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的四维论析

2020-03-02杨力源

贵州民族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边疆地区发展

杨力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 科研管理处,北京 100006;中国社会科学院 当代中国研究所,北京 100009)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边疆治理,先后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等;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在近年全国“两会”期间,多次到边疆省区代表团参加审议,此外他还先后赴内蒙古、新疆、云南等边疆省区实地考察,在吸收借鉴历史上边疆治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了新时代边疆治理的价值定位,针对新时代边疆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边疆治理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推动边疆治理实践深入发展。

一、历史之维:治边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1]任何现实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历史基础上进行。新时代党的边疆治理依托深厚的历史土壤,在直面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全面展开。

“边疆作为国家疆域的一部分,并非天然形成,而是因国家治理的需要而构建起来。”[2]在古代,统治者在中原地区实现较为稳定的统一后,往往会在边疆投入一定的精力,逐渐探索出了一套治边稳边的灵活方法,在机构设置及有效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古代边疆治理使得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开拓了我国辽阔的疆域,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版图。然而古代边疆治理也带有明显的局限性:一是中央政权主要是采取羁縻而治的方式对边疆实行间接治理;二是将边疆视为拱卫内地的屏障,重视边疆稳定,轻视边疆发展;三是古代边防大多注重“内防”,将边疆治理的重点放在处理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上,没有在边疆建立起全面而稳固的对外防御体系;四是始终将“陆防”作为边防的重点,造成了“陆主海从”的格局。这些局限性使得“几千年来的边疆,乱世多、治世少,太平盛世更是罕见。长期动荡、战乱频仍,边民颠沛流离,是历史上边疆的常态。”[3]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以坚船利炮,突破中国虚弱的海陆边防,鲸吞蚕食我国领土,利用边疆与中央的松散关系,划分势力范围、扶持代理人,采取渗透与控制边疆地方政权等方式,在边疆与中央政权之间制造矛盾,煽动边疆地方封建上层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晚清政府为了应对严峻的危机,试图在新疆、东北、蒙古、西藏、台湾等地建立行省,实行塞防与海防并重的策略,筹建新军,操练水师,保藩固圉,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开放边禁、移民实边的政策,以期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达到“治同内地”的效果。但由于朝廷腐朽不堪,内外危机深重,清廷没有能力在边疆真正革除积弊。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意在加强对边疆的管辖,推动边疆的开发和建设,但由于政局不稳,国力衰微,中央权威有限,对外无力抵抗侵略,对内无力整合各方力量,边疆治理也是鞭长莫及、力不从心。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边疆相继实现解放,逐步完成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彻底铲除了边疆长期动荡贫穷的祸根,为新中国的边疆治理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中央将边疆的发展纳入国家发展的规划之中,对边疆的发展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内地省市在党的领导下,为边疆的发展提供了人、财、物等资源方面的支持;加强了边疆与祖国内地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扭转了边疆经济社会发展动力长期不足的局面。同时,多措并举保障边疆的安全和稳定,坚决反击任何侵占我国领土的行为,坚持以外交手段解决领土和边界问题,不断推进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适时充实、整合、调整边防武装力量,建立陆海空联合防卫的格局,有效应对日益凸显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不断夯实保障边疆安全稳定的社会基础。另外,由于边疆分布着众多少数民族的居住地,民族工作在边疆治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此,党将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相结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支持和帮扶少数民族发展,加强各民族的经济联系,保护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为各族群众平等团结、和睦相处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不断铸牢边疆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这些为新时代的边疆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从某种程度上讲,边疆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凸显和集中的地区,存在着诸多短板。同时还首当其冲地承受着周边局势的影响,边疆的安全、稳定与发展依然面临着繁重的任务与严峻的挑战。新时代党的边疆治理,就是要充分继承吸收历史上边疆治理的经验,不断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

