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中市特色农业跟踪调查研究

2020-03-02巴中市决策咨询委员会

决策咨询 2020年4期

◆巴中市决策咨询委员会

近年来,巴中市立足资源禀赋,把特色农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赋予其前所未有的战略意义,“茶叶、核桃、道地药材、生态养殖”稳中向好、持续向好,全市特色农业的区域性优势特征逐步显现,在全国、全省具有一定样本价值。

一、基本概貌与主要经验

巴中基于战略雄心和行动共识的特色农业作为生态经济的重要形态,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自觉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同时也在逐步改变传统产业结构,塑造新的经济版图,构筑新的市域增长极。

(一)双向发力推动快速成长

政府方面结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以《关于突破发展特色农业促进产业兴旺的意见》为主,形成“1+N”政策支撑体系,成立专门机构负责考核问责、管理统筹,专项小组高效运转,现场会议重点突出,配套基金持续增加,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产业更新明显加快;市场方面以外引内育为主,龙头企业引领带动逐步凸显,产业创新造富、持续纳税能力加快提升,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年增长率达到15%,市场活力实现井喷式迸发,带动民间资本有效进入,传统产业高效改造,新兴产业驶入快车道。

(二)集群共生强化整体优势

“四大特色”产业发展克服单线思维、孤岛定势,突出齐头并进、整体崛起的特征,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功能进一步彰显,全市规模特色农业覆盖面稳步扩大,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超过30 亿元,巴中农业“这边风景独好”。巴中更加重视紧扣特色资源打造特色产业,围绕产业终端和高端开展倒置研究,加快全产业设计和企业产品开发,优势特色产业带建设高位起步,优势资源的产业转化率、产业贡献率、核心竞争力逐年增长,在同类地区的影响力、话语权强势升位。

(三)竞合发展夯实底部基础

各地均将“四大特色”农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主动作为,各出奇招、创新实施,在此基础上通江新增两耳一菇、富硒兔、青花椒,恩阳区新增芦笋产业、特种养殖,平昌县新增青花椒,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带动小众产业多样化发展,形成较长的战略兴奋期和产业窗口期,产业预期得到强化,农村的生产习惯和人口结构也同步改变。各区县以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为突破口深入实践新业态和探索新机制,推动内涵式发展,厚植竞争优势,巴中特色产业正在步入“特产特供、优质优价”的良性循环,其旺盛的生长力和边际效应令人耳目一新。

二、重点问题与对策措施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客观存在的发展代差需要在目标导向框架内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凸显“富硒有机、生态高端”的特征打造“优质农业”“赢利农业”,规避“自给农业”“失控农业”,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延长产业生长周期,杜绝“用传统思维抓现代产业”,防止“今日之喜成明日之忧”。

(一)茶叶产业

基本概况:四大特色产业中,茶叶产业的群众基础、拓展速率、规模效应、产业效益等整体表现明显优于其他产业,初步成型3 个万亩特色产业带、8 个千亩产业园区,平昌、南江、通江三县的主体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全市总面积突破30 万亩,茶文化节高位起步,“巴中云顶”首次走出国门,美誉度、竞争力稳步提升。

存在问题:一是品种繁多,品牌杂乱。全市茶树品种多达21 个,多品种插花式间杂、混杂种植极为严重,单一品种100 亩以上规模化率低于30%;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推出的产品品牌达38 个,多数品牌的影响力被局限在特定的较小范围,市场趋同性竞争拉低产业增值上限。二是大干快上,重栽轻管。行政共识与市场行为显著脱节,政府层面更多以面积指标下达任务,宜茶推广可行性分析严重缺失;后续管理因资金断链、产业配套、效益预期等原因很难同步推进,老旧、低产、低效茶园占比超过40%。三是优品率低,精制率低。全市成品茶优质率不足15%,有些地方优品率低于5%;部分企业因为加工工艺、生产机械等原因甚至生产不出优质茶,茶产业总体效益相对较低。四是产品单一,营销传统。低端大宗茶占比过大,企业一般只生产1~2 种传统产品,衍生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市场选择空间狭窄;门店思维制约前瞻预约,产销两线平行分离,方式缺少灵活性和适应性。五是茶创乏力,茶融滞后。单一传统的产销模式处于主流地位,茶产业与茶文化、茶旅游深度融合缺乏创意,全流程参与性、体验性和综合溢价率偏低,“茶叶+”的经济贡献微乎其微。

