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放的木棉花
——读《木棉花开》有感

2020-03-02单苗苗

关键词:改革者木棉花广东

单苗苗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2)

1980年,66岁的任仲夷受命赴任广东,在改革的探索时期,他冒着重重风险,冲破各种阻碍,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杀出了一条血路”,把广东引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木棉花开》以报告文学中少见的诗意格调诠释了那个年代的改革精神,以短小精致的叙述、温情诗意的语言进行了思想性与文学性兼备的书写,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重回历史的现场

改革的艰难与复杂,考验着每一位亲历者。而时过境迁,当改革年代被时间抛在身后,如何书写改革现场的艰难与复杂则考验着作家的功力。改革的现场是立体的,而文笔的叙事则是线性、单一的。能够写好、写活一个改革的现场,不仅仅需要文笔,更需要的是作者思维认知的高度。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俯瞰纵览,才能够全局把控,征用并且完美组合彼时现场的种种资源,最终熔铸成一篇优秀的作品。

当我们充分享受改革带来的成果之后,应该以何种姿态看待四十多年前的那个时代?文章因何而写,又是为何而写?无论有没有经历过改革,四十年时间过后,当下的读者又应该从这段历史中发现什么,接纳什么?作为书写改革的执笔者,这些看似浅白的问题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回答。或者说仅仅通过在文本中罗列改革的进程、成果与数字还远不能称之为一种完善的“回答”。

相对于资料、档案、统计与数字,文学有自身独特的回答方式。文学,用被忽视以及难以记录的历史场景与细节来回答改革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着力描写改革过程,改革成果之外,并没有忘记一件重要的事情——返回历史的情景当中,用真实的笔触描绘历史的细节与场景。

在文章的开头,作者还原了省委门口一个副食店的排队场景,“每天凌晨三点钟,黑黝黝的寒风中,市民们揣着鱼票、油票、糖票等花花绿绿的票证,开始在这里排队抢购。”“副食店7点30分才开门营业,买鱼人的队伍长长的,比鱼还多。排在前面的阿公阿婆实在困倦了,要回家再睡一觉,于是就放下一个替身:一把凳子,一顶帽子,或者一个菜篮子……”或许,经历的人无意提起,未经历过的人也不曾想到,曾经会有那样一个需要凭票证,排队买菜的时代。时间已经来到了二零二零年代,曾经凌晨黑黢黢的街道,曾经亮着白炽灯的国营商店门口,曾经店门口长长的队伍,早已变成了一座座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大型商场、超市。那里夏天清凉,冬天温暖,高高的货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数不清的各色商品。人们推着满满的购物车,满载着美味的食品、饮料,开开心心地来回穿梭。今昔对比,不由得引人深思。

或许,很多人都已经开始渐渐遗忘“天线”究竟是一个什么物什。而作者却在文章中重现了广东改革之初因“鱼骨天线”而带来的一场风波。那时候,经济条件稍稍好转,广东地区很多人家都有了电视机。但是,当时的电视台频道少,信号不稳,且播出时间太短。很快便有人发现,“只需要一根带有放大器的鱼骨架形天线,用竹竿伸向天空,指向东南方向”就可以直接收看香港的电视节目。但是,当时收看香港的电视节目是严重的政治意识形态问题,于是广东省“严令各地派出工作组,动用消防车逐村逐户地强行拆除。特别是每每有中央领导人莅临广州,位于东莞某地的一个大功率干扰电台就会释放出强烈的干扰信号,使整个珠三角地区的电视屏幕里飘满茫茫大雪”。被没收的“鱼骨天线”像柴垛一样堆成小山,又成吨地卖给了冶炼厂。当地百姓为了能看电视,竟然想出了一个“空舍清野”的办法。“工作组未进村,消防车刚出动,家家户户的‘鱼骨天线’就快速地撤下来。夜幕降临之后,再悄悄地送上屋顶,当地人称之为‘晚上升旗,早晨降旗’。”生活在当下这样一个手机与电视、信息与网络遍布的时代,若非有亲身经历,人们怎能想象在从不下雪的广东,曾经电视屏幕里却飘满了雪花?怎能想象坐在家中轻轻松松地看电视节目,在那个时代却像猫抓老鼠一般地见不得人呢?

