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鲁节日体育文化遗存研究

2020-03-02陈立勇纳光舜

贵州民族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竹马遗存秧歌

陈立勇 余 兵 纳光舜

(1.山东女子学院 体育教学部,山东·济南 250300;2.贵州财经大学 体育工作部,贵州·贵阳 550025;3.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贵州·贵阳 550004)

节日体育文化遗存产生于历史,存活于当代,延续于未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精华。地理区位特殊、文化积淀深厚、人口密集程度丰富的齐鲁大地,流传下众多内涵丰富、形式多样、风采各异的节日体育文化遗存。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齐鲁节日体育文化遗存的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导致其损失惨重,有些逐渐从民众生活中淡出甚至消亡不在,还有些变形走样失去了固有的文化形态。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质的研究范式,对齐鲁节日体育文化遗存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并提出其传承保护的措施,旨在探寻齐鲁节日体育文化遗存的现代发展规律,更好地发挥节日体育文化遗存的时代价值。

一、齐鲁节日体育文化遗存代表性项目

(一)春节期间的代表性项目

1.武术

齐鲁是中国武术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尚武之风自古兴盛,素有“武术之乡”之美誉。自蚩尤开创齐鲁武技开始,[1]经历代的发展、融合和分化,形成了流派林立、拳种繁多、风格独特的地域武术体系。流传至今的有查拳、子午门功夫、华拳、梅花拳、螳螂拳、弹腿、孙膑拳、水浒拳、形意拳、八极拳、少林拳、八卦拳、文圣拳、醉拳、太祖拳等著名拳种。齐鲁武术文化遗存分布全省各地,济宁、聊城、菏泽、淄博、青岛、烟台、临沂等地市较为集中,其中鲁西、鲁西南地区尤甚。各地“齐人隆技击,鲁地胜武勇”的流风余韵犹存,每逢春节、庙会等节日和社会活动,博大精深、风采各异的武术拳种纷纷登台亮相,令人心情振奋,赞叹不已,增添了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2.舞龙与舞狮

龙、狮为中华民族吉祥之物,舞龙、舞狮在中国历史悠久、影响广泛。从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五,舞龙和舞狮在齐鲁各地均有开展。舞龙在胶东半岛以及济南、聊城、德州、滨州等地颇为流行。舞龙所用器材“龙”,多用绸布、竹篾、荆条、铁丝制成,常见的有九节龙、十一节龙和十三节龙,个别可达二十几节。也有将“龙”与“灯”结合的舞龙灯(龙身内放置荧光灯),如济阳县刘家龙灯、潍坊市潍城龙灯、微山县龙灯等;还有别具一格的微山湖渔舟耍龙灯、济南长清手龙绣球灯等。舞龙动作千变万化,表演内容丰富多彩,阵图阵法形式多样,主要有二龙戏珠、乌龙翻身、龙打滚、巨龙攀柱等。舞狮在德州、泰安、滨州等地开展广泛,不仅有单人舞狮、双人舞狮、多人舞狮,而且有文狮、武狮之区分,还有通身蹿火星的“火狮子”“火虎”,以及梅花桩舞狮和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跑麒麟”“斗虎”等。舞狮动作花样繁多,形式组合复杂多变。舞龙舞狮集技巧性、惊险性、艺术性于一体,对参加者的耐力、力量、速度、灵活、平衡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

3.秧歌

秧歌历史久远,在我国北方流行甚广。山东秧歌数量众多,拥有小伞秧歌、梆鼓秧歌、快板秧歌、老慢板秧歌、阳信鼓子秧歌、大鼓子秧歌等30 余种不同形制的秧歌形态。其中,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最为有名,均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项目。鼓子秧歌民间称“闹玩艺”,源于宋,成于明,盛于清,现今主要流传于鲁北地区的济阳、商河、阳信、惠民、乐陵、临邑等县市。上场人数众多,动作丰富多彩,规模气势震撼。海阳秧歌流行于胶东半岛部分县市,以粗犷奔放、感情充沛、风趣幽默的风格著称。胶州秧歌,俗称“扭断腰”“三道弯”,流行于胶州湾一带,场上人物较少,以民间小戏为主。齐鲁各地春节期间尤其是正月十五闹元宵,一定要有秧歌,才能闹出元宵节的气氛。

