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一带一路”为引领 加大西部开放力度 推进民族地区发展

2020-03-02

贵州民族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民族

马 丽 金 浩

(1. 内蒙古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2.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西部地区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是新时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的关键环节。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西部建设到世纪之交的西部大开发,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带一路”倡议,西部地区的发展成效显著。党的十九大以来,西部地区的发展再次迎来新机遇,进入新阶段。在新时代加快推进西部开发开放的力度,对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一带一路”是推进西部开发开放的新契机

(一) “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西部的实施

2013 年“一带一路”倡议首次提出,2015年完成规划并实施,沿线涉及中国的省市区有18个,其中10个省市区均位于西部。截止到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成果清单包括了6大个类、283项[1]。7年来,在国家统筹推动东、中、西部梯度发展的战略决策引领下,所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

1. 提高了对外开放的程度。新时代“一带一路”是我国推进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据之一。“一带一路”规划中的6大经济走廊在国内都直接面向西部省市区,在开发和建设中推动了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带动了西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西部沿线省市区的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例如,在吸引外资上,2019年的11个月里,西部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为7.3%,位居东中西部最高[2]。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批复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位于西部地区的有6个,推动了西部省区对外开放的程度,使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这必将继续推动西部地区的发展。

2. 加强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西部地区运输能力相对较弱,现代物流业发展缓慢,多年来西部地区受地域和经济发展的限制,交通运输网的密度明显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内对外互联互通依然是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以“一带一路”为引领,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目前“一带一路”节点省区基础设施建设改观很大:典型的有西藏、新疆、云南等。西藏2019年完成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58亿元,目前西藏公路总里程10万公里,共运营5个运输机场,通航51个城市,货邮吞吐量43383.9吨[3]。新疆作为我国和中亚、西亚、南亚、欧洲联通的重要交通枢纽,交通运输日渐完善[4]。云南2019年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超过6000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达4031公里,客货航线达466条,国内外通航城市185个,通航里程达4538公里。2020年,云南全省综合交通建设投资目标超过3000亿元[5]。西部地区的省市区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抓手,为经贸往来创造便利条件,充分发挥了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中的交通枢纽作用。

3. 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西部省市区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比例,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对GDP的贡献越来越大。例如云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明显,2019年昆明市旅游总收入2733.61亿元,同比增长25.39%,接待海外游客149.4万人次,同比增长5.09%[6];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引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引入了很多开放创新平台,部分地区加速转型为国家现代制造业基地。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期,西部省市区可以在国家政策法规支持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创新和引进塑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从而推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 “一带一路”使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新时代,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更优化的配置,提升发展质量。“一带一路”引领下的西部大开发在新时代需要延续和强化。在这个意义上,西部大开发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西部大开发逐渐进入发展特色经济阶段,新时代应该抓住这个契机,依托外向型经济来促进西部的特色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兼具两种功能:一是开拓外向型通道,在对外开放中与东部地区互补;二是减少国际大环境对外向型经济的冲击,降低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区域发展不平衡有所缓解,东部地区快速发展并惠及中西部地区。经过20年的西部开发开放,西部地区不再是包袱,已经有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还可以为东部和中部的产业转型提供平台,为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20年里,西部地区发挥过稳定器和蓄水池的作用。“一带一路”提出后,西部地区的地缘优势有更多的机会得以利用和展现,未来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战略地位将更为凸显。新时代继续加大西部开发开放力度,有利于在新格局下继续统筹区域和城乡、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

(三)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西部开发开放的现实意义

1.“一带一路”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和均衡发展。7年来,我国西部地区获得更多的对外开放机会,这有利地缩小了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和东部的差距。“一带一路”倡议作为解决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新处方,将有助于西部打破陈旧的发展思路和体系的束缚,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和地缘优势,实现自身的发展,进而逐步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

2.“一带一路”有利于西部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竞争。在西部,“一带”拉近了中国与西部邻国的关系,为欧亚大陆经济整合打通道路,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我国和周边国家的安全外交具有极大的帮助。“一路”向南太平洋和印度洋拓展大通道,拓展战略纵深,推进区域一体化,改变了西部多年的开放末梢状态,获得了新的改革发展动能和增长动力,并为之构建出开放的新格局。

3.“一带一路”能够强化举措,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西部大开发20年来,西部地区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也体现出来很多短板和弱项,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发展较为缓慢。但西部地区的战略地位显著,在我国推进全面整体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之加快发展的步伐势在必行。“一带一路”又使西部大开发升级、深入、加强,形成向西梯度转移的新格局,西部地区具有了开放优势,市场覆盖、产业结构、优势转化等较以前都有很大变化。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困难重点仍然在西部地区,需要继续找准着力点,强化举措。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的地缘和战略优势在“一带一路”引领下将更加凸显。

