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困境与超越
——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①

2020-03-02

劳动哲学研究 2020年0期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精神

胡 杨

劳动精神是劳动者在劳动中展现出的精神状态、精神风貌、精神品质。(1)贺兰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精神的内涵》,载《南方论刊》2018年第5期。作为中国精神的具体表达和新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劳动精神是广大劳动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力量,是广大劳动者把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需要。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基础,劳动精神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达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这是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和根本解放的一种逻辑必然。因此,科学把握劳动精神的现实困境和超越路向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劳动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1.劳动精神的生产和确证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前提。然而,人的劳动同人的精神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写道:“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页。。人的意识、精神都要经由人的劳动加工而产生,这就论证了劳动与人的精神的密切相关性。“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这里强调的是满足人生存需要的物质生产。可以看出,马克思已经有意识地将劳动和精神区分开来,“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3)同上。。在马克思这里,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一样,都是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才最终科学地确定了精神概念,将精神生产纳入唯物史观的基础范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页。思想、观念、道德等不同领域的精神生产,都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础的,是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是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得到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的制约。”(5)同上。现实中人的思想、观念、意识等精神生产的领域,还受到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客观规律制约。这些论述都是精神进入唯物史观基本范畴的确证。

马克思将人的精神置于人的现实中去考察。精神首先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精神,而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就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并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一定的个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6)同上,第52页。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必须实现自身的精神解放,并最终为人类的精神解放提供坚实的精神基础和精神力量。因此,只有劳动者意识到自己在精神上和肉体上的贫困,意识到自己的非人化时,精神解放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2.劳动精神的解放和升华

“劳动者在经济上受劳动资料即生活源泉的垄断者的支配,是一切形式的奴役即社会贫困、精神屈辱和政治依附的基础”。(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99页。物质解放必然构成了精神解放乃至整体性解放的基础。只有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切非人性的存在条件被根本消灭时,才能把劳动者从物质的必然王国,甚至是精神的必然王国中解放出来。而精神解放,也要自觉解构一切妨碍其自身发展的精神世界,与虚假的意识形态和落后的精神生产实行彻底的决裂。由于劳动表现为一种历史性的活动、现实性的活动和世界性的活动,个人在精神上的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因此,劳动精神在进行解放的过程中,必然要把自身的劳动世界、精神世界和劳动主体性等建构置于历史、现实和世界中去审视。精神解放必然是一个包含其劳动精神解放的内在整体性结构,而人的解放也必然是一个包含其精神解放的内在整体性结构。因而劳动精神的解放是一种逻辑必然,不仅是精神解放的必要环节,而且也是人的解放的重要中介。

劳动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基础,如果不能在劳动中获得物质的丰富,进而在丰富的物质中获得精神力量并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又或是不能凭借这种精神力量,实现更进一步的物质丰富,那么劳动精神在本体论上和认识论上都无法达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在劳动精神的生产与解放过程中,劳动者不仅需要在思想上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而且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改造。只有思想上的成熟和实践上的持续,人才能最终实现其作为人的根本性解放和劳动精神的升华。

二、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现实困境

1.人的信仰危机:物化逻辑确立并支配着人的劳动精神

“历史证明并预示着信仰的动摇往往引起整个精神生活的震颤;信仰的倾倒,往往导致整个精神世界的坍塌”。(8)申来津:《信仰:精神的意蕴与表征》,载《学术论坛》2003年第2期。根据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发起的“当前社会病态”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有高达55.3%的人认同信仰缺失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病症。信仰作为人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是赋予人的价值追求和生命意义的精神支柱。然而,信仰危机已经被公认为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更是现代性的突出表现。“现代性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用一句不时兴的话来说,它是精神危机,而且新的支撑点已经证实是虚幻的,旧的铁锚也已经沉落水底”。(9)丹尼尔·贝尔著,严蓓雯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8页。信仰衰落之后,人的精神世界不得不置于漂泊与分裂之中,人的精神生活不得不落于空虚与迷惘之中,最终使人陷入精神的泥潭和困境。