4.跑竹马

竹马以竹篾片编制马形,外以布裱糊而成,演练时系于腰间,边歌边舞,看似跨于马上骑行,故名“跑竹马”。济南、青岛、淄博、济宁、临沂、滨州、德州、潍坊、菏泽等地的春节期间均有跑竹马活动,人数规模从10余人到百余人不等,展现内容各地差异明显,多以当地民间传说、古代故事为题材。社会影响较大的有济南历城展西竹马灯、平度田庄竹马、高青窦家竹马、小章竹马、嘉祥跑竹马、邹城尚寨竹马、临沂大官庄跑竹马、沾化竹马、禹城武庄跑竹马、高唐刘海子竹马舞、曹县跑竹马、巨野魏海竹马等。此外,一些地方使用驴形器具,名曰“跑驴”,运动形式、规模与跑竹马极其相似,如广饶县陈官镇跑驴、德州市跑驴等。

5.踩高跷

自近代以来,高跷从秧歌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民间体育艺术门类。比较有社会影响的齐鲁高跷有13种,分别是济阳乔家村上杠高跷、济南胡家高跷、青岛沟崖高跷、海阳西古现村高跷、高青兴耀高跷、广饶宋琚甩大带高跷、嘉祥高跷、新泰市独杆跷、德州高跷、夏津说唱高跷、巨野高跷舞、东明高跷和郓城高跷。各地高跷队从十余人至数十人不等,参加者身着斑斓多彩服装,多扮演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高跷动作惊险洒脱,场面热烈欢快,形式灵活多变,既可单人演练,也可双人或多人组合,不仅锻炼人的耐力、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而且能够磨练人的胆量和意志。

6.走百病

走百病是通过游览散步消除疾病的一项健身方式,其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赵国大臣触龙的散步健身。“唐代元宵放灯,民众通宵观看花灯,因而有了走街能去百病的说法。”[2]自此,走百病成为元宵节习俗。现今鲁南、鲁中、鲁北的一些地方依然保持着正月十五走百病的习俗。人们三五成群,结队出门,乡间道路、树林山岗、河岸湖旁,健步行走,但已不见了清代增加的“走桥”“摸门钉”习俗。各地对走百病的称谓不同,程序、形式、内容也有差异,但都蕴含着去疾病、保健康,生活幸福,家业兴旺之意。

7.跑黄河

跑黄河,亦称“转黄河”,由“走百病”习俗演变而成,流传于青岛高密一带。跑黄河选取广阔平地、野外空地或河滩,画九曲黄河阵为图,竖秫秸为墙,形成曲径幽深的黄河阵迷宫。逢正月十五前后,当地孩童聚集一处开展跑黄河,至高潮时,引得许多大人加入。九曲黄河阵曲折回旋,相当考验人的空间方位感。有些商家还将跑黄河改造后引入商场,供入场孩童玩耍。

(二)清明节期间的代表性项目

1.放风筝

放风筝是齐鲁儿女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民间自古就有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清明时节,万物复苏,阳升阴退,人体气血向外透发,人们选择文化广场、公园空地、体育场、郊外野地等处竞相放飞风筝,“纸花如雪满天飞” (清·郑板桥:《怀潍县》)的盛况随处可见。放风筝是一项集娱乐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愉悦心情,调节气血,令人心旷神怡,而且可以减缓眼疲劳,消内体内热积聚,具有降血压、防治颈椎病和神经衰弱等症之功效。随着现代风筝运动的普及推广,自1984年起,潍坊每年清明节期间举办声势浩大的国际风筝节(会),至今已举办36届,期间进行放风筝比赛,吸引了大量国内外风筝爱好者参加,放飞技法由此发展出多种多样,风筝的样式也变得种类繁多。

