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学习对学生译员交替传译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2020-03-02翟佳羽
翟佳羽
(四川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重庆 400031)
口译是翻译的一种类型,它是在源语一次性表达的基础上向其他语言所作的即时翻译[1]。在教育部颁发的《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口译课被设置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技能必修课。大部分高校在本科阶段开设的口译课程为交替传译。“反思”在认知心理学中属于元认知的概念范畴。反思性学习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提升学习能力。许多学者认可反思性学习对外语学习具有促进作用,Lee探讨了反思性学习日志在口笔译教学中的积极作用[2];李运福等构建了网络学习中的反思性学习模型[3];王宝平等认为反思性学习能力和英语学习成绩有显著相关性[4]。在2018年第十二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口译研讨会上,美国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院白瑞兰(Laura Burian) 教授也提到“反思性练习”(Reflective Practice) 对提高学生译员的口译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分享了蒙特雷学院的具体做法。目前,国内关于反思性学习对口译学习影响的研究较少,相关实证性研究更鲜有涉及。
口译学习是外语学习,口译能力也是外语能力之一,那么反思性学习对口译学习和口译能力是否有积极影响呢?基于此设想,笔者依托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虚拟现实辅助教学与实训实验室,在英语专业本科交替传译课程(口译)中,设计了涵盖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项目对其进行探讨。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教学项目的相关理论和具体模式,并通过实证研究,探究“反思性学习”是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交替传译能力。
一、反思性学习概述
反思起源于哲学领域,是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的方法,是具有反省性的批判性思维。后来,心理学将反思纳入元认知概念的范畴,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也逐渐重视反思的作用。杜威率先将反思纳入经验领域和教育领域,将反思称为“反省思维”[5]。
反思性学习是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下,“学习者以元认知为指导,自觉地对自身认知结构、学习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创造性的预见、科学性的探究、有效的调控,以促进问题解决、学会学习、自我发展的学习活动方式”[6]。反思性学习是学习者对自身学习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事物、材料、信息、思维、结果等学习特征的反向思考[7]。反思性学习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加以探究和解决。反思贯穿整个学习活动过程,包括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具体而言,学习前反思是对过去相类似的学习活动或经验进行反思,并基于已有的经验对未来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和计划;学习中反思主要是对正在进行中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和监控,以保证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并尽量不重复过往的错误;学习后反思主要是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教训,为学习迁移做好准备。
二、教学实验与结果分析
(一)“反思性学习”口译教学项目设计
为了探究反思性学习对学生交替传译能力的影响,笔者依托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虚拟现实辅助教学与实训实验室,设计了一个涵盖交替传译课程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反思性学习”口译教学项目,如图1所示。
图1 交替传译“反思性学习”教学项目
课前:要求学生提前思考在交替传译练习中常犯的错误,如习惯性的语法错误、有声停顿、笔记不简洁等问题,并简单罗列出来作为自我提醒,以尽量减少或避免课堂练习时出现类似问题。
课中:利用学院虚拟现实辅助教学与实训实验室,教师播放音视频,要求每位学生进行交替传译练习并录音,同时随机指定学生进入实验室“蓝箱”做现场口译并录像(“蓝箱”可录制学生的整体口译表现,包括语言层面和表情、动作等非语言层面)。交替传译练习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各自回听口译录音,引导学生反思口译表现并发现相关问题,如无法译出的词汇、短语、表达;句式结构是否过于冗长复杂;是否有明显语法错误;笔记是否反映原文逻辑、是否抓住关键词;是否处理好笔记、听辨、记忆的平衡等。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做出合理解答。
课后:要求学生回看各自“蓝箱”录制的课堂口译录像,主要从非语言层面发现、反思问题,如仪态是否大方自然,语速、语调、音量是否合适等;要求学生结合教师课堂上的讲解指导,重做该片段口译,完成自我改进;撰写口译日志,总结本次口译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二)实验对象与方法
为了验证“反思性学习”教学项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笔者在所执教的英语专业大三年级两个班(控制班25人,实验班25人) 进行了为期一学期(大三下学期)的对比教学实验。
大三上学期,在两个班进行了无差异基础口译教学,内容包括记忆训练、口译笔记、听辨等基本口译技能。实验前,笔者对两个班进行了实验前测,以检测两个班是否具有可比性。一是检测了两个班学生大三上学期口译期末成绩,以检测两个班学生的口译水平是否有差异;二是检测了两个班学生其他英语必修科目(英语阅读、英语公共演讲、基础英语、英语辩论、英语写作、英语听力)期末平均成绩,以检测两个班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否有差异,排除英语水平差异对教学实验的影响。
大三下学期,在控制班进行了交替传译教学,在实验班进行了“反思性学习”项目教学。
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结束后,笔者在两个班进行了实验后测。两个班学生同时参加期末口译测试,测试材料为同一交替传译材料(英译中和中译英各五段),由笔者和另外两位口译教师参考杨承淑设计的“口译专业考试”评分表,按照“忠实50%+表达30%+语言20%”的百分制标准给学生评分[8],取平均数为最终得分。两个班学生的前测和后测成绩数据通过SPSS22.0软件完成数据分析。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前测数据与分析
