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中医护理体会
2020-03-02李美艳李稳
李美艳,李稳
广西兴安界首中西医结合医院,广西 桂林 541306
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目前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管理主要采用镇痛泵持续阵痛,但是在术后患者的搬运过程及术后恢复阶段,病人的患肢就会有剧烈疼痛感,影响患肢的预后及功能康复锻炼,严重影响患者心血管系统及神经功能系统,由于患者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的精神心理身体的应激状态,会出现一系列生理病理反应,为了减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疼痛,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状态,提出将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本次研究主要阐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中医概念、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中医饮食护理、中医情志护理、中医运动功能恢复护理等特色中医护理、中医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分析,旨在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方案,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改善患者术后生活。
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中医分析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肝主筋,藏真阴而寓元阳,肝肾同居下焦,则筋骨健壮,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手术过程会损伤患者的精气血脉,损伤经络,导致患者身体阴虚,阳气不足,患者气血不足,骨部脉络瘀滞不通,寒性凝滞主痛,凝滞即凝结,阻止不痛之意[1],寒邪侵袭机体,损伤人的阳气,凝滞不通,不通则痛,所以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特征,需要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多有疼痛剧烈,遇寒痛甚,得温痛减的表现。肝脏与经脉相互属络,在体合筋,筋就是筋膜,包括肌腱韧带,是连接关节肌肉,主司关节运动的一种组织,肝之所以主筋,是因为全身的筋膜的营养全依赖于肝血的供给,肝血充盈,筋得其养,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筋得运动能力就会减弱,老年人动作迟缓,运动不灵,步履无力,就是由于肝血衰少的原因,不能养筋的缘故,血不养筋,严重会导致屈伸不利,肢体麻木,手足震颤等症,髋关节疾病就是由以上原因导致,在恢复期需要注意肝肾经脉气血的养护及护理才能有较好的恢复效果。
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中医特色护理
2.1 中医饮食护理 饮食与疾病的恢复相当密切,利用饮食护理进行治疗是中医护理的一大特色[2],由于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多为老年人且手术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老年人且大病初愈的人,脾胃功能虚弱,运化无力,所以饮食应以清淡、温热、熟软之品,忌食生冷、黏硬、不易消化之物,且引起体质虚弱,不宜大剂量强补,而应少量多次进补,防止偏补太过或因补滞邪,经历了大手术的患者,卧床时间较长,肠蠕动较慢,容易肠燥便秘,应多食含油脂的食物或多纤维的蔬菜之类,患者在患病期间,多数影响脾胃功能,在病症恢复期,胃气椎间恢复,但食欲仍然较差,这些患者在饭前一小时饮开水250-300毫升,可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以促进食欲,同时注意食物的花样,使饮食不要单一。鼓励患者进食,但不可偏食,可以吃鼓励患者多进食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可以吃红薯、木耳等有利于大便通畅的食物。也可以食用一些含有红花的食物活血化瘀,恢复期中期要祛瘀生新,接骨续筋,应由清淡饮食转变为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可以喝牛奶或者肉制品。熬汤时可在汤中加入少量食醋,溶解出食物中的钙质以利于机体吸收。后期主要通过补血益气促进骨痂生长,舒筋活络。应食用滋补品,如大枣、木耳、花生、核桃、家禽、鱼虾等食物[3]。
2.2 中医情志护理 许多患者由于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会在术前产生紧张、焦虑的心情,有些老年患者因为年纪缘故,思虑较多,担心术后预后问题,许多老年人在术前常闷闷不乐,少言寡语,也会对手术产生影响[4]。由于情志异常与肝气疏泄功能市场有关,肝气的书写功能不及,肝气郁结,可见心情抑郁不乐,悲忧善虑,所以在调节情绪时应着重调理肝气,可以采用疏肝解郁的方法,根据患者病情饮用橘皮、玫瑰花、萝卜等疏肝理气的食品做食疗,平时日常护理中多与患者沟通,开导患者,转移患者注意力,因人施护。
2.3 中医康复护理 患者经过手术后,恢复期是影响手术预后的关键,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根据中医中动静结合的理念,需要根据患者个人身体条件和病情选择合适的康复护理方案。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后应以休息为主,有助于保持体力加快功能的恢复,根据术后患者恢复情况适当增加锻炼,护士可以直到患者训练最基本的起、坐、站立、平衡功能,教会患者使用支架、拐杖、练习扶持行走,直到自己能够独立行走,训练前后要给患者进行肢体按摩,放松肌肉,促进恢复效果,按摩时主要活动每个关节,也可以用推、揉、提、捏按摩方法,帮助恢复关节功能[5]。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语言上的鼓励与支持,还需要对患者疼痛进行观察,有些患者由于患肢长时间失能,再次恢复运动会有剧烈疼痛,中医护理可以采用耳豆压穴、中药涂抹、中药定向透药治疗等方法减轻患者的疼痛。
2.4 中医疼痛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后的疼痛是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临床常用止痛泵或口服止痛药进行治疗,相对于中医止痛,止痛泵、口服止痛药更有依赖性。中医护理采用耳豆压穴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止痛[6,7],耳豆压穴能够补气益血、疏肝理气、消炎、镇痛、活血、解痉等作用。在耳屏耳蜗处的穴位,先进性点穴,使用75%的酒精消毒待干,将王不留行籽放在穴位上,用胶布黏住用拇指和食指对放置耳豆的地方进行按压,使患者产生酸、麻、涨、痛的感觉,以耳部产热,得气为度。
中药涂抹的方法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较好[8],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肿胀是比较常见的症状,中医认为四肢骨折后筋脉受损、筋脉失养,气血运行受阻,可以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外敷,可以有效地缓疼痛症状。可以将红花、乳香、芍药几种中药混合研制成粉末,兑入酒精,将混合后的中药放在纱布上,置于患者疼痛处,可以达到活血化瘀、止痛的效果。
中药定向透药治疗[9]是将中药止痛活血化瘀喷剂喷在患者疼痛部位,放置纱布,将电极贴放在纱布上,使用专门治疗仪器,进行电疗,这种方法更加直接作用于疼痛处,使中药中的有效成分经皮渗透,成分更深入。每次治疗时间30分钟,强度、热度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耐受程度进行调整。
3 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
中医护理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与传统护理相比,中医护理在药物的应用更平和、稳定,患者的依赖性更小,在疼痛的护理上效果是无可比拟的。由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手术中对组织产生的创伤会释放缓激肽、五羟色胺等致痛物质[10],这些物质会出入神经末梢引起患者疼痛。疼痛会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这种持续的心理应激状态会导致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中医认为情绪过激会导致人的气血紊乱,导致即病的加重,而中医护理能够通过护士对患者疼痛的一线观察,根据病人疼痛程度选择不同的中医疼痛护理、情志护理,从而达到缓解病情,降低病人疼痛程度的作用。
4 总结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心理护理在临床也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中医学讲精神情志因素列为致病因素之一,认为精神情志方面的变化可以导致人体内脏失调产生各种病症,所以在中医护理中更注重患者的情绪变化,从而提高临床疗效。而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也是困扰护理人员的难题,不同于西医,中医对于疼痛的管理是循序渐进的,与西医不同,中医护理的疼痛管理没有依赖性,而且副作用小,耳豆压穴便于操作,患者接受程度高,且花费较小,效果明显;中药外敷、中药透药治疗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借助中药行气通络止痛的功效,在物理作用下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达到缓解手术后肢体酸痛的目的,能够避免因吃药起效慢、副作用大、依赖性高所带来的问题。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在临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由于研究数量较少,有一定差异性,还需要结合更多临床数据作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