2.踏青

踏青,即“春游”,古代称“踏春”“野步”等。早在先秦时期,齐国就有“放春三月观于野”之俗,鲁国则有春日出游之习。后经春秋的形成,秦汉的定型,隋唐宋元的发展,明清的兴盛,至今踏青这项古老的传统体育活动在齐鲁大地依然十分流行。清明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此时春回大地,万物萌芽,蜂飞蝶舞,生机勃勃,各地人们互相邀约,出门踏青,地点多选在公园、树林、河边、风景名胜等景色优美之地,漫步在空气清新的林木中戴柳赏花,游春踏胜,临风观景,享受春天乐趣。

3.荡秋千

荡秋千相传原为北戎之戏,春秋时由齐桓公伐北戎带回齐国,受到人们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的喜爱,千载流传至今。每到春季特别是清明、寒食前后,全省各地竞竖秋千,尽情欢乐,到处呈现“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清·郑板桥:《怀潍县》)的荡秋景象。齐鲁秋千形制多样,名称不一,有可供一人荡的立秋千、两人荡的纺车秋,也有可供多人同荡的“转秋千”,“山东荣成一带称之为‘龙门秋千’。”[3]还有沂水县天上王城的悬崖秋千、费县天蒙山的高空秋千,惊险刺激,令人惊心动魄。山东有的地方秋千方言为“悠千”,而悠千又与“有钱”谐音,因此鲁东南一带有民谣:“打悠千,打悠千,越打越有钱”“转悠千,转悠千,越转越有钱”之说。[4]借助荡秋千,当地人们直观形象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追求。

(三)端午节期间的代表性项目——赛龙舟、划旱船

赛龙舟自古流传,南北朝时成为全国性的节令活动[5]。赛龙舟这项端午节最重要的体育习俗,原本在江南水乡广泛流传,随着历史上政治中心的北移,传入齐鲁境内。过去,齐鲁端午节虽有赛龙舟,但更多的是划旱地龙船。旱地龙船色彩艳丽,由木架制船形,外围缀绘有水纹棉布裙或海蓝色棉布裙,船上以红绸、纸花、彩灯、明镜等装饰。划旱地龙船人数一般6—7人,配有打击乐或唢呐伴奏,随音乐节奏模拟水中行船,场面活跃,气氛热烈,具有浓郁的齐鲁风情和民族色彩。现在,随着龙舟运动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普及,赛龙舟正逐渐成为齐鲁一些地方的新民俗。每年端午,潍坊白浪河和鸢都湖、滕州荆河、临沂沂河、滨州秦皇河、济南大明湖、威海明珠河等都要举办声势浩大的龙舟赛。比赛参照现代龙舟赛程、规制举办,不仅男士踊跃参加,而且吸引了众多女士参与。齐鲁端午节赛龙舟、划旱地龙船等民俗体育活动,不仅对于弘扬龙舟文化,抒发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对于活跃端午节庆文化,带动当地“文体旅”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区域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四)重阳节期间的代表性项目

1.登高

登高习俗形成于汉代,到魏晋时,登高日期专定于重阳节。齐鲁境内多名山,重阳日登高开展甚广。重阳时节,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或结伴同行,或单独前往,登高者遍布境内各处高山、土丘,人们采菊佩戴、饮酒欢娱。泰山——五岳之首,登临者最多,由此形成了泰山国际登山节。济南的千佛山,因重阳登山人数众多,络绎不绝,早在元代便形成了农历九月初九千佛山庙会习俗,并一直延续至今。齐鲁重阳登高并不限于攀登高山,人们还登临驻地附近的高台、高楼,以及寺庙中的宝塔等高处,以取步步高升之意。1989年,重阳节被确定为我国的老人节,登高这项重阳节体育习俗活动也因此被赋予更多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含义。