然而,这就是改革年代真实的现场。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理解改革从何处来,又要往何处去。毋庸置疑,当改革现场已经成为历史,当人们的生活成了过去,成为了历史的生活,作为生活的历史,就在被逐渐的遗忘中慢慢构建起意义与价值来。因为历史不仅仅代表过去,它还代表了一种经验,一种对比,一种确证当下意义的存在。它所携带的巨大的历史信息,被普遍不假思索的接受,随后又随着日历地翻过而一页一页慢慢被抛弃。我们只能在历史地回顾中打捞起一些碎片,为慢慢褪色的记忆再描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在《木棉花开》中对于一些场景与细节的还原,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这种对于历史的还原,潜藏着对于改革意义的确证。这种确证不是来源于概念与理性的定义,不是来源于众多枯燥抽象的数字,而是来源于人类内心通过今昔对比而得出的最为朴素和感性的印象。这是文学的魅力,一切都在艺术的渲染中,不言自明,逐渐凸显出来。当我们读完文章,在重回改革现场的今昔比照之下,关于改革意义的无声回答已经久久地回荡在了人们的心里。

二、木棉花一般火红的改革者

在改革现场的还原之外,作者着重书写了一位在广东力行改革的改革者——任仲夷。改革不会自发地推进,不会顺利如水银泻地一般畅通无阻地铺开。它的推进离不开一位位改革者呕心沥血地熔旧铸新,披荆斩棘。作者在文章中撷取了任仲夷的二三事,展现了那一代改革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大幕渐起,但由于历史惯性,残存的陈旧思想仍旧不断给蹒跚前行的改革带来阻碍。广东得风气之先,站在改革潮头,而在这个过程中,任仲夷以巨大的勇气解放思想,打破重重阻碍,促推改革事业的发展。

改革伊始,广东的“鱼骨天线”风波不仅引起了当地群众的不满,也使得刚刚前来试水的外资企业怨声载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任仲夷苦思许久,面对重重压力,提出了“排污不排外”的观点。他认为,自觉排污是必要的,但决不能笼统地反对一切外来的思想文化,“排污要分清界限,要排真正的污,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文化成果,我们不仅不排斥,还应当积极地吸收借鉴。”这无疑是一剂解放思想的强心针,自此以后,在任仲夷的任期内,香港电视再也没有受到强行干扰。

改革开放给广东带来的全新的气象。港台的抒情歌曲,流行的时尚风潮让广东的街头巷尾“时尚渐起渐盛”。然而,随之而来的非议也日渐增多。1981年,香港歌星第一次来广州演出,按照之前多年以来的模式,歌手只能端庄地站在舞台上,对着麦克风“像做报告一样表演”。然而,这一次舞台上却出了问题,“这位名叫罗文的著名歌星,一把抓过麦克风,拉起电线,在舞台上边跳边唱,指手画脚,摇头摆尾,煞是陶醉。”于是,一时间引得舆论大哗,“各地报刊纷纷开炮,痛批‘资产阶级腐朽台风’。”“内地一位副省长来广州出差,看到种种场面,气愤得在旅馆里擂墙大哭:‘没想到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竟然变成这个样子了!’”诸如此类的质疑越来越多,黑云压城一般笼罩在广东的上空。作为执政广东的第一书记,任仲夷不得不出面表态回应,“马克思怎么说的?难道站着唱就是社会主义,走着唱就是资本主义?我们共产党的省委应该只管唱什么,不应该管怎么唱。”思想由旧至新的转变,诚然是痛苦的,但也是必需的,传统的岭南大地被开放的思想猛然唤醒,迅速涌入大量外资,掀起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轮经济大潮。这其中,任仲夷的坚持,不能被遗忘。

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关乎国家未来、民族命运的重要决策,最重要的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然而,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执行起来又何其难也。1980年,中央75号文件对个体经济的帮工和学徒数目进行了明确限定,不允许超过雇工8人的个体经济存在和发展。但在改革过程中,随着广东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州的现实情况却是大相径庭——个体经济的雇工人数远远超过了8人的限制。这在官方理论界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经济呢?他们都是新兴的资本家吗?在当时的中国,“私”还是一个让人谈虎色变的名词。面临如此棘手的状况,个体经济发展究竟何去何从?任仲夷再一次陷入了深思,是按照中央的政策,“讨伐”雇工超过8人的个体经济?还是实事求是,根据发展的现实重新思考个体经济的定性,丰富完善理论界定?他深知,个体经济在经济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在现阶段更应顺应改革现实对其予以扶持而不能盲目压制。因此,任仲夷顶住压力,坚持实事求是,以改革现状为基础,坚持为个体经济正名。自此以后,“私营经济”这一名词应运而生。雇工超过8人的个体经济从政策上得到了支持和保障。广州因此迅速成为了个体经营者的天堂,数百万个体经营者极大地激发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助推了中国第一轮汹涌澎湃的民工潮。时至今日,这股热潮仍旧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在任仲夷执政广东的那些年,中国的经济改革正是全面探索时期,“连国务院的官方文件中也表示要‘摸着石头过河’”,但石头由谁来摸?飞起的石头落下来,由谁去挡?这无疑需要改革者面对未知领域大胆尝试,勇于担当。