对策措施:一是品种优先。以本地原产、名优品率高的国优品种南江大叶茶为主,加快在南江、通江两县建设良种繁育中心,主要负责种源保存和提纯复壮,重点推广云顶早、云顶绿等国家或省级良种,适当引进部分特异品种,力争新植茶园种苗良种本地化率超过85%,为申报全国第四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奠定坚实基础。二是适度扩张。防止单纯摊大饼,在平昌县、南江县茶叶种植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重点支持通江县发展高山有机富硒茶,逐步完成全市低产老旧茶园改造,生态化、良种化、规范化、安全化、集约化、机采化面积每年提高10%,形成川北茶区的质量核心优势和高端竞争优势。三是深度开发。在综合利用和特色挖掘上下功夫,力争夏秋茶利用率稳步提高,大力开发衍生产品和创新产品,将传统产业与创意经济、文旅经济、数字经济等有机融合,不断培育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整体提升产业综合价值。四是文化展演。建设中国茶文化博物馆和现代茶业集中展示区,集成手工制茶、传统制茶、茶马经济、茶道表演、茶品研发等文化元素,分区域建成一批参与性、观赏性较强的茶叶小镇和主题茶馆,探究个性化、分众化营销模式。

(二)核桃产业

基本概况:前几年产业行动迟缓和产业导向不明导致核桃产业总体上处于蛰伏休眠期,整体表现不温不火,大资源、小产业特征突出。去年以来,全市核桃产业高质量复苏,2019 年新建基地3.02 万亩、低改4 万亩,企业引进、产品研发、服务体系等环节响应积极。

存在问题:一是政策扶持分散,产业发育滞后。相关部门很难形成发展共识,尤其是扶持政策覆盖缺位、分散和现行林业法规政策的限制构成扩面障碍;超过90%种植面积仅供群众自给自足,产业现代化、集约化程度低,商品进入市场缺乏数量支撑,品牌流为市场传说。二是共生形态单一,技术服务缺失。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率和集成度极低,“为林而林”思维突出,林下、林旅、林文、林食等关联产业极度萎缩;技服体系、技服队伍远不能适应产业预期,粗管、失管、漏管、懒管较为普遍,全市无果、疏果林面积超过70%。三是持续投入大,比较效益低。因挂果时间长增加的前期投入影响农户和企业的产业信心,干群畏难厌战情绪蔓发;当前阶段核桃产值仅占茶叶31%,群众积极不高,企业进入度低,产业发展源动力不足。四是规模示范差,带动能力弱。全市万亩以上连片基地仅1 个,成林基地零星分散,物流成本较高,优势区规模形象、市场影响亟待提升;产业“向心力”“凝聚力”严重不足,群众参与度、获得感不高。五是产品门类少,产业链条短。产品单一、加工率低、附加值低,高端产品少,主要产品为原果,果皮、果壳、分心木基本弃用;全市核桃加工企业多为小微企业,创新研发能力严重不足,贴牌经营行为比率高达81%,果饮、果菜、果玩等开发利用处于停滞状态。

