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20-03-02欧庭宇
欧庭宇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550001)
针对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问题,在“为了谁、依靠谁”这个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结合实际提出“发展三问”(1)并作出创新性阐释,即“树立新的发展理念,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1],进而在价值取向层面确立了将“人的发展”作为衡量治国理政高度的重要参照。针对思想理论,马克思精辟地作出了“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的著名论断,关于党和国家的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一种理念也是哲学层面的提炼与升华。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执政理念,其根本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体现了我们党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依靠谁来治理、治理的目的是为了谁的深刻阐释,而且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背景渊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智慧根源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厚重的民本思想文化。这种民本思想萌芽于商朝、周朝时期的“重民”“保民”,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孔孟的“爱民”“贵民”,再经汉唐宋明时期民本论的创新发展,巅峰于明末清初。具体而言,早在商周时期,《尚书·盘庚》就提出“施实德于民”“重我民”的思想,《尚书·夏书·五子之歌》还提出了至今脍炙人口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至理名句,这里的“民”是稳固政权的重要基石和基本保障。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论语》中与学生冉求之间的对话,提到以“富之”与“教之”的方式对待人民;孟子在《尽心下》中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观点,认为人民、国家、君王的重要性依次递减;荀子在《富国》中提出了“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的富民富国思想,甚至主张君主专制的法家也赞同民本思想。汉唐宋明时期,贾谊认为“民”是社稷兴衰的决定性力量,并在《新书·大政下》中提出不能欺诈“民”、不能忽略“民”,而要充分重视民众的意见建议,坚持爱民利民的政策;李世民总结隋朝兵变灭亡的教训,在《贞观政要》中提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结论,意识到民载与民覆的两种情况取决于君王是否将“民”摆在“民贵王轻”的政治地位上;张载主张充分重视民众的安危冷暖,将“民”放在更广的视野、更高的位置,并在《西铭篇》中提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博大情怀,充分体现了宋明时期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日臻完善。
从悠久的中国史来看,虽然我国传统民本思想门派众多、延续千年,但皆未能使封建专制统治者跳出“历史周期律”,甚至在明末清初达到了专制皇权泛滥成灾的高峰。其中,由于明朝统治集团的治国腐败和民本丢失而导致人亡政息。归其因,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封建宗法主义的思想束缚、君主的专制主义,导致传统意义的“民本”二字并非无私地为民惠民,而是利用人民为君主的专制统治所服务;从根本上说,这是由剥削阶级的局限性决定的。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面临如何完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位置摆放”重要任务。“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我们党突破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君民”关系的狭隘视野。“民本”不再是与专制统治对应的、带有功利性的手段,而是充分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爱护人民、重视人民疾苦的积极因素,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作为目的的执政理念。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
群众史观是社会历史条件下判断“谁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驱动者和决定者”的历史范畴。从量上讲,人民群众是在人类社会总占绝大部分的人群;从质上讲,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远古时代,人类面对强大自然力量,处于孱弱无助的境地,以至于憧憬盘古开天辟地、愚公移山等驾驭自然的“英雄神话”。进入工业社会,“英雄史观”演变成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直到马克思、恩格斯为人类解放、走向“自由人联合体”而付出毕生心血地战斗后,发现群众这一“物质力量”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革命斗争的目的所在。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写道:“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2],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还在《神圣家族》中作出了“工人是创造一切的力量”的著名论断。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研究人学理论关键线索,特别是马克思,在年仅十七岁时便萌生了“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远大志向。面对人的本质问题,他和恩格斯几乎同一时间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提出了人的解放才是真正解放,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路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当马克思、恩格斯从哲学转向资本主义的经济问题研究的开始,就基本上注定了唯物史观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正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书所强调的那样,“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4]当恩格斯为了支持马克思为人类解放而不得不去英国经商,对改变人类命运的先进阶级工人阶级作出了精辟的论述:“工人甚至创造了人,批判家却永远是不通人性的。”[5]马克思、恩格斯真正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彻底转变”,则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时期(目前已在学术界达成共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以全新的研究视角去剖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发现“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6]一方面,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源泉,正如有学者指出:“唯物史观的任务,是研究其中带有普遍性的东西,就是群众和个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7]换句话说,人类历史就是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民群众作为物质资料、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不仅解决了生存与发展问题,而且在实践中提升意识的主观能动力,进一步在社会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在巴黎公社革命、苏维埃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崛起得到充分的证明,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足以证明了人民群众是在历史潮流中既能当家作主,又能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能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可以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直言不讳地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指出了人的发展最终状态或历史使命,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在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并且这种发展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9]。正因为如此,坚持以人的解放为最终目标的唯物史观才能真正走向现实、走向未来,特别是能够走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10]可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的合理运用与延续发展,也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近百年来的追求延续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峥嵘岁月中,提出并践行的“群众路线”的追求延续,这是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社会现实充分融合并转化为实践智慧,帮助党和国家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制胜瑰宝。