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生态保护的研究

2020-03-02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贺大兴

经济研究参考 2020年8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高质量文明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贺大兴 王 静

一、习近平关于生态保护的重要论述

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国内外经济形势日趋复杂,污染防治攻坚的任务日益紧迫,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2019年,习近平在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工作的同时,对生态保护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政策遵循。

(一)将生态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定位和总体布局

2019年4月习近平在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仰望夜空,繁星闪烁。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1)《习近平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新华网,2019年4月28日。2019年8月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祁连山是国家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是国家战略定位,不是一省一地自作主张的事情。甘肃生态保护工作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希望继续向前推进。我们发展到这个阶段,不能踩着西瓜皮往下溜,而是要继续爬坡过坎,实现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就可以成为金山银山。”(2)《习近平谈生态保护:这是国家战略定位》,新华网,2019年8月21日。2019年9月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3)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于《求是》2019年第20期。这些讲话将生态保护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定位的高度。

(二)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辩证统一、相辅相成

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4)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于《求是》2019年第17期。2019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5)《习近平心系内蒙古草原儿女:谈生态 话脱贫》,人民网,2019年3月16日。这些讲话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对立统一的特性。

(三)综合统筹,协同配合,共抓大保护,推进大治理

2019年4月,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因地制宜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做到四季常绿、季季有花,发展绿色经济,加强森林管护,推动国土绿化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6)《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 发扬中华民族爱树植树护树好传统 推动国土绿化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4月9日,第1版。2019年9月,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7)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于《求是》2019年第17期。这些讲话阐明了生态保护工作要运用“一盘棋”的思考方法。

(四)生态保护要因地制宜

2019年8月,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指出,要“发挥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承载更多产业和人口,发挥价值创造作用。生态功能强的地区要得到有效保护,创造更多生态产品。”(8)习近平:《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载于《求是》2019年第24期。2019年9月,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上游要以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9)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于《求是》2019年第20期。这些讲话强调了生态保护要具备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生态保护论述的研究

2019年,学术界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论述,从学理逻辑、现实意义、实践路径等角度展开了较为充分的研究。

(一)学理逻辑

习近平的生态保护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丰富的实践基础,和马克思的经典理论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术界从历史发展脉络、政策演进过程、学术发展路径等多角度探讨了习近平生态环境保护重要论述的学理逻辑。

第一,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有学者认为,梁家河知青岁月中带领村民修建陕北地区第一个沼气池等经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阶段。习近平在河北正定提出“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正式向污染宣战。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长汀经验”是水土治理、生态保护的典范。浙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试验田。“八八战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契合“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上海工作期间,习近平提出“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式形成(10)黄承梁:《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历史自然的形成和发展》,载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年第12期。。

第二,关于习近平生态保护思想的政策演进历史。有学者认为,习近平生态保护的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生态保护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开始起步。标志性事件是1956年毛泽东提出“绿化祖国”的口号和1973年8月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二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的党的十四大,环境保护成为基本国策;三是1992年到2002年,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四是2002年至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五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和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11)秦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历史逻辑背景》,载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9年第6期。(12)张占斌、王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历程、内涵特点和价值意蕴》,载于《生态保护》2019年第17期。。

第三,关于习近平生态保护思想与马克思经典理论之间的关联。有学者认为,习近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突破了西方主流经济学追逐单一经济增长的模式,将人口再生产、物质产品再生产、精神产品再生产和生态系统再生产加以整合与统一。习近平的生态保护理论,强调通过环境保护、改善和修复的方式实现自然资源转化、保值和增值,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灵活运用与升华。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揭示了生态环境的自然垄断特征,指出了良好生态环境具有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性质,为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可贸易性以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立论基础(13)裴长洪、赵伟洪:《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创新》,载于《经济学动态》2019年第4期。。

有学者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政治经济学。其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将生态环境纳入生产力范畴,揭示了自然要素之间、自然与人之间的生态系统原理,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造性发展(14)王岱、范希春:《习近平经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在关系》,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年第2期。。

有学者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重要理论熔于一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中国21世纪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大创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念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使命是科学社会主义(15)黄承梁:《着力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载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9年第6期。。

有学者借鉴马克思《哲学的贫困》中“范畴—群—系列—体系”的范式,解读和探讨习近平生态思想的理论体系。习近平生态思想的核心范畴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基本命题“群”包括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念等命题,思想系列包括“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体系、绿色发展、生态文明领域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等。这些范畴、命题、系列一起最终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16)张云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初探》,载于《探索》2019年第4期。。

