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播视角下地方小吃英译策略探析
——以天水特色小吃为例

2020-03-02

陇东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丸子译介天水

安 登 贤

(天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话语权的日益提升,开展文化翻译,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已是当前我国对外译介的主要内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走出去”不仅仅存在于文艺界,更发生在日常生活的各行各业各领域。中国文化的根和魂深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与文学典籍的译介推广相比,生活中颇具地方文化特色内容的译介,更能让异域大众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认识并熟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进一步理解和接纳中国文化。地方小吃大都经过若干年的传承与发展,是地方美食的精髓,也是地方民俗文化的载体,恰当得体的小吃翻译不仅有助于提高地方特色小吃的国际消费,还有助于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基于此,本文拟以天水特色小吃为例,分析当前地方小吃英译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地方小吃的英译策略,以期地方小吃的英译能够更好地为异域人士所接受,地方小吃能够更好地得到异域人士的喜爱并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播媒介的作用。

一、地方小吃英译现状与译介效果分析

近年来,在我国入境游人数大幅增长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合力作用下,小吃英译成为热点,检视国内外知名搜索引擎,各种小吃的英文译名大都已赫然在目。形形色色的地方小吃译名有的出于地方官方部门开展的译介工作,有些纯属日常交际当中的随意处理,但由于互联网的高速传播及全球化下进程中口耳相传速度的提升,这些缺乏规范处理的小吃译名已经开始大量应用。可以说,不同于中国主要美食的官方译介,小吃英译因其突出的地方性和复杂性,未能及时形成统一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当前仍处于自由发展的阶段,有关部门也还未做出相关的规范规定,参差不齐的译名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一定的障碍[1],译介效果也相当地不尽如人意。

地方小吃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往往兼具历史典故、饮食文化、地方民俗为一体,是典型的文化负载词。因此,小吃翻译看似简单,实难达意,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文化翻译的难点之一,但学界当前对于小吃英译的关注也并不是很高,过去十年来,国内刊物上仅发表了三十余篇与小吃英译相关的文章,且主要集中于具体地方具体小吃按食材、烹饪方法进行的分类及相应的翻译技巧探析[2]。少数作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探析也主要纠结于传统的翻译标准的应用等[1]。还有一些学者以奥运会期间出炉的《中文菜单英译法》为依据,提倡并践行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3],以凸显“以我为主”的文化立场[4],主动把控对外译介中的话语权[5],但这样的译文易忽视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心理及阅读习惯,不能有效调动国际游客的味觉感知,地域文化概念造成的极大沟通障碍往往让异域人士退避三舍,并不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目标的实现。另有部分学者以翻译功能或目的为参照,建议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6][7],地方小吃的归化译名迎合了目的语读者的思维习惯及心理期待,缩短了异域文化受众与源语文化间的距离,是译文读者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表达,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活动中译语话语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地方小吃英译的现状与学术研究都不容乐观,必须从新的视角对地方小吃翻译的策略做出较为系统的研究,以便小吃英译得到普遍的指导和进一步的规范。

二、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地方小吃英译策略

一方面,中国文化“走出去”促进了地方小吃的英译,是地方小吃英译快速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地方小吃的文化内涵注定了小吃英译的文化传播功能,地方小吃英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必要手段,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小吃英译的目的,文化“走出去”与地方小吃的英译相辅相成、相济相长。在此意义上,文化传播的规律与过程能够为地方小吃的英译策略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正是在这样的理解下,本文以为自丝绸之路的肇启开始,中国文化“走出去”经历了千年的历史,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就是说,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文化要素的输出要经历一个由陌生到逐渐熟悉,到最后完全接受的过程,中国文化在异域文化中的异质程度是逐步降低的,中国文化词的译介也要经历一个从归化到异化逐渐演变的过程。具体来说,地方小吃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地方小吃的译介是典型的文化翻译,也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地方小吃英译的策略应当以异域文化读者对地方小吃的认知度为参照,是一个从归化译法过渡到异化译法动态发展的连续统一。在具体的历史时段,译者在进行地方小吃英译时应当充分考虑域外人士对小吃的认知差,酌情善断,进行灵活变通,而不是拘泥于单一的翻译策略。