二、新时代继续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势在必行

(一) 西部大开发2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放的新任务

最初,西部大开发的主要任务大多是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最成功的莫过于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四大工程,带动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了就业。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继续推进奠定了硬实力基础。西部大开发进程中不断完成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化发展的任务,20年来为西部地区发展提供了动力。2013年“一带一路”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又带来了新契机,促使西部地区的产业规模、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西部地区逐步跻身于高技术领域的突破。近几年,西部地区不断加强吸收外商投资,有力助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20年来,西部大开发主要以推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目标,成绩斐然,面对国内外新形势,西部大开发的成果需要巩固,但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西部大开发已经不能局限于仅仅数量型的增长,应着眼于强弱项、补短板,以繁荣西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从“西部大开发”20年的进程来看,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面临着新任务。一方面,政府在继续强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同时应更多地支持创新产业。另一方面,新时代的西部大开发更要考虑西部地区互相联动,从国家整体发展目标出发,发挥好“一带一路”的引领作用,在西部大开发20年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对外继续推进合作,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对内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顺利实现西部地区的发展转型。在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要按照新的发展理念,优化西部市场经济,激发西部地区企业的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一些重点领域的改革可以在西部地区先行,应由原来的开发建设转向创新驱动,带动新产业,发展新业态,培育新动能。西部地区仍然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这方面应该发挥西部地区的地缘优势和地方特色,走新型现代化道路。此外,西部的很多地区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政策支持、民生措施落地,真正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从而建设西部地区发展的新高地。

(二) 新时代加大西部开放力度的重点

“十四五”期间,西部发展要与国家整体发展紧密连接,无缝对接。在西部开发开放新格局中,实现区域特色与创新发展的同时,西部开发开放应着重考虑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1. 加强以“一带一路”为引领。如前所述,7 年来“一带一路”推动了西部地区取得了历史性的新成就。从7年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可以看出海陆联动,东西互济,是西部取得新发展的推进器。新时代,西部地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难点,更需要继续以“一带一路”为引领,构建多层次开放平台和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不能停,拓展区际互动合作和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不能歇。

2. 强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西部大开发虽然已经20年,但在交通运输、供气供电和水利等方面与我国其他地区仍然发展不平衡,在电子信息、信息网络领域也还存在差距。因此,新时代加大西部开发力度,要着力于推进一批西部急需的干线通道规划和交通网建设,既要充分满足西部地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要促进各城市间密切快捷的经济联系往来,同时还必须着眼于与周边省市区的联系,考虑各类运输方式统筹关系,使之密切衔接,协同发展。在西部开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是完善传统的常用的交通设施和物流方式,也要重视并集中力量加大对通讯、信息网络等创新技术的投资和建设,交通运输枢纽布局还要继续完善,以便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3. 促进优势产业赶超发力。历史上西部地区的很多地方就是战略要冲,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西部地区的自然生态优势显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占全国的30%;民族地区的民族风俗文化优势十分突出,拥有大量的文化名城、历史文物、自然遗产。此外,作为边境地区的旅游资源也是得天独厚。西部地区在促进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推进边境旅游资源开发,打造区域特色支柱产业,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对外开展多层次的文化交流和信息共享等国际合作。西部地区的商贸物流也是传统优势产业,西部一批跨境铁路已经相继建成,使其交通枢纽优势得以发挥。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建设多方位辐射的商贸物流中心,使西部地区的龙头企业在开发中能够“走出去”。

4.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西部地区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对内陆其他省市区的生态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其自然、地理、气候都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维持着我国整体生态环境的稳定。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密集,大部分位于大江大河的起源地,自身生态系统相对脆弱,如果不进行特别的保护,不但会阻碍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其他地区的发展。近年来,西部地区响应国家政策,推进了很多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西部本身自然地理条件不足、加上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的生态压力,水土流失、污染和植被破坏等问题频发。面对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西部省市区加大保护力度势在必行。在未来的开发开放中要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继续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绝不能松懈。继续稳步开展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绿色发展。西部地区应遵循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厚积薄发,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比其他地区更加健康低碳的发展,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从理念到行动,使过去的资源优势向高质量经济优势转变,以不断增长的内生动力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在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以“一带一路”引领推进民族地区发展

新时代,以“一带一路”为引领,在推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推进民族地区发展不仅是促进国家均衡发展的内生动力,更是西部开放的新引擎。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为民族地区发展注入更多资源和资本,为推进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契机和平台。

