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实践与经验

2020-03-02王英伟魏雪晴

理论探讨 2020年1期
关键词:现代化文明生态

王英伟,魏雪晴

(沈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110034)

现代化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全新时代,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现代化建设道路与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生态现代化正是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渐探索出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明确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界定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347,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1]340的建设目标,致力于推动形成生态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这一方案的核心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指导我国现代化实践,把生态化与现代化、 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国家进步与世界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促进现代化发展。中国共产党建设生态现代化的一系列创新实践提出了应对现代性危机的新方案,开创了后发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促进了现代化的多元化发展,也留下了宝贵的中国智慧与经验。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进程

西方传统现代化模式在实现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社会结构日渐优化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动摇其根基的现代性危机,并将人类社会引向高风险社会。利奥塔对这场危机进行了详细描述:“现代性既带来了人类生产力与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又带来了经济危机和生态灾难……如此等等。现代性的利与弊、善与恶如影随形。”[2]生态危机就是现代性引发的一系列显性和隐性社会危机的最直接的表现,并逐步演变成关乎人类未来的生存危机。对于西方传统现代化模式的质疑和对新的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也随之兴起。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保持着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强烈问题意识,将现代化建设根植于生态建设基础之上,在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过程中寻求自然系统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同向同行,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建设道路,努力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这个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生态现代化建设思路的萌发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面临重建的历史重任。长期的革命战争使生产生活遭到严重破坏。由于急于恢复生产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围湖造田、毁林开荒、滥用资源等行为引发了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间的一系列矛盾。尤其是1953年我国总人口突破6亿之后,庞大的人口数量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也日渐加剧,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也随之浮出水面。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并就生态保护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针对绿化问题,毛泽东在《农业合作化的全面规划和加强领导问题》中指出“荒山绿化对农业、工业各方面都有利”,强调“北方的荒山应当绿化,也完全可以绿化”[3]。针对水利建设,毛泽东强调“在垦荒的时候,必须同保持水土的规划相结合,避免水土流失的危险 ”[4]。同时对水利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把建设国家大中型水利工程、治理大中河流与农村当地的中小型水电站的建设统筹结合起来,尽快解决水患和旱灾。针对人口问题,毛泽东提出要“积极开展计划生育,降低人口的出生率”[5]297,强调计划生育“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计划化”[5]298。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正式召开,对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统一规划和部署,建立起了初级环保组织网络,并开始有计划地开展污染防治工作。植树造林、保护水土、兴修水利以及控制人口等一系列规划和设计反映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是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开端,将生态保护初步提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日程。

(二)生态现代化建设取向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生态建设进入正轨,党中央积极谋划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相继落实了一系列生态建设举措。这一时期,由于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资源消耗过大,使生态问题在我国短时期集中爆发,增加了生态现代化建设的难度,同时也明确了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双重任务:既要加速工业化建设又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标志着生态现代化建设取向的形成。

1.注重经济建设和保护环境的协调统一。面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因“以粮为纲”而产生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邓小平给予高度关注,指出“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因为我国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6]。因此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邓小平就强调将经济建设和保护环境统一起来,注重二者的协调发展。1983年,我国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出台了一系列生态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同时提出了依靠科技探索减少资源消耗的发展思路。

2.确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指导方针。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和资源短缺的矛盾日渐突出。在批判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江泽民提出:“世界发展中一个严重的教训,就是许多经济发达国家走了一条严重浪费资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结果造成了对世界资源和生态资源环境的严重损害。我们决不能走这样的路子。”[7]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8],坚持走经济、人口、环境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正式纳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设计当中,并成为重要的指导方针。党的十六大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重要建设目标,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9]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突出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3.开展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基于我国资源环境情况不容乐观的现状,胡锦涛强调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现代化建设实践,将自然的承载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建立绿色经济核算方式,明确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标准,将资源的损耗纳入经济效益的评估中。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对传统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一次重要调整,意味着保护环境,维护人民的生态权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维度和目标。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列为基本国策,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并列,提到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这一变化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从对生态问题的初步重视到将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发展高度,这一历史性转变表明我国已经开始积极探寻自己的现代化路径,渴望通过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来化解现代性危机。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是这一时期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线索。