1.归化译法为主的翻译策略。地方性和文化性是地方小吃突出的特征,有些地方小吃的命名本身就是地方方言,不要说国际人士,就是有着相同文化背景的外地人看到这样的名称也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譬如,“呱呱”“麻食”“馓饭”“锅鲰”是天水地方所独有的、最具特色的风味小吃,但这四个词都是典型的天水方言,单看字面意思,即没有反映出小吃所使用的食材,也没有体现相应的烹饪方法,传统美食所沿用的食材加烹饪方法的翻译处理策略根本行不通。目前《天水旅游指南》及大量网上翻译多将其直接处理为拼音“Guagua”“Mashi”“Sanfan”和“Guozou”,这些异化翻译的策略进一步加剧了小吃名称陌生化的程度,等于将这些国内外认知度几乎为零的文化概念直接抛给国际游客,必然会存在理解障碍,而无法理解的困难既有损地方美食及文化的国际宣传与传播,也将使游客对这些美食望而止步,译介的目的根本无法达到。因此,跨文化交流中,对于这样国内外认知程度较低,又难以在字面上理解的食物,译者必须进行历史文化的溯源分析,然后考虑译入语读者的心理期待,进行恰当的归化处理。

“呱呱”有着“天水第一小吃”的美誉,拥有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相传西汉末年,上将军隗嚣割据陇右时,呱呱便是宫中的御食,是将荞麦淀粉加水调成合适浓度入锅,用纹火熬制搅拌至橙黄明亮又弹又软又糯,黏上锅底,形成厚厚的一层锅巴,取出装盆,放凉后配以辣椒油、芝麻酱、醋、蒜等调料食用。进一步考证天水方言,呱呱一词原为天水土话“锅巴”的意思。基于以上分析,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呱呱一词可以处理为“Buckwheat crust”,这样的译文既能帮助游客了解食材,还能对美食的形态口感等有所预期。“麻食”最早的文字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忽思慧所撰的《饮膳正要》里面记载有“秃秃麻食,一作手撇面,以面作之。羊肉炒后,用好肉汤下,炒葱,调和匀,下蒜醋香菜末。”又,明朝人所著的《居家必用事类大全》里也说:“秃秃麻食,又名秃秃么思,如回族食品,用水和面,剂冷水浸,手搓成薄片,下锅煮熟,捞出过汁,煎炒、酸水,任意食之。”以上文献表明,元明之际,麻食就已经非常流行,而且是回族人民的食品。由此可知,麻食一词可能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麻食则是一种外形如意大利贝壳面的小面食。译介时选择西方读者喜闻乐见的表达“Conchiglie”可以有效提高这道美食在海外的传播。