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对国际化警务人才培养的启示
2020-03-02毛哲玮
毛哲玮
(浙江警察学院 国际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一、前 言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朝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且愈发紧密。国际组织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既独立于任何一个国家又依存于各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际组织人才也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犯罪全球化的问题不断突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国际执法合作、打击违法犯罪。全球安全治理需要大量的国际化人才,特别是能够胜任联合国、国际刑警组织等国际组织岗位的警务人才。各国及各高校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非常重视,但国内公安院校对国际化警务人才培养仍缺乏针对性。因此,梳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对国际化警务人才培养具有一定启示。
二、国内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
(一)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是国家战略规划
在《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将国际组织人才列为重点培养的人才对象之一。因此,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与输送是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我国从1995 年开始协助联合国组织青年专业人员考试,为青年人才从事国际组织工作提供了机会和渠道。教育部在《教育部人才工作协调小组2013 年工作要点》中提出,要积极培养和推荐教育系统优秀人才到有关国际组织任职。2014 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开启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习的青年项目。2016 年,在《关于加强国际科技组织人才培养与推送工作的意见》中鼓励科研人员积极任职于国际组织。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要位,我国也逐渐要从人才资源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加强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培养并输出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
(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点
高等教育是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高校层面首先要从战略高度确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构建适应自身发展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可以根据国际组织任职核心能力素质要求,来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人才的知识储备、专业能力、创新思维、国际视野、跨文化跨学科能力等,并通过一系列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计划致力于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国际组织人才[1]。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2013 年开设国际组织人才基地实验班;浙江大学2015 年起实施了国际组织精英人才计划,并与多个国际组织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选派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2017 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了国际组织学院,主要培养具有广阔国际视野和浓厚的中国情怀,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丰富专业知识技能的复语型、复合型高端外语人才。各高校项目理念和模式各具特色,复旦大学提出了“全球治理人才”的理念,上海外国语大学探索国际组织实地实习和远程实习相结合模式。海南大学积极发挥博鳌亚洲论坛的平台优势,开设文科试验班,积极探索地方高校本科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对于具有行业特色的国际组织,如海事国际组织,这类人才需要具有相关海事法律、船舶安全等专业知识背景为基础,因此这类具有行业特色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要首先考虑综合性的海事院校[2]。同样,国际刑警组织作为具有警务行业特色的国际组织,任职人员也有警务知识背景,需要公安院校有针对性进行人才培养。
(三)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是政府公共职能
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角度来看,政府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包括提供咨询服务、辅导培训、评估分析等。当前国家也提倡政府应当积极提供公共服务,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创造条件,鼓励政府积极资助有关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及时通报空缺岗位招聘信息。政府部门还需要向民众做好国际组织的科普工作,依托国际化城市建设,吸引国际组织落户中国,为人才回流提供更加便利性、激励性的措施。
(四)当前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仍存在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国际组织任职的人才匮乏、职位低、影响力偏弱等状况成为制约我国全面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因素。以联合国为例,目前我国在联合国中的任职人员数量偏少,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偏少,多是从事低级事务性工作,与我国综合国力和联合国会费分摊比例严重不符。我国目前主要是通过政府部门推荐、驻外人员卸任之后应聘、国外留学或旅居人员等方式在国际组织任职。中国缺少各领域专家型人才国际组织任职,专家型人才能够在国际组织议程、国际规则制定、国际协商等事务中提供专家意见,提升我国的话语权。如在国际刑警组织中缺乏中国籍犯罪学或警务问题研究专家,为国际执法合作问题提供专家意见。另外,中国缺少世界性、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总部在中国落户,美国、瑞士、比利时等国际组织总部的梳理远远超过了中国,其数量也是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国际治理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三、国外对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与输送路径
(一)美国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方式
