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电影中视听语言的艺术化阐释

2020-03-02秦晓蕊

剧作家 2020年5期
关键词:艺术化长镜头受众

■ 秦晓蕊

伴随着“快餐化”时代的到来,“微”生活成为了时代的宠儿,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丰富了广大受众的精神生活。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趋完善,受众对相关载体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大批的影视投资商开始进军微电影创作,“短、平、快”的传统创作已然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多维度的视听语言艺术化呈现是当前微电影的魅力所在,如何实现微电影的多维度艺术表达不仅有助于提升当前微电影的创作质量,也可以为新媒体的影视创作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本文从色彩构图、镜头应用、听觉表达三方面探讨微电影的视听艺术呈现。

微电影作为一种具有系统制作体系的新媒体艺术形式,能够将取材于生活的故事素材和艺术构思以光影艺术组合的方式呈现出来,但现阶段,微电影的创作过多地重视视听语言的写实表达,对于画面的声画艺术表达的相关研究较少。笔者以微电影视听语言的艺术化表达为研究视角,综合分析微电影视听语言的艺术化表达,力争为当代微电影的创作提供理论支持。

一、多角度构图体现情感张力

微电影的构图能够实现作品内容的直接表意功能,较为常见的构图方式主要分为三种:画框构图、开放构图、镜面构图。在微电影作品中,通过拍摄主体日常生活的门缝、走廊、窗框等,构成作品拍摄的相关框架构图。这种构图方式作为一种构图表现符号,凸显出拍摄主体中的人物,与下一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能够进一步丰富作品的视觉传达,或者间接暗示偷窥的行为。开放构图是一种静态的凝视,通过远景拍摄营造出一种距离感。而镜面构图则是利用人物和镜子中影像的交相呼应形成虚实相对的艺术效果。三者多角度灵活组合可以实现微电影的艺术化表达,构建出更为真实的场面表达。

二、长镜头表现艺术情感

所谓长镜头是在一个单段的时间内呈现的完整情节,通过这种拍摄方式来表达情感,讲述故事情节。通过长镜头的拍摄可以让受众更加清晰地感知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有助于微电影作品的情感艺术表达;通过长镜头的拍摄展现连续的事态,营造出一种生动、真实的影视艺术效果,为受众带来更加自然的感官体验。在长镜头的运用中,创作者可以根据镜头的精神类别和焦距变化进行灵活运用,创作出一种东方含蓄美。如在微电影《两个硬币》中的长镜头:母亲在为学费发愁,马路另一边两个善良少年因为两个硬币而躲过一场车祸,长镜头的平稳叙事表达出的是一种含蓄的真善美。

三、声音造型进一步升华主题

声音造型是声音元素在微电影中的一种视听艺术存在,声音造型在丰富视听语言的同时也进一步地扩张了微电影的时空因素。微电影的声音造型按内容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人声、音乐、音响。在微电影创作过程中,根据相关的内容创作需要,对作品中的声音造型进行适度的艺术处理,塑造生动的声音形象,能够完善影视作品的视听创作,完善作品的主题,进一步强化微电影的作品内涵,扩展作品可表现的立体空间。

微电影中的视听语言艺术化表达,以其快节奏的再现技法向受众传达艺术化的故事内容,在有限的播放时长内将作品主题内容艺术化地呈现出来并非易事,这就需要创作者在掌握多角度的拍摄剪辑应用技法的同时,还要考虑相关的声画组接和艺术融合,用完整的视听场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才能给受众带来美的感官享受。

猜你喜欢

艺术化长镜头受众
地铁车站装饰装修的艺术化设计与应用
艺术化 可否成为乡村的未来
开化长镜头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浅谈实验影像中长镜头的运用与表现
毛卫宁与他的长镜头
韩剧《坏男人》艺术化叙事策略浅析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