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网络新兴夸赞构式“被X耽误的Y”

2020-03-02孟可馨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构式语义语法

孟可馨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一、引言

近来,“被X耽误的Y”结构在网络上高频使用,但是它的意义和用法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

(1)普京:一位被总统职务“耽误”的律师。(《央视网》2018.06.06)

(2)这节奏感也太好了!被军人“耽误”的舞蹈家。(《人民网》官方微博2019.10.07)

(3)“被体操耽误的画家”陈一乐表示自己最爱画星空,看着美丽的星空能让自己平静下来。(《广州日报》2018.05.11)

与传统的偏正结构“被X耽误的Y”不同,上述各例中“被X耽误的Y”的语义发生明显变化,均表示对某(些)主体的夸赞。如例(1),普京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法律系,身为总统的他认为自己也完全可以胜任律师的工作。因而称普京为“被总统职务耽误的律师”是在肯定其总统身份的同时又赞赏其在法律方面的才华。同样,例(2)是对军人整齐且富有节奏感的舞姿的赞叹。例(3)是对体操运动员陈一乐兼具高超绘画水平的夸赞。

“被X耽误的Y”表夸赞的用法最早出现于2016年,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为祝贺中国女排夺冠创作诗歌,被广大网友调侃为“被乒乓球耽误的诗人”。此后,该用法在互联网中迅速流行起来。

二、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

根据Goldberg(2007)的构式语法理论,构式指的是语言中相对固定的形式与意义的配对体,其形式和意义不能从其组成要素或其他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1]陆俭明(2008)在论述Goldberg的构式语法观的局限时指出,Goldberg将构式孤立化,抹杀了尤其是句法层面构式之间的相关性。[2]陆先生认为在“张三吃了个面包”等句子上感觉不到那种不可推断的构式义,原因恐怕就在于从词语推导出的意义与构式的意义正相吻合,理解得以顺畅进行,构式义也就透明化了。刘大为(2010)在认同陆先生的构式观的基础上指出,语言的事实应该是既存在不可推导的构式,也存在可推导的构式,每种语言中的简单句构式无疑都是可推导的,不可推导性不是构式的唯一性质。[3]且进一步将构式分为语法构式和修辞构式两种,语法构式指的是任何一种可从构成成分推导其构式义的构式,以及虽有不可推导的构式义,但已经完全语法化了的构式。修辞构式指的则是所有带有不可推导性的构式,只要这种不可推导性还没有完全在构式中语法化。如果按照刘大为先生的构式理论来看,“被X耽误的Y”构式其实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 “被X耽误的Y”,它是一种语法构式,也就是从其构成成分的语义能直接推出其含义,比如“被名字耽误的一本书”就可以推导出“这本书受到其名字的影响而被耽误”,“名字”对“书”造成影响。另一种即新兴的网络流行的“被X耽误的Y”,它则属于修辞构式,如例(1)—(3),我们无法从其表层形式或构成成分上直接推断出其含义,其语义关系远比其传统语法构式的语义关系更加丰富,更加复杂。

(一)语法构式“被X耽误的Y”

传统“被X耽误的Y”是由定语“被X耽误的”和中心语“Y”临时组合而成的定中短语,语义明晰,结构关系松散,具有可推导性。该构式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被”字结构中的受事对象“Y”一定受到了“X”的影响,二是受动词“耽误”的词义影响,整个构式带有不如意的语用色彩。如:

(4)为什么羡慕年轻?那是因为你们有一个光明的未来,那是因为大多数被时代耽误的中老年人相信你们会活得比他们那几代人要好,你们有更加光明的未来。(北大CCL语料库)

(5)我们过去三十年的发展,基本上是跟随国际发展的大趋势,把以前被我们耽误的路日夜兼程地赶了回来。(北大CCL语料库)

例(4)中修饰语“被时代耽误的”是对中心语“中老年人”的限定,二者直接组合构成定中短语,整个结构的意义随着其字面含义直接相加而浮现出来,即表示这些中老年人是因受到某一时代的影响而被贻误的一批人。动词“耽误”意味着“拖延贻误”,某人或某事被耽误往往是人们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因而使得整个结构带有不如意的语用色彩,例(5)与之同理。