在任仲夷赴任广东之时,他心里极为清楚自己肩上即将承负的重担。改革者的苦恼与孤独,常人难以想象。人们似乎总是想当然地将改革理解为“改革”两个简单的字,然而,从“悬空”到“落地”,离开了历史的场域,这样复杂的过程却与改革者的苦恼一并被忽视、隐去。在那个年代,改革是方针,中央虽然鼓励广东先行一步,“但具体有哪些特殊政策,却并无明文规定”。这也就意味着,战战兢兢地走对一步,并不一定有赞扬,而一不小心有了失误,却一定会有巨大的压力。

随着改革的推进,广东率先放开物价等几项大胆的经济改革政策引起了各地恐慌,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东沿海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走私事件,这更是激起了中央高层的屡屡震怒。改革带来的是是非非让任仲夷再一次陷入政治舆论、社会舆论的深潭中。1982年春,中央以2号文件的形式下达了一个《中共中央紧急通知》,矛头直指广东,“言辞之烈,令人心惊肉跳”。文件下达后,中纪委调查组进驻广东,调查办案。此后不足月余,事态持续恶化。2月上旬,中央书记处急召广东所有省委常委进京开会,集中整顿。结束之后,又急召任仲夷一人回京检讨。几天之后,广东全省的三级干部会议召开。面对中央如此态势,全省三级干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道难关摆在任仲夷面前,此时的广东改革事业正如火如荼,如果按照会议指示,对广东干部“查处一批,杀掉一批”,那么广东的改革进程势必会受到严重影响。但出乎人意料的是,返回广东后,面对这些如临大敌的干部,任仲夷在会上继续强调“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并正式提出了“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宽,对下更加放权”的政策,希望大家进一步放开手脚,加快发展。在谈及有关干部政策的问题时,他斩钉截铁地表态:“只要没有往私人腰包里装钱,而是按照省委部署抓工作的,即使出些问题,也由省委负责,主要由我负责!”原本气氛凝重的会场,此时顿时掌声雷动,泪飞如雨。

这一番表态,对任仲夷究竟意味着什么?作者在这里写得十分清楚:

“如果任仲夷是一个明哲保身的官僚,或者是一个胸怀野心的政客,他完全可以顺着高端的旨意,严厉清查干部队伍,进行人人过关,撤职一批,判刑一批,甚至杀掉一批。他自己不仅可以金蝉脱壳,顺利过关,而且还可以博取上悦,邀功讨宠。如果这样,广东肯定会是另外一种样子,广东就没有今天。”

任仲夷的担当让他个人付出了沉重代价,“……他到广东后的所作所为,在社会上引起了太多的是是非非,更惹恼了一个庞大的官僚群体……”。然而,这份担当让广东干部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最终让广东沿着改革之路继续前行。

三、精致的叙述与诗意的语言

文学作品并非事无巨细的完全历史记录,而是一种用文字轻灵舞蹈的艺术。因此,只要文学的张力能够充分施展,文章篇幅并非苛责作品的因素。在《木棉花开》不足两万字的篇幅中,作者精心地谋篇布局,仅用几个精炼的细节描绘和点睛般地记述就将主人公的思想性格以及改革进程等诸多方面细致丰富地表现出来,可谓难得。

文章开头用一段文字专门写到了任仲夷来到广东上任时的情况。省委门口的副食店,黑黢黢的街道,比鱼还多的买鱼人,单线的京广铁路和羸弱的工业,这一切都与文锦渡口隔岸的一片繁华形成鲜明对比。这既是广东的背景,也无疑是中国的背景。这番内容与任仲夷离任后的广东对比鲜明,其中的张力,不得不引人深思。

