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类大学新生专业认知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以延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认知教学为例

2020-03-02王俊虎

安康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学类汉语言新生

王俊虎

(延安大学 文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大学新生是大学校园中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期,普遍存在着专业认知模糊、专业思想淡薄和学习主动性不够等现象。新生对大学所学专业的认知大多是在与同年级或高年级同学的交流沟通中开始的,但很多大学同学对专业的认识也是一知半解的,这样的口耳相传或者信奉“无师自通”的信息传递是不符合大学专业的认知规律的,这些自发而非自觉的沟通交流可能会让新生对自己的专业产生怀疑和否定的心理,从而导致很多新生产生盲目的转专业趋向。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选择的专业,这在高校新生专业认知教学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新生只有经过系统、扎实的专业认知教学,才能有效地减少他们转专业的盲目性。新生专业认知教学是延安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历任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都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各教学实施单位为此开展了大量相关工作,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由于既往的新生专业认知教学活动被纳入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规划和教育管理的总体框架,不能突出专业认知教学自身的业务功能,也不能有效引导学生产生专业学习热情。为此,以引导新生全面认知所学专业,熟悉地域文化、掌握校情以及学院办学特色与优势,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为理念,延安大学文学院新生认知教学团队从2009年9月就开展了大学新生专业认知的特色化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活动。本教学团队革旧立新、勇于创新,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特色化专业认知教学活动,引导新生了解院系相关专业的办学情况,特别是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一流专业”的办学情况,全面深化新生对所学文学类专业的高度认知。

一、文学类大学新生专业认知教学的内容及主要解决的问题

(一)新生专业认知教学的内容

根据文学类专业应培养具有一定专业基础与人文底蕴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本项目精心组建全院优质教学力量,打造名师教学课堂,建构了知识视野、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四维一体”专业认知课堂教学,同时结合校园文化活动与写作竞赛等实践活动为支撑的教学体系,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动心”的专业认知,提升学生对延安大学文学类专业的学习认同,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和动力。根据文学类专业特点和教师的学术特长,分模块落实专业认知的教学目标(详见表1)。围绕“模块目标”,设立若干个分课堂,包括“文学与人生”“专业课程体系与学习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导读”“中国文学解读法”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和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撰写作为内容讲授的教学用书《文学类专业认知教程》。

表1 文学类大学新生专业认知教学的活动安排

1.专业导航模块:文学认知教育

这一模块以“文学为人生启航,读书在时代筑梦”为主题,邀请本专业最资深的文学研究专家,讲授文学与人生的关系。文学认知教育是文学类专业认知教育的基础,也是大学生文学思想萌发并践行于诗意人生的重要基点。以“文学与人生”为课堂内容,可以引导新生在文学观和人生观交叠形成的关键时期,认知文学与人生的学理关系,着力为人生文学化的征程扬帆启航,以此鼓励新生要把人生理想融入文学类专业学习中,探索文学作为特殊的语言艺术的奥秘,并使这种探索成为一种自觉践行的生活方式、职业理想,乃至成为人生境界追求。这一模块下的第二个课堂内容是“文学阅读的意义”,该课堂上教师结合自身学术经历,从文学思考的基础性地位、文学艺术教育、文学类专业学习目标等方面,阐述文学探索需要夯实文本根基、确立学术灯塔、久久为功的道理,以此勉励新生以著名校友路遥为榜样,在“温暖的摇篮里”,勤奋学习,博览群书,坚持写作,成长为有用人才。这一模块下的第三个课堂内容是“文学学习与研究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作品,懂得欣赏经典作品的方法和技巧,为将来进行文学鉴赏、文学批评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感知力。

2.专业示范模块:学业体系教育

这一模块以“爱校以学业明智,高教以理想扬帆”为主题,邀请资深专业管理人员,讲授学业体系与学习目标构建。学业体系是新生专业认知教育的核心。这一模块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校情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学习目标和学业理想教育。这一模块的第一个课堂内容是“延安大学校情、院情”,该课堂围绕生活体验,告诉新生应当把握好全面认识文学类专业的基本路径,启发新生思考走好文学之路。该课堂阐释“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以文学专业为基点,启迪学生文学知识获取与中文从业能力养成并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勇挑新时代、新青年的使命担当。第二个课堂内容是“延安精神”教育,为了使新生更好地认知大学、有效管理自我,激发学术创新和学习热情,该课堂讲授“延安精神特质”,向新生全面阐释延安文化孕育、滋养下形成的延安精神,引导新生珍惜学习机会、明确学习方向,在延安文化的熏陶下及在延安精神的引领下茁壮成长。第三个课堂内容是“人才培养方案与毕业要求”,该课堂帮助新生认识大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开展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细读。第四个课堂内容是“专业课程体系与学习目标”,激励新生规划好自己的学业,确立远大理想,努力成长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要求的优秀人才。第五个课堂内容是“教学事务流程”,该课堂帮助新生认识大学教学工作的特点,了解本科阶段主要教务环节,明确教务办事流程。