(三)生态现代化建设主题的确立

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加剧,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对立的实质是人类社会的利益之争在自然界中的表现和升级,归根结底是由人类经济社会的传统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造成的。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性和协调性”的主题,就加强生态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全面设计和规划,促进了生态保护与现代化建设的融合发展。

1.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发展思想。在对社会主义社会生态现代化建设规律深刻总结的基础上,习近平先后提出了“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10]209,“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1]52等一系列创新性、战略性的新思想,对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发展路径进行了新的阐释,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建设理念的内核,并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2.加强生态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当中,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的目标。党的十九大又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其实质就是“将绿色发展思想的具体理论、原则、目标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12],为实现生态建设与现代化的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全方位开展生态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后,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原则,我们党积极探索高质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生态技术,以科技创新带动绿色循环低碳产业体系的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惠民举措;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与此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承诺中国将严格遵守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同时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通过国际合作开展全球性的生态问题治理和环境改善,开启了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现代性危机不断凸显的背景下,福斯特指出:“如果想要拯救地球,就必须摈弃这种鼓吹个性贪婪的经济学和以此构筑的社会秩序,转而构建具有更广泛价值的新的社会体制。”[13]现代化的生态转向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尝试消解现代性危机而提出的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径,目的是通过生态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类发展向更高级、更先进的形态转化。面对现代性危机,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化解危机、解决现代性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践创新,实现了对西方传统现代化模式的超越。

(一)完成现代文明观的转型

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既面临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传统现代化任务,又肩负着加快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迈进的赶超型建设任务,于是代表传统社会、工业社会、生态社会的三个不同的文明范型便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特有的内在矛盾。工业文明对传统文明的否定、传统文明对现代文明的排斥以及生态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解构充斥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一直努力探索将这三种相互冲突的文明范型协调、整合到一起的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正是这一实践探索的重要成果。不同于以往文明观对物质文明的单纯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又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追求人类社会与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创造性地探索以生存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重塑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路、以发展促进生态矛盾解决的新路径,其思想内核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从“人、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整体性出发,肯定了自然存在的先在性和内在价值,揭示了人对自然系统的高度依赖性,并尝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重建人与自然更高层次上的协调关系。第二,促进生态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立足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条件,确立了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同进化与和谐发展的目标,通过对社会经济观、政治观、价值观和科技观等方面的一系列生态化改造,推动我国社会的绿色发展。第三,促进社会文明的现代化转型。一方面,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促进了人类文明视域由社会世界向自然世界的拓展,拓宽了人类文明的范围。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又超越了传统的单一的物质文明,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进而勾勒出一幅以自然存在为根基、以社会和谐为核心的全新世界图景,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文明观的一次重要转型。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共产党多年来生态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中既包含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属性,又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个性特征。从总体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体现出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对生存境遇的更高追求,提升了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人类社会在更高层次上的文明和进步。

(二)实现现代化发展理念的超越

自人类开启现代化进程以来,西方传统的发展观一直是驱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主导观念。这种发展观是把科技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财富的集聚作为衡量标准的。在传统发展观的支配下,人类社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在生产力水平不是很高的条件下,这种发展观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显示出其基于时代条件的进步意义。与此同时,传统发展观也激化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同外部自然界的冲突,即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根植于自然资源的大量耗损与破坏基础之上,其结果必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因此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不断探寻消解经济进步和环境之间对立关系的新思路。2013年,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两山”理论,强调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10]209,指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率是杀鸡取卵,自取灭亡。习近平充分肯定了生态环境作为自然生产力对社会生产力的基础性制约作用,并将生态环境纳入社会生产力系统,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相适应。正是基于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强调通过发展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驱动发展,并将推动绿色发展提上现代化建设日程。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新时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是中国共产党在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问题上的新思维,充分彰显出中国智慧的魅力。