“馓饭”跟天水另一美食“搅团”的用料做法差不多,都是用玉米面粉、土豆淀粉或荞麦面粉文火熬制搅拌而成的稠面糊,只是在食用时前者配以各种小菜,后者配以辣椒,醋、蒜等各种调料制成酱汤。馓饭与搅团的文字历史记载无从考证,当地的民间传说认为,诸葛亮当年在西岐屯兵时,为了调节士兵的想家情绪,发明了名为“水围城”的美食,也就是现在的搅团。熬制食物是东方饮食的特色,西方人并不喜欢将面粉类的粮食熬煮成半流体食物食用,英语中也没有对应的单词表示稠面糊。但是西方人有一道最为喜欢的杂粮粥样食物燕麦糊糊,也就是英文单词“gruel”。译介时可用“Thick gruel”来处理馓饭和搅团的翻译,这样的译文在食物做法、大致形状及食材的杂粮性方面有一定的共同之处,更易于域外人士对这道美食的理解和接受。“锅鲰”意为锅里游走的小鱼儿,是天水方言版的面鱼。锅鲰的主要制作原料为玉米面、荞面、绿豆淀粉及土豆淀粉等,其原始形态其实就是上文的馓饭,也就是将成型熟透的热馓饭借助带着小孔的锅鲰马勺,压制出一条条金黄或是白嫩嫩的“小鱼儿”,吃的时候捞一碗,浇上提前做好的汤,便可食用。译介时可突出食物可爱的形状,归化处理为“Fish-like noodles”,以激发游客的消费行动。类似的例子还有“捞捞”“酿皮”“糅糅”“然然”“猪油盒”“麻腐馍”等。“捞捞”的学名是荞麦或豌豆凉粉,因其最大的特点是捞出来的凉粉条儿,以故当地人将其形象地命名为“捞捞”。“Buckwheat jelly”或“Bean jelly”的译文能很好地提升这种美食的认知度,也能体现出它的独特性。“酿皮”也叫面皮或凉皮,是流行于西北地区的传统美食,因不同地区偏好不同方言,名称多样,其实都是将面粉糊上锅蒸制到色泽晶莹黄亮,取出晾凉后切成筷子粗细的长条,配以酱油、香醋、蒜汁、芝麻酱和油泼辣子食用。在天水,据说酿皮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唐朝开元年间,是天水西南一户姓柳的农家媳妇地震时偶然发明的食品,之后风靡全天水,再从天水传到当时的都城长安,又从长安传到整个西北五省。结合食材与制作方法,酿皮的译文应为“Steamed noodles”。“糅糅”是燕麦粉做的酿皮,“然然”是土豆淀粉做的呱呱,同理也可以翻译为“Steamed oat noodles”和“Potato starch crust”。猪油盒是在清代宫廷点心“猪油饽饽”的基础上改制的,从清朝初期以来,是天水当地人早餐的主食,翻译时可处理为“Lard pastry”。“麻腐馍”是用甘肃特有的一种农作物麻子为馅料做的饼,麻子形似芝麻,籽实炒熟碾碎后可用于包饺子包子或做馅饼,“麻腐馍”口味独特,有润肠通便的功效,深受当地人及海内外食客的喜爱。其实麻子也是一种有名的中药,英译通常为“Fructus cannabis”,因此“麻腐馍”可译为“Fructus cannabis pie”,“麻腐包子”则为“Fructus cannabis bun”。