对策措施:一是整合政策,集成推广。争取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创新研究自然形成的低效林置换改造等产业配套措施,消解政策性障碍,聚力支持核桃产业连片拓面;选定低改重点镇、新植重点镇实现集成式推进,坚持因地制宜、宜核则核,大小结合、自主发展,形成核桃专业乡镇、村社、大户。二是龙头带动,延链补链。引进规上专业性龙头公司,主要任务是多样性产品开发、拓展增值空间,以此带动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化;依托省市研究机构设立企业产品研发中心,重点进行全产业链精准分析,丰富产品集群,完善市场节点,引导消费预期,延长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充分利用。三是推广良种,加快低改。对现有本地优良品种进行比较鉴定,确定2~3 个优良品种,争取南江核桃进入全国优势品种目录;对全市低产基地逐块核定面积,有序实施低改计划、落实丰产措施。四是规范技服,提升效益。稳定和扩大基层林业技服队伍和网络,创新技服收益办法,编印标准化生产手册指导农户规范化管理;推进以林为主的多层次立体经济,实现林下、林旅、林文、林食等经济形态统筹发展,同步创设多种利益联结机制。

(三)道地药材

基本概况:巴中有98 个道地药材品种载入《中国药典》,基础优势雄厚,历来就有中药材种植习惯,前期的“小散乱杂低”趋势异常明显,产业囿于传统思维模式。2019 年,中医药产业开局良好、起势稳健,逐步由巴州区向全市演进,面积达到42.31 万亩。

存在问题:一是集成不够,优势塌陷。现有药企以本地原材料为主的产品市场影响力小、占有率低、习惯性消费程度偏低,远未形成整体产品集群;测土配方和技术检测滞后,种植技术规范性差,加之初加工特征明显,原材料综合利用率不高,直接导致巴中药材道地优势渐次消融。二是品种杂乱,布局传统。全市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品种多达103 个,各区县主推品种一般为3~5 个,多则十至数十余种,单品规模偏小;“因分布而布局,循习惯而规划”,市县缺乏到村到社到地块的详细规划,多数品种、多数面积均由小农经济意识主导,属于靠天吃饭的自然经济。三是增值受限,效益低下。85%以上原药材料直接销往市外,大部分增值环节税收流失,产业增长空间已经接近“天花板”;受到挤压的整体效益和群众收益严重影响产业自主循环和高质量提档升级。四是机制僵化,转型困难。传统的“产- 销”模式占据主导地位,缺少因地制宜、因品制宜的多重利益联结机制的基础支撑,群众积极性难以调动;因技术服务、交通运输等因素大多数品种属于群众的“自发兼业”,道地性优势并没有如愿转化为竞争性优势,道地药材产业改变人、改造人的作用发挥欠佳。

对策措施:一是引进研发机构实现精准发展。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引进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端研究机构在巴建立“中医药现代化研发中心”,当前任务是按照道地性强、组方能力强、发展潜质大、药食同源等标准确定主栽品种,常态任务是开发丰富多样的产品门类、建设国家级的中医药实验基地,为建设“道地药材之乡”奠定基础,提升技术方向主动性和目标指向精准度。二是引进知名企业实现规模发展。利用高端机构和专业平台的独有资源,每个区县重点引进1 家知名企业、主推1 个品种、建成1 个不少于20 万亩的优势产业带,全市集中精力建设中医药专业园区并划分“飞地版块”容纳区县招引企业,研究税收返还等专项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多维度的品牌打造、产品研发和标准化基地建设,彻底打破传统格局。三是创新利益机制实现共享发展。在全面推进订单农业、标准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多种业态、大中小融合的产业格局,稳步扩大规范化种植面积,同步研究探索全产业链的价值分享机制,提升群众产业获得感和共荣感,打牢“赢利产业”的底部基础。四是挖掘医药文化实现持续发展。深入研究《千金方》成书地的时代内涵和传统中医药的现代演绎,争取建设国家级的中医药文化核心区和医旅融合体验发展示范区,增加道地药材的朝阳心态和产业厚度,实现产业发展后来居上。

(四)生态养殖

基本概况:总体上看,蓝润、温氏集团的进入加快生态养殖尤其是生猪养殖由自然无序向现代规模迈进的进程,带动其他品种养殖现代化发展,南江黄羊、青峪黑猪、江口青鳙、山地梅花鸡等得到决策重视,生态养殖场达到730 个,增收贡献逐步增加。