(一) 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1. 西部民族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地缘优势和重要战略地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占到了西部地区的80%以上,而且西部陆地边境线又有86%都在这些民族自治地方,跟周边14个国家相邻[7]。“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互联互通逐步深入,彰显了民族地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带一路”打通了我国边境通道,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些边境通道的关键区域大多位于民族地区,这使得民族地区具有了连接东西、贯穿南北的开放优势,成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的重要门户,加强东、中、西之间的联系,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双向互动的开放新格局,对全国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典型的有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这些地区的邻国多,边境线长,地缘优势凸显。新亚欧大陆桥铁路线的贯通,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分别有利于新疆、西藏和内蒙古发展国际贸易。除了这些陆路要冲,西部民族地区在发展与海上丝路国家的贸易关系中也不可替代。

2. 西部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相互助力。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团结进步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依靠和归属。西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多地处边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国内外仍然有利用民族和宗教从方方面面对我国进行渗透和遏制的现象,民族地区更是他们实施这些活动的重点。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更是政治甚至是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其他领域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西部民族地区因为发展慢、差距大就一味追求高速发展是不可行的,高质量发展对西部地区发展更加重要的是促进民族地区的团结和谐,确保边疆的稳定。诚然,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第一要务还是坚持发展,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可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国家安全稳定。民族团结进步、国家社会安全稳定的优势也会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2020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考察时讲道:“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8]中国今天的团结稳定和繁荣发展就是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奋斗得来的,中国的明天要创造更多的辉煌,更需要的是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圆56 个民族的中国梦。

(二) 新时代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9]。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还不扎实,创新能力不足。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环境和技术、资金条件的限制以及发展起步较晚,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结构涉及的范围广、层次多,多以实体经济为主,调整难度比较大,目前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较高,附加值低的产业较多,现代服务业较少,距离调整到优化结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19年我国东部地区平均经济增速已经回落到与同期全国经济均速持平的阶段,但从总量、排名看,西部地区发展得还不充分,差距还很大。长期以来的非均衡化发展使民族地区城乡发展差距更为明显。此外,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也不平衡,不充分。教育方面,民族地区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很大;按普通高校数量计算,西部地区远低于东部地区。文化教育事业落后严重制约着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10]。西部地区的优质人才大多都涌向经济发达的地区,从长远来看阻碍了西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医疗卫生方面,西部地区医疗硬件设施和优质医疗资源与中东部地区也有很大差距。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化使得很多领域不能满足需求的多样化。

2. 西部民族地区较其他地区发展还存在很大差距。经济发展方面,在西部大开发的20年里,从东西部整体的经济发展角度出发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要比西部地区快,而且东西差距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依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覆盖着我国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最初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20年来在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收效甚微。以2019年为例,全国GDP增速为6.1%,虽然有多达19个省份GDP增速高于全国水平,其中西部省市区就占了9个,但西部涉民族地区的11 个省区(不包括陕西) GDP 总额约为179391.98亿人民币,约占全国GDP总额18.1%[11]。从这个占比还是可以明显看出,西部地区虽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还是较国内其他省区有很大的差距。除了基础设施,西部民族地区在对信息技术要求较高的领域更为落后。教育和人才引进方面,国家助力很多,但西部地区自身的条件很难留住人才,人才的引入主要靠政策的引导,而非主动吸引,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自身的敏感性、不稳定性和粗放型的发展经济行为,导致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更加脆弱。

“一带一路”推动下的西部大开发给西部民族地区谋求发展开通了一列快车,但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发展质量也不高。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特色资源利用率低,民族地区文化资源转化不足,很多民族地方积极发展协同旅游业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减退。边境线上的民族地区主要出口的仍然是轻工产品,高新技术产业乏力。虽然西南边境民族地区边贸发展相对好,但辐射带动作用也十分有限。

(三) 以“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1. 抓住机遇,开拓视野,在“一带一路”引领下谋求更大发展。“一带一路”引领下,在我国与周边国家进行跨国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西部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不但可以对外实施高层次开放,还可以对内跟其他地区进行资源要素优势互补,利用“一带一路”沿线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来带动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这便是机遇。多年来,处于发育弱势的西部民族地区市场使得丰富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没有相匹配的广阔市场空间等问题亟待解决。而“一带一路”正好是个契机,利用好就可以打开民族地区的市场。因此,民族地区要开拓视野,利用先进技术对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在实现绿色发展的同时提供丰富的高质量产品,提高市场发展潜力和水平。最为关键的是,“一带一路”倡议作为顶层设计,它是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西部民族地区可以此进行双向开放,创造更多的优质平台,交流先进技术经验,实现双向资源要素流动,打造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型层次,形成特有的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由于受到了国家采取的优先发展东部与沿海地区政策的影响,加上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限制,自我发展能力一直较弱。但不可否认的是民族地区拥有的独特历史、地缘、人文等特色优势[12],因此,要抓住机遇,开拓视野在“一带一路”引领下谋求更大的发展。