(三)促进现代化建设模式的创新

西方国家的传统现代化建设是以实现工业化为目标的,采取的是以工业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单向度的建设模式,以追求经济增长为单一目标。在现代性危机产生后,采用的也是先发展后治理的解决方案。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工业化和生态化两个进程同时进行的,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互交织增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导致传统的现代化建设模式对中国的适用性大大降低。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协调共同进步,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把握人与自然内在矛盾与现代化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位置,将生态文明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评价标准。为此,我们党致力于推进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向以生态化为核心的生态现代化的转型,并在实践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现代化建设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现现代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将环境系统的承载水平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支撑。同时,通过现代化建设主导生态环境的演变,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经济保障,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将生态现代化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生态生产力,促进新旧动能的转换,合理设计生态产业布局,做大做强生态产业,在科技发展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进程和生态建设关系的定位,厘清了工业化和生态化的关系。在现代化自身的框架内,我国生态现代化的建设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现代化所引发的现代性危机,增强了现代化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为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四)拓宽现代化发展的全球视野

中国共产党不仅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当中,而且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人类命运的高度,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号召,呼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态环境治理。西方传统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和资本的全球扩张是伴生的,资本的反自然性使资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突破了国家的界限,形成了对全球自然资源的无限制掠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世界全面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使生态危机开始在全球蔓延并不断深化,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生态问题全球化是西方传统现代性危机的必然结果,生态危机的全球性质也表明仅仅依靠单个国家或是在国家的体系框架内是无法真正克服和解决危机的。正是认识到了生态问题全球化的本质和根源所在,中国共产党在生态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率先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思想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大同”“天人合一”等思想为底蕴,从以下三个方面指出人类社会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第一,人类社会拥有共同的价值理想,习近平将其概括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代表了全人类的共同愿景。第二,人类社会拥有共同的利益追求。世界一体化进程使国家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大幅提升了国家间在发展经济、环境治理、国家安全等方面利益的相关性,使各国成为休戚与共的利益整体。第三,人类社会承担着共同的责任。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生态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严重挑战。作为拥有共同价值理想的利益整体,世界各国也承担着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全球性问题最终要靠权责一致的共同体来共同解决[14]。中国共产党站在世界历史的战略高度,将全球性生态问题的解决纳入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中,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视野出发,提出建设清洁美丽生态世界的发展目标,将人类发展、国家进步和生态环境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以生态治理的全球性战略合作来共同回应和解决全球性生态问题。中国共产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拓宽了现代化发展的全球视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出发为全球生态危机的解决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共产党应对全球性生态问题的积极负责态度,为实现世界永续发展所做的贡献都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负责任的党,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在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一系列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留下了宝贵的建设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0]10这些建设方案和经验夯实了生态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深化了对生态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明确了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节点,强化了生态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智慧。

(一)生命共同体思想是生态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1]50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打破了近代以来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分,将人与自然的奴役关系转化为平等关系,冲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藩篱。生态危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西方近代哲学的主体性转向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的至上性,并最终通过启蒙运动使人取代上帝成为唯一的主体,这一思想根源最终导致人和自然的主客二分,人成为自然的主人,成为自然万物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中心,自然界成为客体,仅为满足人的需要而存在。这种主体主义最终发展成人类中心主义,高扬起人类向自然进军的旗帜,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尽掠夺、大肆开发和任意破坏。现代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以能源的高消耗为代价的,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稀缺,因为争夺稀有自然资源而引发的国家、地区、群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浮出水面,并同人的生存发展与自由、社会的经济增长与进步、科技的发展与前途等诸多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构成一种普遍的世界性问题与危机。正是在深刻认识到人类中心主义弊端的基础上,习近平充分肯定了生态的自然价值,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揭示了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内在关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从价值层面构建起人与自然真正平等的正义秩序,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判断标准,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并从行动层面提醒人们对自然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中国共产党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当中,提出现代化建设要在经济进步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们美好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与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三重满足。这种人与自然双赢的经济增长模式能够促进社会生产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为消解现代性危机做出的创新之举,经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生态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检验,已经体现出超越西方传统现代化道路的显著优越性,为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认真贯彻落实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是夯实生态现代化建设理论基础的必然要求。

