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观在民族地区的实践研究

2020-03-02刘秉鑫

贵州民族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

刘秉鑫

(中国科学院 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 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190)

一、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与问题

(一)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

我国各民族地区保持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友好关系,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现,如何化解矛盾和冲突以实现民族地区健康、稳定、和谐发展成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也是认识民族地区治理问题、分析问题根源、寻找解决方案的根本思想武器。

马克思认为,国家并不会制约、限制乃至决定市民社会。事实上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1]。从马克思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剖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并认识到市民社会构成了国家的基础,也构成了任何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2],社会管理是市民社会自我管理、调控的客观实践,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社会相比,马克思更重视市民社会对国家和政治社会的塑造作用。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状况错综复杂,民风民俗迥异,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权由国家向社会转移是大势所趋,社会治理权力将实现由国家向社会的旨归性转移。

此外,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观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特点,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者阶级统治的建立,应当是把实现全体人民群众的福祉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社会建设发展和治理实践应从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寻找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例如,在社区治理环节,以服务人民、方便人民为宗旨,科学推进中长期发展规划方案的制订工作,以乡镇为单位因地制宜地改造社区居委会,优化组织结构,开展多样化社区服务活动;在社会服务组织架构方面,需要不断完善农村的基层组织。社会组织与企事业单位的服务内容涵盖文化、体育、环保、公益等广泛领域,农村基层组织以农业协会的形式存在,努力打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3]。它们充分彰显了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的功能。

马克思提出,旧社会制度下的国家权力是少数人通过榨取劳动者的劳动力从中获得利益。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应树立正确的社会治理观,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突出公共权力的良性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思想武器,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为少数民族治理、社会发展等现实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当前,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内容主要集中体现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以及社会领域,并着力解决一系列现实问题。第一,经济领域的社会治理。主要致力于扭转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态势,包括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城乡消费不平衡等诸多环节。第二,政治领域的社会治理。主要着力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基础的政治、法律制度体系。虽然我国民族地区在文化语言与经济发展方面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但是随着社会出现转型,如何增强民族地区城乡居民的法律意识、如何科学应对社会治安与综合治理等问题仍存在一些挑战。第三,文化领域的社会治理。如何实现求同存异、文化繁荣是文化治理的难点和关键,当前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使得文化领域的社会治理呈现出阶段性、区域性的特征,也使得文化治理面临更多的挑战。第四,社会生活领域的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的主体是人民,应积极引导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参与到国家建设与治理中,完善管理体制,建立稳定的公共秩序,解决公共安全问题。

(二)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民族地区基础建设、扶贫建设、生产建设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造血能力”因此不断得以增强[5]。我国民族地区治理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

1.民族地区经济领域的社会治理问题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一直存在。截至2019年7月末,已有23个省和直辖市公布了上半年经济发展报告,其中华北和西北地区省份排名靠后,中部地区增速进入前10名的仅占2名。与沿海一线城市相比,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贫困人口较多,呈现出生产力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低、贫富差距较大等典型特征,导致民族地区内部社会矛盾凸显。在社会制度建设方面,相比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部分民族地区的社会制度建设呈现出落后发展趋势,部分地区重视了经济发展,却忽视了社会建设,导致二者之间出现协调性问题。与此同时,经济的增长也引发了环境危机问题,人口流动日益明显,社会生产成本急剧增大。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观,为民族地区由资源消耗型向环境友好型经济模式转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就业乃最大的民生,当前部分民族地区就业压力巨大,直接关系到社会治理的成效。加强社会治理就要为人民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避免劳动力短缺。但实际上,部分民族地区无法为每一个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人们依然面临着失业和待业问题,且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呈现出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每年新增加的劳动力逐渐减少,年轻劳动力离开本地前往一线城市务工,使得人口相对较少的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更为缺乏。在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观中,社会管理与私人管理是天然不相容的,公共普遍性才是社会治理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需要将农业、工业、教育以及社会其他资源纳入社会治理范畴,资源归人民群众所有,资本不是个人的力量,而是社会力量,社会治理应将资源转化为公共财富,更好地为社会治理服务。