2.郊游

重阳郊游古称“辞青”,我国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之说。古人认为重阳节恰逢深秋时节,天气转凉,草木开始凋谢,人们即将隐居,此时郊游是具有仪式意义的户外运动。齐鲁自古有在寒冬到来之前,在秋高气爽天气到郊外游览,健步缓行,观赏风景的传统,而选择在重阳节这个特殊日子出游,则是强化了郊游有助于调节气息、强身健体、养心益智的功用。如今,齐鲁各地的人们依然会在重阳节郊游,既作为节日休闲的一个内容,也能促进身心健康。

二、齐鲁节日体育文化遗存的特征

(一)周期性

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齐鲁节日体育文化遗存都以年为基本周期,以传统岁时节日——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端午节为节点,循环往复,年年开展,代代流传,具有明显节律,周期性突出。

(二)民俗性

受地方风俗、节日习俗、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齐鲁节日体育文化遗存的产生、发展、表现形式、文化内涵等均与当地民间风俗有密切联系,具有明显的民俗文化特征。齐鲁民间自古有万物神灵崇拜习俗,因而许多节日体育文化遗存的起源都与此习俗有关。如,冠县东陶善鼓舞,起源于祭祀“泰山老奶奶”,至今仍保留有“傩舞”“巫舞”的痕迹。齐鲁武术、秧歌、舞龙、舞狮、赛龙舟等起源也均与祭祀天地神灵联系密切。

(三)地域性

齐鲁大地东西、南北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人文传统差异均较大,节日体育文化遗存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别。胶东半岛临海,传统体育与海有密切关系,造就了荣成龙门秋千、海阳大秧歌、寿光南湖闹海等具有海洋文化气息的节日传统体育;南部多山,历史文化深厚,较为传统,衍生出黑虎查拳、斗鸡等节日体育文化;鲁西、鲁北沿黄河,受黄河文化影响较深,衍生出跑黄河、运河秧歌、四蟹抢船、小伞秧歌等节日体育项目。即便是同一种项目,因地域差异也有着不同的称谓,使用不同的器械,采用不同活动方式和规则,展现出不同的地区风格。譬如,济南商河的秧歌以男性为主,自始至终不停的跑动,气势宏大,粗犷奔放,中间穿插有跑旱船等;胶东的秧歌以女性为主,“扭”是其主基调,扭秧歌的人原地不动,手拿扇子,靠腰和扇子扭动,有九曲十八弯的美誉。

(四)娱乐性

作为地域留存的一种节庆文化习俗,齐鲁节日体育文化遗存以岁时节令为载体,通过娱人娱乐来增加节日氛围为目的,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身体运动寓于节日庆祝之中,表达人们的欢愉、喜悦之情,发挥欢度佳节、祈福祝愿、庆祝丰收、闲暇消遣的社会文化功能。对于身处节日体育文化活动场景中的人们而言,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赏者,都能够从中获得无可替代的乐趣。

(五)群体性

齐鲁节日体育文化遗存项目多为大型集体活动,参与人数众多,具有一定规模。例如,舞龙,大的舞龙队有100多人,小的也有三四十人。秧歌,参与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二三百人,还不包括秧歌头、管事、探马、箱官、礼官、炮手等行政和后勤人员。冠县东陶善鼓舞,每年农历3月13至15 日期间,来自山东、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冠县、临清、大名等县(市)的数以万计的妇女参与,形成了一个非常壮观的群体参与场面。

三、齐鲁节日体育文化遗存面临的障碍

(一)自然环境纬度

过去一段时期,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齐鲁各地在取得经济效益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自然环境的失衡。土地、空气、水源、固体废物污染,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危机至今仍然存在。近年来,因雾霾天气严重,而被迫取消或改期的节日体育活动在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对于那些依赖于动物、取材于植物而开展的节日体育文化遗存项目,表现的则尤为突出。如,有着2000余年历史的邹城斗鸡、成武斗鸡,因自然生态的恶化,导致斗鸡好斗性降低,羽色也由原来的“九色”减少为3个品系;起源于唐朝的“宁阳斗蟋”、兖州的“漕河斗蟋”,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无度捕捉,导致一些斗蟋种类骤减,品质大幅下降。自然生态环境平衡的打破,导致原本依赖于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开展的节日传统体育出现了生态层面的不适应,进而形成一种短期内无法改观的生态困境,影响着其生存和发展。