冷战后,美国加入了几乎所有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并依靠国际组织使其全球霸权战略“合法化”,通过向国际组织输送人才来重塑国际秩序,使其成为获取美国利益的手段。通过对美国历届政府的国际组织战略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垄断”国际组织的话语权是美国维护全球霸权地位的重要战略手段[3]。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早在上世纪70 年代就如何提升美国在联合国的任职人数向国会提交了一系列报告。为了使美国能在联合国获得更多高级职位,美国在联合国招聘部门增加了更多美国籍的高级顾问,帮助美国在后续招聘中获取更多职位。美国一直将国际化教育视作重点国家战略,1994 年美国颁布了《美国2000 年教育目标法》,强调对国际化人才要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加深对多元文化的了解。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出培养国际化人才总计划,通过这样一个计划来加强国际合作,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合作研究机会,拓宽国际视野,加深国际化观念[4]。美国高校对国际关系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培养符合国际组织需求的人才,而是要培养出可以到任何政府机构、跨国机构或是国际组织任职的复合型、实用型国际化人才[5]。在课程体系中非常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领导力、量化分析能力和对复杂国际形势的分析研判能力,课程设计主要采用的是结果导向的斯坦福教学通则[6]。许多高校都为学生搭建了拓展国际人脉资源的平台,比如哥伦比亚大学走进联合国、与联合国大使共进午餐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与各个国际组织资深人士深入交流,到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还有机会出席或观摩国际组织的重要会议。
(二)英国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方式
英国在1945 年的《帕西报告》中指出了国际化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英国的国际留学生人数多且具有较好的国际教育背景,这是很多国际组织看重的应聘要素之一。根据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要求,英国高校将相关领域国际组织有针对性地纳入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伦敦大学学院教育研究院的教育国际发展中心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在全球性教育发展与改善上的关注问题,下设了四个硕士研究方向[7]。学校开设了国际组织相关课程,组织国际组织专题活动,让学生全方位了解国际组织的运作模式,熟悉国际组织在推动全球治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中的作用。通过为学生提供国际组织就业咨询服务,邀请国际组织官员来做介绍,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人才招录聘用的标准、经验能力的要求、可申请岗位和项目的信息。
(三)瑞士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方式
瑞士虽然是欧洲一个小国,但是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根据瑞士联邦政府官网公布的数据,为了加强瑞士在国际组织的代表性,瑞士政府提出了三个目标:一是确保瑞士在政府性组织的参与度;二是任命或选拔瑞士公民在国际组织中具有战略性的管理岗位任职;三是加强青年人才在国际组织中为瑞士国家利益发挥更大作用[8]。瑞士政府积极资助联合国初级专业人员项目,制定了“国际组织青年职员培养计划”,与信息中心(非政府机构)合作,为有意向申请任职于国际组织的人提供咨询、培训和评估服务,并在官网及时更新国际组织工作情况介绍和空缺岗位的招聘信息。瑞士政府还建立了国际组织任职后备人才库,设立了联合国志愿者实习项目,资助大学毕业生到联合国实习,增加其正式人员入职率。瑞士政府还承担了为联合国选派实习人员和正式管理人员的任务,设立了国际职员招聘日。
(四)其他亚洲国家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方式
新加坡的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十分显著。国立大学一直秉承“无墙原则”,即人才不设墙、观念不设墙、思维不设墙、知识不设墙。新加坡的文化本身多元化,新加坡国大全球化战略是其核心竞争力,“全球公民”“全球伙伴”的观念让国大的学生非常适应国际组织人才的需求[9]。国大一是十分注重学生的文化情商和跨文化能力,主要体现在提倡做跨国事务中的“变色龙”,能尽快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环境,从文化角度辩证思考和研判问题。二是加强通识教育,培养跨学科视野,创建了“耶鲁-国大”博雅学院,多维度培养通才,在国际上具有更广阔的跨学科基础和竞争力。目前共有15 个国际组织或其办事处常驻新加坡,其中包括了国际刑警组织、亚太经贸合作组织秘书处、亚欧基金会等。
日本在1987 年提出了国际化人才目标,并且设立了国际机构人事中心,是推进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与输送的主要机构,机构会及时通告国际组织空缺岗位信息、提供应聘辅导,并承担国际公务员薪水。日本实施的初级专业人员派遣计划、维和人才培养计划等计划项目,将国际型人才培养作为长远目标纳入到高等教育计划中,推动了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10]。
韩国在1995 年就提出要培养引导国际化潮流的人才,1996 年成立了国际组织人才中心,有针对性地培养和选拔国际组织人才,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作为国家全球战略的重要部分。韩国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加大开放力度、吸引国际化人才等方式来培养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在教育改革目标中除了提出要注重外语能力以外,还提出要加强国际理解,增强国际化意识,并通过海外实习模式推进教育国际化。韩国还通过制定培养和输送国际组织人才的中长期目标,有针对性地建立人才储备,大力宣传吸引青年人任职于国际组织,并吸引国际组织落户韩国[11]。
四、当前公安高等教育中国际化警务人才培养情况
(一)我国公安高等教育概况
公安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最大的差别在于,公安院校基于政治建校,需要服务公安实战的行业特色。我国公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两个部分。学历教育主要由公安院校承担,部分普通高校也有设立公安性质的院系,受公安部门和教育部门双重领导。公安部部长赵克志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建校70 周年的讲话上提出,公安院校要“努力培养更多符合公安实战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12]。通过学历教育要使学生要具备基本法律素养,掌握公安业务技能,有警察意识和执法意识。根据公安部对公安民警素质能力要求,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四种能力、两个水平”[13]。公安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既要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规律,也要立足于公安行业特色,具有“应用型”特征[14]。目前也有学者提出从人力资本理论来构建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具体岗位的能力需求、每个人不同的特点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具有公安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15]。
