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植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2020-03-02

贵州民族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少数民族

张 楠

(西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 710129)

谈到中国历史,往往将家和国联系在一起,称为“家天下”。中国历史是一部放大了的家族史,家国情怀是维系各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并弘扬家国情怀是全社会的工作重心,在积极培养并重点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既要强调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更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实现爱国和爱家的一致性,个人要为中华民族贡献力量,家庭也要对中华民族大家庭贡献所能。”[1]所谓家国情怀,是一种心系故乡、故土的深厚情愫,是对祖国河山、祖国人民、祖国发展的关切,是在国家危难时刻始终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先的大爱,是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是对本民族宝贵精神品格、价值追求与思想精华的高度认可与传承,既能体现个人的自我修养,也能凸显担当家庭责任的能力,更是热爱民族和国家的展现。从本质上来说,家国情怀是一种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个人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责任感与使命感的表征;既是追寻齐家治国的真实写照,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高追求,展示了个人期待国家富强和民族兴旺的愿望。

一、厚植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国情怀的价值

(一)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

大学阶段正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塑造三观的重要时期,循序渐进的家国情怀教育对于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具有直接的感召和引导价值。新时代,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互联网+”时代信息瞬时传递的复杂形势下厚植家国情怀,有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坚定对党、对国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涵养培育人文精神,加强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命运共同体观念。通过加强家国情怀教育,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对中华文化产生亲切感和归属感,在自觉提高对党和国家的认同与拥护程度,在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产生文化自觉的主人翁意识,这些直接关系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与长治久安。

(二)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需要,是深化民族团结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家国情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个国家发展和人本素养集中体现的“核心价值观”,是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3]这就是对各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关系最好的诠释。新时代,厚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本身,缺乏自觉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少数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风土人情。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地区,信息闭塞,家庭物质经济条件有限,语言沟通困难,这导致他们存在一定程度的理想信念模糊、自立自强意识不强、心理敏感脆弱,在集体活动中表现为缺乏主动性。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祖国地理知识、历史文化缺乏清晰的了解,往往因为受到本民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的影响,乡土情结浓郁,性格内向,在交际方面不愿意过多接触其他民族的老师与同学,难以把握集体与个人、集体观念与个体意识的辩证关系,缺乏认知自觉与责任自觉,使得他们不能从整体上建立起国家和民族的观念,没有建立起共同的价值理念,从而影响其家国情怀的培养。

(二)家国情怀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缺乏针对性、创新性

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的课程设置相对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未能突出少数民族的差异性,也没有将家国情怀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的教学与日常课外活动的组织中,未形成教育合力,再加上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难以调动起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国情怀践行能力。此外,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当前高校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而社会实践相对较少,忽视了对新兴媒介的运用,这不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将家国情怀转化为自觉行动。

三、厚植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原则

(一)坚持传统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厚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国情怀,需要站在国家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探究。传统性,表现为要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跳出狭隘民族主义的局限,深入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灿烂文化,让他们能够结合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不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和中国的经典道德文化为基础,对其中的家国情怀内容加以深入挖掘和客观评价,引导大学生立足中华民族文化,博采众长。时代性,表现在积极利用时代条件、培育内容突出时代特征、培育方法要融入现代元素三个方面。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持续发展,既要重视创新、绿色、共享观点,又要强调协调、开放等理念,政治清明、干部清正、政府清廉的政治生态建设持续推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持续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良好发展。这些新的时代变化,为高校培育和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提供了充实的物质与文化资源。其次,家国情怀的培育内容要突出时代特性,要紧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符合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实践,可以根据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的发展计划,来创设具有时代意义的教学内容,促进传统家国情怀内容的现代性转化,引导大学生在国际视野内提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怀。最后,培育方式要融入现代元素,符合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特征和青年学生的话语体系及生活方式。

(二)坚持系统性与针对性的有机统一

目前,无论是高等本科院校还是高等职业院校,都拥有自己培育大学生良好思想文化的教材体系和与之对应的教育资源。从传统育人的角度来看,很多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都非常注重课时的模块教学和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的完整性,这就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开展系统的家国情怀理论知识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进入新时代,面对家国实体的现代性转化、多元思潮的碰撞冲击、传统观念的价值局限,高校还应当考虑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如经济全球化削弱了民族、国家的概念,冲击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动摇着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信念,还有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失范行为频发,在社会上传播了负能量。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当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乃至自省应当如何做,都是高校在家国情怀教育中应当面对的。针对已有的问题,家国情怀教育不仅仅是传统的知识的解读,更有必要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性看待现实社会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与易发问题,引导他们树立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将个人成长成才与国家繁荣发展密切联系起来。

