会在微文化的推动下不断获得新的发展,提升育人实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借助微文化育人的内在可能性透视
由于微文化的文化特质契合了思政课主要教育对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精神气质,二者天然的、亲近的联系对于我们借助微文化来开展思政课提供了诸多的现实可能性。微文化所具有的“接近地气”而“有温度”,“轻松幽默”而“有意思”,“微言大义”而“有内涵”,“对话交流而“有互动”等文化特质都能够调动大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学习兴趣,进而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育人实效性。
(一)“接近地气”而“有温度”,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
从微文化产生的现实基础来看,日常生活是微文化产生的源头活水,“接近地气”而“有温度”是其显著的特点之一。“低门槛、低成本、快捷性、交互性的网络与移动信息平台,使文化传播日趋随意随性,呈现出草根化、浅表化的演变趋向。”[4]微文化并非是脱离、超越日常生活的“精英文化”,而是源于生活、记录生活、贴近生活的“大众文化”。其传播的快速性、受众的广泛性、内容的亲民性都无不彰显着微文化的生活气息。“微文化的吸引力、生命力就在于其对现实生活的全面观照,它赋予了民众更多平等的信息知晓权、利益诉求权和文化共享权,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互动,在无微不至中关心人、帮助人、影响人。”[5]作为“95后”“00后”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判断更趋向于感性化和生活化,还未达到一定程度的理性化和客观化,较之超越于生活层面的宏大叙事与理性的价值引领,他们更愿意接受带有生活温度的微感动、微故事、微力量。所以,理想性与超越性的价值引领可以通过“有温度”“接地气”的表达获得大学生的共鸣与认同,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因此,微文化“接近地气”而“有温度”,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就为我们借助微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高大上的道理可以借助微文化深入浅出地表达,进而增强思政课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二)“轻松幽默”而“有意思”,触动大学生积极参与
从微文化的表征来看,“轻松幽默”而“有意思”是其深受大学生喜欢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生动有趣的传播方式主要通过网络流行语、网络表情包、网络短视频等网络交往的媒介实现。网络流行语以其轻松幽默、简单明快、个性表达的特点在当前大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普遍流行,贯穿于网络与生活、线上与线下,在提升交往趣味性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交往双方真切的感情交流;网络表情包也是当前大学生日常交往的重要网络媒介,网络表情包以其生动的呈现、鲜活的题材、夸张的表达、幽默的内容圈粉无数大学生,增强了日常交往的丰富性与娱乐性,迎合了“95后”“00后”大学生日常的交往诉求;网络微视频也因其主题鲜明、短小精悍、表达生动等特点获得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并积极转发、评论。所以,“轻松幽默”而“有意思”的微文化能够激发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这就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窗口。但是,微文化的娱乐性,一方面应该引起我们对于“泛娱乐化”现象的警惕,不能因为追求娱乐而丧失思想引领的根本,不能为了娱乐而教学,而是为了思想引领而教学;另一方面,客观分析、冷静思考如何利用好微文化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更好地使思政课寓教于乐也带来了新的思考。
(三)“微言大义”而“有内涵”,引导大学生思考领悟
微文化的外在形式虽然短小简洁,但是却能传递深刻的道理、丰富的思想,“微言大义”而“有内涵”,简短的微视频、凝练的微表达、动人的微电影无不以其微小的载体传递着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由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特点,他们对于一些体系性的、抽象性的价值引领是存在排斥情绪的,但是他们对于简洁凝练且富有内涵的思想引领却是认同并接受的。比如新华社、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的微信公众号所推出的微新闻、微评论、微人物、微故事都深刻地彰显着社会的真善美。而大学生对于这些微表达会产生积极的共鸣与认同。比如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以“还想在地铁里进食、霸座、推销?这个地方出手了”来提醒大家对于文明乘坐地铁这一社会公德问题的关注;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以“行李箱砸向老人,这时……”来调动受众关注新闻的积极性,进而表达社会对于助人为乐行为的赞扬,传递了道德正能量;“厉害了,我的国”的微表达传递了对于伟大祖国的自豪感与荣誉感,彰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这些微表达,大学生群体是认同并愿意点赞、转发的。因为这些短小凝练的微文化形式无不传递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指向社会的思想引领与价值认同,触发当代大学生心灵的思考,增强情感共鸣。故此高校思政课完全可以借鉴微文化的“微言大义”触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与领悟,不断促进思想政治引领与学生内心世界的同频共振。
(四)“对话交流”而“有互动”,激发大学生诉求表达
微文化所具有的“草根性”,使得它接地气而亲民,“微文化作为文化育人的崭新形态,具有参与共享、快速流变、灵动多样、广泛融入等特性。”[6]普通的民众可以借助微博、微信、QQ、网络APP等微文化载体来参与舆情、表达思考、发表见解,增强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而“当代大学生更是运用微媒体进行各种信息传递、文化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等社会实践活动,微文化成为大学生群体间进行思想交流的创造性精神活动,也逐渐成为了时代的新兴文化。”[7]也就是说,微文化深受广大青年大学生青睐的重要原因在于它赋予了青年大学生表达自身诉求的“话语权”,微文化对于青年大学生的熏陶与影响并非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具有权威性的硬性规约,相反它留给青年大学生广泛的自由空间来思考与表达。针对微视频、微表达、微观点、微电影,青年大学生可以给予自己的价值判断进行点赞、评论与转发,激发了他们的主体性与参与意识。而高校思政课除了单向的价值引领之外更应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实现育人效果的最优化。大学生不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旁观者,而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者,以一种主体的姿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而微文化“对话交流”而“有互动”的特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互动变得具有可能性与现实性。
三、微文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效性路径探析
基于高校思政课借助微文化育人的内在可能性透视,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际现状,探索微文化提升高校思政理育人实效性的路径是一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课题。笔者结合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际,以高校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从课堂“微互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微信“微表达”,触动学生的内心感悟与思考;课外“微创作”,激励学生自主参与实践学习;开展“微传播”,促进学习成果的“微分享”四个维度进行了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以期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育人实效性。
(一)课堂“微互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