(二)现实意义

习近平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阐释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部署了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安排,对协调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术界从生态保护的必要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第一,关于生态保护的必要性。有学者结合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实际情况,论证了在这些区域加强生态保护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现实需要;二是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确保国家粮仓无虞的现实需要;三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四是建立长效脱贫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五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六是维护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繁荣发展的现实需要(17)程小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载于《中国经济时报》2019年9月24日,第4版。。

第二,关于生态保护的理论贡献。有学者认为,习近平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论包含“自然共同体”“生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明共同体”等多重内涵,实现了对机械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和西方共同体理念的四重历史超越,具有深厚的生态哲学意蕴。其中,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体现了代际之间的生态正义,目的是要保护不同世代个体的核心生态利益(18)孙要良:《唯物史观视野下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解读》,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年第4期。。

第三,关于生态保护的现实意义。有学者认为,习近平的生态保护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凝聚了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凝结了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的精华,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和人民的诉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是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19)周宏春、江晓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来源、组成部分与实践指引》,载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年第1期。。

有学者认为,习近平生态保护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承载能力以及污染防治的关系,指明了保护环境和保护生产力的关系,深化了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各种矛盾和关系的理解,对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见解(20)许先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战略意义》,载于《人民论坛》2019年11月。。

(三)实践路径

生态保护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处于“攻坚期、关键期、窗口期”三期叠加之际,生态环境问题复杂多样、点面复合、多源共存,切实做好生态保护,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需要完善制度保障,推进生态保护治理现代化(21)《凝聚建设美丽中国的制度力量》,载于《光明日报》2019年11月10日,第1版。(22)《为建设美丽中国筑牢制度保障》,载于《经济日报》2019年11月10日,第1版。。

第一,生态保护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综合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发挥各部门的协同作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23)谢伏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切实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载于《城市与环境研究》2019年第2期。。制度体系必须完备、稳定,形成闭环。一要注重“源头严防”,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二要强调“过程严管”,从资源利用到生态修复,从防止污染到系统保护,将制度建设落实于生态保护的方方面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三要强调“后果严惩”,完善生态环境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统筹兼顾、发挥制度合力。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于美丽中国、美丽家园的需要日益增长,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要根据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实时修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和所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三,改革完善科研体制机制,提升生态保护科技水平(24)李海生:《生态环境保护要依靠科技创新》,载于《科技日报》2019年9月16日,第1版。。我国目前面临的客观现实是常规污染尚未解决,臭氧、总磷、危险化学物等新的问题逐步显现,地方政府陷入“有想法、没办法”的困局。复杂艰巨的生态环境形势,需要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作为指导和支撑,提升生态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健全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资源产权制度,健全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健全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构建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区域联防联动制度(25)周宏春、江晓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来源、组成部分与实践指引》,载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年第1期。。

第五,确实提高生态保护制度的执行力。强化生态保护制度宣传和贯彻,让制度成为规范人们现实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和自觉行动。要加强自然资源统一执法,统一执法口径和力度(26)谷树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切实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与水平》,载于《中国政协》2019年第14期。。要树立制度的刚性和权威,绝不能让制度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

三、简要评述

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正式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原则”和“五体系”。2019年习近平对生态保护多次发表重要讲话,特别是10月份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对生态保护的重要论述,把生态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定位的高度,明确了生态保护的目标任务,强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出了生态保护的领导机制和制度建设体系,规划了生态保护的实现路径,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本遵循。

2019年,学术界对习近平生态保护重要论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理逻辑;二是重大意义;三是实现路径。学术界普遍认为,习近平生态保护思想与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政治经济学等经典理论有着深厚的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新时代生态保护中的生动运用和创新发展。

2019年学术界对习近平生态保护重要论述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可能还存在至少两方面值得完善的地方。一是对习近平生态保护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和框架结构有待进一步挖掘。对于习近平生态保护思想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这些原理方法和经典论述的关系,学术界已经有一定的论述。但把一些基本概念进行扩展、扩充,并把这些概念串联组织建构成为一个框架,目前的工作还不够。二是如何把习近平生态保护思想落到实处的成功经验还有待进一步总结。目前一些地方在生态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不错的效果,将这些地方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并尽可能地找到一般性的规律,再转化为可能的政策和制度,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高质量文明
环境保护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请文明演绎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漫说文明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