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同步伐 以人民为中心 推动地方社科院智库创新发展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夏锦文访谈录
2020-03-02
●本刊记者 李 雪
编者按:智库是专门从事知识和思想生产、开发的研究机构,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在中共中央文件中使用“智库”概念,随后出台《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智库建设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我国智库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快速发展,为社科院智库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在新时代如何加快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更好地守正创新发挥智库职能,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在2019年9月召开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新时代智库建设论坛暨第22届全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上,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夏锦文谈到:“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地方社科院智库创新发展。”并结合近年来江苏省社科院推进新型智库建设的举措和成效,讨论了新时代加快推进新型智库建设的做法。本刊将夏书记的发言以访谈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记者:夏书记,您谈到推进新型智库建设要“与时代同步伐”,我们要找准新时代地方社科院智库的职能定位。请你谈谈,我们如何找准新时代地方社科院智库的职能定位?
夏锦文:社科院作为官方设立的专业社科研究机构的属性,决定其政治性、学术性、社会性特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这为新时代社科院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提供了根本遵循。地方社科院要在新时代充分发挥党的理论阵地、社科专业研究创新基地、新型智库的三重职能。近年来,我院根据三位一体的职能定位,大力推动并协调推进学术研究、理论阐释和决策咨询“三支笔”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效。2017—2019年近三年内全院学者发表400多篇C刊论文,出版120多部学术著作,同时也在中央和省级党报党刊上发表310多篇理论阐释文章,组织实施书记省长圈定课题58项,编发并上报《决策咨询专报》《江苏发展研究报告》318期,近百篇研究报告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批示,其中三分之一为书记、省长批示。
新型智库建设是地方社科院的三位一体职能构架中的重要环节,是顺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趋势亟待创新提升的重点领域,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特殊的紧迫性。迈入新时代,地方社科院智库建设与其他两项职能之间关系应怎样处理呢?智库本质上发挥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某种程度上,决策咨询是做“实功”,需要立足新时代改革开放实践,对知识思想进行创新性创造性开发应用。专业学术研究则是“十年磨一剑”打基础的“潜功”,理论阐释宣传是引领社会共识、汇聚精神动能的“显功”。从提升智库研究水平的要求上看,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成果必须通过扎实做“潜功”筑牢学理支撑,也必须注重做“显功”,站稳立场,把住方向,确保正确理论对智库研究的引领。从充分发挥智库作用的要求来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除参与决策、建言献策以外,开展前瞻性、储备性研究,并在广泛领域内发挥话语影响也是重要功能。因此,地方社科院只有协调处理好学术研究、理论阐释、决策咨询三项工作的关系,才能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智库建设定位,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赋予地方社科院智库的使命责任。
记者:夏书记,您谈到推进新型智库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地方社科院智库。请您谈谈,我们如何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地方社科院智库?
夏锦文: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社科院建院40周年的贺信中,提出“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文艺界社科界全国政协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随后在《求是》杂志撰文进一步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明确提出“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的要求。地方社科院智库建设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键看是否解决了为谁立言这一根本问题,关键看是否坚持“为人民做学问”这一根本标准。
智库建设“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地方社科院智库,首先必须加强党对社科院的全面领导。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地方社科院智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专业研究机构,这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区别于其他智库的根本标志。从事智库工作的党员知识分子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是对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最好诠释,是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强化社科院党的建设,要重视总结社科院知识分子密集的特殊规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一方面,要加强引导管理,着力深化理论武装,强化纪律建设,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守好建强意识形态阵地。另一方面,要以改革促发展,统筹抓好人才队伍、阵地建设、研究规划、重点项目、重点资金分配、科研考核评价等工作,形成有效的科研组织机制和激发科研活力的管理机制。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地方社科院智库,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地贯彻到地方社科院智库的各研究领域,贯穿到学科建设、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评估等各方面各环节,持续丰富和完善社科理论和智库研究的主体话语。把新思想作为辨别学术上真正马克思主义的标准,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针,保证智库研究的正确政治方向;用新思想指导智库专家学者解读时代、回应时代,深刻认识新时代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关系形势的规律,保证智库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学习贯彻新思想蕴含的情怀和品格,推动智库研究工作进一步植根人民、深入群众,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用学术精品奉献人民,保证强烈的初心意识。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研究方法、强烈的初心意识赋予智库工作活的灵魂,其为智库工作提供的学理支撑,才能由内而外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有的特色、风格、气派。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地方社科院智库,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大兴调查研究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工作方法,也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作风的实践要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经常开展调查研究,才能把群众的真实想法和意愿搞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研究透彻。社科院智库搞好调查研究是提升成果质量的基础,更是关系社科院党风、作风、学风的根本问题。如果说高校智库可以凭借学科、人才优势提升影响力,党校、党政机关智库可以凭借组织体制优势增强话语权,地方社科院智库的成败,直接系于调查研究组织得细不细、开展的实不实。只有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才能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社科院开展调查研究要重视与“开放办院、开门办院”结合起来,与“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结合起来。立足基层调研发展长期跟踪研究和战略合作,以开放共享的态度,加强与有关部门、企业和基层市县长期联系,用主动服务的精神,巩固与基层合作共建的研究平台,用务实管用的成果,积极参与地方发展建设和重大决策,总结提炼基层先进经验,帮助基层研究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