存在问题:一是分散养殖占比过大。猪牛羊兔禽等传统品种分散养殖比率超过90%,产品主要用于自给自足,基本不进入市场环节,城镇消费以外调为主,土鸡、土猪更是“一票难求”,规模经济的群众参与度和纳税加工业成熟度持续走低,“产业不经济”状况较为突出。二是品种支撑有待提升。空山黄牛、江口青鳙、山地梅花鸡等重点品种缺乏权威的性状鉴定和广谱的市场开发,单独品种的疫病防控相对滞后,常态化的技术服务网络,尤其是乡村一级覆盖严重缺位,水面利用极不充分,无法巩固应有的产业信心。三是龙头带动差强人意。龙头企业形成相对闭合的产业环节,对接市场、深度开发、示范支持、检疫检测等能力较弱,规划建设的国省现代化示范园区少,重点项目区覆盖面积低于10%,较低的社会民意基础制约着产业推广和价值提升。四是循环经济止步不前。种养相互游离、相互割裂,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低,规模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比例不到10%,造成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进而引发环保关注,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结构。

对策措施:一是规划设计方面,重点围绕创建国家核心育种场,研究市场化推动优势地方品种繁育,争取进入国家农业品种目录,坚持种养结合、山水结合、大小结合的产业方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立体经济、创新经济,专项支持规模化发展进村入户,进一步提高产品商品化率。二是龙头带动方面,争取1 个品种有1 个知名品牌、3~5 个企业,重点培育适应性强的市、省级龙头企业,主要研究生态经济模式、利益联结机制和市场拓展、品牌建设,坚持大宗产品与特种经济相结合,增强规模发展的原动力。三是政策支持方面,进一步优化禁养区域和种源保护区域,实践性试验国有山林、公共水域开发利用,破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策障碍,填补产业区域性空白,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三、战略愿景与关键支撑

(一)理性研判市场供给

精致化、高端化是特色农业的出路,供给侧改革是巴中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包括市场供给基础、供给保障、供给方向等内容。一是品种保育。争取在较短时间内系统推进通江银耳、南江黄羊、空山黄牛、青峪黑猪、江口青鳙、恩阳芦笋、南江大叶茶、山地梅花鸡等代表性品种的生物学性状鉴定,建立权威的优势基因数据库,由此制定供市场选择、消费参考的优势品种目录,逐步提高市场辨识度。政策性鼓励区县出资或控股建立本地优势品种繁育场(保种场),通过提纯复壮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逐步提高品种纯度。二是品牌创建。依托权威认证机构全方位对接欧盟标准,建立全市特色农业强制标准和发展指南,包括技术标准、生产标准、生态标准、产品标准、质量标准等体系,为进军高端市场、海外市场做好准备。依托市属农业投资集团做实做大做强“巴食巴适”区域公用品牌,引入社会资本,以混合所有制方式使之成为专业化的政策性平台,对进入培育名单实行“总量控制、退一进一”动态管控,并设置以贡献率为主的评价体系。鼓励企业研发“精”“深”“新”的拳头产品和主打品牌,进军高铁、飞机、邮轮等专属市场,对国优、省优产品给予累进制的政策奖励,以“巴中八宝”或其他市场形式常态化推介巴中特产。三是产业设计。利用巴中市绿色农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聚合专家智库力量,对每一项重点产业进行全产业链的精准分析,建立可实施、可预见的“路线图”“时间表”。坚持传统经济与创新经济相结合,在生产、加工、销售、融合等环节结合自身优势和消费预期,培育成长性的增长项目,强化市场协作分工与精深加工,不断提升产业溢价率和市场竞争力。