由以上译文实例可见,地方美食背后往往蕴含着一方水土悠久的历史文化,体现着当地人民的饮食爱好。翻译时选择归化翻译策略,能建立两种完全不同文化之间的亲缘关系,扫除表层文字结构所造成的视觉隔膜,激发读者的积极思维,从而使语言文字所“没有说出来的东西”[8],即消费得以实现。而吃到做工讲究口味独特的小吃后,奇妙的味觉感知就能更好地让国际人士记住与小吃相关的故事传奇或历史典故,最后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

2.异化译法为主的翻译策略。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内美食的对外传播进一步加速,域外人士对中国美食的认知度逐年提升,从上个世纪初的“Dimsum”“Tofu”到现在的“Jiaozi”“Chow mein”,越来越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美食名称被域外人士所熟知,有些已经作为中国符号成为英语外来词的一部分,并为国外主流词典所收录。地方小吃中有一些美食,与认知度很高的中国传统小吃在食材和做法上颇为相似,有时仅是称呼不同而已。对于这类词汇的处理宜借用已有的拼音译法,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将原汁原味的中国表达移植到异域文化中,不仅能充分保留源语的异质文化气息,还能满足异域文化接受者的猎奇心理,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消费动机,实现消费目的[7]。譬如,天水小吃中的“扁食”其实就是天水当地人喜欢的一种饺子形状,其馅料和口味与传统饺子并无二致,翻译时处理为“Jiaozi”就能很好地实现促进消费和跨文化传播的目的。天水小吃中的街头美食“肉盒子”与家喻户晓的西安“肉夹馍”,虽然在做法、形状和口味方面略有不同,但主要食材都为面粉和肉。我们进行小吃译介的对象是域外的普通大众,而非域外文化专家和饮食专家,类似的小吃统一译名反倒更有利于小吃在国外的传播[3]。因此,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在国外的知名度非常高,西安典型的美食“肉夹馍”也早已为国外人士熟知和惦记,其英文翻译“Rougamo”在维基词典中有非常详细的介绍,西安市质监局也早就确定“Rougamo”为“肉夹馍”的官方英文名称。天水特色美食“肉盒子”即可借用西安“肉夹馍”已取得的海外认知度,采用同一异化策略进行翻译即可。类似的例子还有“锅盔”“油圈圈”“碎面”等。天水离西安不远,方言和饮食习惯有很多相似之处,天水的“锅盔”是一种浅锅慢火烘烤而成的干馍,与“陕西十大怪”中的“烙馍像锅盖”中的锅盔,无论是发音还是成品都大致一样,因此沿用陕西地方美食的官方译文,直接处理为“Guokui”是不贰选择。“油圈圈”主要食材是小麦面粉,将面粉入温水揉拉成团充分发酵后,取一小团面体,内置五香葱花拉成圈状,放油锅煎至色泽金黄透亮,香酥脆软即可。由此可知,天水油圈圈就是一种有五香葱花味儿的圆圈型油条。油条是我国最具特色的小吃食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相当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油条早期归化策略处理的译文“deep fried dough stick”很有被异化拼音处理的译文“Youtiao”所取代的趋势。在此背景下,“Donut-like youtiao”应该是天水油圈圈很不错的英文代言。天水“碎面”是把擀成又薄又匀的面晾干,切成长约1厘米的小面片,形状就如同麻雀的舌头一样,煮熟后浇上做好的臊子汤即可食用。意大利也有一种名为碎面(Pastina)的美食在海外非常流行,但其面样由片状、柱状到条状形态不一,高汤煮沸后迅速膨胀,更像国内的膨化小零食。将天水碎面处理为“Pastina”显然是不恰当的,套用已被域外人士高度认可的“Chow mein”表达,处理为“Sui mein”应该更易于为域外人士所理解和接受。

