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品质旅游时代背景下黑龙江伊春森林旅游效益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
2020-03-02虞小金郝云霞
●虞小金 郝云霞 张 韩
一、品质旅游时代的到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就旅游业而言,也进入了“需求品质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出游机会的不断增多, 人们对旅游的追求开始从“有没有去游”转向“游得好不好”。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环境质量、旅游接待设施质量与服务水平、旅游产品的内涵和丰富性,以及政府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伊春森林旅游发展现状
黑龙江伊春市以林闻名,其森林覆盖率高达84.7%。目前,伊春已建成百余个景区,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 处,A级以上景区 32 个,S 级滑雪场 4 个,国家级森林(湿地)公园12 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 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 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7个,省级旅游度假区4 个。2018 年,伊春共接待旅游量1584.5 万人次,旅游收入145.5 亿元,全年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实现了25%以上的增长,荣获“中国最具潜力避暑旅游城市”“《魅力中国》十佳魅力城市”等称号。
三、伊春森林旅游发展效益评价
旅游业作为伊春的支柱性产业,已成为带动其发展的先锋主力,对于不断提升当地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效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旅游收入逐年速增、相关行业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政府税收增加显著,经济实力稳步增强,又反作用于当地投资建设,形成良性经济循环上升趋势。
森林旅游的发展推动伊春当地与外部的旅游通道更加顺畅便捷,包括信息通道和交通通道。随着对旅游多元化营销推广的需要,各区域政府部门与景区积极搭建旅游信息开放平台。旅游的发展大大了促进伊春航空、铁路和公路交通的增量提效,不仅缩短了伊春与外部的距离,也增加了伊春各区域之间的紧密联动性。日渐增多的游客流量,促进旅游接待设施的发展完善,餐饮住宿数量不断增加,星级酒店从无到有,各类民宿蓬勃发展,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拓宽了当地居民收入渠道。森林旅游带动了各类农林产品的销售,刺激了快递物流的发展,同时推动农林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旅游在带动众多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致力扶贫攻坚战,对伊春林区林业经济改革发展的平稳过渡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森林旅游为当地人提供了更多优质休闲场所,丰富群众文体活动,提高居民文化素养。森林旅游强调资源保护、生态优美,森林旅游的不断兴盛,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有力推动了当地环境污染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
四、伊春森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不足。在伊春旅游开发初期,景区建设大多依靠资源所在地的政府部门或林业局,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部署,在森林旅游产品的设计上缺乏对原生性、文化性和主题性的探索,各景区景点难以打造自己独特的旅游品牌形象。
旅游设施与服务存在严重不足。交通供给难以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在铁路方面可与外部直达联系的城市仅有哈尔滨、大连等少数几个,内部城区与景区之间的小交通极不完善,很少有公交可直达各景区。旅游餐饮住宿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层次定位,总体水平偏低,难以满足游客对于品质旅游的消费需求。
旅游企业结构不完善。当地旅行社数量明显不足,团队旅游发展受到限制。旅游娱乐企业较少,对森林资源旅游的补充提升力不足。旅游商业不发达,可供旅游者购买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等种类和数量少且质量偏低,缺乏特色。
旅游专业人才短缺、新兴技术应用不足。伊春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边缘地区,由于待遇和平台的限制,一方面人才流失严重,另一方面人才引进困难。在旅游发展与管理方式上过于传统,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缺乏朝气与活力。
季节旅游发展不均衡。受到自然气候的限制,伊春部分森林景区在冬季难以开展旅游娱乐活动,形成明显的旅游淡旺季,造成淡季时期大量旅游资源设施闲置、居民收入锐减。
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不足、旅游产能过剩。伊春旅游信息体系不够完善,客源市场开发定位不明确,对外营销推广力度不足,外界城市的旅游消费者对伊春旅游品牌形象感知度较低,客源不足,旅游产能过剩明显。
旅游管理权责不明确、旅游投资建设不足。伊春旅游业多头管理问题突出,旅游企业化市场化发展进程缓慢,投资环境不够明朗,且伊春经济欠发达,财政实力较弱,用于旅游发展的专项资金有限。
五、基于品质旅游趋势提出伊春森林旅游发展对策
转变依靠旅游资源吸引发展旅游经济的传统思想,正确把握“需求品质化”的旅游时代趋势,树立好高价值、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宗旨,推进伊春森林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旅游产业部门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各相关方权责要求,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释放伊春旅游市场活力。
加强伊春旅游业发展统筹规划。由于伊春各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有较大相似性,规划开发中既要注重伊春作为一个整体旅游大品牌的打造,又要结合各区特点和条件进行不同的旅游小品牌建设以达到去同质化目的,提高旅游吸引力。
加大旅游发展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交通、通信(包括5G)、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营造良好投资环境,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旅游业,推动各类涉旅企业发展,不断优化完善伊春旅游企业子系统。
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森林旅游产品供给体系。一方面强化基础休闲观光产品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不断开发更多功能丰富、形式新颖的旅游产品,增加旅游“静态+ 动态”的多元化体验。大力发展夜态旅游经济,延长游客消费链。加强伊春森林旅游淡季项目建设,促进伊春旅游四季连续发展。
提升伊春旅游接待设施与服务水平。提高旅游餐饮住宿的质量标准,开发多种优质特色民宿,完善市区景区之间的道路交通体系,丰富景区休闲游乐施设及解说系统,着重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打造一支高水准旅游服务团队,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旅游需求。加强“旅游诚信基金”建设,落实“先行赔付”机制,保障旅游消费者权益。
加快人才引入,强化科技支撑。出台更有利于引进旅游人才的优惠政策,注重营造更加开放、公平的职业发展平台,让青年人才得以安身、安业、安志。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3S”、AR、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加快打造“伊春旅游通”等智能APP,推进伊春智慧旅游发展进程。
提高社区参与度。给予社区居民旅游创业就业更多的优惠政策,不断加大社区居民的旅游福利,提高参与感、收获感和幸福感,以开启伊春“全民营销”的旅游推广新模式,全民发展旅游,打造真正具有深厚人文情怀的“森林人家·品质旅游”的伊春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