从应然上讲,劳动是现实的人的生命活动。这一生命活动化身为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从实然上看,在劳动中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却被人和物的关系所掩盖。劳动展现人的本质,但也正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异化劳动导致了人的价值、信仰和精神的失落。“在拜物教上就可看出,理论难题的解决在何种程度上是实践的任务并以实践为中介,真正的实践在何种程度上是现实的和实证的理论的条件”,“只要人对自然界的感觉,自然界的人的感觉,因而也是人的自然感觉还没有被人本身的劳动创造出来,那么感觉和精神之间的抽象的敌对就是必然的”。(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9页。劳动是实践的表现形式之一,人正是通过这种实践活动作用于自然界,并不断地创造出异己的现实力量。当扬弃异化劳动的力量还没有形成时,商品拜物教就必然占据上风,而劳动的超越性就会被资本的趋利性所替代,劳动的精神世界也就会被对物的崇拜和占有所压制。“人的物化逻辑和对象化力量反过来又确立和支配人的精神,实证、实用主义以及功利主义成为社会的主导信仰体系”。(11)张琳,王永和:《现代性悖论下信仰危机的表现》,载《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信仰失去了应有的指向性,精神也会随之暴露出病症,并陷入异己的囹圄中。

在马克思看来,人“由于劳动而变得结实的形象向我们放射出人类崇高精神之光”(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0页。,然而,盲目信仰却“紧紧抓住感觉得到、摸得着、看得见的钱袋不放”(13)同上,第20页。。上述现象从根本上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困惑、怀疑乃至嘲弄。信仰危机的根源并不在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身,而在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身的误解、肢解和亵渎。在习近平看来,“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也要有支撑这种精神和信仰的强大物质力量”(1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93页。。精神和信仰力量与支撑这种精神和信仰的物质力量在逻辑上应该是统一的。劳动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如果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处于矛盾与冲突之中,物化逻辑就会支配人的精神力量,进而就会催生社会大众诉诸“假”信仰表达私己的“真”形象,最终导致人的本质力量的遮蔽和人的劳动精神的迷失。

2.社会思潮激荡:消费主义和泛娱乐主义消解着人的劳动精神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显露,人们的利益取向和价值选择日渐多元。思想观念交相杂陈,社会思潮纷纭激荡。这种时代的变化对人们的劳动精神塑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前国内受关注程度较高、现实影响深刻的社会思潮有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生态主义、消费主义、泛娱乐主义、激进左派、文化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其中居于前位的消费主义思潮愈演愈烈,泛娱乐主义思潮迅速蔓延,人们也越来越沉浸在消遣、娱乐等现代消费形式之中。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非理性消费、透支消费、奢侈性消费等消费异化现象,使消费主义思潮陷入批判之境。

在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劳动的唯一目的就是消费和享受。劳动和消费成为人的生命活动必须经历的两个阶段,正如阿伦特所说,“也许会把它们的比例改变到让几乎所有的人类‘劳动力’都花在消费上的程度,随之而来则是闲暇的严重社会问题”(15)汉娜·阿伦特著,王寅丽译:《人的境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93页。。劳动和消费原本是满足人们需要和实现幸福的手段,是人们衣食无忧、自足自乐的基础。但是,消费已经从传统的以物的使用价值为中心转向以物所代表的身份、地位、声誉、权力等象征意义为中心。商品成为抽象的符号,控制着人的精神指向。正是由于消费主义声张着消费的欲望,人的劳动才会以纵欲和享乐为目的,进而导致了人的精神空虚和麻木,甚至是人的物化和自由的丧失,而这也就泯灭了人的劳动价值。于是,人的劳动消解于纵欲和享乐之中,最终使得人的劳动精神虚无化、虚假化。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这正是对泛娱乐主义的回应和控诉。“有两种办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16)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这里的滑稽戏就是泛娱乐化思潮常见的出场方式。兜售娱乐性、商品性和欺骗性的大众文化以商品化的形式来迎合劳动和消费市场需要。这种大众文化通过与人的物质劳动生活相结合,促使人在感官享乐的沉迷中丧失精神斗志,放弃精神追求。在资本驱动和消费刺激下,娱乐的功能被过度放大,甚至向严肃领域渗透。这正是波兹曼所说的,“为我们提供纯粹的娱乐是电视最大的好处,它最糟糕的用处是它企图涉足严肃的话语模式——新闻、政治、科学、教育、商业和宗教——然后给它们换上娱乐的包装”(17)同上,第207页。。