(二)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对生态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马克思指出:“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5]这一观点充分表明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生态环境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生态环境构成了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前提。正是基于对二者之间关系的深刻认知,中国共产党在生态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始终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作为基本建设原则,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动态平衡中探寻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相容相生的多种途径,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经济与生态之间关系的理解:第一,现代性危机所引发的生态问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传统矛盾最终要靠发展来解决。因此,在兼顾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前提下,将经济理性和尊重自然内在统一起来,促进传统生产力的生态转向,大力发展生态技术,依靠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积极构建绿色生态体系和经济体系,既是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积极主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二,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根本原则是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发展。生存与发展的矛盾与现代化建设如影随形,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将经济和发展对立起来的观念,努力推进经济现代化的生态转型,将经济建设置于生态资源的可承载程度之上,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第三,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支撑, 必须重视环境的保护,构建环境保护的新格局和资源节约的新局面。在必要时为保护环境需要放弃一部分经济利益,才能最终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和在保护中发展。中国共产党将这些理解和认知付诸实践,贯穿在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当中,并于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当中,有效地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及社会建设的融合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既充分反映出我们党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科学判断,也说明我们党对生态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三)生态共享是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节点

能否实现生态共享是考验一个社会生态现代化制度建设能力和水平的关键节点。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表明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已经得到了满足, 而对美好生活的价值需要则在日益增长”[16]。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7]充分表明生态共享是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生态共享直接关系着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能否为民众共享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为民众共享,是关乎生态现代化建设效果的关键所在。生态共享展现了生态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构建基于正义的社会制度安排是实现生态共享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在生态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以维护生态共享为宗旨,以保护环境为制度设计的起点,以明确环境保护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为核心,促进现行的各种制度、体制、机制和规则的改革与创新。既要合理规范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又要完善生态利益分配机制和成果共享机制,最终建立起人们处理环境问题的社会规范体系、政策体系以及考察评价机制,形成生态共享得以实现所必需的规范制度、社会机制和社会氛围,以制度的合理性保证生态共享的公正性。从这个角度看,生态共享的实现不仅关系到生态问题能否真正解决,还检验着一个社会的制度、治理能力、管理机制和手段的有效性。正是把生态共享的实现作为生态现代化的基本遵循和重要指南,有效地增进民生福祉,我国才逐渐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道路。

(四)党的领导是生态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异质性和离散性特征也逐渐显露出来。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利益主体的分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元导致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和社会问题增多。我国社会已经进入矛盾多发期、改革深水区,这些社会矛盾和危机成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干扰力量,并深刻影响着我国生态现代化的发展和走向。社会的良性发展需要有强大的领导力量,对生态现代化建设进行统筹协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表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实现生态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生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就是党的政治纲领和奋斗目标在现代化建设问题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使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第二,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化解经济增长和环境发展不和谐引发的社会矛盾,为生态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间的矛盾是现代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化解有赖于我们党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在实现生态共享的过程中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定。第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规避社会改革风险,规范各种社会关系。作为赶超型的后发现代化国家,我国的生态现代化建设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工业化和生态化双重任务,必然要在全社会推行深层性的、大范围的、高风险性的社会改革。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冲突应急机制,以尽可能规避社会改革带来的各种风险,统筹协调各种社会关系,才能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生态现代化建设并保证其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现代化文明生态
边疆治理现代化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