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劳模精神研究①

2020-03-02刘严宁

劳动哲学研究 2020年0期
关键词:劳模劳动者马克思

刘严宁

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人的劳动不断被高度智能化的机器替代,劳动的具体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那么,劳模精神在今天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劳模精神还值得学习和弘扬吗?这个时代还需要劳模精神吗?本文试图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中,通过劳动范畴的本原性回溯和劳模精神的历史性追问,拓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

一、劳动范畴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劳模精神的前提和基础

劳动并不是马克思首创的概念,但马克思系统阐释了劳动范畴的科学内涵,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劳动也成为马克思揭露资本剥削秘密的根本性范畴。“政治经济学之父”威廉·配第提出“土地是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1)威廉·配第著,陈冬野译:《政治算术》,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6页。,可见,他把土地和劳动看作社会财富的来源。洛克在《政府论》中把“劳动力观念”和“市民社会观念”“私有财产观念”并列为形成现代自由主义理论的三个核心观念。“洛克认为唯有‘劳动力’给了‘自然产物最初的头衔’,言下之意,是说一切人工产品都是劳动的产物。这一思想可视为劳动创造财富的最初表达。”(2)高慧珠,李洋:《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劳动与人权——兼评“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载《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第10期。以魁奈为代表的重农学派则把从事纯产品生产的农业劳动作为财富的唯一来源。亚当·斯密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3)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页。。黑格尔在耶拿演讲、《法哲学原理》中对劳动进行过论述,但在《精神现象学》的第四章“意识自身确定性的真理性”中的论述更为集中系统,在论述主人与奴隶的辩证关系时提出奴隶“在这种过程中在一切个别的环节里他扬弃了他对于自然的存在的依赖性,而且他用劳动来取消自然的存在”(4)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7页。。“与此相反,劳动是受到限制或节制的欲望,亦即延迟了的满足的消逝,换句话说,劳动陶冶事物。对于对象的否定关系成为对象的形式并且成为一种有持久性的东西,这正因为对象对于那劳动者来说是有独立性的。这个否定的中介过程或陶冶的行动同时就是意识的个别性或意识的纯粹自为存在,这种意识现在在劳动中外在化自己,进入到持久的状态。因此那劳动着的意识便达到了以独立存在为自己本身的直观。”(5)同上,第147—148页。值得肯定的是,黑格尔通过劳动的辩证运动在概念世界再现了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马克思对此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自己的劳动的结果”,但黑格尔的劳动是精神性的、观念的,因而马克思批评“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5页。

马克思早年谈到自己人生理想时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9—460页。可见,青少年时代的马克思就初步表达了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人类历史的意愿。当马克思成为革命家的时候,他站在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立场上,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两个层面对劳动范畴进行了深入研究,实现了对劳动范畴崇高地位的历史性重构,同时也实现了对思辨哲学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双重超越。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他与以往哲学家的根本不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看:

其一,劳动是人的本质及其存在方式。人是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存在,但人是劳动的产物,劳动使人成为人。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同上,第56页。。在人所处的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核心的社会关系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结成的关系。这种改造自然的劳动是人利用一定的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就是人的劳动活动。从根本上说,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人在劳动活动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劳动活动的方式规定着人的本质。恩格斯则在发生学的角度论述了劳动创造人的观点,即“它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3—374页。。劳动作为人所特有的活动,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因此,劳动是人所独有的存在方式。

其二,劳动是现实世界存在的基础。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社会,也是整个现实世界存在的基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借助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对这一观点做过非常精辟的论述。“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方式,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的形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往来才提供给他的。”(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换句话说,我们所处的世界本身就是世世代代人的活动的结果,这里的活动就是指人的劳动。更为重要的是,人类要持续生存发展下去,劳动就一刻也不能停下来。“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0页。

其三,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自劳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生产力中包含着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活动及其过程就是劳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因为人民群众就是劳动者,他们运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创造出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其四,劳动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8页。。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劳动史,就是人类从奴隶劳动、徭役劳动、雇佣劳动走向自由劳动的历史。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从经济学意义上研究了劳动及其具体形式即雇佣劳动。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秘密,并揭示了这种劳动形式的历史性。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通过研究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揭露了资本家依靠剥削工人的雇佣劳动获取剩余价值致富的秘密。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中科学预见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即自由劳动必然代替雇佣劳动。马克思对劳动的未来形式的判断,既是哲学层面的合逻辑的理论阐释,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科学结论。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劳动发展的历史,人类解放的历史也就是劳动解放的历史。在史前社会,人类的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不仅如此,人类还面临着各种来自大自然的威胁,由此决定了极其有限的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劳动的目的是直接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这种劳动虽然是人们平等而集体地进行的,但人的主体性被笼罩在自然的阴影之中。这个阶段是“一切文明民族的历史初期都有过的这种劳动的原始的形式”(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劳动的发展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导致了原始的生产关系的破产,人类进入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这时人们的劳动才逐渐在必要劳动之上产生了剩余劳动。恩格斯指出:“剩余劳动,即超出劳动者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时间以外的劳动,以及这种剩余劳动的产品被别人占有,即对劳动的剥削,是到目前为止一切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社会形式的共同点。”(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2—553页。劳动的历史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先后出现了奴隶劳动、徭役劳动以及雇佣劳动等,在这些劳动形式中,劳动不再是劳动者个人存在的积极表现和自我享受,实际上是剥削的三种形式,其最明显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奴隶劳动、徭役劳动、雇佣劳动这样一些劳动的历史形式下,劳动始终是令人厌恶的事情,始终表现为外在的强制劳动,而与此相反,不劳动却是‘自由和幸福’。”(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4页。