记者:当前,地方社科院智库的发展空间受到来自高校智库、民营智库的挤压,构建起自身发展优势、增强智库竞争能力,是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请您谈谈如何构建地方社科院智库的发展优势。
夏锦文:构建地方社科院智库的发展优势,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着力提升科研组织化水平。新中国成立早期,在中央和各地建立官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业机构,就是为有组织地开展社科研究活动。这也是改革开放初期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级社科院的基本目的。因此,科研活动组织化是社科院必须具备并不断巩固的一项传统优势。如果说高校智库建设受知名学者个体、单一优势学科的影响更大,社科院智库建设则应更加强调专家群体的组合优势,增强多学科统筹研究的能力。社科院智库进一步提升科研组织能力,要重视发展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增强学科发展的前瞻性,提高学科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特别是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研究,强化全局性、战略性、储备性、基础性研究,做强智库研究的根本理论资源。要聚焦新时代使命任务,坚持问题意识和需求导向,支持前瞻性、新兴交叉学科发展,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筑思想策源地。要重视区域特色学科发展,支持反映地区特色的传承学科发展,重视赓续文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革命文化资源,建立比较优势。
第二,着力培养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从人抓起,久久为功。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社科人才队伍是推动社科院智库创新发展的最具能动性的力量。受人才队伍新老更替、竞争流动和事业单位人事体制的影响,地方社科院智库面临一定人才困境,表现为学术领军人才短缺,学术骨干年龄断层,优秀人才引进困难等。因此必须进一步突出人才队伍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紧贴社科院实际构建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富成效的人才工作制度体系,加快培育和引进优秀人才。结合增强“脚力、眼力、脑力、体力”教育实践工作,狠抓青年人才工作,坚持普遍关心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工作上提供条件与生活上提供帮助相结合、发挥作用和自主发展相结合,选苗子、压担子、引路子,构建个体优秀、层次合理、传承有人的学术团队。进一步完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激发科研创新热情,为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积蓄优质人才资源。
第三,着力打造社科院智库标志性成果集群。坚持用精品成果奉献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的“四个坚持”要求之一。不断推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标志性成果,是地方社科院智库扩大学术界、理论界影响的重要方式,也是我们评价人才、考核工作的核心指标。近几年,我院大力推动研究成果质量提升,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引导科研成果向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重转变。鼓励申报高层次课题、发表高水平成果、争取高等级奖项。制定社科学术文库出版计划,分六个系列汇编出版标志性成果。新时代打造社科院智库的标志性研究成果,核心要求是增强研究成果的自主性、独创性,以学术话语贡献力赢得智库发展机遇。要把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学理化作为关键和重点,善于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中提炼标识性概念,构建成体系的新理论、新范畴、新表述,加快中国话语的国际化步伐。要强化智库研究的问题导向,深化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和重大实践经验总结研究,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揭示发展规律,用厚实的学术创新为新时代发展找准思想突破口、锚定改革新路径。要进一步健全推出学术精品的鼓励激励机制,完善自主性、独创性学术成果和学术人才的科学评价体系,切实用制度创新激发学术创新创造活力。
第四,着力构建高端智库研究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近年来,我院加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金融研究院、文脉研究院和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建设,构建“四院一中心”智库平台体系,带动发展院内其他智库平台。目前,大运河院和区域院被批准为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我院还成立了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等一批院内智库平台。各智库向基础延伸触角,如大运河院已经在地市和高校成立7家分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也与县市共建了一批研究基地。地方社科院智库要始终坚持“定位高远、瞄准一流”谋发展,把研究回答新时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研究主攻方向,切实增强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和凝聚社会各界共识的能力。要打通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关系,把宣传阐释党的理论方针路线政策与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统一起来。聚焦国家战略和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难点问题,提供战略性、前瞻性对策建议。同时,要加强与决策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推动相关领域研究团队和智库平台的合作共建,推动理论与实际更紧密结合,引导和支持新型智库健康发展、更好发挥作用。
记者:通过与夏书记的交流,可以看出,江苏省社科院近年来大力推动并协调推进学术研究、理论阐释和决策咨询“三支笔”建设,不仅充分发挥了社科院三大职能,还积极推进了新型智库建设。在智库职能定位、深入调查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成果集群、构建智库平台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不仅推进了新型智库建设,还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也为未来智库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设想。相信在江苏省社科院守正创新的不懈努力下,将会更加推进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创新发展,推出更多高质量的智库成果,更好地服务江苏、服务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