(二)社会环境纬度

1.缺乏继承意愿与代际传承断裂

节日体育文化遗存是历经岁月洗礼,民众检验而流传下来的珍贵文化特质,凝聚着一代一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节日体育文化遗存的传承,需要有人来继承才能得到传续和发扬。调查发现,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价值观念的重大转变,对于代表“过去”与“传统”的节日体育文化遗存,年轻一代兴趣不高,缺乏继承的意愿和动力。加之,学习节日体育文化遗存技艺一般需要吃苦耐劳,且较长时间才能掌握,对于成长于物质丰富年代的青年人而言,少有能够持之以恒者。齐鲁节日体育文化遗存传承者老龄化普遍,继承者青黄不接,整个传承链后继乏力,代际承接困难较为明显,出现了代际传承断裂现象。虽然,近年来各地政府通过多种途径促进齐鲁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但依然不够理想。因传承人年事已高或离世,继承人缺乏,导致节日体育文化遗产项目不能顺利传承或消亡的例子时有发生。例如,以技艺高超、惊险奇特著称的上山高跷、独脚高跷(又叫独拐子),均因传承人离世而消失。崂山沟崖高跷也因艺人或年事已高,或相继离世,许多跷功绝活已难再见。代际传承断层现象凸显齐鲁节日体育文化遗存的脆弱化和高危性。

2.文化认同危机与参与度降低

随着我国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发展,人们沉浸在全球化浪潮带来的现代西方文明之中,各种“洋节”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当中传播,人们时兴过外来节日,以彰显自己的“时尚”,突出个性张扬,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渐行渐远,尤其是青少年一代更是离民族传统越来越远。与传统节日相伴的大量体育习俗也在传统文化认同危机中被逐渐淡化,青年人似乎对传统节日体育习俗越来越陌生,更缺少参与的意愿。例如,沂蒙春节期间的龙灯和扛阁,自2005 年起便因参与者过少而中断至今。流传于鲁北地区的鼓子秧歌,也曾因无人参与而被迫中断。时至今日,除春节外,传统节日依然人气不足,节日传统体育活动缺乏内生发展的动力,过去那种万人空巷,水泄不通的景象,难以复现。

3.商业化、政治化与变形走样

场面热烈、风采各异的齐鲁节日体育文化遗存,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参与性和观赏性。21世纪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节日体育文化遗存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日益显现。除在节日开展外,齐鲁节日体育文化遗存项目还被商家广泛用于商家开业、店庆,甚至被用于婚丧嫁娶,以制造声势,烘托气氛。齐鲁各地政府也将大型节日体育习俗活动,作为招商引资,对外宣传,彰显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成就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商业需求的影响下,齐鲁节日体育文化遗存项目完整的文化内容被片段展示、固有的开展程序被人为增减、多样的地域文化被集中处理、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表浅化呈现。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大型节日体育文化遗存项目——鼓子秧歌。因一味的考虑满足受众的观赏需求、增加场面的气势,导致鼓子秧歌场上角色大为缩减,只保留下动作迅疾变换、粗旷威猛的伞和鼓两种角色;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核心文化内涵的外圆内方阵型,被“棱角分明”方块阵型代替;“只跑不打”的“文场”被有意删减,只保留下“边跑边打”的“武场”;技术动作也逐渐趋同,原本“脚踏实地,入木三分”的豪气所剩无几,缺损了所要展现的鲁北人民的精神气质。总之,在商业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干预下,齐鲁节日体育文化遗存受到较大的影响和制约,一些项目变形走样,渐渐远离本真。