“在雇佣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劳动条件极其恶劣,劳动者的地位低下卑微,劳动成为人们避之不及而又不得不从事的简单重复和充满痛苦的活动。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沦为了谋生的手段,只有不劳动时人才感到自己是自由的。”“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页。马克思认为,“只要社会还没有围绕着劳动这个太阳旋转,它就绝不可能达到均衡”(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要使劳动成为社会围绕的‘太阳’”,就要改变资本与劳动的二元结构,就要扬弃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使得生产资料为全体劳动者所占有。

马克思在劳动中寻求现实生活世界的根据,在劳动中求解社会历史之奥秘。同时,马克思也正是在劳动中揭示了人的生成和本质,并发现了价值的本质和人类自由解放的现实途径。马克思给了劳动以应有的重要地位,确认了劳动者作为历史创造者的重要地位,使得社会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各种矛盾的不断突出,我们对劳动者、劳动行为、劳动精神的肯定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我国劳模与劳模精神的历史性生成

劳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具有根本性地位。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劳动不再是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工具,而是社会共同的财富源泉;劳动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劳动者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成为国家的主人,劳动者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政府对劳动者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分子、佼佼者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褒奖,而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光荣称号——劳动模范。

劳动模范,简称劳模,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我国授予在生产建设中成绩卓著或有重大贡献的先进人物的一种光荣称号。简称劳模。”由于学科背景的不同,学者对劳模有不同定义,吴潜涛教授的概括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劳模“是指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基于‘劳动者最伟大’、‘劳动最光荣’的理念,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产生的领先者和佼佼者”(19)吴潜涛:《劳模精神的内涵、时代价值与弘扬》,载《工会信息》2014年第10期。。劳模精神就是劳动模范的实践活动等在观念层面的表达和反映。“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没有在实践层面上对劳动重要地位的认同以及全社会对劳动、劳动者的根本认同,劳模精神也无法产生,即使产生也无法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把自己定位为无产阶级、劳动阶级的政党,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明确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就是工人阶级和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级,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虽有差异,但都属于劳动者阶层。作为革命主体力量的劳动者不再是从属于另一社会阶级的从属阶级、依附性阶级,而是在社会中居于主体地位、主人翁地位,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领导阶级。从此以后,劳动不再是劳动者谋生的手段,劳动成为劳动者实现人生价值的主体性活动、对象性活动。劳动者为社会贡献自身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同。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的近百年光辉历程中,劳动者的地位不断提高,劳动光荣成为社会共识。中国社会涌现了一代代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劳动模范群体,他们激励、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奋勇争先、攻坚克难,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

我国的劳模评选与表彰最早出现在20世纪三十年代的苏区,经过大生产运动,劳动模范评选活动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地开展起来,并且涌现出了一批劳模典型,如“边区一面旗帜”赵占魁、“兵工事业开拓者”吴运铎、“炮弹大王”甄荣典、“晋西北工人阶级抗日生产的光荣旗帜”张秋凤等。共产党对劳动模范的褒奖和宣传,逐渐使人们摒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旧观念,形成了以“新的劳动态度对待新的劳动”的新风尚。新中国成立初期,翻身解放的工人阶级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新中国建设,涌现出郝建秀、孟泰、马恒昌、王崇伦、倪志福等劳动模范,他们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高尚情操,成为激励人民积极投身建设新国家的榜样。20世纪60年代,铁人王进喜、雷锋和焦裕禄成为家喻户晓的模范人物。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四个现代化”号召响彻神州大地,中国社会涌现了一批以陈景润、蒋筑英、袁隆平等知识精英为代表的新劳模群体。除此之外,还有王启民、李双良、李素丽、徐虎等先进模范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爱岗敬业”的劳模精神;许振超、包起帆、姚明等技术工人或体育明星,展示了新世纪劳模的新风采。习近平曾指出:“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劳动模范始终是我国工人阶级中一个闪光的群体,享有崇高声誉,备受人民尊敬。”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劳模,他们的光辉事迹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成为催人奋进的精神符号,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从理论层面看,不同时代生产劳动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劳动的内涵和外延有会所不同,也就决定了不同时代劳动模范的特点也有不同。从“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传统劳模到“知识型、创新型”新时代劳模,几十年来,劳模的结构在变、形象在变、工作方式也在变。劳模犹如一个时代缩影,反映着时代变迁。与此同时,劳模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充实。劳模精神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劳模精神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2005年4月30日,胡锦涛同志对劳模精神做了概括凝练:“一代又一代先进模范人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谱写了如歌如泣的动人赞歌,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21)胡锦涛:《在二〇〇五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年5月1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对不同时期劳模精神共性的历史性概括,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劳模精神的新拓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从不同角度对劳动和劳模精神做了阐释,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思想,形成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拓展了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