二、价值之维:满足边疆群众的美好愿望

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及世界和谐稳定是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新时代边疆的各族群众对于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然而边疆依然是我国发展相对滞后、矛盾较为复杂的地区。加之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边疆也是我国应对国际局势变化、展现国家形象的前沿地带。因此满足边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克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从周边先行起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边疆治理的价值诉求。

(一)为满足边疆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不懈地奋斗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4](P40)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好,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进入新时期,边疆地区在党的领导下,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族群众的生活得到根本性改善,历史上边疆群众极端贫困、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被彻底终结。然而随着民众物质条件的改善,“给人的需要感觉就会发生边际效应递减”[5]。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民主、法治、生态、情感等方面。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历史方面的原因,边疆群众整体生活水平较之内地群众尤其是东部群众还有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体现,是新时代亟需破解的重大问题之一。十八大以来,党在边疆治理的过程中,不断促进边疆地区快速发展,推动边疆治理现代化,满足边疆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以此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满足边疆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懈奋斗,是新时代中工共产党边疆治理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源于有数千年文明史的民族在现代化冲击之后,尤其是饱受西方帝国列强欺凌之后的真心呼唤,其实质就是摆脱落后,自立自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6]我国拥有广袤辽阔的陆疆和海疆,边疆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一笔宝贵财富。

充分发挥边疆优势,激发边疆发展活力,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但如果边疆地区长期贫困落后、矛盾尖锐、防务废弛,就会成为国家安全的严重隐患和制约国家发展的巨大累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充分发挥边疆优势,边疆优势发挥的程度与边疆治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进入新时代,党的边疆治理注重发挥边疆的特色优势,东西互济,海陆统筹,实现区域协调联动发展,培养内生动力,补齐发展短板,推动国家整体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在边疆妥善处理民族和宗教问题,不断增进边疆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广泛凝聚人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全方位维护边疆地区安全,促进边疆长治久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环境。总之,新时代党的边疆治理不仅着眼于边疆,更重要的是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保障。

(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条件

维护周边稳定和世界和平,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日益崛起的中国所应当承担的国际责任,更是中国共产党对于全人类的重大责任。

边疆是靠近国家边界的地方,是应对周边局势变化、展现国家形象的前沿阵地。由于我国陆地边界和海洋边界漫长曲折,周边局势复杂,分布着多个热点地区,是大国逐利博弈的焦点,也是各方矛盾的交汇点,这意味着党的边疆治理不仅牵动着周边局势,还有可能对整个国际局势产生影响。因此,处理好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不仅在边疆治理中居于重要位置,同时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着力点。“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从周边先行起步。”[7]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边疆治理需要“境内”与“境外”共同发力,与周边国家开展合作,共同解决相关问题,已经成大势所趋。新时代党的边疆治理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开展周边合作,与周边国家寻求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妥善处理各种矛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充分展现和平包容的大国形象,打破“国强必霸”的魔咒,攻破“中国威胁论”的谣言,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理论之维:谱写党治边理论新篇章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根本原则为指导,借鉴吸收传统治边思想与西方边疆理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丰富发展了党的边疆治理理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新时代边疆治理的主要对象

从传统意义上讲,边疆治理的主要对象是陆地边疆。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多居住在陆地边疆地区,陆地边疆的治理曾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处理民族问题。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西方学界不断更新边疆话语和边疆观念,马汉的海权论和杜黑的制空论,以及冷战结束后西方学界提出的利益边疆、战略边疆、信息边疆等概念,大大拓展了西方边疆治理的对象,使得边疆治理超出国界范围,被染上浓重的国际博弈色彩。

