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探析
——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
2020-03-02林吉棠
●林吉棠
引言
随着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步伐的加快,加快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明确办学定位和发展前景,从“新建”向“新型”转型和迈进,对接和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是这些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相互合作、相互依托,互动共赢的关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是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这三大职能归根到底都是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通过转型,明确办学定位,优化专业结构,培养应用型人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不仅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资源,也可以依靠院校的科研实力,技术创新,为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地方企业项目的开发和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使知识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反过来,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起到保障和决定作用,为院校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首先,本地区经济的综合实力决定了地方院校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本地区经济创新发展了,为地方院校的转型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利好政策支持,地方院校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和科研,才能获得探索转型之路所需的物质保障;其次,不同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重点和产业结构不同,对人才类型、需求量、层次要求也不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只有紧跟区域经济的发展,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随着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办学定位不准确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经过严格的审核评估后,办学层次实现了从专科到本科的转变,但相对于其他高校,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存在内部构成复杂,专业和师资结构单一,办学时间相对较短等问题,升本之后,在转型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博弈中面临艰难的抉择和挑战,容易出现急于求成,盲目攀比、生搬硬造等现象。部分院校没能从自身发展实际出发,没有吃准“地方性”和“应用型”这两大关键,忽视本校的办学历史和综合实力,或是在办学规模上迅速扩大招生,求大求全,或是在专业设置上忽视本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办学经费来源等因素而实行学科专业全覆盖,或是盲目向名牌大学看齐,一味追求高层次,照抄照搬办学模式等,这些都势必会导致这部分院校的办学定位不准确,影响战略目标的制定,使学校陷入两头不到岸的困境。
(二)与地方政府的目标存在差异
我国不同层次的大学具体目标不一样,重点大学主要以培养高端人才、建成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一流大学为目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因其所处地理位置在地方,办学实力等各方面相对较弱,则应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应用型研究、地方性研究为主,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的。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并非如此,由于办学定位不准确,部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将发展目标定得过高过大,只想着通过提升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从地方政府目标来看,其出发点肯定是要求地方院校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型人才资源,服务地方社会,为当地社会创造效益,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只有这样,地方政府才愿意为地方院校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和利好政策支持。所以,从上述不难看出,目前部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目标上与地方政府还存在差异,还没真正树立“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观念。
(三)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互动合作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主动适应机制尚不健全。长期以来,由于教育体制的原因,使得我国地方高校的战略目标大同小异,缺乏特色,部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忽视了自身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没有积极适时地进行优化调整,增强与区域经济、地方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和契合度,构建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也没有形成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成长性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机制,很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变化。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引导、调控机制不健全。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主要受国家行政指令制约,地方政府很少能从宏观上对地方院校进行合理引导和统筹规划,很难形成畅通有效的引导机制;另外,由于部分原因导致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方向、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缺乏了解,甚至存在一定的质疑,这样势必会导致地方政府未能在人、财、物等方面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给予足够的支持和调控,使得这些院校在办学环境、人才引进、财政资金等方面无法得到改善,人才培养和科研活动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偏离,造成人才供需不平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可见,离开地方政府科学有效的引导、调控,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与区域经济之间难以形成高层次、长远的合作机制。
三、玉林师范学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玉林师范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45 年的广西立鬰林师范学校,2000 年,经教育部批准,与地方4 所高等院校合并升本后更名为玉林师范学院。作为广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四所试点高校中唯一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玉林师范学院科学定位,以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为契机,以专业结构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为核心,系统谋划,主动作为,整体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有序推进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明确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确定办学定位时既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瞄准国家的发展战略。玉林师范学院抓住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以及广西“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的难得机遇,结合广西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以及学校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实际,经过反复研究、讨论、论证,最终明确了“地方性、应用型、师范性”的办学定位,以及“国内知名、区内领先,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为学校综合改革和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围绕地方产业,构建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
1.明确专业建设思路,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根据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等学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要求,玉林师范学院围绕广西和玉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对学校发展战略进行调整,确立了“做优做精教师教育专业,做大做强应用型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经过调查论证,制定了《玉林师范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在专业建设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专业调整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具体任务。
