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分析

2020-03-02郭富红GUOFuhong

价值工程 2020年36期
关键词:非生产性贡献度生产性

郭富红GUO Fu-hong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大连116600)

0 引言

现有文献认为服务业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来就业的增加,而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日益明显。2007年3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就业容量增加,服务业结构向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辽宁作为重工业基地,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其他部门的关联效应和波动效应,是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举措。

1 就业贡献度测算模型

本文根据投入产出法构建的就业贡献度测算模型(印凡成2010)分析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就业需求能力及对其他产业就业的间接促进作用。

就业贡献度测算模型包括直接就业贡献与间接就业贡献,直接就业贡献与间接就业贡献之和为综合就业贡献。根据投入产出表首先计算出目标产业行业直接就业贡献,根据该直接就业贡献计算目标产业行业综合就业贡献,最后得出目标产业行业间接就业贡献,具体应用过程如下。

1.1 直接就业贡献

根据投入产出表,第i 部门的总投入为Xi,Wi为第i部门劳动者获得的总报酬,则DLi为第i 部门的直接就业贡献。DLi表示i 部门直接为国民经济创造的就业机会。

1.2 综合就业贡献与间接就业贡献

根据投入产出表,GLi表示第i 部门的综合就业贡献,ILi表示第i 部门的间接就业贡献,即第i 部门的投入给其他部门带来的就业机会。其中hij表示i 部门产出中被j部门用作中间产品的数量占i 部门总产出的比率,为i 部门的中间产品分配系数向量中的第j 个元素。GLj-hij则表示第i 部门的产出增加对j 部门产出的间接就业贡献。

则式(3)矩阵式为:

2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就业贡献度的测算与分析

式(5)中变量所需数据主要来源于最新的42×42 部门《辽宁省投入产出表》。本文分别计算辽宁省第三产业整体、第三产业内部的生产性服务业整体与非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直接就业贡献度、间接就业贡献度与综合就业贡献度。并且对第三产业内部各分行业逐一计算就业贡献度。计算结果如表1 所示。

由表1 可见,就辽宁生产性服务业整体而言,生产性服务业综合就业贡献度为56.27%,高于第三产业综合贡献度53.91%和非生产性服务业的50.4%,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每万元投入付给劳动者的报酬为5627 元,该产业部门为辽宁省区域经济创造很多的就业机会。但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贡献度是23.11%,低于第三产业平均水平26.95%与非生产性服务业的25.4%。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产性服务业间接就业贡献度达到33.15%,大于第三产业整体26.96%,显著高于非生产性服务业17%,间接贡献度方面充分表现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性和关联性的性质,这充分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各产业部门存在密切联系,对其他部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生产性服务业每万元投入间接为其他部门带来的就业贡献值为3315元,该产业部门间接为辽宁区域经济创造的综合就业贡献显著。

表1 辽宁省第三产业及内部分行业就业贡献度

图1 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分行业直接与间接就业贡献对比

表2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分行业就业贡献度排序

由表2 与图1 所知,就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分行业而言,多数分行业直接就业贡献度低于25%,即每万元的行业投入带来的就业贡献值不足2500。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直接就业贡献度最高为35.77%,其次批发和零售业为3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24.73;直接就业贡献度最低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93%与金融业18.18%。而金融业(18.1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1.1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4.73%)间接就业贡献值分别达到36.88%、38.08%、45.31%,高于该行业的直接就业贡献值,表明该三行业显示出与其他各部门强大的关联效应和协同效应。如图1所示,大部分分行业间接就业贡献值大于该行业的直接就业贡献值。综合就业贡献值最高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达到70.03%,远大于第三产业的整体水平及所有的非生产性服务业各分行业。

3 结论

综上所述,辽宁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就业贡献并不显著,低于非生产性服务业,而其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间接就业贡献上。其间接就业贡献高于第三产业整体和非生产性服务业。辽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能够为区域经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分行业的间接就业贡献度和综合就业贡献度存在较大的差别,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间接就业贡献值分别达到36.88%、38.08%、45.31%,其综合就业贡献值高达55.05%、59.27%、70.04%,远远高于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和第三产业总体,该三大行业显示出极为强劲的间接和综合的就业拉动能力。综合就业贡献度最低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2.55%),远远低于大多数的非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整体水平。

就业贡献度分析表明:代表高端服务业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吸纳就业的能力优势凸显。辽宁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初见成效。

猜你喜欢

非生产性贡献度生产性
嘉兴市2016—2021 年农药中毒病例分析
非生产性支出损害还是促进了企业创新?
——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的检验
充分把握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基于贡献度排序的肾透明细胞癌串扰通路分析
非生产性投入改进了新创企业的经营效率吗?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需求侧资源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贡献度综合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