(二)修辞构式“被X耽误的Y”

与传统语法构式不同,当代汉语中新兴的“被X耽误的Y”是一类修辞构式,其构式义无法从其构成成分自身的意义上推知,因此具有不可推导性。陈晓蕾(2016)指出,语法构式变为修辞构式是一种句式的语法化,是一种因语义结构或语义关系的衍生而由实(表具体、实在语义的句子)到虚(表抽象概括义的句子)的过程,是由表示指称客观事物与逻辑关系的句子变为表达特定语用效果和特定语义关系的句子。[4]与语法构式相比,作为修辞构式的“被X耽误的Y”呈现以下不同的特点:

1.变项“X”与“Y”的语义范畴被限定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修辞构式“被X耽误的Y”的变项“X”多表示某(些)主体所从事的稳定工作或长期保有的代表性身份,变项“Y”表示某(些)主体临时从事的工作或擅长却并非其主业的领域。如:

(6)靳东化身现场主持,带领众主创行开机流程,画风幽默逗趣,一副“被演艺事业耽误的好主持”的模样。(《环球网》2017.04.24)

(7)李丹在赛场外还有一项技能——画画,中国速滑世界冠军叶乔波甚至认为她是“被滑冰耽误的画画天才”。(《广州日报》2018.02.25)

(8)陈伟霆张艺兴:被颜值耽误的喜剧演员。(《腾讯视频》2019.10.22)

例(6)中变项“X”由名词性词语“演艺事业”充当,这是演员靳东的本职工作,而进入变项“Y”的“好主持”则是他临时担任的工作;同样,例(7)中进入变项“X”的谓词性词语“滑冰”是运动员叶乔波的主要工作,“画画”只是她所擅长的事情。值得注意的是例(8)中的变项“X”由名词“颜值”充当,虽说超出了职业身份的范畴,却仍是指称对象长期具备的属性。变项“X”的泛化趋势无声中印证了该构式应用范围愈发广泛的现象。

总之,通常情况下修辞构式“被X耽误的Y”的变项“X”与“Y”皆由表示某职业身份的名词性或谓词性词语充当,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变项“X”呈现泛化趋势,个别情况中意义上超出职业身份的语义范畴,变项“Y”相对来说较为稳定。

2.常项“耽误”的意义虚化

从上述例句中不难看出,修辞构式“被X耽误的Y”固化程度很高,有自己独立的语义。这种构式本身所具有的独立性意义将影响句子的具体表征义,同时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整合义,源于构式义与词汇义之间的语义压制:它是句式结构作用的结果,即当词处于一个构式时,结构中的其他部分就会对该词施加一种语义上的结构压力,进行语义限制,同时增加一定的语法特征,使其获得进入该构式的条件。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将“耽误”解释为:动词,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5]如:

(9)我不能耽误患者的救治。(《央视新闻》官方微博2019.09.11)

然而,通过对从互联网检索到的语料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当动词“耽误”进入修辞构式“被X耽误的Y”后其词义发生明显变化。如:

(10)鹿晗,一个被娱乐圈耽误的足球明星。(《环球网》2019.05.07)

(11)近日,河南省一位名叫徐国良的外科医生因为绘画水平出众,被称为“被医生工作耽误的画家”。(《健康报网》2018.03.24)

(12)郭德纲的搭档于谦,虽然也参与了几部德云社的喜剧片,但是,他今年监制并主演的电影《老师好》却给他带来了赞誉。网友们戏称于谦是“被相声耽误的影帝”。(《北京青年报》2019.08.18)

上述三例中处于构式“被X耽误的Y”中的动词“耽误”词义发生明显虚化,受构式压制的影响,其表“拖延”的动作性以及表“误事”的结果性均已消失不见,从而获得进入该构式的条件。

3.常项“被”的语法化程度加深

常项“被”在构式中以介词身份出现,《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介词“被”的解释为:用于被动句,引进动作的施事,前面的主语是动作的受事,被字后表施事的名词有时省略。[6]这就要求跟在介词“被”后的谓词性动词要兼具动作性和结果性,然而由上文可知,修辞构式“被X耽误的Y”中动词“耽误”受构式压制影响,其动作性和结果性已虚化,因而使得构式中的介词“被”也随之发生变化,其语法化程再度加深,原本的语法功能被削弱,虚化程度显著增强。