3.专业拓展模块: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教育是文学类专业认知教育的重要内容。该模块以“经典以传统化育,品质在当下铸就”为主题,邀请资深教授讲授传统思想文化。这一模块的第一个课堂内容是“传统学问观”,主要讲授孔子的教育内容,孔子师徒关于好学的标志、有学问的看法等,引导学生认同中国的传统学问观,即是以传授知识、生存教育为重点,从而做到启迪智慧,指引生活。第二个课堂内容是“传统礼仪与职业礼仪”,讲授传统礼仪,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充分展示延安大学学子良好的教养和风度;同时也讲授礼仪规范以及师范生的从业礼仪。第三个课堂内容是“古典文学解读法”,从细致的文本解读出发,阐释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及学习古典诗歌的方法。入乎其内,解读文本法:深入了解作品的内容、结构、语言风格、艺术手法。出乎其外,解读文化法:分析总结作家的生活时代、鉴赏者的人生阅历、中外文学理论知识。观之写之,兼顾文学评论和创作法。历史分析法:具备史学思维,用发展的眼光总结、描述分体文学发展史脉络,还原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第四个课堂内容是“文学的语言传统”,根据文学作为语言现象的特点,邀请高水平师资讲授方言与文化、文学的关系。

(二)新生专业认知教学主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新生对所学专业特色与优势认识不足问题。目前,我国很多大学都开设有文学类专业,开设的课程大体相似,但也有很大不同。许多学生,尤其是新生普遍存在对本校专业特点、特色认识不足的问题,未能创造性地利用本校的特色与优势文化资源为自己的专业学习和人生发展服务,导致学生普遍存在忽视院校差异、轻视本校专业,或同质化接受专业学习的问题。事实上,每所大学的文学专业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学术个性、教育个性与文化个性,如何提升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专业认知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其次,新生入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重思想教育、轻专业课程体系教育问题。长期以来,多数地方高校对新生的入学教育注重思想教育、行为规训与制度认知,往往在“意识形态”教化方面狠下功夫,而对学生专业认知的“活能力”提升教育重视不够。许多工作人员强调课程教学,忽视课前学业引导,导致学生眼高手低、异想天开、缺乏专业学习意识,对于具体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有想法而没专业办法”等问题出现。

最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专业意识淡漠、学习积极性不高问题。我国电脑普及、网络发达后,大学文学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关注知识、忽视逻辑思辨、写作能力弱化,对专业前景迷茫,甚至存在盲目贬低本专业,看好其他专业的攀附心理,专业化的独立思考与表达能力差等突出问题。

二、文学类大学新生专业认知教学的成效

文学类新生专业认知体系构建的教学成果,从设计理念和具体模式方面已经在延安大学文学院广泛应用。建构了知识视野、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四维一体”专业认知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四维一体”的专业认知课堂教学实现了教学理念的创新,即对文学教育的理念、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理念、专业引导的理念的初步确立;实现了学生角色的转换,即学生从中学的被动学习者变成了主动学习者,从文学的阅读者到文学知识的接收者和文学现象的思考者,从专业求学的迷茫者到热爱专业的奋斗者;使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在大学生涯的第一学期得到全面提升,为他们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学习热情大幅度提高,专业影响力稳步提升

延安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7年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018年荣登中国传媒大学舆情中心公布的中国大学专业社会影响力排名榜等。上述全新的专业认知模式的实施,使全院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增强,学生研读文学作品的动力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更是取得了良好成效,使文学类专业更具有特色和发展潜力。通过专业认知中的师范教育引导,学生志愿加入2018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实验班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专业排名前50名的学生全部志愿参加实验班学习,学生数量由2017年的36名扩充到50名。学生对师范专业的认同率大幅提升。正如2018级中文1班学生王萍所言,文学院的专业认知教学“犹如醍醐灌顶,自此,我也将‘汉语言文学’与‘理想’挂钩,从那时起,我的文学世界有了方向,我的理想世界寻觅到了新的道路”。

(二)全校新生对文学类专业的认可度大幅提升

文学院通过开展新生专业认知教育,使汉语言文学等文学类专业在全校新生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近年来文学院接待来访或电话咨询转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生(家长)每学年均超过90人次,符合相关政策且经过充分学习准备,58名学生从行政学、会计学、教育学、历史学、旅游、日语、社工等专业转入文学院相关专业学习。而无一名学生从文学专业转出。

(三)人才培养质量上升,社会声誉显著提高

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上述专业认知模式的改革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认为改革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为专业认知的导航模式,学生参与专业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对学校的认同感增强。学生课堂上语言表达、文字写作、沟通与协调等能力均有了较大提高。2018年延安大学以一本录取分数线招生,一些外地优秀学生纷纷报考延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生源地扩大至全国30多个省市,且100%完成了当年的招生计划,生源结构更趋合理、质量良好。同时,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也有很大提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于2016年报道了文学院谢伟等11名同学“援疆进藏”事迹,文学院有8名学生先后荣获2017年陕西省大中专学校规范汉字书写大奖赛三等奖、2019年陕西省大中专学校规范汉字书写大奖赛二等奖,常栋获得2018年度西北地区师范生技能大赛三等奖,刘璇获得2019年度西北地区师范生技能大赛二等奖。