2.民族地区政治领域的社会治理问题

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需要社区人员实践,权力在民族地区的社区监督下进行,这说明民族地区亟需要履行社会治理的职责。民族地区法制建设势在必行,这是保障民族地区稳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政府有关部门需要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推进科学民主的立法进程,提升司法信誉,稳固社会治理体系。但实际上,依然有部分民族地区社会成员的法治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以至于部分人无法理解法治精神,比较容易受到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这使得部分民族地区的法制宣传教育问题比较严峻[6]。

3.民族地区文化领域的社会治理问题

我国很多民族地区地处边疆,交通不便,多民族和多宗教给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带来很多难题。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差异都是基于部落文明而言的,在这种部落文明中,人们可以从中获取参与感和认同感,维持民族文化发展的心理变化过程。如以藏族为主的社会部落信仰藏传佛教,但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区不仅有藏族人民,也有回族人民,回族信仰伊斯兰教,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甘南地区汉族人民开始信仰基督教。不同文化编织着各民族的信仰,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4.民族地区社会生活领域的社会治理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民族地区政治大局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公共安全问题则趋于平稳发展态势。造成公共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公共安全事件问题相对严峻,部分安全问题存在潜伏性,这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区域稳定团结的局面。

二、发挥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观对民族地区的实践作用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必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观为指导,不断地优化民族政策,根据社会活力原则展开社会治理工作的创新,为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创造良好的历史机遇,解决社会治理进程中存在的矛盾问题。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的指导地位

增强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应重视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观的应用,应坚持以该思想为指导。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在经济领域的指导地位。经济是人类发展的根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对落后,可能会引发不同的社会问题,社会治理的机制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观的显要特征,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历史的创造者,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应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现实问题,努力保证民族地区人民共享经济的发展成果。同时,要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培育社会组织,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创造力。建议在民族地区政府设立不同的经济职能部门,汇总社会经济发展资料,提升基层职能人员的工作效率,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在道德行为方面的指引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为指导,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理念。国家性质决定了社会治理的性质,社会事务管理需要反映出无产阶级的需求。当前,我国社会治理制度的发展应与社会发展程度相统一,应做维护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7]。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观表示,人是社会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要求民族地区推动民众教育,引导人民树立自我意识,明确自己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人拥有管理社会的权利。加大民众对社会治理的参与度,实现社会的自行修正,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只有这样,人民的基本生活才能得到保障,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下实现生活质量的提升。同时,国家应加强社会道德文化建设,为人民塑造道德观念,规范个人行为,提升个人价值。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基于法律与制度的引导作用,实现社会道德重建,保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基本权利。加大政府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观的宣传力度,在政府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媒体创新宣传的前提下完善思想教育,基于社会舆论增强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政府应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现如今传统文化已形成道德体系,可借鉴文化塑造人格,实现对人民的自我克制与修身养性。

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在文化、社会生活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文化中的主体和引领地位,顺应民族文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推动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为基础,推进民族文化功能的开发,以民族文化构建社会治理的良好环境。氛围的营造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利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文化营造行政文化风气,总结民间知识经验,如《福乐智慧》中社会统治理论内容可促使公务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中秩序意识强化了人民对社会治理的自觉参与和遵守,强化了道德伦理观念,使各族人民按公共道德需求约束自己,努力配合社会治理[8]。

(二)优化民族地区社会事业,构建民族地区新型社会治理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9]。从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来看,社会治理实质上是一种服务而非强制性的统治,社会治理等同于社会自治,每个家庭和家庭中的人员就是一个国家构成的重要基础。相比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真正实现了“社会自身的主体性”理念。在人民心中,国家就是一个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服务机构,国家与政府有关部门并不是强权统治人民。在马克思经典理论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阶级斗争,只不过当前的生产关系并没有消灭阶级,国家的统治职能也没有被削弱,反而是在科技的进步中努力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国家的统治职能也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国家为社会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团结相处提供了便利条件。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推进这些地区的社会治理创新,有利于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落实,有利于为民族地区构建崭新的社会治理体系。

