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教育、劳动精神、劳动伦理思想新阐释
——第四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综述(三)①
2020-03-02朱丹
朱 丹
2019年4月13日,由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青年学报》编辑部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以“马克思劳动·财富·幸福理论21世纪新诠释”为主题的第四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举行。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在以“劳动精神与劳动教育”为主题的分论坛上,与会专家提交论文30余篇,围绕劳动幸福、劳动价值、劳动精神、劳动伦理、劳动教育等重要问题展开了十分深入且精彩的讨论。综合会议投稿论文、主题发言以及专家讨论,现做出以下综述。
一、正确的劳动观念是马克思劳动教育观的理论基础
按照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何云峰的观点,“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建立在两个原初假设的基础之上,即:(1)“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88页。;(2) “‘劳动的绝对自由’是劳动居民幸福的最好条件”(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91页。。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人的价值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列宁曾指出:“没有青年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3)列宁著,华东师范大学《列宁教育文集》编辑组编:《列宁教育文集》上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40页。因此,对劳动精神和劳动教育的研究至关重要。社会的发展与财富的创造都离不开每个人的诚实劳动,正确的劳动观念既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观的核心,也是形成马克思劳动教育观的重要理论基础。此次论坛,既有关于劳动幸福与异化劳动、自由劳动关系的论述,也有对共产党人劳动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的介绍,还有对青少年劳动价值观的关注和阐发。研究视角多样、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1.劳动幸福与异化劳动、自由劳动关系的争鸣
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就是劳动幸福。劳动幸福与现实社会中异化劳动的扬弃以及自由劳动的实现等问题密不可分,从而成为研究劳动问题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上海师范大学贾淑品强调,现实的异化劳动以及由此而造成的“拜物教”是社会实现劳动幸福的必经阶段。“马克思的劳动理论说明了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商品、货币、资本与劳动关系的颠倒与转化以及商品、货币、资本对劳动的强制,这为分析资本主义拜物教理论提供了可能。”(4)贾淑品:《马克思拜物教思想与劳动异化理论的历史与逻辑》,载《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异化劳动理论是破解资本主义拜物教神秘性的一把钥匙,也是把资本主义社会物与物的关系转化为人与人关系的关键所在。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会逐步消除异化劳动,使劳动成为自觉自愿的活动;而共产主义社会则要彻底消除拜物教思想,实现真正的劳动幸福。
上海师范大学周书俊认为,贾淑品主要是从劳动和资本的关系角度分析了实现劳动幸福的必然性,但更具现实意义的是应当进一步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存在拜物教现象,以及如何消除这个现象。周书俊进一步指出,劳动自由、劳动人权、劳动幸福三者密切相关,然而在现代社会,劳动自由很难变成现实。很多劳动形式比如教育培训,都是基于特定社会的压力所进行的,生产力越发达,劳动分工越细,劳动强度反而越大。他认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会有真正的自由劳动,劳动才能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和真正的本质。上海体育学院龚正伟对于周书俊所提出的“劳动很难达到自由和幸福的状态”以及“幸福是一种体验”的观点表示不赞同,他认为应当将幸福、快乐与快感进行更加严格的区分和界定。而上海师范大学周治华则非常赞同周书俊在劳动幸福方面的理解。他认为幸福的内涵一方面是劳动,另一方面则是休息(或“闲暇”“享受”)。从幸福概念的外延看,劳动幸福是幸福的一部分;从现实的维度看,劳动之外的享受也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可能会更喜欢休息和享受,工作或劳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闲暇。因此,劳动幸福既包括过程的幸福,也包括结果的幸福,单纯强调过程的幸福是脱离现实的。
除了对异化劳动的一般性阐释之外,清华大学查懿珊博士所研究的关于异化劳动的最新表现形式即“情绪劳动”问题,也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广泛议论和精彩点评。查懿珊认为,广泛运用于第三产业之中的情绪劳动是劳动者运用其情绪能力进行的雇佣劳动形式,是马克思劳动力范畴的第三维度补充。一方面,情绪劳动的执行者与情绪劳动的设计者之间的分离在更深层次上分裂和触动人的主体性,导致情绪劳动的异化;另一方面,情绪劳动亦具有历史合理性,对于丰富劳动体系、培育更为全面的人以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等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周书俊认为,研究情绪劳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谓的劳动权利本质上仍然从属于货币和金钱的权力,这迫使劳动幸福权只是在现象上有区分,从单纯的感受性出发往往不能获得正确判断。比如微笑服务作为服务型的劳动,其要求是劳动者即使再不情愿也得微笑,甚至在受到无礼对待时也要保持微笑,有的单位甚至会设置“委屈奖”,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劳动人权和伦理道德。按照何云峰的观点,情绪劳动的异化其实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尊严是否得到了尊重,“真正的劳动幸福主要表现为人获得尊严的程度。人的劳动尊严指的是一个人的劳动是否受到尊重、是否有人格尊严地被对待、是否像人一样地参与劳动和成为劳动主体、是否符合人的劳动意愿”(5)何云峰:《劳动幸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145页。。