综上所述,新兴“被X耽误的Y”构式突破了原有语义的限制,已由语法构式逐渐演变为修辞构式,这种演变可以认为是一种句式的语法化。

三、修辞构式“被X耽误的Y”的构式义

从与“被X耽误的Y”语法构式的比较分析中可看出,新兴修辞构式“被X耽误的Y”的语义内涵要远远大于传统语法构式,常用于对某(些)主体的夸赞,其构式义可提炼为:本职工作或主要身份为“X”的某(些)主体在“Y”领域展露出过人才华。人们对这一构式义的理解是基于人们在一定社会背景和认知场景中对概念的重新解读和发现。如:

(13)11日,二青会女子自由泳100米(甲组)的金牌获得者杨浚瑄,其书法和绘画的造诣也让人惊叹。被网友称为“被游泳耽误的书法家和画师”。(《人民网》官方微博2019.08.13)

(14)5月22日,宁夏银川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的民警侯玺,在宁夏医科大学用流利的英语向15个国家的80余名国际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交通安全课。网友:一名被交警事业耽误的翻译。(《人民网》官方微博2019.05.24)

例(13)中“被游泳耽误的书法家和画师”的表层语义是游泳延误了杨浚瑄在书法和绘画领域的发展,然而,结合具体的认知场景可知,杨浚瑄不仅是一名游泳健将,还擅长书法和绘画且造诣较高,前者并未对后者施加阻碍。这一矛盾引发人们对该表达式进行重新解析,对构式中动词“耽误”的词义加以虚化处理,进而解读出该构式的深层构式义,即对游泳健将杨浚瑄兼具书法和绘画才能的夸赞义。同样,例(14)的理解也需要结合特定的话语场景和知识背景。

四、修辞构式“被X耽误的Y”的语用功能

特定构式具有的特定话语功能作为构式的重要语用信息,是构式解析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通过分析语料我们发现“被X耽误的Y”作为描写评价信息的特定构式,其语用功能主要聚焦于两方面:一是该构式往往表达的是一种主观性的夸赞评价;二是该构式的新奇用法增加了语言的幽默性,颇具调侃色彩。

(一)主观评价功能

人与人之间建立人际关系是一种包含听说双方互动的言语交际过程,评价在言语中有构建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马维野(1996)将评价定义为“主体对客体、客体行为以及客体行为影响的价值判断,有时也指这一价值判断的过程”。[7]也就是说,评价在本质上属于主观判断,带有主观性。从修辞构式“被X耽误的Y”的使用情况来看,其在话语交际中具有评价功能,表示对他人的夸赞,且这一夸赞性评价带有明显的主观性。沈家煊(2001)指出“‘主观性’是语言的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情感,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8]就修辞构式“被X耽误的Y”而言,其主观性主要表现在说话人的认识上。如:

(15)对于刚开场就怼人的高亚麟来说,温情和调皮间的切换是信手拈来的。不过,他不单单是个好演员,还是一个被演技耽误的好歌手。(《中国日报网站》2018.01.19)

(16)今年,王景春两次成为话题焦点,一是柏林获奖,受封影帝;二是在个人微博晒出五级焊工证,自封“被演艺事业耽误的电焊工”。(《北京日报》2019.04.30)

(17)如今谈起篮球,曹志顺还是很兴奋,经常在赛后调侃自己是被电竞耽误的NBA选手。(《新京报》2019.03.14)

例(15)中的“被演戏耽误的好歌手”是对高亚麟的评价,这一评价来自说话人的自我认知,是说话人“我”对所陈述的对象“高亚麟”持有的非常肯定的主观情感态度;例(16)和例(17)中的“被演艺事业耽误的电焊工”和“被电竞耽误的NBA选手”均是说话人对自己的评价。可见,这一构式不仅可用于评价他人,也可用于自我评价。但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对他人,这种评价都具有极强的主观性。