(二)高度重视机制创新

改革创新必须为发展服务,建立与特色产业发展态势相适应、相匹配的机制体制在目前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一是数字土地。小农经济的任务是吃饱肚子,特色产业的任务是装满袋子。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规模化,土地零碎化是其最大障碍。可借鉴股市运行方式探索由乡镇、村居按实有土地、林地、水面入股集体经济的模式,农民持有股份制“地票”并参与效益分红,企业不直接面对千家万户,既能清除集约化发展的阻力,又能将农民从具体地块上解放出来。二是农业保险。欲行其远,必壮其志。农业保险的滞后严重制约巴中特色产业发展是不争的事实,其压舱石作用发挥非常有限。可根据产业规划、区域条件、市场前景等因素,由政府平台与业务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不同赔付率的灾害险、生产险、仓储险、物流险、产品险等个性化险种,带动社会预期和发展信心。甘肃定西、安徽亳州发展中药产业的创新举措值得探究。三是精准扶持。使用绩效是财政资金的核心要求,须改变“大水漫灌”“见苗浇水”的习惯思维,提高扶持资金靶向运行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可根据目标导向的全产业链分析,在成长型企业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环节给予针对性扶持,比如阶段退税、研发资助、社保分担、风险规避等方面,先给力再助力。四是混合经济。单一成分经济体往往结构固化、活力不足,混合所有制经济在照顾各方利益诉求方面优势独特。可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探索龙头企业+社会资本+政府投入+基建投入+土地资本等多种合作模式,因地制宜,探索相对固定又能灵活改造的利益联结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重点关注农村闲散资金和观望资本的整合利用,使其发挥应有功效。五是示范动能。现阶段特色农业发展在“铺天盖地”方面成效显著,在“顶天立地”方面尚在探索。可在加强领导同志挂联重点企业并强化目标考核的同时,制定出台中长期的“产业巨人培养计划”,明确年度任务目标,持续加力、不断添薪,深层次提升龙头企业的面上带动能力。

(三)切实保障人才支撑

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在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人才严重匮乏在巴中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地方、企业、产业的人才需求特别旺盛。一是技术人才。应坚决去除机关化,盘活技术人才资源,可鼓励官方技术人才到产业项目上持有技术股份,或按照不高于60%标准差额发放财拨工资、不足部分以技术工资形式作为补充,同步推进技术服务社会化购买服务政策,以此倒逼技术人员“沉下去,贴着帮”。可考虑恢复乡镇畜牧站以应对非洲猪瘟后的恢复性增长。二是职业农民。中国农业科学院报告称,农民人数逐年下降,2030 年将不足4%。作为三农工作的主体,农民不能成功转型,将无法阻止农村空心化趋势。未来农民无论是在思想观念、技能素质上,还是在生活方式、适应能力上都处于更高层次。可在职业农民证照制基础上加大前瞻性培训力度,设立覆盖到村的职业农民扶持制度和功勋农民奖励政策。三是市场人才。依托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基地实务化培训促进传统农民转型成长,特别重视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的示范作用,出台乡村振兴领军人才计划,锻造具有企业家精神、担当、眼光的乡村经营人才队伍。重视城乡融合发展,鼓励工商资本“上山下乡”,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设立荣誉农民表扬政策。可考虑在全市“巴山优才”计划中单列企业发展、产业管理、产品研发等专项人才引进指标。

(四)着力强化成本控制

特色农业首先是效益农业,控制成本应该是最好的扶持,也是擦亮巴中特色产业“金字招牌”最直接的路径。一是降低非生产经营成本,让企业发展心无旁骛。坚持水、电、气、路、网等围绕产业基地布局,做到四通八达、支撑有力;坚持围绕主业配套建设冷库、物流等设施,实现快捷便利、高效运转;坚持融资成本趋零性变革,确保补贴到位、链条不断。二是降低单一产业风险成本,让关联产业众星拱月。发展循环经济,深度研究产业分工,推进种养结合、山水结合、工农结合,每一项产业的产出再利用率接近峰值,下决心在乡镇、村居层面构建首尾衔接、循环利用、相互支撑的产业生态系统。培育新型业态,主推观光型、休闲型、体验型农业和可追溯农业,发展订单农业、认购农业、代理农业、共享农业,提升核心产业的综合价值。三是降低密集型劳动力成本,让劳动效率与时俱进。针对性扩大适用型农机补贴范围,给予大型专业设施专项贴息支持,可考虑出台使用一次性财政资金获利后逐年返还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