十八大以来,党在推进边疆治理的进程中,“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明确了新时代边疆治理的对象。一是拓展了陆地边疆治理对象的范围,既考虑边疆的特殊问题,又考虑边疆与祖国腹地相通的普遍问题,既将处理民族与宗教问题作为边疆治理的重点,又将边疆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发展进步作为边疆治理的对象;二是明确了海洋边疆的重要地位,“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坚持用和平方式、谈判方式”[8]解决海洋边界的争议性问题;三是积极建构新形态边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一些新的边疆形态已经客观存在,为应对这种变化,我国加快构建新形态边疆的步伐。2015年的国防白皮书指出,“随着国家利益不断拓展……海外能源资源、战略通道安全以及海外机构、人员和资产安全等海外利益安全问题凸显。”“加强海外利益攸关区国际安全合作,维护海外利益安全。”[9]“海外利益攸关区”表现出我国构建新形态边疆的积极态度。

(二)新时代边疆治理的重要意义

边疆地区是内外矛盾交汇、各种问题叠加的地区。边疆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对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习近平提出了“治国必治边”的重要论述,明确了陆地边疆治理在国家治理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十九大指出,“坚持海陆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将我国海洋边疆的地位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边境是边疆的主要构成要素,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指出,边境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10]

边疆省区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省区有不同的优势与不同的战略地位。习近平在近年全国“两会”的期间,参加边疆省区代表团审议,以及赴内蒙古、甘肃、新疆、云南等边疆地区考察工作时,都会在尊重边疆统一性的前提下,强调各边疆省区的特殊优势。一是区位优势。边疆省区靠近边界,与周边国家相邻,是沿边开放的桥头堡,是沟通联系东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前沿地区。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希望云南努力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11]要求广西“立足独特区位,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12]二是能源资源优势。能源资源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边疆地区是我国能源资源的富集区,“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自然和生态资源十分丰富”[13],“海南热带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十分宝贵。”“南海是开展深海研发和试验的最佳天然场所”。[14]三是生态优势。边疆地区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屏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边疆地区的重要优势。“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15]

(三)新时代边疆治理的“路线图”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16]作为边疆治理的基本要求,同时也着眼于我国边疆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差异性,绘制了边疆治理的“路线图”。

第一,以更加积极开放科学的态度推动边疆地区发展。为了促进边疆地区加快发展,中央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对边疆发展进行了战略规划,立足更大的空间、以更长远的眼光谋划边疆发展的大格局:一是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边疆的区位优势,形成面向国内和国际开放合作的新格局,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区域联动发展。二是加强边疆与祖国腹地的联系互动,共同推动边疆发展。习近平指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4](P90)三是创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的关系,促进边疆高质量发展,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四是坚持海陆统筹,向海洋进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第二,“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将脱贫攻坚和改善民生作为维护边疆稳定的物质基础。“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基础。”[12]并集中力量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习近平在新疆调研时强调:“要坚定不移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同时必须紧紧围绕改善民生、争取人心来推动经济发展。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17]并以此为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边疆民众的“五个认同”,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牢固精神纽带,为实现边疆长治久安打下深层次的基础。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守卫祖国边疆。”[13]在新疆调研时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用先进思想和真善美的言行占领宣传舆论阵地。”[17]

第三,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框架下捍卫边疆安全。边疆安全事关国防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等多个方面。维护边疆安全首先要推进强军建设,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保卫边疆安全提供坚强后盾。同时,捍卫边疆安全既要重视传统安全,又要注重日益凸显的非传统安全问题。针对严重危害边疆安全的暴恐活动,习近平指出:“对残害生命、穷凶极恶的暴力恐怖活动,要高举法治旗帜,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出重手、下重拳,先发制敌,坚决把暴力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以震慑敌人、鼓舞人民。”[17]对于生态、粮食等安全问题,习近平在内蒙古调研时要求:“保护好生态环境,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13]在东北调研时要求进一步发挥农垦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边疆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此外,习近平还将人民群众作为守护边疆的根本依靠力量,2017 年他在给西藏隆子县边民卓嘎和央宗的回信中,希望她们“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18]

