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类学通论》 《人类学概论》的特点、本土经验与影视配合
2020-03-02王剑利
王剑利 和 柳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宗教研究所,北京 100732;2. 云南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昆明 650091)
编写人类学教科书对于人类学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十分重要。最近几年,在数十位国内知名撰稿人的努力下,修订和重新出版了庄孔韶教授主编的新版《人类学通论》[1](初版为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现版权转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近为新编第四版) 和《人类学概论》[2](最近为新编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前者偏于研究生教学,曾在2003年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后者用于大学本科教学,属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前后两本人类学教材从2002和2006年发行,至今为止已被开设人类学课程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广泛选用。由于两本书都分别包括了配合各章内容的人类学电影集锦(附光碟),极为方便教师使用,大受好评。最近,庄孔韶教授接受了笔者的采访,介绍了这两本书的编写和使用特点,交流了人类学的教学和建设新文科的教育实践情况,无疑为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阅读、理解这两本书以及开展田野实践提示了新的方向。
一
世纪之交,中国人类学已经开始计划和实践自己的田野园地,中国大陆的人类学界同欧美和中国港台地区的人类学也有了进一步的学术交流,一些重点大学的人类学带头人开始带自己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各校人文社会学科,甚至医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开始开设人类学课程,其势难以阻挡。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新生代的一批博士已经成长起来,其特点是,参与了大学人类学民族学教学,已经有了田野调研与书斋分析的经验,指导自己的研究生,渐渐形成学术团队。也正是这个时候,亟需人类学的教材。当时,有些大学开设人类学的研究生课程的安排早于本科生课程,所以研究生的教材需求更迫切。于是,庄孔韶教授邀请全国各大学有经验的人类学博士、教授组织编写了《人类学通论》,费时一年余,交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当时的责任编辑王佩琼先生是一位自然科学史博士,热心于跨学科的学问,他听说是由中国人类学各校领军人参加撰写,非常高兴,此书顺利出版至今应该感谢他。他从庄孔韶教授手中挑选了一幅1915年在北京东单三条一座洋房院子的中国大家族四妯娌的合影作为封面,颇具历史感。正是王佩琼先生和山西教育出版社积极为这本新生代人类学家编写的教科书宣传,各位撰写人也展示了他们的知识、经验与才华,这本《人类学通论》 得以在2003 年获得了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最初的《人类学通论》,面向研究生的机会多,所以编写这本教材考虑更多的是学术理解。由于各章的作者都是那一章主题的专家,所以要求他们在讲解各章要点之后,尽量展示他们自己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思路与实践。例如张海洋教授本人对人类学理论进程有深入的理解,他试图改造以往西文教科书常见的理论述说模式,将自己的体会容纳进去,形成理性—进化论时期、实证—结构论时期和理解—相对论时期三大阶段的理论演化轨迹,并告诉读者上述理论轨迹中一直包含着的人性与文化、个体与群体、科学与人文的持久论争。由于这一章涉及人类学的文化观和学科性质的问题,所以非常重要。