越来越多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娱乐至死的物种”使整个社会弥漫着功利化的气息和庸俗化的现象,这背后其实是对人的一种去精神化、去价值化。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取向愈演愈烈,投机取巧、好逸恶劳、多劳多获、不劳而获的思想观念甚嚣尘上,资本光荣、金钱光荣、利己光荣、剥削光荣的社会舆论层出不穷。以上种种,无不体现着马尔库塞所说的“物质丰裕,精神匮乏”的病症,反映出物质劳动与劳动精神良性互动的断裂。

3.网络乱象丛生:世俗化、空泛化病症弱化着人的劳动精神

网络时代人的精神世界呈现出世俗化的趋势。“在物欲主义的世俗时代之中,不是没有自己的文化和精神生活,而是文化和精神生活发生了很大的世俗性转向”,“城市和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借助全球化的公共传媒和网络世界的传播优势,逐渐占据文化的主流”。(18)许纪霖:《世俗社会的中国人精神生活》,载《天涯》2007年第1期。人们急于依赖甚至完全信赖网络这一“新技术红利”,以求达到精神上的“脱贫”和治疗精神上的“贫血”。而事实上,网络时代以语言文字、生活方式、社会思潮为切入点,懒惰、颓靡、浮躁等亚健康精神症候在网络空间悄然生长,不想奋斗、逃避劳动甚至渴望坐享其成的想法正在消解着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的劳动精神空泛化。

网络是现代人思想观点交流、交融、交锋的场所。“以在一个共享的空间中聚集在一起、作为平等的参与者面对面地交流的相对对话的个体观念为基础的……其本质就是为人们提供自由、公共的话语交流的互动平台,即公共话语空间”。(19)阿雷恩·鲍尔德温著,陶东风译:《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公开性,以及网民参与的广泛性、隐匿性,使得一些利益主体煽动公共话语,散播消极言论。以“北京瘫”“葛优躺”“咸鱼”为代表的丧文化,通过带有颓废、悲观、堕落等情绪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片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显露出其内在的精神危机。当前网红现象已成为一种媒介景观,网络直播的兴起滋养了一些渴望一举成名、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网红,这种消极示范会使人的劳动精神世界出现价值乱象的问题,导致人在劳动认识上出现混乱、疑惑、盲从和偏差。

西方社会思潮更是借助互联网这一主要的传播媒介长驱直入。“特定社会思潮的正统性、精英性、纲领性、一致性、完备性等特性在消解或弱化,越来越表现出松散性、草根性、多元化、矛盾性等特征”。(20)方付建:《论网络时代的社会思潮》,载《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1期。网络具有长期性的遮蔽空间和散播渠道,它能够使社会思潮隐蔽且迅速地占领精神空地。在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过程中,普通大众对不良社会思潮的渗透毫无警惕,对有所改良的社会思潮也毫无辨识能力,从众心理更是使得这一思潮兴盛起来。于是在西方社会思潮的推动下,人的传统价值观念被动摇,精神世界也逐渐坍塌。在某种意义上,网络不仅没有助推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反而成为禁锢人的本质力量的枷锁,使人的劳动精神陷入困境。

三、新时代劳动精神的超越路径

1.认知超越:觉解人类生存发展意蕴

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劳动对人的生存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但是也没有忽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建设。“对事物的概念把握使人类超越了现实的物质生活世界的直接存在的性质,在自己面前打开了一个多种可能的世界,人总是不自觉地从这多种可能中选择一种善的、美的世界,来引导自己的物质生活,使之趋于合乎人的本性”。(21)张建云:《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载《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逻辑中,劳动概念是逻辑起点,劳动精神是劳动概念的逻辑延伸,同时又是它的能动表现。要觉解人类生存发展意蕴,就要把握好劳动精神的哲学向度,实现劳动精神的认知超越。