2.贯通内外,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完善多层次合作布局,实现民族地区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国际因素多方融入,打破了国内省市区之间传统的发展方式。从外部看,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优势资源不同,发展特色不同,要促进跨国经济协调统筹发展,就需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全面把握国内外供需情况,促进区域职能分工,实现优势互补。例如,中亚能源丰富但基础设施差,对轻工业需求相对大;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总体是农业发展不足,创新型企业少,但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和特色产业潜力等优势。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恰好可以把国内外各具特点的地区串联起来,实现生产力的组合优化。从内部看,“一带一路”也重新定位了东、中、西部的发展布局,进行反梯度转移,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阶梯状发展。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密集的特点可以和东部的科技创新相结合,和中部的产业文化交流交融,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进行结构调整与升级,实现全面发展。

3. 以点带面,发挥民族地区战略资源优势,推进民族地区实现特色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在地缘、资源、能源、文化、制度和政策等方面均具有优势,在“一带一路”引领下,应抓住西部开放的新契机,以开放促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立足优势坚持差异发展,打好民族牌,实现特色发展。

首先,西部民族地区可以利用地缘和资源两方面的优势,通过交流合作实现特色产业升级。西部民族地区疆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潜在的耕地资源多,矿产资源丰富且种类多,农业和畜牧业发达,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也都很丰富。这些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恰好可以使西部民族地区与国内其他省市以及周边国家形成资源互补[13]。西部地区特色农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畜牧养殖推动了肉类和皮革的加工制造,辅之以民族文化元素的各类加工制造均可以形成特色支柱产业。因此,西部民族地区要充分依托自身的这些优势和特色,因地制宜,依靠“一带一路”,承接引进产业项目,以此来促进经贸、运输、金融的服务和商品、资本的流动。并通过技术合作来提高西部民族地区经济运行的效率。在民族地区可以先试行与沿线国家的互联网通道联通,打通与沿线国家的通信枢纽,将西部民族地区培养成为西部地区大数据布局的重点。例如,可以建设地区示范区、试验区,进行多领域和全方位的合作,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借助丰富的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通过产能合作、有效配置、技术溢出和新型、绿色能源的发展,能够增产增收,带动产业发展,提升产品利用,进而助推西部民族地区农牧业甚至工业的发展升级。

其次,西部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多元,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民间文化的交流。我国近四分之三的少数民族人口聚居于西部民族地区。西部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多元,其中维吾尔族、东乡族、塔吉克族、哈萨克族等与中亚部分国家的民俗文化相通[10]。通过这个平台加强民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互通互联,进而促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因此,应加大开放力度,以点带面,发挥地区战略资源优势,推进民族地区实现特色发展,为民族地区寻求新的增长点。一是建立文化产业特色示范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相结合,通过保护和宣传促进文化旅游开发,加强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传承,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开发的良性循环。二是以民族文化旅游为抓手,构筑大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不仅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天然资源和文化遗产,还要整合民族商贸、刺绣、雕刻、服饰、医药、饮食等民族特色资源,实现产业复合发展,在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型产业中找到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平衡点。三是发掘“一带一路”中涉及历史与民族文化的融合点,充分依托“一带一路”和西部开发开放的有利条件,加强精品文化交流,打造民族地区特有的旅游产业模式和品牌。四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带动乡村旅游。以独特的模式促使乡村、牧区、拥有特色产业依靠,实现可持续发展。五是以扶贫攻坚为抓手,鼓励和引导民族地区老百姓更多地参与到民族文化产业中,在促进民族地区就业与脱贫的同时,能够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贡献更多的力量。

四、结语

中国的发展是东西南北中的整体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都是为了“共同富裕,实现中国梦”这个目标服务的。“一带一路”引领下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团结进步和睦邻友好,有利于协调发展和国富民强。新时代,站在西部大开发20年的成就之上,在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一定要发挥好“一带一路”的引领作用,依托好西部开发开放这一潜力优势,建立有效的发展机制、合理布局,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引领下,进一步加大西部开放的力度。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抓住机遇、开拓视野、贯通内外、以点带面,继续开启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