这里的“追求延续”,需要从建党之初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群众路线说起:党的二大制定了《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强调“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11]党的六大提出“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统一群众、团结群众于党的主要口号,加紧日常工作,尤其是城市产业工人之中的工作”的重要决断[12];古田会议决议指出“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13]这一著名论断。毛泽东同志自此开始,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阐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并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14]此外,毛泽东同志认为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完全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并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的最终目的,指出“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15]正因为毛泽东同志坚信群众的力量、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并始终将党与群众保持“一家亲”的血肉联系,才使我们党带领人民一起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
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这一优良传统,指出“这一优良传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使我们党在任何时期都能立于不败之地。邓小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一是站在人民利益与治国理政的角度,指出我们党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16]二是站在信任群众与解放自身的角度,特别强调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作出高度评价:“他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17]。三是站在群众路线与党和国家安危的角度,告诫全党“我们党最大的威胁是脱离群众”,这是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国家的兴旺衰落。由此看出,邓小平同志将群众路线提升到决定党和国家未来走势的高度。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最本质的、最接地气的、最纯粹的执政理念。不管党走多远、国内外环境怎样变化,都无法撼动这一久经血与火的考验之后的伟大真理。譬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前提与目的,也是我们党始终坚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执政理念的本质体现。1994 年元旦,江泽民同志提出“以人民群众为本”[18]的重要命题,进一步指出“三个不能”,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19]“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向和核心原则。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20]。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对我们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生动诠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最新延展,是永不褪色的初心、永不松懈的使命。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根本目的:发展为了人民
“为了人民”是我们党推动伟大事业前行的重要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人民的需要开始转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党“为了谁”的宗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体党员认真地、及时地、负责地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尤其是人民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必须坚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通过创建有效整合、协同参与的机制来及时解决,以保证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1]在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战略的基础上,从推进“总体小康”到2020年的建成全面小康,进一步彰显我们党在新时代对“为了人民”的切实践履、担当作为。
“为了人民”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们党用行动与担当肩负的让人民过上安康幸福生活的历史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相继制定一系列“为了人民”的发展战略,要求沉下心、狠下劲地啃下深化改革的攻坚难题。为更好地满足美好生活追求,深化国企、财税、金融、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改革,狠抓落实人民所需、所惑、所难的民生问题,牢牢把握这一“没有完成的终点、只有不断进行的起点”惠民任务。首先,致力于创造为人民获得实惠的公正环境,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耀人民心间”,让人民在每一件便民、惠民、利民的办事中间感受公平正义的踏实与放心;其次,围绕人民福祉的增加,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分配制度,有效地、合理地、全面地调整分配结构,通过社会保障、支付手段创新等方式增加人民收入、缩小差距,从而进一步体现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使人民真切地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人民所困、回应人民所需、解救人民所急。概而言之,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人民主体地位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积极回应人民诉求,保护人民权利,满足人民需求。
(二)发展原则:发展满足人民需求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一种全方位的、系统的、科学的发展理念,立足于物质财富的较好供给,不忘为人民群众多元化、高层次需求提供条件。人们从过去以物质需求为主的物质领域转向了期盼物质、教育、就业、健康、消费等领域的美好生活。一是期望更加完善,的民主法治。体现了人们在政治领域的需求,即要求社会主义的民主更加广泛、法治更加完善,这是一种更加广阔的、精细化的、高层次的民主法治需求。二是期望更加广泛的公平正义。人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关注经济社会领域的公平正义,要求机会、过程与结果的公平,需要社会、政治、文化和司法的正义。这一新的需求将我们的发展指向了现代社会的目标,唯有切实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使人们感到更加幸福,才能将人民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转化为“发展指数”。三是期望更高层次的安全与环境。这是一种包括了更加重视人身安全、疾病防御、社会安全、国家安全等方面的稳定状态,更加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等优质的、美丽的环境需求。为此,需要充分尊重人们美好生活需要,始终以人们多方面的、发展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为中心,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弥补薄弱领域。
(三)力量源泉: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依靠谁”这个问题,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以“群众创造历史”的论断作出了回应。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不同历史时期的核心主体和决定历史走势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秉承并延展这一基本观点、立场、方法,指出“人民创造历史伟业”,需要充分调动人民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健全完善“人民发挥主体力量”的制度体系,将国家的未来、一切事务、全部事业交由人民群众来主动决定、来积极推动,因为“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22]这意味着要自觉地向人民请教,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鼓励和激发人民所内蕴的、无限的创造伟力。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创新性实践中发现智慧、总结经验,共同为我们的事业发展谱写新辉煌。无论是安徽省小岗村的“大包干”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大幕,还是现在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所获得的历史性成就,都离不开“人民群众这一历史的创造者、当代的创新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那样:“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23]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深水期、攻坚期、关键期,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创造伟业。一是牢牢依靠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全方位、多层次推进高质量发展,完善制度设计和增强文化软实力,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形成协同参与的良好局面。二是依靠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保人民能够共享发展成果,发挥人民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增强人民法治观念,发挥人民的监督作用,将人民的参与转换为实践的成果。三是依靠人民凝聚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增强“四个自信”,尤其是依靠人民对文化创造力的贡献,在人民积极主动、创造创新的参与下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国际话语权。