当时邀请的都是专业有成就的学者撰写,看一看各章节就会发现,的确如此。张小军的经济人类学、杨圣敏和良警宇的生态人类学、潘守永和雷虹霁的物质文化、包智明和雅森·吾守尔的语言与文化、纳日碧力戈的认知人类学、王建民的心理人类学,还有专章田野工作(祁庆富、黄剑波)、婚姻家庭和亲属制度(胡鸿保、周燕)、人口研究(陈长平)、政治人类学(钟年、马国华)、宗教人类学(孙秋云、马海云、兰林友)、族群理论(潘蛟) 和性别研究(周泓、丁宏、潘杰) 等。例如,在语言与文化一章,在对语言与文化的一般解说之后,介绍了甘柏兹的语言与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其中“语境化暗示”的学术含义对研究生的语言人类学田野工作非常有益。
族群理论一章也写得紧凑精彩,潘蛟教授将这方面的国际学术认知集中介绍给人类学研究生,可以想见,在多民族国家开展研究能提供诸多族群原理的借鉴。从原生论到工具论,其关联的跨学科知识究竟如何推动族群理论前行,已经给读者留下了未来研究的空间。
婚姻家庭和亲属制度是传统的章节,但并不好写,一直是人类学教科书的知识难点。胡鸿保教授除了仔细表达家庭和亲属制的基本原理以外,在家庭分类、分家和亲属制的研究上,直接借鉴了我国当代六七位人类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这章极具中国特色。
庄孔韶教授上世纪80年代撰写《教育人类学》一书的时候,就强调将欧陆和北美不同凡响的教育人类学观点合璧进入教材,此次邀请滕星教授撰写此章,表达了他们一致的学术思想,因为欧陆教育哲学和北美文化观察刚好符合古今中国的双重视角,具有双向借鉴的可能性。
再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当时出现了一些有前途的、新兴的分支人类学,希望不完全依照国外人类学教科书的章节安排,优先选进一些国外很少收录的分支学科。庄孔韶教授考虑在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开展人类学研究,需要把历史人类学率先选入人类学教科书。一些新的观点在研读与实地调研中形成,希望快速展示给读者以期能促成新思路的产生。如强调观察历史往昔的意义何以跨时空呈现在当下,就是人类学的历史人类学观。当然,以文化的镜头看历史,以及如何寻找变迁的向度和转变机制等,都极为吸引人。近年来一些大学的师生已经在历史人类学的领域找到了本土的诠释原理。
《人类学通论》还把当时一些国外教科书也未立专章的医学人类学(王庆仁、王晔、龚东林)(近年来国内外颇为流行)、文化撰写(庄孔韶、张有春、徐鲁亚)、人类学诗学与艺术(庄孔韶、张有春、王建民),新兴的影视人类学(庄孔韶)、都市人类学(周大鸣) 和全球化专题(翁乃群、景军) 分别进入教科书,当时国内学界少有参与的应用人类学(石奕龙) (在国外应用人类学以单立著作为多) 也进入了这本以人类学原理为主的教材之中。
这样,中国这本先行的《人类学通论》和传统教科书相比,是目前国内外收录传统的和新兴的分支学科最多的教科书之一,是中国人类学结合自身国情的一种积极选择。如影视人类学,上个世纪50年代就有所谓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包括在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中完成的纪录电影。从现在的学术视野来看,不少电影符合人类学的纪录电影,而且时间很早,如杨光海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前驱者。“科学电影”的记录者曾在拍摄电影时虚心请教著名人类学家林耀华教授,例如在拍摄《苦聪人》时就因林先生的建议,又回去补拍苦聪人的社会组织特点;同样,《佤族》拍摄前后,学者、摄制人员和佤族人经常一起切磋。这些珍贵的往事都写在了影视人类学一章中。
1995 年国际影视人类学中期会议在中国召开,影响和推动了中国纪录片界和人类学界积极进入对人类学电影的探讨。最突出的事件是2009年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在昆明召开,庄孔韶教授主持了此次大会电影节。当时全世界寄来367部人类学电影参展,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电影节,最终遴选的获奖电影有24部。那么,究竟哪些电影可以认为是“人类学”的电影呢?如何选择电影进入人类学教科书呢?这里就需要讨论镜头里的人类学学术点在哪里。教材首次提供了作者对影视人类学进行判定的原则。相信那些学术的意义实际上是生长在编导、摄制者的头脑中的,和大众观看的出发点是有差别的。最近庄教授在云南的一次会议上,点评法国专家范华教授的新片《妙峰山》,指出镜头中隐含的花会/走会不同道的组织人类学的清晰线索,历史镜头、清代彩绘和考证式的拍摄,均体现了先研究后拍摄或图文并置的学术特征,是与一般媒体工作者因工作节奏快而急匆匆拍摄的目的和方式不同的。如果拍摄者头脑里没有人类学,当然也就难有人类学的镜头。《人类学通论》使用10 多年来,不少纪录片制作者和研究生对这一章的提示印象深刻,从中获得了对自己的影视人类学实践的启示。