首先是劳动精神的现实向度。人的劳动就是马克思所理解的重要的现实基础。“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页。劳动是人的感性的、客观的、直接的现实性的实践活动,而不是人的非现实性的精神活动。无论是物质资料生产,还是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都是以人类物质生产劳动为现实基点,都在劳动的意义上真正地实现了现实性。因此,马克思认为人虽然不是纯粹的精神主体,但现实的人却可以通过劳动而获得精神力量。“生产和消费、活动和精神在不同的人之间和在同一个人身上的分离,是劳动同它的对象以及同它作为精神的自身的分离。”(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0页。但事实上,劳动精神离不开客观物质世界,单纯地依靠精神本身是不会产生任何东西的。过分强调劳动精神的独立性,并将之绝对化,就会重新陷入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泥潭,同时背离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正是从现实出发,马克思讽刺地说道,“在现代制度下,如果弯腰驼背,四肢畸形,某些肌肉的片面发展和加强等,使你更有生产能力(更有劳动能力),那么你的弯腰驼背,你的四肢畸形,你的片面的肌肉运动,就是一种生产力。如果你精神空虚比你充沛的精神活动更富有生产能力,那么你的精神空虚就是一种生产力”(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1页。。资本对劳动者和劳动精神的压迫反过来使人的劳动具有了批判性的维度,因而人的劳动精神也具有了批判现实的向度。

其次是劳动精神的批判向度。在马克思看来,批判的旨趣在于通过异化劳动批判资本主义及其现代性,寻找劳动解放和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路径。马克思认为:“在实践的、现实的世界中,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同其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25)同上,第99页。劳动是实践最基本、最普遍的具体形式,劳动异化则是渗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劳动精神自然不能幸免,劳动者“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26)同上,第93页。。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人的本质化和对象化的劳动,在为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导致了人的劳动精神的失落,在使物的世界增值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的精神世界的贬值。“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人的本质必须被归结为这种绝对的贫困,这样它才能从自身产生出它内部的丰富性。”(27)同上,第124页。如此,劳动精神必然具有批判向度,这种批判是始于劳动精神的贫困,并且走向劳动精神的觉醒。历史唯物主义从劳动的视角出发考察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世界的关系,既没有把人归结为纯粹的精神主体,也没有否定作为劳动主体的人的精神力量,更是把劳动精神看作人性的复归和人的自身解放的精神动力。

2.认同超越:重构主流意识形态旨向

透过社会主义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劳工神圣”“劳动光荣”“劳动托起中国梦”的提出,都见证了具有时代化、大众化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劳动精神在中国的生成和积淀过程。劳动精神对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作用,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劳动精神的特色和实践意蕴。这就是习近平多次点赞劳动者,并肯定劳动者的精神力量的原因所在。从劳动精神的实质看,劳动精神始终贯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导向。我们之所以大力弘扬创造精神、创业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工程师精神等,是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更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如此才能重构主流意识形态旨向,更好地解决劳动精神的认同困境,实现劳动精神的认同超越。

从历史和现实逻辑上来看,劳动精神是主流意识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精神层面的认知升华。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劳动光荣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从道德上的认可、政治上的遵从、物质上的满足,直到精神上的塑形,经历了复杂的、动态的、长期的历史演进。新中国成立以前,劳动是人的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劳动与否以及劳动的效果好坏直接决定人的德性的高低,社会把人的劳动看作是道德的加工过程,这种道德化的解释在处理利益关系时遇到了发展性难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劳动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劳动光荣自此也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旋律。劳动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劳动人民是一个光荣的群体,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改革开放以后,主流意识形态从抽象的道德和政治表征转向物质表征,社会力图通过提升劳动知识和技能来满足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需要。新时代以来,社会着重强调劳动精神的塑形,具体有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这些精神是对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的伟大劳动实践所做出的高度凝练和本质概括,是全体劳动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从实然和应然状态上来讲,劳动精神能够高效地整合精神判断和精神塑形之间的关系,是主流意识形态重构的应有之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本身就具有精神属性,它能够在人的思想认识、精神品质、人格修养等方面进行引导和塑造,使广大劳动者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劳动精神作为一种具体精神,正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国精神的具象化,是凝聚人心、激人奋进的精神力量。习近平强调:“‘一勤天下无难事’。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2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6页。习近平形象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29)同上,第15页。。因此,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当把辛勤劳动当作自己应尽的神圣职责,用主人翁的态度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从事劳动。要充分发扬劳动精神,努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能仅仅把劳动当作个人的谋生手段,更要把劳动看作是个人对国家的应尽职责。

猜你喜欢

马克思劳动精神
马克思像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