(四)价值取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发展成果由人民来共享,这是对“为了谁”“依靠谁”的创新性回答,也是新时代关于发展的价值目标、价值归属的创造性回答。人民群众除了是发展的共享者,也是新时代发展的“阅卷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24]进一步说,人民“有无享受到发展成果”关乎我们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关乎我们事业发展的未来和人民的幸福程度。目前,我国依然存在贫富差距较大、人民收入增加幅度难以跟上经济增长速度、劳动报酬与劳动付出不相匹配等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支持人民各尽所能地工作,并要求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各级政府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打击非法收入,确保居民享受更加完善的基本社会福利、缩小社会差距,不断为人民享受发展成果奠定基础。
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需要把“蛋糕”越做越大,也需要把“蛋糕”越分越公平,这是共享发展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里的“小康”指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要求小康生活覆盖的领域全面、覆盖的人口全面、覆盖的区域也全面。其中,人民共享不仅仅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面的共享,表现在政治上的尊严感、经济上的幸福感、文化上的满足感、社会层面的安全感、人与自然层面的获得感,必须让人们在教育、医疗、就业、生育服务等方面均感到满意。当然,这里的共享前提是共建共治,“依靠人民”本身就蕴含着反对“劳而不获”的不公平待遇、“获而不劳”的“社会寄生虫”等负面现象,更应该鼓励和支持人们在共建中发挥所长、在共享中求得所需。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时代价值
(一)理论价值: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5],这与“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等治国理政思想一脉相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为解决新时期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持续地推进保障群众利益、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而不断谋新篇、布新局,把群众路线充分融合贯穿到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之中。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基本内涵。它包含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迈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庄严承诺,意味着人人都有发展机会、享受文明成果,对新时代的人民主体地位进行了生动阐释。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注重发展过程与发展结果的公正性,通过全面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注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公平正义,明确了我们社会发展是以共同富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根本目的,以人民群众为依靠力量,以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前中国的发展规律、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新高度。
(二)方法论价值:为我们党的治国理政提供了行动指南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成为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题中之意,而且也为党治国理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就党自身建设来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思想上“是否为人民着想”、组织上“是否坚持民主集中制”、作风上“是否脱离群众”、制度上“各项制度是否完善”等党的建设质量起到了检验与反馈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作为党的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作为衡量广大党员干部是否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行为准则,并且要求党要做人民的保护者、领航者,这为应对具有新时代特点的系列新问题、新挑战提供了理论武器。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辩证统一,“既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厘清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又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倒推,明确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以此增强发展动力、补齐发展短板、厚植发展优势”[26],真正起到惠民、利民、便民的关键作用。二是突出人民的核心地位,无论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需要划好每个环节的“责任田”,绘好廉洁与发展的“同心圆”。通过推进供给侧改革和收入分配体制创新,凸显人民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人民创新、创业、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其创造个人出色与群体出彩、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等方面“并驾齐驱”的机会。同时,向群众拜师学艺、虚心求教,充分倾听人民群众所需、所感、所困,积极主动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充分发扬人民民主,积极引导和支持人民群众参与经济文化事业治理和社会综合治理,从而实现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
(三)现实价值:汇聚了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进之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蕴含着实现国家走向富强、民族更加团结、人民更加具有幸福感和获得感等内涵,这里的“中国梦”本质就是个人层面的梦想、民族层面的梦想与世界层面的梦想之“统一体”,所需要的力量源泉归根结底就是来自人民的力量。中国梦强调要依靠人民的智慧、人民的力量为国家发展提供优质的经济环境,扫清阻碍经济发展的消极因素,化解物质创造过程中引发的各种矛盾,提供持续的、健康的发展,有效地促进新时代中国繁荣富强;为民族振兴达成最大限度的理想认同和价值认同,凝聚各个阶层的智慧和支持,共创民族走向“强起来”阶段的磅礴力量,推进民族复兴与伟大事业走向美好未来;为亿万群众的幸福生活、发展成果共享而集聚智慧、汇聚力量,将各个阶层、各个战线的想法、意见及建议摆在重要位置,形成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理论成果,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突破、新成就,从而让人民群众共享成果。
凝聚人民为中国梦而奋斗的力量,就是通过党的领导团结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力向一处使,形成无与伦比的磅礴之力。正因为将人民群众的个体力量与整体力量有机结合,既使每个人都具有出彩的机会、追求梦想的支撑、成为时代新人的可能,又使经济发展更加气势磅礴、社会发展更显人性赤诚;正是因为秉承“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就有了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新的社会阶层之力量融汇成一个强大的整体,将优秀的人才吸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队伍中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注入的新的重要推进力量;正因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民族利益的整体化,将国内各民族人民与海内外同胞团结起来,为民族复兴扩大了“群众基础”,让更多的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共同奋斗,从而共同推动“中国崛起”。
总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古代中国的“人本”思想合理部分、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传承与发展,是对根本目的、价值原则、依靠主体、价值取向等基本内涵的深度考察,彰显了重要的理论价值、方法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注释:
(1)这里的“发展三问”是指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