传统的高校思政课课堂侧重教师的单向理论灌输,学生缺少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更多是被动地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是疏离的,缺少深层次的有效活动,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甚微。而借助微文化的“微互动”,有效地提升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凸显了主体之间的交往方式,提升了教学实效性。
例如,笔者在高校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雨课堂”发送弹幕、投稿的方式列举一些常见的人生追求的类型,大家积极主动、畅所欲言,列举出了人生追求的不同类型,教师再进行总结和归纳,学生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了主动的思考,而这就得益于微文化的微互动;在讲解“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这一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时,由于直接的理论灌输缺少说服力,笔者播放了一段微视频《最美的青春》的片段,该段微视频主要讲的是一些林业大学的毕业生们面对党和国家在塞罕坝建林场的号召,不顾塞罕坝生活条件的恶劣,依然选择上坝并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塞罕坝的感人事迹。视频播放完毕,学生深受感动,紧接着通过“雨课堂”发送弹幕的方式让大家用一些关键词来概括那些大学生的选择,“奉献”“付出”“有担当”“优秀”……,这些好的品质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了投影幕布上。教师最后进行总结,“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及其科学高尚的品质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的人生追求并作出进一步讲解。整个教学过程学习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氛围活跃,微文化的微互动提升了教学实效性,要充分认识到“微文化育人的优势在于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积善成德,渐变化人。”[8]
(二)微信“微表达”,触动学生的内心感悟与思考
用微信发朋友圈,记录生活的点滴,通过微信朋友圈晒出自己的心情感悟、幸福瞬间、悲喜情感已经成为大学生每天生活的必备,这种滴灌供给式的“微表达”更能够触动学生内心的感悟与思考,这样的表达方式为学生认同思政课的价值引领提供了新的思考。思政课的互动与交流同样也可以借助微信的“微表达”开展,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宽松空间,表达自己的理解、思考与感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内化于心。
在高校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的授课过程中,在讲完了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之后,笔者以“你最牛的背景就是今天的中国:我要向伟大的祖国表白”为题,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微信上发一个朋友圈,表白伟大的祖国。伴着《我和我的祖国》优美的歌曲,大家纷纷随着旋律而歌唱并充满深情地向祖国表白,接下来鼓励大家把自己所发的朋友圈分享到班级的微信群,找一些同学来分享自己对于祖国的表白或者是他所看到的其他同学对于祖国的表白,整个班级的同学自发点赞、评论、转发。整个课堂互动,大家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达到了高潮,大家纷纷表达了对于祖国的热爱,把本节课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内化于心,通过自己的体悟与思考,在内化与外化的双向互动中,实现了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的有效融合,使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学生内心。所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与自由空间,更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调动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者与受益者。
(三)课外“微创作”,激励学生自主参与实践学习
学生参加实践学习活动是提升思政课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理论内化于心,在实践中强化理论认知、产生情感共鸣、激发价值认同。而课外“微创作”是借助微文化,激励学生自主参与思政课实践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在高校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社会公德这一部分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安排学生以“社会公德面面观”为主题,进行微视频、微电影的制作与分享。学生围绕社会公德的主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编、自导、自演微电影,“拯救小蓝车行动”“今天你光盘了吗”“做文明守礼的大学生”……一部部精彩、动人的微视频、微电影彰显着学生对于社会公德的理解与认同。在整个的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小问题,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经过思考、内化,运用到微电影、微视频的制作与表演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思政课的育人实效性也不断增强。“微创作”的微小力量正在成为思想引领与道德涵养的重要方式,让向上向善的道德正能量获得了植根于学生内心的土壤。而且,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经过策划、组织、实施与展示的各个阶段,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拉近彼此的情感距离,增强了团队合作的意识与集体荣誉感,懂得了合作与分工,受到了积极的锻炼与影响。
(四)开展“微传播”,促进学习成果的“微分享”
微文化的传播具有传播的快速性、受众的广泛性、渠道的畅通性等特点,每一次的评论、转发、点赞都能影响更多的受众,从而凝聚起强大的感人力量,使得思想引领与价值引导变得深入人心。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大学生培养法治思维”的学习中,笔者安排学生以“大学生培养法治思维之我见”为主题,让学生立足老师所讲的理论,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于大学生如何培养法治思维的认识,并安排学生把大家的思考与感想制作成微信推送,分期在本班的微信公众号上展示与传播,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对于强化学生的法治思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不同专业之间学生、不同院系之间的学生也都彼此相互转发本班级的学习成果,学校团委微信公众号,学校社团微信公众号也都纷纷转发,在校园里面掀起了一场“大学生培养法治思维”的学习活动,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微信的“微传播”促进了学习成果的“微分享”,提升了思政课的影响力与实效性,也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的获得感与荣誉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结语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融入社会生活的新时代,微文化为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提供了新的载体与新的思考。所以,高校思政课也需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事而化,不断提高与青年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契合度,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与表达方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方式,改变传统单一、滞后消极的教育方式。从而,在贴近青年大学生中引领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与道德情操,不断增强育人的实效性,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作用。因此,关注微文化育人对思政课的积极意义,这是一项重要的理论课题与实践探索,对于在新时代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