改革之初矛盾重重,作者用“鱼骨天线”事件,简明扼要地写出了思想解放之初“排污不排外”的艰难起步。随后,用任仲夷与梁湘、袁庚的故事,表明改革领导班子内部的艰难调整。在改革进入更深层次后,遇到的困难也逐渐升级。关于“私营经济”的正名触及“资”与“社”的高压线,深入“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除此之外,不断地开放带来了更多的新与旧之间的冲突。无论是社会时尚,生活方式的转变,还是新鲜事物的涌入,矛盾与冲突无处不在。而矛盾的集中爆发点,便是作者重点书写的1982年“走私事件”引起的风暴。改革无疑是错综复杂的,但作者仅用不到两万字的篇幅,便从繁杂的事件中提炼出几条主线事件,“简”而不“陋”,“粗”而不“疏”,粗笔重描了这些涵盖主要方面的“筋骨”。通过作者精心地谋篇布局,文章读来并不觉单薄,反而倍感改革年代的立体、厚重、开阔与磅礴,达到了极佳的叙事效果。

此外,在文章语言上,作者吸收散文、小说、诗歌的语言特点,善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充分地激发联想,增加了文章的画面感,发挥文字的魅力,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文学性。

任仲夷受命南下广东之时,已经66岁了。在已近古稀的年龄,却南下从事一个如此“年轻”的事业。“省委大院里植满了榕树,这南国的公民,站在温润的海风中,悬挂着毛毛茸茸、长长短短的胡须,苍老却又年轻,很像此时的他”。刚刚萌芽的改革与已近古稀的改革者,有着鲜明的对比,而“苍老却又年轻”的榕树,则把这项年轻的事业与已不再年轻的改革者联系在了一起,含蓄而又具体地点明了任仲夷身上肩负的重担。于是,“他的血液像珠江一样奔腾起来,他摸了摸满头秋草,似乎那是蓬蓬勃勃的南国春芽。”作者巧妙地利用广东的气候地理特征,将南国的榕树、木棉、珠江与任仲夷巧妙地联系起来,即写实又诗意地写出了任仲夷古稀之年毅然南下广东推进改革的沧桑使命感。人物的性格,所处的情境,背负的责任与使命,就这样在读者面前猛然立体般地撑开。这些诗化的文字,它们各自氤氲的香气,难以察觉地汇集在了一起,慢慢地飘向了读者,静静地包裹了读者,悄悄地陶醉了读者。

作者精炼地使用比喻,使文字显现出清晰的画面感。在文章开头,作者对任仲夷其人进行了一段精彩的描绘,“面皱如核桃,发白如秋草,牙齿全部脱落了,满嘴尽是赝品。心脏早搏,时时伴有杂音,胆囊也隐隐作痛。但他显然还没有服老,1.71米的个头,80公斤的体重,敦敦实实,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踩得地球‘咚咚’直响。”任仲夷如秋草一般的白发,脱齿等沧桑形象,与生猛的改革行为相映生辉。

在那个改革的年代,作为先行者,苦闷与彷徨是不可避免的沧桑经历。而淡化时代背景之后,改革者本人的形象作为一个时代中的个体,又应该被怎样看待与理解?诚然,这些内容并不能被仅仅作为符号的文字本身完全传达,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充分利用了文字自身之外所附带的广大意义空间。“二月料峭,忽地一夜春风,千树万树骤然迸发,那硕大丰腴的花瓣红彤彤的,恰似一团团灼灼燃烧的火炬,又如英姿勃发的丈夫,用刚健的臂膀傲然挽起娇美的新娘,虽然来去匆匆,却也轰轰烈烈……”作者选用木棉花作为文章题目以及文本中改革者的核心意象,并非牵强附会,背后实有详尽的考量。木棉花是广州的市花,而且“在岭南民间传说中,创世神布洛陀的战士在与敌人战斗时,手执火把,英勇顽强,就连牺牲时也都站立着,并化成满身红花的木棉树,高大挺拔,苍劲有力,所以木棉树又叫英雄树。”[2]作者以盛放的木棉为喻,不仅点明地理位置,更是借用木棉的传说以及盛放的姿态,将英雄的故事与现实改革者宝贵的品质相呼应,将人物奋勇开拓、冒险的同时又清醒、孤独的处境非常精准地表现出来,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历史厚度与表现张力。

《木棉花开》让人看到改革启动时期人民期求改革的热望,看到改革浪潮中潜存的凶险,看到改革者坚定的思想、实事求是的决心和勇于担当的品质,感受到改革势不可挡的历史趋势。它以报告文学中少见的诗意格调诠释何谓改革精神,其叙事、语言等方面的创新和探索,在报告文学领域独具特色。

猜你喜欢

改革者木棉花广东
木棉花开
木棉花
木棉花英雄花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木棉花
向改革者致敬
广东舆情
如何创造环境, 让改革者“有为”
吕日周:10年前的改革者对今日的启示
选好用好改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