1.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涵

第一,四个“最”凸显劳动的首要地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就要坚持强调实践、劳动在人类社会中的首要的和本体性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广大劳动群众要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这就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阐明了劳动在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中所具有的根本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还立足时代特点,针对社会上存在的轻视劳动的倾向,用四个“最”概括劳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崇高地位,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了四个“最”。“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 他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四次用四个“最”对劳动的地位做了概括,这样反复讲,表明了他对这一论断本身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劳动和创造的尊重和鼓励。“我们的根扎在劳动人民之中。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22)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5页。

第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劳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通过勤勤恳恳的劳动创造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如何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呢?习近平总书记用“干”“奋斗”“劳动创造”等接地气的、极具亲和力的话语表达了通过劳动实现美好生活的理念。“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等已经成为广大人民口中的热词。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诚实劳动,“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2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6页。。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通过劳动实现自身的价值,感受幸福和快乐。“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24)同上。“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的制度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我们能够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第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劳动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告诫全党、全国人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2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5页。。“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向劳模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发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共同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2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6页。“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27)《习近平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 向全国广大劳动者致以“五一”节问候》,载《人民日报》2014年5月1日。“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提高包括广大劳动者在内的全民族文明素质,是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28)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9页。“说到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现在,党和国家事业空间很大,只要有志气有闯劲,普通劳动者也可以在宽广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29)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9页。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劳动模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讲、反复抓,进一步说明了只有通过中国人民的接续奋斗、辛勤劳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2.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新拓展

习近平总书记延续了胡锦涛同志对劳模精神的阐释,“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30)同上,第8页。。把劳模精神作为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养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在此基础上,他对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核心内涵做了高度凝练的概括。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劳模本科班的学员回信中说:“希望你们珍惜荣誉、努力学习,在各自岗位上继续拼搏、再创佳绩,用你们的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干劲”“闯劲”“钻劲”就是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最核心内涵。

所谓“干劲”,就是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满怀激情、奋力拼搏、争创一流,努力干事创业。无论是大生产运动中的劳模“气死牛”郝树才,还是体育明星中的劳模姚明,都具有这一特质。新时代劳模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条战线,不管是经济战线、文化战线,还是体育战线、科学战线,都需要每一位劳动者在工作中充满干劲。不管是哪行哪业,不管是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只要充满干劲、全身心投入工作,就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面对新时代的责任和使命,只要我们拿出“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的干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真抓实干,相信“成功总是属于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人们”。

所谓“闯劲”,就是要“敢想敢干、敢于追梦”。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强调:“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3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党和国家事业空间很大,只要有志气有闯劲,普通劳动者也可以在宽广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32)习近平:《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载《人民日报》2018年2月15日。这都体现了一种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的闯劲。我们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正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紧要关头,国内外形势非常复杂,如果没有一点闯劲,就很难破解难题、打开局面,改革就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

所谓“钻劲”,是指新时代劳模精神要求劳动者具有创新精神,深入钻研,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工艺的突破和创新。在新时代,新一代劳模既在继承老一代劳模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也在追求如何巧干,不断总结规律、大胆摸索、积极尝试。他们推动了技术的变革和创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出了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信息化的发展,社会要求各行各业劳动者都要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钻研新知识、开拓新领域,不断转变观念,创新实践,如此才能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把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的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特别强调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劳动教育和劳模精神引领。这一新的教育目标的提出既是为了传承劳模精神,也是为了解决当代青少年劳动教育缺位的问题,即如何把劳动观念、劳模精神融入各级学校教育的问题。因此,新的教育目标既为中国教育理念、教育实践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方向指引,也为劳模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基础。

猜你喜欢

劳模劳动者马克思
动物“劳模”竞选
马克思像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动者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