二
《人类学通论》使用一些年之后,迎来了人类学快速发展的势头,尽管它的学科划分虽然历受阻力而屈居二级,但学习人类学的人数大增,设立人类学本科的大学也剧增,人类学快速向综合大学和文科大学的本科生课程进军,甚至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新闻与传媒、历史学、考古与博物、文学与诗学、医学与公共卫生、农林与环境等系科也陆续开设人类学课程,如浙江大学等高校设有全校性的人类学通识课程。于是全国大学本科生对人类学概论的需求显得很迫切。上面谈到,中国的人类学教学历史,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先有研究生后有本科生,所以庄教授的两部教材是先难后易,先学术后普及。
在研究生教材《人类学通论》发行几年之后,庄孔韶教授再次邀请国内知名人类学家和学术新人编一本用于大学人类学公共课和本科生专业课的教材《人类学概论》。在对比了10多本国外英文教科书后,觉得很多案例难以结合中国研究,是一大缺陷;而国内曾有的教科书又显单薄,学术含量不足。当然,人类学大学课堂需要向大学生清晰明了地介绍学科人物(本书特别邀请画家林建寿为多位书中出现的著名人类学家做肖像画),概念、术语(在国内,这本人文学科教科书极为少见地在书后提供了重要术语中英文小辞典,以方便师生) 和内容上不能过于简单,当然也不能过于艰深,因此概论级别的教材要求行文言简意赅、善于随时给予概括,术语解释清楚,征引出处准确。显然这不同于《人类学通论》阅读对象的学术研究需求。而且,自从人类学的本科生、研究生考试在全国推开,也需要学术概念清晰、实例结合紧密的教本,而《人类学概论》正是为了上述多种需求编辑的。
庄孔韶教授告诉我们,编辑教科书需要多年教学与调研经验的积累,知道每一章的全部内容如何恰当地分布在每一段落里。他们参与编写需要很好的篇章协调能力,以及合作的默契,这是不容易的。这本书采取的方法是,每一章都在相应的事项叙述中,推导出必要的概念和术语,或在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术语解说之后,提供相关的实例解读,以加深认识。为了方便讲授和学习这本书,编者需要估计到教师授课时数和周期的差异,为此全书采纳概念和术语点状分布的写法,每一个概念术语的含义和实例解读是相对独立的,相关学术点连起来就形成一连串的组合知识,而一个一个学术点如何组合又由教科书的编辑逻辑框架所决定。这样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知识程度而决定取舍和自行编排。
例如第二章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你会看到黄剑波教授针对重要人物与理论的点状知识进行递进性编排的用心:
引子
第一节 进化论
一、进化与进化论
(一) 进化
(二) 进化论
二、进化论人类学
(一) 进化论人类学前身
(二) 进化论人类学要点
(三) 泰勒和摩尔根
1. 泰勒的残存法和万物有灵论
残存法
万物有灵论或泛灵论
2. 摩尔根的社会进化观
亲属称谓和家庭进化
《古代社会》的进化大纲
以及第二章第三节涉及功能论编排上的全面思考和历史性评估:
引子
一、马林诺斯基的文化功能论
(一) 需要与功能
实例解读:库拉交换圈
(二) 文化功能论评说
二、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结构功能论
(一) 结构功能论要点
(二) 结构功能论方法
三、新功能论
(一) 功能论的批评线索之一
(二) 功能论的批评线索之二
(三) 功能论的批评线索之三
而且,每一个章节后面都有如下编排,便于记忆、理解、提升理论转换能力和扩展研究兴趣:
本章要点
基本概念
复习参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中英文)
可以看出,这一本《人类学概论》非常符合初学人类学的需求。为了基本的学习考试目的,这本书方便知识消化;而倘若为了进一步深造,推荐阅读书目已经开列了传统经典书目和最新研究书目。这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尤其注重介绍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跨学科知识,几乎每一章都做了提示。如在医学人类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教科书第一章详述了生物-文化整体论的内涵,并在第十七章以公共卫生人类学研究的成果加以论证,方便师生获得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理解。