概括来说,专家们的争鸣所涉及的更深层次问题实际是“劳动幸福是否可能”的理论诘难。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会的因素、人为的因素、主观和客观的因素等导致了劳动的异化,使劳动在某些场合失去了自由的本质,因而就降低甚至完全消解掉了劳动的幸福感”(6)何云峰主编:《劳动哲学研究》第2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第355页。。在一定程度上,贾淑品、周书俊以及周治华等学者在这一问题上是殊途同归的,都坚持认为劳动幸福或劳动自由的实现只有在共产主义阶段才是可能的,这也基本符合马克思的劳动解放思想。但是我们必须坚持劳动幸福是过程性与结果性的统一,而不能在思维和理论上导向目的论或宿命论,相反要通过制度设计、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等各方面的努力最大可能地实现现代人最大程度的劳动幸福。因此,正如何云峰所指出的:“正是因为劳动同人的关系是一种未完成的过程关系,所以劳动幸福最核心的是指发展性幸福。”(7)何云峰:《劳动幸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97页。
2.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兰宇新认为,中国共产党自建党就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实践探索与理论建构中发展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理论。兰宇新以1949—2019年为时间轴,系统梳理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人在执政时期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优秀成果。他指出,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劳动的作用和价值,理解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深层内涵,拓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福建师范大学张自永也对这一问题做了集中和细致的阐述,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劳动观念和劳动制度体系在实践探索和发展中逐步形成并趋于成熟。两位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3.青年劳动价值观的嬗变与培养时代新人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周利平论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年劳动价值观的转型与嬗变,研究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劳动价值观所展现的不同轨迹和特征。他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青年劳动价值观在时间上站在了历史的维度,建立了劳动的唯物史观;在空间上把握了时代的特征,建立了劳动的实践基础;在深度维度上,提升了劳动境界,培育了劳动幸福精神。闽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李雨也强调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培养时代新人是时代提出的新要求,运用马克思劳动思想培养时代新人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观研究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视,学界对劳动教育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因此,此次论坛的一个亮点是对劳动教育问题的高度关注。有的学者强调在全社会弘扬正确劳动教育观念的紧迫性,有的学者则呼吁要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还有学者主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思想与启示。
1.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特征和路径
第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的研究概述。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李国娟认为,自1949年以来,劳动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理念导向和实践形态,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劳动教育问题逐渐回归本原。我们需要理解新时代关于劳动教育的新内涵和新意蕴,把握好德智体美劳的辩证关系,发挥好劳动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中的基础作用。
第二,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征与价值的系统梳理和论述。浙江师范大学贾志国概括了劳动教育的自由性、愉悦性、身体化与回归性四大时代特征;并认为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扑面而来的时代重启劳动教育,一方面可以激发“社会活力”,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个人疗愈”。
第三,对劳动教育的方向和内容做了进一步阐述。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俎岩认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价值在于改变了传统劳动教育将“劳动”单纯地理解为“体力劳动”的认知局限,也摒弃了类似“劳动改造”的陈旧观念。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主要是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丰富的劳动知识、锻炼灵活的劳动思维和树立朴实的劳动情感为培育目标,而这有利于促进青少年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8)俎岩:《新时代青少年劳动教育的价值探究》,载《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2.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不仅是中小学教育的必要内容,也是当代大学生至关重要的必修课。因此,劳动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占据十分独特和重要的位置。
第一,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必要性和价值。福建师范大学苏凤启认为,劳动教育是将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实践形式。通过更新劳动教育理念、完善劳动教育制度保障、加强劳动教育资源供给等途径,可以有效提升劳动教育在培养受教育者主体在场能力方面的作用。