(二)公安教育国际化发展情况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下,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也逐步推进改革创新,适应公安国际工作的需求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随着全球安全治理的不断推进,国际执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深,公安机关在反恐、网络安全、打击跨国犯罪、追逃追赃等领域越来越需要熟悉国际机制,具有涉外专业素养的新时代国际化警务人才。全国各个公安院校相继开设了涉外警务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警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开展国际执法合作的高水平警务人才。公安院校以公安国际合作需求为导向,开展一系列国际化办学方向,一是重点建设涉外警务专业,培养熟悉公安业务、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国际警务人才;二是服务外交大局,开展外警教育培训;三是开放合作,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四是开展公安院校留学生教育等等,多路径探索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现。近几年来,公安院校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优势,与国外院校也开展了国际合作办学,探索具有公安教育特色的“2+1+1”国际化教育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打造国际化的公安师资队伍。
(三)公安涉外警务专业人才培养
为顺应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的趋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浙江警察学院、江苏警官学院等均开设了涉外警务专业。国际警务合作人才紧缺成为浙江乃至全国对外开放及打击跨国犯罪的短板,公安工作急需大批“信念坚、业务精、外语熟、交往强、规则通”的创新型、复合型涉外警务人才。以浙江警察学院为例,目前已与多家国外高水平大学、警察院校和警务机构签订了友好合作交流协议,每年通过校际合作平台向国外输送学生进行中短期的学习交流。在培养定位上,从传统型涉外警务人才转向发展型涉外警务人才,即在传统的培养公安外事(翻译)人才、出入境管理人才及国际执法合作人才基础上,开始注重培养基层涉外警务人才、国际组织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等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涉外警务人才。同时,2017 年浙江警察学院成为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教育训练基地,与国际刑警组织建立了紧密联系。
五、对国际化警务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模式
顺应当前国家大外交战略的理念,根据当前国际安全治理体系与国际执法合作背景,以及公安机关深化改革所倡导的多警种协作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公安高等教育国际警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安工作需求的、高度忠诚、懂外语、懂法律、懂业务,会研究、会交流、会合作、会创新,具有国际意识、国际视野的跨学科、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卓越国际警务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计充分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尊重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和自我选择,启动学生内驱力,激发创造力和创新激情。以小语种项目驱动区域和国别交流、合作、研究分布科学化,以语种差异引领人才差异化培养,符合“一带一路”倡议推进需求。
(二)打造多元教师队伍,提升师资国际化
一是要加大涉外警务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教师出国访学、进修交流、会议研讨,提升教师国际化视野和水平。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继续深化教师干部赴公安机关锻炼机制,坚持从实战一线获取经验,通过理论化的总结提升反哺教学,提升科研和教学能力,实现教学相长。建立与国际刑警组织、公安国际执法合作部门的常态化联系,主动参与日常工作,紧密联系业务,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的培养。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驻校教官机制。从公安实战部门选拔一批具有丰富国际执法合作经验或是有国际刑警组织任职经历的专家、业务骨干担任驻校教官,与涉外警务专业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承担专业课程授课或是定期来校为学生做专业讲座,有效促进师资结构优化。
三是通过跨学科师资团队合作,与其他院校的优势专业建立合作联系,实现跨院系、跨专业、多学科背景融合。公安院校具有一定行业特征,学科方向也比较单一。在当前跨学科、跨专业融合的教育理念下,与其他高校优势专业建立合作平台,借力教学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等模式,与本专业教师进行合作教学,也更能促进本专业教师的学习成长。
(三)创新课程设计,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通过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人才培养目标需求为导向,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要进一步论证国际化课程内容的设计,符合国际警务执法人才的胜任力需求,通过邀请有国际执法工作经验的专家、毕业生等来校讲授,丰富课程内容,加深学生对国际警务执法与合作的理解,也能作为专家意见指导教学大纲内容设计,参与教材编写。同时,还要加强国际化课程群建设,特别是专业双语、全英语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如尝试任务型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分阶段完成任务的形式,学会独立或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材料、相互讨论、撰写报告和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通过课堂理论授课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入模拟联合国、模拟国际刑警组织专家任务等模式,转换教学思路,提升授课质量。
(四)拓宽实践平台,加强产学结合
公安院校具有一定职业特殊性,根据高等教育学的社会化理论,教育与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都是密不可分的,不能把教育和实际情况割裂开来考虑,因此公安院校在对国际化警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将通识教育和国际警务这个职业取向贯穿在高等教育整个过程,将基础的专业能力、知识的认知层次、对公安角色的认同融入贯穿到四年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国际警务合作人才所具备的核心胜任力。然而,当前我国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形式更加侧重于个人对岗位的适应性与适配度,在创新意识、国际交往能力、自我价值定位等核心竞争力培养上仍存在欠缺。高校在设置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系时,应该坚持跨学科跨院系合作,加强产学合作,让学生通过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实习体验等形式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根据专业的警务社会实践体系,在现有的校局合作、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实践基地合作建设,建立基层派出所、市厅级、省部级等不同层面的实践点。借鉴目前国内其他大学的国际组织实习项目模式,争取与国际刑警组织建立实习项目,做好国际化警务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