第八章 沟通的意义,也是着重思考和编排的一章,李朝辉教授新的研究视角从理论一步步延伸到现代交往、文化误读和应用的世界,师生便于发现语言人类学的无限魅力。章节安排为:
第一节 理解语言
一、语言符号
二、语言与言语
三、从结构语言学到结构人类学
(一) 结构语言学
(二) 结构人类学
四、语境和意义
(一) 语境的内涵
(二) 语境和意义
第二节 语言的社会文化关联
一、语言与社会
二、语言与认知
(一) 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二) 语言与认知的关系
三、语言与文化
(一) 语言反映不同的文化经验
(二) 语言是一种文化行为方式
(三) 文化心理和语言互为表里
(四) 语言印证文化变迁
(五) 语言与文化交流
(六) 跨文化交际误读
实例解读:美国推销员在日本
四、双语
(一) 双语的概念
(二) 双语现象的成因
(三) 双语现象的影响
第三节 交际民族志
一、话语分析
(一) 话语分析
实例解读:中西商业话语的结构意义
(二) 语境化提示
二、交际民族志
(一) 话语/交际民族志
(二) 海姆斯的“交际能力”
(三) 甘柏兹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实例解读:美日贸易谈判用语含义
三、非语言交际
从上述章节提纲看,这本书在介绍学术概念和知识的同时,已经考虑到课堂上学生即时逐层理解的设计与实践,编者的多年教学经验实际上是这本教科书的重要养分。
第五章引入了当今博物馆人类学的最新知识,全观的、整体性的、人性与文化的原理进入其间,已经大大改变了博物馆建设的原则依据。以这本书为出发点,已有一大批研究生就业之后将这些新的知识带到了博物馆的建设、管理、策展、多模态展示和跨学科研究之中。
关于中国生态环境的研究是由生态人类学的视角把握的。第九章突出介绍了游耕、游猎和游牧三大类型,多数个案都取自中国本土。编者从三大生态与生计方式的人类学原理出发,其落脚点为在当今社会快速转型之际,如何寻找平稳衔接的成功转换方向。而第十章是关于在中国占据更大版图的农业社区和城市。从灌溉农业和小农经济到农民本性,都在此章的讨论范围之内。而中国的乡村紧密联系着城市,于是城乡的连续性是讨论的重点之一。一方面是农村包围城市式的农民进城,一方面是城市蚕食农村,于是非农化、乡村都市化、城乡一体化和“农民的终结”成了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核心课题,极为需要来自人类学的见解。
2019 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希望再一次更新教材,于是编写团队在《人类学通论》和《人类学概论》每一章后都增添了中外文的最新论文和书目,更新了人类学研究领域和成果。例如《人类学通论》第二十四章补充了情感人类学的重要研究意义,使人们重新反省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仅仅是“社会事实”而缺少“情感事实”的巨大缺陷。第二十章针对艺术人类学的研究领域,补充了绘画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原理,使读者能够扩充对文化撰写和文化展示手段的理解,在关注常见的写作、电影手法以外,感受到绘画等多种艺术领域的人类学观察与展示的魅力。这一增补内容强调了横向跨学科研究触类旁通的综观意义。
三
这里还需要谈到教科书文字编写与人类学电影合璧出版的好处。这种努力由来已久,只是近年来摄制工具迅速普及,才有了更大的可能。以前尝试过学术作品与电影合璧的做法。如庄孔韶教授的《银翅》一书配有在当地拍摄的人类学电影《端午节》,使用了眼神追踪的文化直觉手法[3]。当我们的田野陈述或讲解配上在当地拍摄的电影,完全可以设想文字与图像互补所带来的不可替代的跨学科意义。如此,从《人类学概论》的编写开始,庄孔韶教授就注重遴选一些优秀人类学纪录片,思考和人类学概念及运用的关联,或者说要发现这些电影和人类学教科书各个章节的直接关联。
《人类学概论》挑选一部随机拍摄而成的《长江沿岸田野纪行》是事出有因。刚好那一年在课堂教学完成之时,有一个长江三峡水淹前的拍摄项目,于是大家想走上世纪20年代瑞典探险人走过的路线,同时也为思考文化遗产保护找到根据。当师生团队一行来到长江边时,想到马上开始的学术旅行的过程,刚好是对每一位研究生的测验。他们在遇到宗教、婚礼和民歌的时候,谁能将自己头脑里刚学到的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和现场对接,并找到学术诠释的切入点?庄教授说拍完这部片子的时候,已经在田野实践中对每一个人的学术悟性做了评估。而师生观看这部片子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每个人的人类学观察进行评估。当然电影中的解说提示是为了引导学术思路,提升学生的关联能力。这种关联能力实际上就是转换能力,有助于启发学生寻找新知,以及了解每位学生有何种兴趣并寻找进一步的导引。
