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排水设计中的海绵城市设计研究

2020-03-02凌伟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6期
关键词:植草径流绿地

◎凌伟

一、引言

在十九大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性。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的整体生态系统功能和环境质量。因此设计院应当做好城市道路的设计工作,从而有效贯彻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优化城市水资源的配置,不断推动城市建设。

二、海绵城市的优势

1.有利于改善环境。

雨水冲刷道路会造成湖泊江河出现大量垃圾,从而导致径流污染。建设海绵城市LID设施能让雨水直接渗流地面,同时减少雨水携带路面垃圾。建设海绵城市LID设施,通过级配的砂石滤层的拦截和过滤,雨水渗透后能对污染物进行有效清理,从而降低渗透到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提高水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改善城市微气候,通过道路海绵改造,配合使用外部LID设备时,能够恢复地表与地下的水力联系,缓解城市热岛问题,削减城市道路产生的面源污染,减少合流制老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的问题。

2.对地下水有补充作用。

因为传统道路渗透能力不好和人们对大自然过度开发等原因,地下水资源不断减少。设计院在项目设计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地下水资源的补充工作。对于传统道路来说,大部分雨水经过排水系统都会快速排入河流、湖泊,雨水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不能及时补充地下水。而对于海绵道路来说,雨水可以渗透到地下,并通过下渗来补充地下水。

3.降低排水系统的压力。

通过降低绿化带标高、路缘石开口等设计方式将道路雨水引到绿化空间,并在绿化带内设置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渗滤树池等滞留设施净化、消纳雨水径流,可以有效减少雨水的洪峰流量,降低出现积水和洪涝等灾害的可能性。

三、海绵城市理念在道路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1.道路所在区域设计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选择。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是指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渗透、集蓄、利用、蒸发、蒸腾等方式,场地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在“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中,雨水的渗、蓄、滞、净、用等综合效益,主要依托对降雨的体积控制来实现,体现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这一核心指标中。在老旧城区,可以问题导向为主,适度下调控制目标,侧重解决老旧城区现存的相关问题;在工程条件好或新建区域,则以控制目标导向为主,全面推进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

2.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生物滞留处理设施。

中间有较宽的绿化车带的道路绿地可以改造为下凹式绿地,使道路两侧高中间低,雨水汇入中间绿化带,初期雨水和超量雨水流入雨水排水管。城区内下穿式立交桥、低洼地等积水严重内涝点改造,应充分利用周边现有绿化空间,建设分散式源头调蓄设施,减少汇入低洼区域的“客水”;桥面雨水落水管尽量接入绿地,管口应铺设卵石层消能、散水,在周边绿化空间较大的情况下,应结合周边集中绿地、水体、砂石坑、公园、广场等空间建设雨水调蓄、蓄渗设施。自行车道、人行道以及其他非重型车辆通过路段改造,应优先采用渗透性铺装材料。当道路红线外绿地空间有限或毗邻建筑与小区时,可结合红线内外的绿地,采用植草沟、生物滞留设施等雨水滞蓄设施净化、下渗雨水,减少雨水排放。当道路红线外绿地空间规模较大时,可结合周边地块条件设置雨水湿地、雨水塘等雨水调节设施,集中消纳道路及部分周边地块雨水径流,控制径流污染。

3.道路海绵城市的竖向设计。

精准设计路面横坡,雨水流向坡向开孔立石,开孔立石宜在溢流式雨水口之间均匀布置,使雨水能及时并均匀的排入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等生物滞留处理设施,溢流式雨水口的箅面应低于开孔立石底部至少5cm,高于生物滞留处理设施的底部15cm至20cm。溢流式雨水口应布置在草沟内的低位,立石开孔应布置在溢流式雨水口之间,路面汇集的雨水应经过草沟充分渗透吸收,多余的雨水经过溢流式雨水口排除。开孔立石入口可设置截污设施,收集路面泥沙或垃圾,多余雨水溢流入生物滞留处理设施。植草沟内每两个溢流雨水口之间可设溢流坝,坝顶平植草沟蓄水位顶,材质同道路立石,溢流坝应固定牢固,拼缝应严密,超最低有效水位方可溢流。

4.海绵城市下道路排水系统设计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不能因为设置海绵城市而降低原有道路排水设计标准,尤其是主要道路的雨水排涝通道,需按照规划或排水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不能随意降低标准。道路的海绵城市设计是道路排水系统的一个有效的补充和组成部分,提高了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和可靠性,不能相互取代。第二个原则是在平面布置中,道路的汇水面积应与海绵体的体积相互适应,杜绝大雨量小海绵和小雨量大海绵的畸形设计。第三个原则是活学活用海绵城市设计的六字方针,即渗”源头减少径流、净化初雨污染,“滞”延缓雨水峰值出现时间,“蓄”降低峰值流量,为雨水利用创造条件,“净”减少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用”合理利用雨水,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排”减少内涝,提升城市应变能力。设计过程中,应时常细细琢磨这六字真言,反复推敲,这样设计成果才能贴近实际,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以海绵城市理论为基础来建设海绵城市,不但可以帮助净化城市水质,还能有效补充地下水,对洪涝灾害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然而,海绵城市建设并不简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应当从多个方面来考虑城市道路建设,从而使得海绵城市理论得到有效应用。

猜你喜欢

植草径流绿地
格陵兰岛积雪区地表径流增加研究
基于SWAT模型的布尔哈通河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雅鲁藏布江河川径流变化的季节性规律探索
生态植草沟对降雨径流污染物去除率试验分析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近40年来蒲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堤防植草现状与管理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