(二)制造语言幽默功能

语言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赋予了网民改造语言的有利条件,仅用简简单单几个文字,就能设计出一场网络狂欢的语言游戏。在日常交际中,根据语境和交际意图,人们常会采用异于常规言语的话语来表达情感,这些话语虽不符合交际原则但却可以达到幽默的效果。秦丽娟(2005)认为“幽默的本质特征是心理对立,这种对立指言语交际中听说双方的心理对立,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的语义矛盾构成了一种言语幽默”。[9]修辞构式“被X耽误的Y”通过语义压制产生“言外之意”制造言语幽默,“耽误”一词的意义本来是消极的,但进入修辞构式“被X耽误的Y”后,消极意义消失,整个构式的意义为积极评价义,由此这种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反差带来了幽默的表达效果。如:

(18)作为“被演戏耽误的歌手”,黄渤与《猪太郎的夏天》结缘献唱主题曲,正是因监制徐峥的大力推荐。(《新华网》2017.11.08)

(19)被网友调侃为“被县长耽误的金牌销售”朱明春,是安徽砀山县副县长,他在4次网络直播中卖出了近3万件砀山梨膏和砀山油桃,销售额达257万元。(《人民网》2019.07.30)

例(18)中“被演戏耽误的歌手”意味着黄渤不仅是一名演员,还是一名好歌手,其中的动词“耽误”在构式中的语义与受话人认知中的常规语义相对立,这一语义矛盾成功激活了该构式的言语幽默性,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夸赞构式因其特有表义幽默性而常用于说话人对某(些)主体的调侃当中,如例(19)。

五、修辞构式“被X耽误的Y”的流行原因

一个构式的产生不是单单一个方面的原因所能左右的,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它作为语言的一部分,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语用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近年来,修辞构式“被X耽误的Y”在现代汉语口语和网络用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语言使用中,人们总是不满足于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达,渴望使用独特的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新奇的表达方式往往被看作是时尚的标记。语法构式“被X耽误的Y”演变为新兴修辞构式后,其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被打破,旧形式表新意义的新颖用法迎合了当代年轻人在语言表达方面追求新颖独特、标新立异的心理,得以广泛使用。

其次,修辞构式“被X耽误的Y”所具有的不可推导性使其构式义的浮现呈现为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造成了理解的障碍。然而,理解时间的延宕使得人们对构式内外的细节给予更加充分的关注,进而大大加强了语义体验的深度。相比于表义直白的表达形式,这一构式往往能给人留下更深刻、更持久的印象,从而赢得人们的追捧,广为流传。

再次,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兴媒体迅速涌起,使语言的传播速度与改变速度不可同日而语。新媒体环境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能使流行语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由此为修辞构式“被X耽误的Y”的流行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且新媒体的主流用户为年轻人,他们不仅捕捉新奇语言的能力强且善于灵活运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被X耽误的Y”的使用频率。

最后,处于信息爆炸时代下的媒体工作者在拟定新闻标题方面将会面对更高的要求。传递信息的同时兼具创新性是一则优秀新闻标题的必备特征。修辞构式“被X耽误的Y”因其结构简短且语义独特能够有效地吸引读者眼球,常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新闻标题中,无形中也加速了该构式的流传。

六、结语

“被X耽误的Y”原本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常见语法构式,受一定语用动因的影响,演变为修辞构式。其变项“X”表示某(些)主体所从事的稳定工作或长期保有的代表性身份,而变项“Y”表示某(些)主体临时从事的工作或擅长却并非其主业的领域,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变项“X”呈现泛化趋势,个别用法超出这一范畴,而变项“Y”较为稳定;常项“被”和“耽误”在构式压制下,词义发生明显虚化;新兴修辞构式“被X耽误的Y”用人们熟悉的表层结构表达深层的语义关系,其构式义可概括为“本职工作或主要身份为“X”的某(些)主体在“Y”领域展露出过人才华”;该构式具有主观评价、制造语言幽默的语用功能;其产生和流行与网络语言求新求异的需求相适应,也与其特有的表达效果密切相关。

猜你喜欢

构式语义语法
语言与语义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主观性在口语构式中的非常规表达——以口语构式“V+他2+NumP”为例
强化显义与突出内涵:当代流行构式“不是所有的X都叫(是)Y”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