(三)坚持民族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统一

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力度,不仅体现了对民族性的守护,又有面向世界开放性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在这个全新的时代中,高校的家国情怀教育,不仅仅局限在传统文化、国内文化的建设方面,更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不忘根本,放眼世界,也就是说,要培养他们不仅有家国情怀,更要有国际视野。这就要求高校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过程中,一方面要立足于各民族的优秀区域文化、整个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上;另一方面又要以开放包容的世界眼光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借鉴其他国家大学生爱国精神培育的思想、理论和经验并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此同时,培育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也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在坚守民族性的同时展现开放性,在包容并蓄的同时防止自我迷失,切实实现民族性和开放性的有机统一,培养既可以坚守民族性、家国情怀浓厚,又能树立世界眼光的高水平少数民族人才。

四、厚植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国情怀的路径

(一)提升教育对象的家国情怀素养

第一,增强教育对象的认知自觉与责任自觉。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对象,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知自觉和责任自觉是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根本前提。家国情怀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国家、认同家乡、认同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知自觉就是要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认知,以及对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党的思想理论的认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责任自觉就是要增强他们自觉认知、认同,以及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这就要求高校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融入丰富的思想情感,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认识到正是因为有了各民族的沟通交流,有了优秀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才使得我国的多元一体化的格局得以确立,以此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与责任自觉、使命自觉,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主动、自觉维护。

第二,关注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客观需求。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的迟缓,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接触过汉语、英语、网络等,在祖国经济、政治、文化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显得与时代有所脱节,也需要他们在大学生活中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新的文化知识、掌握新的技能。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或是因为语言代沟与他人沟通困难;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政治理论、党史党情、民族政策等方面学习了解不够,政治理论素养有待提升[4]。这就要求高校在家国情怀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及时纠正他们因为基础知识欠缺、语言交流困难造成的消极怠惰的心理和敷衍应付的行为,教育者要通过换位思考,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想建设、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身心需求,提供适当的引导、帮助等。

(二)完善家国情怀教育的内容方法

第一,完善教学体系。通过教学活动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无可替代的渠道,要将家国情怀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来,首先必须完善家国情怀的教育教学体系。一是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创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与专业课的协同教育模式,结合不同课程的教育资源,改善教学方式方法。二是要完善教材体系。要对原本的教材体系进行合理优化,以教材为抓手,先确定核心的育人内容,再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本专业的学习与就业特点,从职业道德及社会发展责任的教学建设,对应的课程体系(选修或必修),进一步拓展少数民族大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从内容上,可以考虑围绕家国责任承担、家国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社会发展热点、家国情怀的情感教育等几个方面展开。三是形成育人合力。这就要求不仅是高校思政工作者,还有各职能部门都必须要充分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厚植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国情怀的过程中来,提供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支持,形成一股综合力量,争取在“大思政”的格局下切实有效地厚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第二,创新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指出,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所在,也是认识的起源,更是产生个人认识的基础。传统的家国情怀实践,主要是通过小组辩论、课堂作业、翻转课堂等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性化思想碰撞,提升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情景互动与反思,引导他们在客观现实的情境中感悟现实,提高价值认同感。社会实践是高校培育人才的重要的方式,创新社会实践是厚植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环节。通过创新社会实践,能够进一步加深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家国情怀方面的个人认知,以至推动个人实践,实现知行统一。可以利用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的有利契机,在不同的节日开展多样化的文化宣传活动,如在端午节开展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在重阳节开展关爱孤寡老人的活动等,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节日氛围中感受家国情怀并切身实践。高校还可以积极寻求与社会相关部门的合作,广泛开展追寻红色文化、支农支教、服务民生、生态环保、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志愿服务,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社会志愿服务和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和社情,陶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国情怀。还可以利用寒暑假及实习期带领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将社会对自己的认同与自己对社会的认同结合起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服务与社会实践方面的个人能力,让其在服务社会与他人以及达成个人价值的同时,既能形成历史使命感,也能拥有社会责任感,由此提升个人的家国情怀。

总之,新时代已经到来,高校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工作进程,厚植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国情怀,激起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贡献力量,担负起历史使命与责任,加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将个人与国家的统一深深融入心底,坚持理想信念,把控好人生方向,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少数民族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略谈“家国情怀”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