实验前,测试了两个班学生(控制班25人,实验班25人)大三上学期的口译期末成绩,并对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看出,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了控制班和实验班学生的口译成绩无显著差别 (t=-0.135,P=0.893>0.05),说明两个班学生的口译水平无差别。
表1 实验班、控制班学生实验前的口译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
同时,为了避免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对该教学实验的影响,对两个班学生的其他英语必修科目(英语阅读、英语公共演讲、基础英语、英语辩论、英语写作、英语听力)期末平均成绩进行了前测,前测数据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看出,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控制班和实验班学生在其他英语必修科目平均成绩上均无显著差异(t=1.029,P=0.309>0.05),说明两个班学生的英语水平无差别。
表2 实验班、控制班学生实验前的其他英语必修科目平均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
表1与表2的数据表明,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实验前的口译水平和英语水平均无显著差异,二者具有可比性。
2.后测数据与分析
为期一学期的对比教学实验结束后,两个班同时参加了实验后测——期末口译测试。测试材料、评分标准和评分方法如前所述。
首先对比了控制班和实验班学生实验前、后的口译成绩变化。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看出,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控制班学生实验后的平均成绩比实验前的成绩降低了0.440分,这可能与本学期(大三下学期)期末口译测试试题的难度大于上学期(大三上学期)试题的难度有关,但控制班学生实验前后的口译成绩并无显著差异(t=0.433,P=0.669>0.05),说明控制班学生的口译水平并无明显变化;实验班学生实验前后的口译成绩有显著差异(t=-5.354,P=0.000<0.05),且实验班学生实验后的口译平均成绩比实验前提高了5.160分,说明实验班学生的口译水平有了提升。
表3 实验班、控制班学生实验前后的口译成绩配对样本t检验
其次对比了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实验后的口译成绩,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实验后(即大三下学期末)的口译成绩存在显著差异(t=4.011,P=0.000<0.05),实验后,实验班学生口译平均成绩比控制班学生口译平均成绩高5.440分,说明实验班学生的口译水平高于控制班学生的口译水平。
表4 实验班、控制班学生实验后的口译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
综上分析可知,实验前,控制班和实验班学生的口译水平无显著差异(P=0.893>0.05),英语水平也无显著差异(P=0.309>0.05),说明两个班具有可比性。实验后,控制班学生的口译成绩与实验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669>0.05),而实验班学生有显著差异(P=0.000<0.05),口译平均成绩比实验前提高了5.160分,并且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的口译成绩之间也有显著差异(P=0.000<0.05),实验班比控制班口译平均成绩高5.440分,可见实验干预措施有成效,即“反思性学习”教学项目对提高学生的交替传译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三、讨论
反思性学习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替传译能力,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第一,反思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这对于口译学习来说至关重要,能促进学生口译能力的提高。由于本科口译教学课时量不足,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其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和工具,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9]。巴黎高翻学院要求在每学时的课程或教师指导练习后,学生应有3学时的自主训练[10]。同时,相关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自主学习能力与口译成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11]。笔者设计的“反思性学习”教学项目要求学生在课前自我提醒,主动从语言和非语言层面总结口译中易犯的错误;课后要求学生回看课堂口译表现实录、重做练习、撰写反思日志等,这些要求均引导了学生增加课外口译自主学习时间,提高课外口译自主学习效率,培养口译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口译能力的提高。
第二,反思性学习是学生元认知能力的体现,而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其元认知能力,进而有助于提高口译能力。元认知是一个人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的认知和监控,其实质是人们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研究表明,元认知能力对提高学生的交替传译能力有显著影响,经过元认知教学的学生,其口译笔记和信息筛选、课后的口译准确性、逻辑性、完整性评估均大于未接受元认知教学的学生[12]。在本教学项目中,教师对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了反思性学习引导,如课前要求学生预先自我提醒口译中的易犯错误;课中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并解决口译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监控;课后要求学生回看课堂视频,直观发现、总结自己在语言和非语言层面上的问题。这些内容均有利于强调学生自我意识,加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提高其元认知能力,从而使他们在不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自我改善中提高自身的交替传译水平。
四、结语
培养反思性学习意识和能力对提高学生的交替传译能力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在英语专业本科交替传译课程(口译)教学中设计并实施了“反思性学习”教学项目,实证研究表明,“反思性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口译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口译元认知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替传译能力,这说明口译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意识和能力不但可行而且有效。当然,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如没有细化交替口译反思性学习的具体构成,后续将就这方面内容做进一步的挖掘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