四、齐鲁节日体育文化遗存传承保护的措施

(一)重构传统节日文化,推进节日体育文化遗存项目转型

随着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信息化社会的转型,产生、成长、适应于农耕经济的传统节日文化,内部面临着社会转型期的文化抉择,外部面临着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和挑战。面对所处的内外困境,一时未能完全适应而又未形成新的文化体系的传统节日文化,唯有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传统与现代的对接中,以重构求生存、求发展。节日体育文化遗存是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两者互为依托,交相辉映。积极开展节日体育习俗活动,是推动传统节日文化重构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传统节日文化重构有助于增强节日体育文化遗存的归属感和生命力,有助于为其生存和发展创设良好生态环境,有助于实现其传承创新和现代转型。齐鲁节日体育文化遗存应在继承传统、保持精髓的基础上,借助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回归和重构契机,结合新时代齐鲁各地文化新景象、新特点、新趋势,更新过时的形式,加以改造、再造和创新,使其更加符合广大民众的健身、娱乐、社交等多方面需求,吸引广大民众的节日参与,充分发挥体育文化遗存特有的节日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

(二)加强传承主体保障,促进节日体育文化遗存顺利传续

传承人是民间文化的主体,在时代转型、民间文化处于濒危的状况下,传承人对非遗的承上启下承担了重要责任,民间文化的保护主要就是传承人的保护。[6]另有研究表明[7]:政府保障对传承主体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鉴于此,应加强节日体育文化遗存传承主体的政府保障,促进节日体育文化遗存顺利传续。政府对传承主体的保障,应从经费、制度、场地等多方面入手,为传承人传承技艺保驾护航。经费保障要根据项目特点和传承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扶持。制度保障要从“传”和“承”两个层面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针对传承人应制定动态考评和晋升制度,做到有序增减,有据升降;针对继承者应在各级学校、社会团体、社区等建立继承人培养机制,结合传承人推荐申报制度,有目的、有选择地发现有培养潜质的继承人,予以重点培养。场地保障要合理规划和建设当地乡村和城镇的体育场地设施,将居民的日常实际需求与节日体育文化遗存等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相互兼顾,场地使用要向具有代表性和濒危性的节日体育文化遗存项目适度倾斜。

(三)提高齐鲁节日文化自觉,扩大节日体育习俗的社会参与

从远古时期发展而来的齐鲁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清晰地记录着齐鲁先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而且积淀着深邃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节日对于传承和弘扬齐鲁大地优秀传统文化,彰显齐鲁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民俗民情,以及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等传统美德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鉴于此,应重视对当地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宣传,提高传统节日的社会认知和自觉意识,改善传统节日习俗的舆论生态,提高当地包括体育习俗在内的节日文化自觉和社会参与。宣传要运用多种传播方式,除运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外,还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的快捷便利优势,通过微信、微博、手机公众号、抖音等多种平台,多样方式,实现齐鲁节日文化的立体化传播,使社会大众从真正意义上了解包括节日体育习俗在内的齐鲁节日文化的内容、内涵和价值,扩大齐鲁节日体育习俗的社会参与。

(四)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加强节日体育文化遗存实体建设

齐鲁节日体育文化遗存与自然生态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一些节日体育文化遗存项目的开展必须依靠大自然的赋予才能实现。因此,齐鲁节日体育文化遗存的保护,不仅要关注其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也要重视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节日体育文化遗存自然生态环境平衡的维护,应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革,与时俱进,运用最新的科技手段,针对不同项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措施和方法加以保护。同时,应加强节日体育文化遗存的实体建设。一方面,各地应将具有社会影响力、丰富文化内涵和青少年乐于参与的节日体育文化遗存项目,纳入学校体育教育体系,有条件的地区也可考虑建立节日体育文化遗存传习所(基地、中心),以促进节日体育文化遗存的传承和传播。另一方面,应加强节日体育文化遗存文物、遗迹的管理和保护,既要对其作为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使其能够为新时代传统文化传承发挥作用,又要防止各种可能会导致其历史文化信息丢失的做法,使其能够得到持久的有序传承。

猜你喜欢

竹马遗存秧歌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郎骑竹马何处来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昌黎地秧歌
辽代契丹贵族墓地守冢人居住遗存和祭祀遗存初探
富平村里唱秧歌
贵州有的唐代遗存
NO.5竹马
浙江安吉汉代土墩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