人类学电影《虎日》 (收录于《人类学概论》影视部分) 的展播,在以科学著称的医学院的人类学课堂上引起巨大震动,学生们看到居然有以文化的力量战胜人类生物性的成瘾性的效果[4][5]。北京协和医学院近年来给研究生开设的人类学课程都会因此而强调人类学生物文化整体性的基础认识论,这对当今的医学人类学的原理普及十分重要,尤其是向医学学生介绍人类学,能够促使更多的医学与公共卫生专家重新思考科学与文化在医疗中的位置,并进一步思考医患关系、患者的病痛叙述,以及院外病友团体和广大医生互动的积极意义。当然,这部电影不止在人类学,还在社会学、法学、非遗保护和媒体传播等课堂促成不同的学术讨论,具有跨学科交流的重要意义。
《人类学通论》起初没有附加电影教学部分,这次承蒙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电影节部分获奖作者慷慨提供影片,新版《人类学通论》增设了影视人类学光碟,并选用了几部此届大会的获奖电影,其中包括贾丁所导演的《家族》。贾丁曾阅读了关于中国村落中宗族家族势力的论文,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开始在湖南武陵山拍摄那里的彭氏大族的故事。贾丁在提前充分准备功课的情况下,使用直接记录和直觉即兴捕捉的方式进行拍摄,他非常关心电影成片以后在村民中的反馈。贾丁的电影逼真地刻画了家族祭祖选举主持人的僵局、村委会上的斗嘴,以及在村民选举过程中的角力,反映了古老大族至今在农村的巨大影响力。这部影片有助于理解乡村宗族、房份、祭祖传统、家族势力、大姓小姓和大房小房关系以及理解今日村民选举过程中传统理念和乡村新治理方式的分歧。这部电影作为《人类学通论》 的影视教材,不仅很好地配合婚姻、家庭和亲属制度一章,而且和祭祖信仰、社会控制的相关章节紧密联系。由于反映了中国乡村现代社会进程,这部电影还有跨学科研究的益处,例如对于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学的教学与调研同样有借鉴意义。
雷亮中编导的人类学电影《神圣的治疗者——僜人信仰与医疗》是关于喜马拉雅山地僜人的专题民族志。影片以那里巫师为当地妇女“治病”的仪式为出发点,展现僜人传统治病仪式过程和当地人的信仰与疾病观念,以及他们的医疗选择。电影反映了当地人日常医疗选择深受传统信仰观念的影响,牵涉到家庭经济状况、疾病观念以及当地医疗资源分布这一结构关系的现实影响,展示了不同文化的生命选择方式。这是一部“学者电影”[6],人类学电影寓意深刻,能很好地提示学生进一步讨论宗教信仰、民间医疗和西医并存的原因,思考现代医学关注的身体、生理意义如何同人们内心的信仰与文化差异找到关联的解释,这对人类学的跨学科研究至关重要。
可见,以上教科书遴选纪录片的原理很清楚,属于学术的范畴。由于当代视频科技的快速进步,摄制纪录片大面积普及,即使是希望摄制一部命题式的纪录片,也会因摄制者的知识结构不同而呈现极出多元化的成品。曾经作为拍摄实验,在同一地点由5个不同的摄制组拍摄,结果发现他们有完全不同的镜头运用与关注焦点。如果是人类学的纪录片,学术的原则一定是第一位的。将摄制者头脑里的人类学理论方法转换或链接在镜头语言上,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我们可以看到观众很喜欢看的纪录片,但不意味着它就是人类学的。因为它可以是为大众所喜爱却在学术上完全没有观点、更没有人类学观点的电影。所以在挑选教科书使用的人类学电影的时候,人类学家要仔细考察电影摄制者的人类学学术悟性,评估电影记录过程中的人类学发现轨迹。既然人类学擅长人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研究,那么针对特定人群的情感表达,经常不是普世性的出发点所能呈现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学好人类学再拍摄人类学纪录片的原因。拍摄好的纪录片不一定需要人类学,而好的人类学片也不一定符合纪录片观众的需求。另外,人类学纪录片也不一定要拍得冗长,要看拍摄者对被拍摄者的研究、理解和问题取向何在,如果人类学电影短片聚焦于精彩的人类学主题,那么何乐而不为!这两本教科书就总是在寻找一节课(45分钟) 左右的电影,以便于适应课堂教学与学术需要。当代人类学推崇文字和图像合璧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两种表达系统之间如何做出互补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