如上所述,以更加积极开放科学的态度推动边疆地区发展,“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框架下捍卫边疆安全是新时代党治理边疆的基本思路。但是我国边疆地区之间有很强的差异性。针对边疆不同地区的实际,习近平提出了具体的实践目标与要求,如:2013年他在参加全国“两会”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作为新时代新疆工作的总目标;在东北考察时提出了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新动能等要求。

(四)新时代边疆治理的领导力量

“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19]党是边疆治理的核心领导力量,坚持和加强党对边疆治理的全面领导,是促进边疆发展,维护边疆稳定,捍卫边疆安全的根本保障。新时代强化边疆治理的领导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坚持党中央对边疆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边疆的各级党组织要坚决拥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部署和领导本地区的各项工作。内地各级党组织也要服从党和国家大局,对党的边疆治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合。

第二,坚定理想信念。我国边疆地区大多气候恶劣,工作和生活条件较为艰苦,长期在此工作需要有坚定的精神追求,习近平多次强调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在风雨面前东摇西摆。”[20]

第三,加强组织建设。一是不断优化边疆干部队伍结构。2014年习近平在新疆考察工作时指出,“建设一支政治上坚强有力、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队伍,对新疆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17]针对边疆政工型干部偏多,专业技术干部有限的结构失衡问题,习近平强调,干部培养“要有总体规划,一茬一茬、一拨一拨,形成合理的梯队。”[21](P160)二是着力加强边疆地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建设好领导班子是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关键”。[12]三是加强边疆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习近平要求:“强化基层基础,选好配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发挥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整体功能,切实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17]

第四,坚持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边疆地区地处边远,自然条件艰苦,各类问题叠加,发展稳定的任务繁重。一支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队伍是边疆治理的关键。习近平在东北调研时指出,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一旦被污染,就很难治理。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出真招、办实事、求实效,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腐败是侵蚀党的肌体的毒瘤,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决查处各类腐败案件,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15]

四、实践之维:开拓党治理边疆的新境界

进入新时代,党领导各族群众积极构建边疆发展的大格局,坚持海陆统筹,建设海洋强国,不断巩固边疆稳定的深层次基础,全方位保障边疆地区的安全,加强边疆基层党的建设,开拓了党治理边疆的新境界。

(一)积极构建新时代边疆发展的大格局

党在新时代以更长远的眼光、更大的格局谋划边疆的发展。充分发挥沿边开放前沿阵地的特色优势,使边疆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坚持海陆统筹,加强对海洋边疆的保护、开发与经营;在发展过程中保护边疆生态环境,推动边疆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第一,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在更大范围寻求区域协作联动。十八大以来,党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在优化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的各项具体政策基础上,探索建立东西部发展联动机制,实施了“一带一路”倡议,为边疆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13年,习近平在对哈萨克斯坦和印尼进行访问时,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2015年,中央出台文件明确了边疆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定位。“一带一路”倡议使边疆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一带一路’本身就蕴含着边疆治理的色彩。‘一带一路’是中国倡导多边及双边合作的活动开展平台,这一平台所展现出的边疆治理色彩是新时代边疆治理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创造性续写。”[22]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实施,各边疆省区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区位优势,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寻求区域合作,在激发自身发展活力的同时,也对周边区域产生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如广西正逐步构建“四维四沿”的开发合作格局,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寻求开放合作,推进建设沿海、沿江、沿边、沿线开放格局。

第二,坚持海陆统筹,建设海洋强国。在写好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的倡议之下,中央大力支持沿海港口建设,推动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发展,展开区域合作,推动建立海洋新秩序,拓展国家发展的向海之路。同时也推进传统海洋产业升级换代,使海洋电力、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此外,大力支持推进海洋科技发展,深海装备取得世界领先地位,深海资源勘探研究进展顺利,海洋卫星体系得到初步建立,海水淡化技术、波浪能和潮流能发电技术均位于世界前列,我国成为首个成功试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