(四)学生写作水平提高并取得了多项成果及奖励

通过专业认知教育,学生的各种能力素质得到提升,以往被看作是冷门、枯燥选题的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文学理论”“美学”等的选择人数在2018年达到72人,占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总量的46%,学生考研人数逐年增多,学生学习动力强劲,视野开阔,文学类专业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达90%以上,就业和创业的竞争力增强。一大批具有崭新教学理念并有新闻、文秘知识背景的中文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

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先后出版了120万字的学生作品集《兰蕙其芳》 (上中下三册,西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长篇小说《半醒》 (张林键,燕山出版社2016年版)、散文集《梦旅鹿人》(冉歌舒,中国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散文集《林间轻语》 (李泂,中国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诗集《黑马》 (邱跃强,九州出版社2016年版)、散文集《沉鱼一梦》 (侯建,中国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先后获得陕西省大中专学校规范汉字书写大奖赛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18项,发表学术论文25篇。

三、文学类大学新生专业认知教学的创新之处

(一)构建了“专家授课”“专业内容分类指导”的新生专业认知教学体系

根据文学类专业特点和教师的学术特长,分模块落实专业认知的教学目标。近年来先后邀请了30多位专家开展新生入学的专业认知教学,并充分评估和科学总结专业认知体系重构的经验,最终探索出了独具特色而颇具操作性的新生专业认知教学体系。这一全新的专业认知教学体系坚持以新生学业认知为导向,从增强学生接受路遥(校情特色)、延安文艺(地域特色)、传统文化(学科特色)的“精神化育”出发,开创性地设计了“教授(名师) +青年博士+教学管理人员”师资队伍、“文学认知(专业导航)+学业体系(专业示范) +传统文化(专业拓展)”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了专业认知特色化教育的新体系。充分调动教学名师、青年博士等优质师资力量,凝聚教学研发力量,着眼于课程间教学分工而主题间教育联动的整体效应,特色化量身定制新生专业认知教育方案、认知课程体系和讲授纲要,精心策划并成功实施3个模块、36学时,年均16场左右的主题鲜明的专业认知教学,从而使新生形成整体性的专业感知和爱校、爱学的学业动力。

(二)建立了力量雄厚的专业认知教学师资库

为保证课程教学质量,专业认知的每门课程均配备优质师资,授课教师均为教授、副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建成由30多人组成的师资库,同时学院对相关专业实施定期监督考评机制、学生评教机制,以及教学效果座谈会,及时了解专业认知授课进展。同时,根据教学业绩和师德师风,对专业认知师资实行学术道德与规范一票否决制,动态调整师资库中的教师结构,有效促进了学风建设,保障了专业认知教学质量。此外,还分批选派教师赴国内重点中学了解中学生专业意愿,提前有针对性地谋划专业认知教学;鼓励任课教师开设反映本专业前沿动向的课程,培养广大新生热爱专业并积极探索专业的学习热情和能力。

(三)拥有健全的专业认知管理机制

建设制度性的专业认知管理机制,激励名师讲学,营造全员育人的环境。制定了《文学类专业认知教学实施方案》 《新生专业认知师资储备》 《新生专业认知课程群》 《课程讲授大纲》等工作制度,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专业认知教学体系、专业认知师资库、专业认知管理机制的建构,教授、博士、专业负责人与学生面对面,帮助他们全面了解所学专业、了解学院的办学实际,感受文学类专业的师资实力,激发其爱国、爱校、爱专业的深厚情怀和致力于卓越发展的豪情壮志,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深受学院师生好评。此外,学院通过专业认知系统重构,进一步细化了新生专业认知教学方式,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为今后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积累了丰厚的实践经验和可供借鉴和推广的操作方式。

延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认知教学已成为相对独立的新生入学教学体系,承担着文学院年均200人次的专业认知教学工作。同时,借助自媒体微信平台推送共享,平台访问量已达3万余人次。汉语言文学专业认知教学专家库已邀请到32名教授、博士、教学管理人员作为主讲人,形成了实力雄厚的专业化师资团队。由于本类专业认知从体量、分类、师资等特点都合力形成独树一帜的新生专业认知活动,专业认同率进一步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成为延安大学公认的热门专业、王牌专业,近年来的专业保有率为100%,每年接受转外专业转入人数在20人次左右。本项教学成果已形成由教学大纲设置、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团队组建、课堂展示所构成的标准化、模式化教学体系,已为校内外文学类专业认知提供了范例,特别是由本专业认知教学内容汇编成册的《文学类专业认知教程》,可为省内外文学类专业进行大学新生认知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猜你喜欢

文学类汉语言新生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重获新生 庇佑
文学类文本“文本二”的前世今生——“八省联考”卷《国文教员》点评题命意溯源
抓住文本细节,把握形象特征
——文学类文本人物形象概括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文学类
年度图书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新生娃萌萌哒