2.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提高专业(群)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学科专业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是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要求高校适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养合适人才,反过来,通过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强化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玉林师范学院在转型发展的创新和实践中,依托玉林作为国家中药材和食品加工基地、海峡两岸农业试验区、国家非公经济发展示范城市等优势,结合玉林的医药、食品、陶瓷、有色金属、再生资源、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转型升级对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对部分二级学院和应用型学科专业进行了优化调整。优化调整后的商学院,对接玉林较为发达的商业;整合成立生物与制药学院,对接享有“南方药都”美誉的制药产业;整合化学与食品科学学院,对接玉林食品加工产业;成立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对接玉林丰富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新成立的农学院,对接玉林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在此基础上,为了解决原有专业设置多、杂、散的问题,学校还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自身能力,开创性地增设专业集群建设,重点打造“教师教育类、农学经济类、生物与药学类、化工与食品类、电子商务类、文化创意类”6大专业集群,在资金、师资、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这样,通过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实现了专业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链的紧密连接。
3.以服务地方为导向,完善专业申报和退出机制。根据广西工业未来10 年发展的“14+10”产业框架以及玉林市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群等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玉林师范学院对专业建设进行了规划,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对于与地方产业紧密相连、发展后劲足、招生和就业形势好的专业,优先申报、重点建设。在此基础上,继续挖掘办学潜力,努力申报动植物检疫、工程造价、中药资源与开发、食品质量与安全等新兴专业。对经过论证相对本校来说办学条件差、招生和就业困难、缺乏办学特色和优势的专业,如应用英语、应用物理等专业,学校将减招或停办。这样,通过完善机制,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确保学校总体专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
(三)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构建“平台+模块”应用型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为此,学校对2015 级以来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进一步优化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匹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育平台”三大平台基础上,不断优化“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教育课程模块、实践教育课程模块”三大模块课程内涵与内部结构,协同推进。另外,成立通识课程中心,开设57 门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增加“博雅大讲坛”讲座类通识课程;公共体育课程采用俱乐部的形式,开设近20 个俱乐部;公共计算机课程实行面向不同专业目标、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大学英语实行“分级教学、因材施教”;思想政治类课程进行有效性教学改革。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应用型课程建设卓有成效。
2.建立“实验+实训+实习”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应用性和实践性是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典型特征,实践教学是其中重要环节。玉林师范学院以“行业素质+实践能力+创业能力”为主线,按照“符合行业要求,校内实践与行业综合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全程化、阶梯化、多元化的“三化”实践教学体系。在加强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支持建设一批专业对接区域产业、技术对接行业岗位,集教学、培训和生产多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实践实训基地。教师教育类专业强化微格教学、说课、备课、教育见习等环节,提高学生的教师职业基本能力。应用型专业则强化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通过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实施大学四年实践教学“不断线”。
3.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吸引更多地方社会资源支持和投入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中,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式。学校加速建立健全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设计课程、共同开发教材、共建教学团队、共建实习平台。这几年中,联合创建了6 个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16 个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实验基地,构建了“师范学院—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幼儿园”(U-G-S)三方合作的教师教育新模式、“基于高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优质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卓越教师平台”等协同育人平台项目;学校先后与好邦医疗器械公司等37 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协议。
4.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卓越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玉林师范学院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相匹配、相促进,将“全面、个性、自主、创新”四大人才培养理念融入到本科人才培养之中,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本科人才。学校先后开办了以中小学教师、法律人才、软件工程师为主的卓越实验班。筹建“挂榜学院”,首批试办数学、英语两个挂榜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积极推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中一项核心而艰巨的任务。但是由于这部分院校办学基础较薄弱、高水平学科平台较少等原因,要引进高水平人才比较困难,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师资队伍建设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仅靠刚性引进很难得到高水平人才,必须走刚柔并进、专兼职结合的道路。
玉林师范学院在“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明确了“培养、引进、优化”的“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思路。一是通过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与使用一系列管理办法,加大柔性引进力度,激发广大教职工主动参与人才引进工作的热情。二是以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育机制为突破口,依托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等平台,积极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三是完善培训制度,建立青年教师职业导师制,推动“传帮带”等多种青年教师培养与成长模式,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科学研究素养和创新能力。四是着力拓宽教师选聘渠道,灵活运用校内外教师资源。一方面既要完善“走出去”的挂职锻炼制度,鼓励校内教师选派到校外行业企业等专业对口岗位进行顶岗或挂职学习,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方面也要“请进来”,聘请企业和行业专家或拔尖人才、高端人才到学校上课,兼任实践导师、创新创业导师等。只有拥有一支既有教师素养又有行业资质(如注册会计师、高级工程师、高级审计师等)素养,既有理论教学能力又有行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得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更好地适应和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国家提出高等教育要树立社会服务意识,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想要在新形势下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是必然选择。只有推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实现特色办学、差异化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培养契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地方社会效益,才是其生存和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