第三,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绿色经济。习近平到边疆视察时曾多次强调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边疆省区坚持走生态优先的发展道路,黑龙江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大规模植树造林,形成了以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森林生态屏障为主体,以松嫩平原农田防护、三江平原湿地修复为两翼的生态格局;内蒙古关停了一大批探矿企业,加强草原保护和沙化荒漠化防治工作,发展生态旅游,在部分宜林地区发展林果产业,探索生态富民之路;临海省市划定了海洋生态红线,实行湾长制,建立排污总量控制、海洋生态补偿、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海洋生态逐步改善。

(二)不断巩固边疆稳定的深层次基础

边疆是我国发展相对较为滞后的地区,我国的贫困区大多分布在边疆,这是自然因素与历史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如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边疆地区群众依然处于贫穷的状态,就容易产生心理落差,衍生出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容易被外国势力欺骗、渗透、裹胁,从而酝酿出各种不稳定因素。为此,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基础。”[12]十八大以来,党为了打赢边疆地区的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的理念,力求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对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实施“五个一批”工程,集中解决边疆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努力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与此同时,将扶贫与“扶志”和“扶智”相结合,努力发掘边疆地区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此外,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吸收社会资金参与扶贫。这些举措使得边疆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提高了边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国的少数民族同胞多居住在边疆地区,并且大多数都信仰宗教,各民族都有优秀的传统文化。维护民族团结,做好宗教工作,增进文化认同是党治理边疆的重要目标,也是维护边疆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21](P157)十八大以来,党一方面充分尊重、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强调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深入挖掘蕴含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反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元素,并将此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内容,铸牢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外,党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方向,坚决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向我国渗透,不断巩固了边疆稳定的深层次基础。

(三)全方位维护边疆地区安全

维护边疆的安全对维护整个国家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边疆的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表明坚决维护边疆安全的态度与决心,并为维护边疆安全打出了“组合拳”:一是坚持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23],始终将军事手段作为捍卫和平、维护安全、慑止战争的保底手段;二是不断提高我国维护海洋边疆的能力,着力锻造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为走向深蓝提供坚强后盾。同时合并了海洋局的中国海监、公安部的边防海警、农业部的中国渔政、海关总署的海上缉私警察等力量,成立中国海警,使之成为海上维权的主要力量。三是健全边境安全管控与突发事件预警评估机制,推进边境地区平安建设工程。四是在维护边疆传统安全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日益凸显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积极与周边国家合作,严厉打击恐怖主义、走私、毒品、偷渡等犯罪行为。五是在发展边疆经济的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此外,党还根据边疆地区不同的地缘条件,明确边疆不同地区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不同地位,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将东北地区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重要区域,在振兴东北的过程中推进农垦体制改革,加快农业技术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将西藏视为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提出“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目标。

(四)加强边疆基层党的建设

强化边疆治理的领导力量,就是要加强边疆党的建设,边疆党的建设不仅要积极贯彻中央精神,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也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推进。西藏从2011年开始启动强基惠民驻村活动,组织大批党员干部赴偏远农牧区,开展基层党建、维稳扶贫、宣传教育等工作。新疆从2014年开始启动“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加强,基层群众的生活得到改善,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形成了去宗教极端化的氛围,有效遏制了暴恐事件,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目前,西藏、新疆的驻村工作已经形成长效机制。云南创新“边疆党建长廊”建设,打造了“百名讲师上讲台、千堂党课下基层”“整县提升、整乡推进、百村示范、千组晋位”“云岭先锋”夜校等一批具有边疆民族特色的党建品牌。总之,经过持续努力,边疆地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新时代边疆治理的领导力量不断强化。

猜你喜欢

边疆地区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打造边疆地市报影响力,锤炼过硬新闻队伍
对边疆地区反恐维稳策略的思考
云南边疆地区大学生科学民族观、宗教观教育研究
浅谈南疆地区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及如何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
边疆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