第二,将劳动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和价值。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王永秋认为,高职院校是国家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依托。只有把劳动教育纳入高职教育体系,重塑劳动教育理念,才能找准劳动和教育的结合点,引领学生的劳动价值回归,切实提升其劳动技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第三,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黄黎明强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小学校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适时加强劳动精神教育。这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劳动教育研究的两种理论资源
在此次论坛中,研究劳动教育的主流基本上都把理论资源聚焦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普遍认为,虽然马克思直接研究劳动教育的文本不多,但其思想是深刻而全面的。劳动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人的解放等问题密切相关,马克思以其批判性的视角建构了以人自身的生存方式为内在根据的科学的劳动教育思想。
不过,也有学者开始自觉地将研究视角转向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高孙伊娃认为新时代劳动教育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直接继承,也建立在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应该以这两方面的资源作为奠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何杨勇对先秦时期儒家、道家、墨家的劳动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指出劳动教育思想具有相通性,现代社会劳动教育要重视劳动的正义性、建设公平的劳动制度以及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
三、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的弘扬
劳动教育的目标之一不仅是引导学生关注劳动,重视劳动教育,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内在化的方式在全社会形成弘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良性氛围。与会专家的关注重点也有所区别,主要是从新时代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及劳模精神三个方面展开讨论的。
1.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培育路径
专家学者从新时代劳动精神面临的挑战入手,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导线,系统梳理并论述了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并对新时代应该如何培育劳动精神提出了良好建议,一致认为中小学校也要注重劳动精神教育。
第一,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生成逻辑与培育路径。东北大学赵浚认为,新时代劳动精神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逻辑起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历史渊源,以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为现实基础,使得劳动成为理解人类、解释社会、把握未来的基本方式。她主张从塑造劳动人格、重构劳动认同、鼓励劳动创造、完善劳动制度等方面探索出培育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具体路径。
第二,对习近平劳动观的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了弘扬劳动精神的重要性。上海财经大学王岩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精神的重要论述,提炼出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主体特征和价值取向,并认为这些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劳动观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从理论与现实的双重维度对劳动精神的批判性研究。同济大学胡杨博士认为,一方面,劳动精神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达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是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和根本解放的逻辑必然;另一方面,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精神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劳动精神要实现对这些局限性的解构和超越,既要在认知基础上觉解人类生存发展意蕴,也要在认同基础上重构主流意识形态旨向。
2.关于工匠精神的弘扬问题
与会专家对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培育路径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不仅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做出了说明,还从“立德树人”方面对工匠精神的弘扬进行了阐发。国家行政学院胡晓东认为工匠精神是蕴含在工匠身体里的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对技术精益求精、积极工作的一种思想状态,是工匠具有技术、能力和态度的综合体现。上海师范大学周治华认为,在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的当代中国,培育工匠精神之所以成为一呼百应的共同倡议,是因为它不仅关乎立德树人,而且它所承载的立德树人之目标指向正切合时代的个体道德认知和社会道德发展水平,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广泛的价值认同性。(9)周治华,曹一龙:《工匠精神与立德树人》,载《青年学报》2019年第2期。
3.关于劳模精神的弘扬问题