第一,积极发展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改革社会事业体制,健全社会事业管理体制,与地方政府联动,实行统一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深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社会服务领域向社会开放,加大社会事业的投入,保证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开展拥有充足的资金,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保障贫困人民的基本生活,实现社会保险与最低工资标准的有效连接。积极开展福利事业,在各地区健全老年人服务中心,关心养老问题,对福利企业加大扶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创业,致力于康复医疗水平的提升,在各社区开展康复工作。完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对少数民族群众职业教育公共政策倾斜,竭力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第二,优化民族地区社会结构,完善社会服务功能。政府掌握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社会服务,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建议民族地区政府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制定覆盖该地区的公共服务最低标准,主要在公共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大政府投入。

第三,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首先,健全民族地区政府负责机制。随着民族地区的社会变迁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市场经济前提下,地方政府需要提升对社会公共产品服务的供给。其次,健全民族地区社会协同机制,完善公共参与机制。缓解社会群体和政府之间的冲突矛盾,增加公共服务产品,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改善政府服务工作。公共参与机制的建设作为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任务,建议民族地区建立公共安全领导小组,建立公共安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创建应急联动服务平台,第一时间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提升民族地区社会治安水平和防控能力,保障人民生活安全,为少数民族地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10]。

第四,明确政府职能部门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职能边界,为社会组织营造积极的法制环境。2017 年昆明市人均GDP达到了10000美元,寻甸、禄劝与东川国家级贫困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政府精准满足人民的需求,在社会治理中将社会组织、企业与社区人民联动起来,支持各主体参与社会事务管理。2018 年昆明市旅游收入突破2000亿元,旅游业已成为昆明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在《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规划纲要(2018-2035年)》中提出,到2030年,具有昆明特色和国际化特征的社会治理机制基本确立,社会治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1]。

(三)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宗教文化功能,完善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系

十九大报告为改进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法治建设的具体性指导性方针,对新时期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共同治理目标与要求。法治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根本目标就是在法治的框架下实现社会治理工作的高效、有序推进,但由于民族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特点,在推进法治建设的同时,理应重视并发挥民族地区的宗教文化功能。

第一,充分发挥宗教的社会功能。民族地区的宗教信仰关系地区的和谐稳定发展,宗教信仰有助于化解负面社会功能,实现社会转型。民族地区宗教信仰的发展在知识、性别与年龄结构上存在差异,中老年妇女更倾向于参加宗教活动,农牧民也会参加宗教活动,在当地人眼里,宗教属于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将各个部落的人聚集在一起,在特定环境下宗教信仰转化为社会力量,推动国家方针与政策的高效落实。依靠民族地区宗教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观的落实,有利于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缓解人们的失落感,使人们以平稳的情绪面对一切。宗教信仰鼓励人民参与社会治理,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宗教文化重视精神家园的构筑,鼓励人们相互信赖,将生活与信仰相联系,促进社会美德与公共道德的进步,这将直接决定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水平。比如,人们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爱长辈,禁止一切盗窃行为,禁止违反国家法律与宗教行为准则,通过人的自我约束实现对社会的治理。

第二,增强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推动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观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对此,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民族文化具有社会秩序规范功能。如乡规民约是各少数民族与部落长此以往约定俗成的秩序,这种秩序以文字、服饰、建筑等文化形式存在,以此规范人民的言行举止与社会活动。比如,新疆地区民族服饰对未婚和已婚女性有着明显的区别;哈尼族女性鸡冠帽与青布包头存在差异。服饰与头饰就是约束女性的一种符号,使女性改变自己的社会角色,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二是民族文化具有社会礼仪教化功能。民族社会中,不同的场合与节日有着不同的服饰,比如,彝族羊皮褂在打歌时,青年人将羊皮褂脱下来拍打,以此进行社交沟通。三是民族文化具有社会意义阐释功能。比如哈尼族送葬女歌手头上戴着吴芭头饰,表现出哈尼族处于蕨类植物生长的潮湿地区,犬牙文体现出该民族对狗的崇拜,黑蓝色彩突出民族对色彩的偏好,三角形代表哈尼族居住于山上,树状图案表现出人们对万年青的崇拜心情[11]。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观为民族地区治理实践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所族地区民生福祉提供了思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观,加快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理念和方法创新,有利于提升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性及竞争力。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为指导,通过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相结合、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从而实现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