3.“第三空间”为主的翻译策略。域外人士对于中国美食的认知程度不是简单的完全不了解和较为熟悉,归化和异化也不是非此即彼的两极,而是两点之间的连续统一,进行文化翻译时,译者应根据域外文化接受者对相关内容的认知状态,在归化与异化的两点之间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第三空间”[9],并使用音译加意译的方式将文化知识转换为双方的共享知识,文化翻译和文化传播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地方小吃中相当一部分名称正是处于异域人士对其有一定了解,但还不曾被完全理解和接纳的认知状态之中,对于这部分的小吃英译,选用“第三空间”为主的翻译策略绝对是上选。西安小吃官方英译中的“荞面饸络”译为“Hele buckwheat noodles”,“裤带面”译为“Biangbiang noodles”正是使用了“第三空间”为主的翻译策略。同样的,天水地方特色小吃中的“打卤面”“担担面”和“天水酒碟”因其较为熟知的信息“面”和“酒”,也可使用这种翻译策略,分别处理为“Dalu noodles”“Dandan noodles”和“Tianshui-style appetizer”。类似的例子还有“棒棒面”“浆水面”“暖锅”“洋芋擦擦、“丸子夹馍”等。同为面类美食,“棒棒面”可整合译介为“Bangbang noodles”,“浆水面”可整合译介为“Jiangshui noodles”。“暖锅”是天水地区一道土生土长的农家美食,也因此当地人更多地将其称为“土暖锅”。暖锅不同于火锅,暖锅也不同于砂锅。做暖锅时使用的是一种带有锅膛兼底座,中间带有圆筒状烟道的特殊锅具。烹制时,将已半熟的猪牛羊肉片或排骨与粉条、丸子、萝卜、青菜等新鲜蔬菜一起,一层层整齐码放到底座上方的圆形锅内,浇入高汤,中间的锅膛内点起炭火。炭火越烧越旺,菜肴的香味越来越浓,滋滋的热气中,食客围坐一圈,大快朵颐。民间传说中,暖锅始于清朝时期,因其“味从煮中来,香自火中生,热气氤氲,暖心暖胃”,所以得名“暖锅”。由此可见,暖锅不能简单地翻译为“hot pot”或“casserole”,应当选用“第三空间”为主的翻译策略,译介为“Nuangguo pot”。这样的译文既能保留暖锅与火锅同样是边煮边吃类型的锅中美食特征,提升域外食客的认知度,又能体现暖锅与火锅的不同,保留地方小吃的独特性与神秘性。“洋芋擦擦”是另一道西北地区很具特色的农家美食,天水当地方言称其为“洋芋群馍”,靠近陕西地区的方言也叫做“洋芋坷垃”或“洋芋库拉”。顾名思义,“洋芋擦擦”,就是将洋芋也就是土豆用擦子擦成细条,拌入五香调料和面粉,上笼蒸熟晾凉。食用时,锅内放油快火炒出即可食用。跨文化译介时,应该考虑到“洋芋擦擦”与海内外西方快餐厅的薯条同为土豆条,但在做法和口味方面却不完全相同,绝不能直接套译为“chips”,可将归化与异化译法相结合,酌情处理为“Tianshui-style chips”。“丸子夹馍”经常出现在天水街头,尤其是学校门口附近的流动餐车里,是老天水人最爱的早餐主食,也是学生一族的青春记忆。做丸子夹馍时,将浸在肉汤里的土豆丸子摈散拌上五香调料辣椒油,和油炸花生一起夹到小圆饼里即可。夹菜夹肉的小饼一般中空,英文中有对等词汇皮塔饼“pitta”。但丸子一词的翻译要复杂一些,国内英文菜单上丸子一词的翻译通常是“ball”,猪肉丸子是“meat ball”、鸡肉丸子是“chicken ball”、牛肉丸子是“beef ball”等等。柯林斯词典和维基百科中有个词汇“croquette”,意为油炸土豆丸子或肉丸子。意大利美食中有种土豆混合面粉米粉做成的番茄味丸子“gnocchidipatate”。中东地区有种辣味鹰嘴豆丸子“falafel”,通常也会夹饼子里吃,“falafel pita”在伦敦街头也时有售卖点。“丸子夹馍”套用以上任何一种表达应该都能达意,但真正细究起来,每一种似乎都不是地道的天水丸子夹馍,就像“dumpling”终究有别于“Jiaozi”一样。因此,从地方文化传播角度来看,“Tianshui-style croquette pita”应该更能体现出天水丸子夹馍与域外美食的异同点,还能在呈现美食食材及其基本形态口味的同时,更好地宣传天水,促进小吃消费。

三、结语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地方小吃能够充分发挥以吃为媒,传播文化的积极作用,地方小吃的英译不容忽视,但译者必须认识到小吃英译策略的选择依赖于域外人士对该小吃在具体时段的认知状态。故此小吃的域外认知度是一个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翻译策略的选择则相应的是一个由归化为主到以异化为主的过渡过程。地方小吃的翻译策略会随着异域人士对中国饮食文化认知度的变化而变化,譬如,“饺子”“武术”“端午节”的早期译文为归化为主的“Dumpling”“Martial arts”和“Dragon-boat Day”。近年来随着域外认知度的提升,国内主要官方宣传平台的译文已转换为异化为主的翻译处理,即“Jiaozi”“Wushu”和“Duanwu festival”。因此,译者还应打破僵化的因袭之见,学会用相对的、发展的角度关照与体会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去”所带来的变化,及时调整地方小吃翻译的策略,完成小吃音译由归化译法到异化译法的过渡,直至最终建立起域外受众接受和认可的中国译语话语体系和话语风范,从而强化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真正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丸子译介天水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我不做“丸子球”
丸子西施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
《天水之镜像》
丸子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