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研究劳模精神也具有重要的价值。东北大学田鹏颖、王圆圆则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视角研究了劳模精神的当代价值。他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劳模精神的种种争议与责难可主要归纳为“过时论”“政治论”“特例论”“物化论”“英雄论”五种,我们要为劳模精神的科学性、时代性和价值性进行辩护,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10)田鹏颖,王圆圆:《论劳模精神的科学性及其当代价值》,载《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刘严宁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视角指出,中国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劳模典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劳动和劳模精神进行了论述,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也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新的时代内涵。因此,不仅美好生活要靠诚实劳动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要靠劳动实现,新时代要弘扬具有干劲、闯劲、钻劲的劳模精神。
四、劳动伦理思想研究
劳动问题是一个理论和现实相互交叉的复杂性问题,现实生活中的劳动伦理问题常常是研究劳动哲学无法回避的议题。“对劳动予以敬畏和尊重,保护劳动价值,维护劳动尊严,让劳动成为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的创造条件,同时给每个人提供良好的劳动创造力发挥的机会和空间”(11)何云峰主编:《劳动哲学研究》第1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4页。,这些人类社会必然的伦理价值要求正是劳动教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本次论坛,学者主要从马克思、康德、安德烈·高兹以及《诗经》文本等不同研究视域深入探讨了劳动伦理中包含的丰富教育思想。
1.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
本次论坛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研究既有立足文本的研究,也有对马克思时间观的阐释。兰州大学王维平讨论了《资本论》中的劳动伦理思想,马克思以劳资关系为轴心,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资关系的不合伦理性。正是在这种批判中劳动解放的条件和前景得以昭示,而这对于我们构建新型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而湖北师范大学江峰则从马克思时间观透析了其经济伦理思想,他强调马克思的劳动时间观不仅有物态的经济向度,更有属人的伦理反思。从经济伦理角度分析马克思劳动时间观,我们不仅可以揭示其所固有的属人的价值禀赋和思想特质,而且能够呈现它的真实形态。
2.康德的劳动伦理思想
汕头大学成海鹰从劳动与享乐的关系角度介绍了康德的劳动伦理思想。首先,康德认为劳动是人类最具创造性的活动以及享受生命的最好方式,把劳动视为享乐的源泉,把享乐视为劳动的合理归宿,是丰富人生意义和提升道德生活的重要途径。其次,康德主张人不能过度追求满足,快乐和享受往往栖息于人类的勤奋和劳作之中,我们需要一种依据于享乐伦理的理性和明智的处理方式。最后,康德强调享乐伦理的建构有助于人们以清晰而明确的方式形成享乐的正确观念,并且进行恰当评价,改变对享乐长期污名化的处理方式。
3.安德烈·高兹的工作伦理思想
上海师范大学吴宁介绍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激烈批评者安德烈·高兹的工作伦理思想。高兹认为,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弹性生产的后福特制阶段,资本主义又以一种“福利国家”政策和“工作伦理”来实现经济理性的扩张。资本主义的工作伦理实质是一种异化劳动,人只有从这种工作中跳出来,才能消除异化,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与资本逻辑的展开,中国社会面对诸多现实难题,而高兹的工作伦理思想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4.《诗经》中的劳动伦理思想
上海师范大学张自慧讨论了《诗经》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她指出《诗经》中有很多关于老百姓的各种劳动场景的描写,这些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周代先民的劳动观和劳动伦理思想,包括当时人们的生存权、劳动者的劳动正义以及劳动成果的分配正义等劳动伦理的核心问题。但是古代无助的劳动者只能用诗歌委婉地表达自己对劳动正义的诉求。中华先民用质朴的情感歌唱“人化自然”之美,通过“诗”的“兴、观、群、怨”呼唤劳动正义、抨击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构筑了以快乐劳动和幸福生活为内核、以自食其力为手段、以“自由劳动”为目标的“乌托邦”理想。
除以上热点问题之外,与会学者还别出心裁地从“庖丁解牛”与自由劳动、道德自由与劳动自由、劳动法权等方面对劳动问题进行了探讨,丰富了我们研究马克思劳动思想的视角、方法和理论资源。
第一,“庖丁解牛”与自由劳动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张潇博士从知之、乐之、美之三个角度研究了两者的关系,并指出“庖丁解牛”的劳动过程包含自由劳动的两个环节:一是自在之物进入劳动主体的意义世界,并展开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劳动过程;二是劳动主体在追寻天道和自由的过程中,自我实现、自我升华的自由生命过程。二者共同构成了自由劳动的两个向度,即客体的向度和主体的向度。
第二,道德自由与劳动自由的关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汪璐博士强调,在自由的各种类型中,道德自由和劳动自由虽然分属于精神层面和实践层面,人类一方面追求理性主导的道德自由,另一方面试图通过实践达到劳动自由。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最终会推动人类整体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
第三,对劳动者的忠诚义务的辨析。南京大学刘强博士认为,劳动者忠诚义务理论源起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劳动法理论,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引入该理论的社会条件。因此,劳动者忠诚义务问题在我国现实语境下应当转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的法律评价问题、劳资结构模式法律塑造问题以及劳动法与宪法的关系问题,只有深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劳资矛盾的化解。
劳动幸福的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理论课题,而且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不容忽视和不可取代的指导价值。此次论坛关于劳动教育、劳动精神、劳动伦理等问题的深入探讨和激烈辩论,一方面拓展了学者们的视野,激发了研究者的学术兴趣,另一方面也是一种从劳动的视角研究中国现实的努力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